APP下载

中华传统文化资源在中学生德育教育中的运用

2022-04-17叶良君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2年14期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德育教育中学生

叶良君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以及素质教育在我国中学教学中的纵深推进,中学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所以在中学生的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教学,还需要注重对学生德育方面的教育工作。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经过了几千年的积淀,其中大量内容对中学生的德育工作有着重要帮助。所以本文将对中华传统文化资源在中学生德育教育中的运用做一个探究,希望对中学生的德育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中学生;德育教育;运用

中华传统文化拥有着5000年的悠久历史,可以说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国传统文化资源中又包含了众多的德育内容,对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有着重要意义。中学阶段作为学生认知发展以及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通过中华传统文化资源在中学生德育教育中的有效应用,能保证德育教育方式能更加的丰富,保证学生能养成正确的认知以及价值观念,通过这种方式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发扬也有着重要意义,所以有关人员在进行中学生的德育教育中就需要充分发挥中华传统文化资源的核心价值,保证德育教学工作能顺利开展。

一、运用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德育教学能实现深入开展的重要前提,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运用赋予了中学德育教学工作新的内涵,通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引导,可以保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这对学生将来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这就要求教师在中学生的德育教育中要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儒家思想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同时儒家思想中的伦理思想,道德观念以及教育原则,对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都有着重要意义,所以教师就需要在中学的德育教育中注重儒家思想的运用,有效增加德育教学工作的内涵。

比如:教师在实际的德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就可以引入《论语》中有关君子的内容,孔子在论语中有100多处提及君子,孔子的教学理念是将学生能够培养成一个君子,在论语提出了内省、反思、好学、见贤思齐等大量关于君子的内容,从而在思想、言行、知识、人格等方面对学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做到言行一致、言必行、行必果才能达到论语中对君子的有关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需要对这些内容进行深入展开,帮助学生对这些传统文化进行解读,保证学生能在德育教学过程中逐渐养成言行一致、懂得反思、敏而好学、不畏艰难,刻苦学习的良好品质,保证学生能形成健全的人格。实现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充分利用为学生将来的成长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达到深化中学生德育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运用传统文化,保证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文化的飞速传播对中学生的价值观念形成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在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过程中,团结协作的重要作用愈加凸显,这就需要学生需要懂得密切合作、积极沟通,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正确的人生态度以及价值观念,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将来在面对社会以及学习中的困难时,才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保证学生在将来能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尤其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逐渐增大,生活中存在各种各样的负面信息对学生的心态造成了严重影响,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中学生的德育教育中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导向,从而保证德育教学能不断深入,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逐渐养成正确的思维观念以及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念,这对学生将来的生活发展有着重要帮助。

比如:教师在进行实际的德育教育中,教师就可以引入我国法家所提出的“巧诈不如拙诚”“深智一物,众隐皆变”等内容,教师通过对这些内容进行展开,使学生懂得在学习以及生活中要做事专注,想要有所成就必须要做到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触类旁通。教师在德育教育中通过传统文化的运用,可以使学生养成坚定的信念,保证学生能在学习中做到积极进取,同时在生活中乐观助人,积极向上,这对学生是非观以及价值观的建立有着重要帮助,保证学生在将来进入社会后能拥有足够的热忱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三、运用传统文化,有效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教师在进行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运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这对增加中华民族的向心力以及凝聚力有着重要帮助。在我国中华传统文化中同样包含着众多的自强不息、至死不渝的民族英雄事迹,所以教师就需要充分运用传统文化中的真实例子作为典范,这样不仅能有效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通过这种德育教学方式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以及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都有着重要帮助。

比如:教师的进行实际的德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就可以引入屈原、岳飞以及文天祥的有关典故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引入巾帼英雄花木兰以及杨门女将的有关故事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渗透,通过在教学过程中运用鲜活的爱国人物事例作为典范,保证学生的爱国情感以及民族自豪感能够得到充分激发,通过这种典故教学法可以保证德育教学工作能更加的生动、有趣。

结语

综上所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我国实现快速发展的精神支柱,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德育内涵。所以教师在中学生的德育教学中,就需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做到充分利用,保证学生的道德水平能得到逐渐提升,使学生能养成正确的认知觀念以及价值观念,有效提高德育教学效果,这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发扬也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倩倩.巧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频点亮中学生德育[J].新课程,2021(36):225-225.

[2]朱远贞.以学生健康发展为导向的中学生德育教学研究——以传统文化为例[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24):58-59.

猜你喜欢

中华传统文化德育教育中学生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谈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论孙中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
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与动力源泉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