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关系下课程育人和文化育人深度融合的“大思政”实践路径建构
2022-04-17朱锐陈冬霞周学智余一欣
朱锐 陈冬霞 周学智 余一欣
摘 要: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和新需求。构建高校“大思政”育人体系,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发展是新时代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文章从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供需关系视角出发,探讨课程育人和文化育人深度融合的方式下,协调新时代思政教育供需关系的实践路径,为高校建构大思政育人体系提供一定参考,实现高校思政教育的提质增效。
关键词:供需关系;课程育人;文化育人;大思政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08-0046-05
Abstract: In the new era,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facing new situations, new tasks and new demands. It is an important task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to build a "All-rou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ystem and promote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upply-demand relationship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practical path of coordinating the supply-demand relationship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under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curriculum" education and cultural education. The paper provides reference in constructinga "All-rou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ystem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supply-demand relationship; curriculum education; cultural education; All-rou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s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和新需求。高校思政教育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供需关系存在着高校思政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和学生实现“时代新人”培养目标的现实需求之间的供需冲突。高校思政教育应为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和期待提供发展化、多元化、个性化和沉浸化的思政教育环境和服务。课程育人不仅包括学科课程育人,还包含了德育课程等在内的完备课程育人体系,是高校思政教育的主阵地。文化育人是高校思政教育发展进程的依据遵循,关联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等思政教育主渠道,实现主阵地和主渠道的有效衔接。因此,高校思政工作应该充分梳理专业课程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合时代特征、专业特点和社会特需的发展向度,协调高校思政教育供需关系,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为高校思政教育提质增效。
一、新时代高校“大思政”育人理念的內涵
(一)“大思政”育人理念的溯本求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分别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2]。因此,高校“大思政”育人理念的根本要义就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核心思想,充分发挥课程育人主阵地的作用,通过文化、实践等多功能育人渠道,构建具备刚柔并济、一体多元,互联互通等特征的高校“大思政”体制机制,推动高校思政教育体系的创新,为学生成长发展提供“一体-多元-个性-沉浸-发展”的思政教育环境和服务,培养政治水平和知识能力过硬、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兼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二)“大思政”育人理念的具体呈现
高校“大思政”育人理念的实际应用就是高校“课程思政”育人场域的构建。2014年上海市教委率先提出了“课程思政”的概念。随后,上海高校关于“课程思政”的改革经验被纳入中共31号文件[3]。“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在于课程建设,课程建设的质量关系到“课程思政”的功能发挥。“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是思政教育。思政教育在课程建设中提供了指导方向,能够协调课程教学中专业知识讲授、学生能力培养和价值观念引领三方的关系,决定了“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因此,高校应当围绕课堂教学这个思政教育主阵地,以文化育人为抓手,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专业课程同向同行的协同作用,打好组合拳,构建具备亲和力和针对性的高校“大思政”育人观念,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地推动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二、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供需关系矛盾
高校思政教育供需关系是对经济学领域中供给与需求关系的延伸。在经济学领域中,供给与需求是一对相伴相生的概念[4]。供给指的是一定时期的某种价格下,生产者愿意且能提供的售卖商品数量;需求指的是消费者在具备消费意愿和支付能力的前提下所购买的商品或劳务。马克思关于供给与需求的约束条件进行了阐述,他表明供给的数量和质量是衡量供给效果的重要指标,供给的目标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即人对于自身需要而提出的相应要求。因此,供给与需求表现出的匹配关系是影响实践活动开展情况和取得成效的重要因素。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供需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并逐渐产生了供给与需求之间不匹配的矛盾冲突,具体表现在高校思政教育的主体、内容、方式和环境中模块式、预设式、传统式和延续式供给与发展化、多元化、个性化和新颖化需求的矛盾冲突。
(一)教育主体:模块式供给与发展化需求的矛盾
长期以来,高校思政教育受到了“主客二分法”的影响,大学生被供给主体视作思政教育过程中被动接受的客体。供给主体作为思政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和管理者,会结合社会需求、考核考试相关要求制定模块式的教学方案,忽略了教育的人本属性,导致了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低。基于交互主体理论,高校思政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应当互为教育主体。新时代大学生主体意识逐渐增强,主动寻求各类资源支持自己的成长目标,拥有更多的特长和爱好,敢于在不同平台展示自我。因此,新时代大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需求随时代发展保持动态变化状态。如今,大学生对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更加渴望教育者和被教育者进行互动交流式的教学发展关系。以高校思政理论课堂为例,受限于课程学时和课程学员规模的影响,思政教育供给主体在“一对多”的教学模式下,较难做到与受教育主体的双向互动交流,受教育主体对教育供给主体所传授的教育信息无法完全吸收认同。这就导致了教育供给主体无法及时掌握新时代受教育主体的发展化需求,从而导致育人功能未取得相应效果。
(二)教育内容:预设式供给与多元化需求的矛盾
原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关于高校思政教育供需关系之间的矛盾也曾做过阐述,他表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抬头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是思政教育内容不适应新时代大学生的需要,他们人到了但心没到课堂之中。由此可见,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是否符合新时代大学生自身成长发展的需求是影响高校思政教育开展效果的重要因素。新时代大学生有着鲜明的时代进步特征,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兴趣广泛,对新颖的观念和文化存在较大的兴趣。因此,能够符合时代发展变化的思政教育供给内容更容易激发大学生对此的兴趣爱好,进而使大学生产生认知需求。但是目前,高校思政教育内容相对滞后,还是以集体备课的预设式教学为主,从概念到概念、由内容到内容,哲学原理多有重复性讲述,缺乏时代性转换。比如,为了符合教育部关于“课程思政”的相关要求,较多课程出现为了加入思政元素而加入,未能很好的将思政元素融入到课程体系当中。这样的预设式教育供给保证了课程体系建设的广度,却忽略了学理深度。缺乏学理深度的预设式教学内容很难满足新时代倾向实际、理性和现实主义追求的大学生的多元化需求,所以造成了高校思政教育内容的矛盾冲突。
(三)教育方式:传统式供给与个性化需求的矛盾
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5]。这表明了高校思政教育上应当将传统式教育方式与信息化教育手段相结合,发挥二者优势,促进高校思政教育方式供需平衡。新时代大学生有着个性化的价值追求、个性化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对多元社会思想文化和多样社会行为存在猎奇心理。但是,高校思政教育方式的话语体系中书面话语的表达方式过多,与新时代大学生“以图传意”“表情包表达”等网络流行话语体系存在较大代沟,进而导致了高校思政教育方式上的供需矛盾,影响教育效果。比如,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高校思政教育尝试探索过应用新媒体技术将思政教育活起来,但从微博、抖音、微信公众号等高校网络教育平台的浏览量的表现可见,教育的影响范围较小,效果较差。造成“红网不红”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虽然高校思政教育的载体在进行改变和进步,但是通过载体呈现出的表达方式仍固化不前,无法激发新时代大学生的情感共鸣。这就说明了高校思政教育方式上供需关系的矛盾。
(四)教育环境:延续式供给与新颖化需求的矛盾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和周围的环境息息相关。环境在人的核心价值观的塑造过程中占据了重要影响。高校思政教育环境就是指以高校大学生为中心的,对高校思政教育活动以及大學生的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培养产生一定影响的外部条件和因素的总和[6]。其中,文化环境是高校思政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文化是一个国家发展和民族延续中最深沉持久的力量。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7]。但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华传统优秀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外来文化并存,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新时代大学生容易受新颖的外来文化的冲击,对中华民族五千年流传延续和衍生的优秀文化的供给接受程度降低。同时,外来文化中存在一些受西方国家政治战争的影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抨击与贬低的现象。这些现象致使高校思政教育环境出现了延续式供给与新颖化需求的矛盾冲突。
三、高校课程和文化协同育人视域下思政教育供需关系的协调
高校思政教育供需冲突的主要原因就是所供非所需,所需非所供,即作为思政教育供给主体的高校未能在供给内容、方式以及环境上满足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需求。在经济学领域,供需关系平衡需要生产者供给的产品在质量与数量上满足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否则就会造成供给过剩和短缺。所以,为维持高校思政教育供需关系平衡就需要高校所供给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环境的质量符合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真实需求。高校教育主体、内容、方式以及环境实际上就是高校课程育人体系建设的主要组成元素。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就是课程育人。因此,高校课程育人体系建设应当通过引入具有时代性和教育性的育人元素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保证知识讲授和价值引导同向同行,实现课程育人功能的叠加。文化指的是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由此可见,深入挖掘高校课程中具有时代性和教育性的育人元素实际上就是对课程中蕴含的学科文化等相关优秀文化的探索。通过课程育人和文化育人的协同作用,可以对高校思政教育供需关系的矛盾冲突进行调和。
(一)高校课程育人体系维持思政教育供需关系平
衡的基础
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推动“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是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课程思政”的基础在于课程育人体系建设。理清高校课程育人体系中新时代大学生关于教育主体、内容、方式以及环境的切实需求,结合学科课程特点,挖掘专业课程中思政教育元素,真正发挥课程育人的作用是维持思政教育供需关系平衡的基础。以地质类专业野外实习为例,地质类专业是一门研究地球演化过程和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科学。在探讨自然哲学的过程中,地质类专业有着大量的野外实习实践的教学内容。野外实习实践过程中,教师会以小组为单位带领同学们前往祖国各地进行实地观察。这给教师与学生创造了很多近距离接触的场合,增加了很多沟通和交流的机会,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因此,在专业实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身体力行,传承地学精神等思政育人元素,能够增加课程教学的丰富性,陶冶学生思想品德,达到专业课程的育人育德目标。地质类专业野外实习课程为高校思政教育主体和客体提供了充分的交流空间,同时通过实地观察,亲身感受等方式,很好地改善了高校思政教育方式,使教育更具亲和力。此外,野外实习让学生置身于课本描述的理论概念之中,营造了浸润式学习环境,使教育更加生动。综上,高校思政教育应当注重高校课程育人体系的探索,充分挖掘不同类型课程的有效育人手段,主动融入思政元素,夯实“课程思政”建设之基,维持思政教育供需关系平衡。
(二)学科文化育人元素是促进思政教育供需关系
发展的载体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传承发展的底气。其中,学科文化是由具体的知识体系衍生发展出的代表学科软实力的产物,是对学科更深层次的理解。一个学科的诞生、发展的演变过程涌现出大批代表性建设者。他们的人生价值观与成长经历是丰富的思政教育素材,具有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高校思政教育中教育主体的联系、教育方式的转化、教育内容理论与现实的联系以及教育环境的营造都需要学科文化作为载体。比如地质类专业衍生的地学文化。地质类专业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关,研究对象广大,工作环境艰苦,成就了一批如李四光、黄大年为代表的立志报效祖国的地质学家。而正是地质学者吃苦耐劳、爱国奉献的品质与地球46亿年的沧海桑田塑造了厚重而又鲜活的地学文化。所以,地质类专业在进行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运用地学文化这一重要載体,推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在专业课程讲授与野外地质实习中,讲授地学知识时结合理论的提出者事迹;引用“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等具备描述地质工作的特色学科语言;要求教师在实习实践过程中言传身教,体现爱岗敬业精神等地学文化,实现“课程思政”的转变。由此可见,高校应当发挥学科文化的载体作用,联系供需双方关切,提升思政教育在教育主体、内容、方式以及环境质量,促进供需关系发展。
四、供需关系下高校课程文化并育的“大思政”实践路径建构
高校“大思政”育人体系的建构需要因事而化、因时而新,不断探索维持高校思政教育供需关系的平衡、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关系发展的新方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放弃需求侧谈供给侧或放弃供给侧谈需求侧都是片面的,二者不是非此即彼、一去一存的替代关系,而是要相互配合、协调推进[8]。”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供需关系的矛盾冲突为高校打造稳定高效的“大思政”育人体系指出了改革方向。具体来说,高校应明确课程教学目标,挖掘课程文化内涵,优化课程教学方式,促进课程文化濡化,进而满足教育主体、内容、方式以及环境的发展需求,为高校思政教育质量提供保障。
(一)明确课程教学目标,满足教育主体的刚性和弹性需求
高校课程育人的目标是“大思政”育人体系建设的基本方向,是为党和国家培养能担大任,堪当重任,紧跟时代发展的人才。因此,高校在对学生的教育引导时要充分考虑将教育主体对思政教育刚性需求和对专业知识弹性需求的有机结合,让青年大学生符合时代发展需求。其中,思政教育刚性需求和专业知识弹性需求是对经济学领域中刚性与弹性需求的延伸。在经济学领域,刚性需求指的是在商品供求关系中受价格影响较小的需求;弹性需求与其相反。所以,思政教育刚性需求指的就是高校教育教学是根本。在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传授时一定要注重对大学生思想的引导,实现育人先育德。此外,高校在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传授和思政教育引领时,要注意教育主体在关系上的弹性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需求主体更加勇于表达自我,需要一个相对平等的教育关系。所以,在高校教育供给主体与受教育需求主体应当保持“主导”与“主动”合作互动的弹性发展关系,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有机结合,满足新时代大学生实现“时代新人”培养目标的有效教育需求。
(二)挖掘课程文化内涵,实现教育内容的一体和多元并重
高校课程育人的内容是“大思政”育人体系建设的核心要素。高校应当守好“思政课程”作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主阵地,同时从其他专业类课程中挖掘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实现大学生思政教育引导过程中课程育人体系的一体多元化。除了课程育人体系的一体多元化设置,在思政及其他专业课程的内容上,高校也应当积极探索一体多元化的立体式教学内容。具体来说,一体多元化的立体式教学内容指的是高校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当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好今昔对比,从横向和纵向上构建立体化教学内容,满足学生基于课本、超脱课本的多元化需求,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总而言之,高校思政教育内容应当在预设式的教学框架和内容的基础上,因事而化,充分地与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可见、可感的重大事件相结合,突出教育内容的学理型和实践现实意义,才能更好地符合新时代大学生成长发展地实际需求,保证教育效果最优化。
(三)优化课程教学方式,促进教育方式的个性和共性融合
高校思政教育方式是“大思政”育人体系建设的重要手段。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校思政教育方式对教育质量有着较大影响。高校思政教育应当积极探索符合新时代大学生的教育方式,避免事倍功半的现象发生。目前,高校思政教育方式上的主要供需矛盾就是教育方式中话语体系表达过于传统保守,情理交融欠缺,导致思政教育的感化力较弱。高校思政教育方式应当在话语表达体系上突破传统限制,满足新时代大学生对思政教育的个性化需求,增加表达的生活性,实现高校思政教育情理交融,切实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效果。比如类似于复旦大学陈果、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徐川为代表开设的“网红思政课”受到了青年大学生的认可,证明了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将文本内容和生活化的网络用语相结合具备可行性。因此,高校思政教育要注重日常生活化表达、网络用语中蕴含的教育价值,将其与文本内容相结合,促进个性和共性的融合,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课程讲授,提升教育质量,做到事半功倍。
(四)促進课程文化濡化,推动教育环境的传承和创新辅成
高校思政教育环境是“大思政”育人体系建设的关键因素。当今,高校思政教育环境建设的过程中受到了较大的外部阻力。而环境是文化的一部分,如何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拨乱反正是高校教育环境建设的解题方向。水无源则竭,木无本则折,延续千年的中华文化是新文化的来源。高校思政教育应当针对学科特点与规律,深入挖掘学科蕴含的文化资源,并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应当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古新文化的辩证关系,推动教育环境的传承创新。如高校可以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围绕课程文化,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在实践教育中感受课程文化的美。由此可见,通过学科课程中所蕴含的文化育人元素,可以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思政教育环境,创造师生观念上的互动交融的桥梁,让师生感受古新文化的发展关系,实现润物细无声般的教育。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08/c_1120082577.htm.
[2]张林影.大思政背景下英语翻译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研究[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0(6):147-150.
[3]张正光.“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逻辑理路[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8(4):16-19+5.
[4]邢盈盈.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供需关系研究[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2020.
[5]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16/1209/c117092-28936962.html.
[6]王欣.大众文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的价值与思路[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6(6):82-86+99.
[7]林小燕.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大思政”育人格局的构建[J].海峡科学,2020(8):73-76.
[8]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EB/OL].https://news.12371.cn/2016/05/10/ARTI1462820587609178.shtml.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需求视角下典型行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与路径研究”(720410247);2020年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党建、思想教育与行政管理科研项目“文化育人视域下地质专业特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路探究”(2020B24);2018年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改项目“秦皇岛石门寨综合地质实习指导书”(XM1072018002);2019年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改项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野外地质实习的理路研究”(无编号)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朱锐(1996-),男,汉族,湖北宜昌人,学士,辅导员,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