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关键地位探析

2022-04-16左伟尘刘桂芬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个体性党和国家马克思主义

左伟尘,刘桂芬

(1.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西安 710119;2.右江民族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百色 533000)

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的意识形态建设得到重点投入,办好高校思政课当然是高校“双一流”建设任务的重中之中。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1]本文试图阐释清楚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高校思政课教师关键地位的生成、内涵和实现路径,藉此以助于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担当新时代教育使命的理论自觉意识。

一、高校思政课教师关键地位的生成

高校思政课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存在前提。从事物运动角度而言,可以把高校思政课理解为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即把高校思政课作为活动过程来理解[2]。高校思政课的发生是要回答为什么党和国家要创立高校思政课,发展是要从“办好、讲好、学好”三个方面完善高校思政课。作为活动过程的高校思政课,会产生几对重要的关系:党和国家与大学生的关系、党和国家与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关系、高校思政课教师与大学生的关系。在后两对关系中,高校思政课教师都处于关键地位,是实现“办好、讲好、学好”思政课效果的关键,换言之就是关系中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3]。当然,这三对关系从属于人的社会关系,而人的社会关系变化是人的本质的历史展开。因此,要深刻理解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高校思政课教师关键地位,需要基于马克思主义的人的本质理论来分析高校思政课教师关键地位的生成过程。

(一)人的本质蕴含人的个体性与社会性矛盾

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类社会通过劳动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形成相对独立的实体和关系性存在[4](P62),个人通过劳动又从原始社会分化出来形成相对独立的有个性的个体[4](P67),有个性的个人“以个体自身利益为标尺去审视自己所面对的自然和社会”[4](P67),这种有个性的个人虽然是自由活动的个人,但是并不能摆脱他的社会性即个人对社会的依赖。因此,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P501)“现实的人”从本质上来看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意味着有生命活动的现实的人的内部存在着个体性和社会性的矛盾。马克思说:“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5](P3)从存在论意义上而言,林尚立教授认为“当每个人聚合在一起的时候,个人的存在就在个体性存在的基础上,获得了集合性存在,个人因这种存在而获得了更大的能量。”[6](P4)人的社会性的另一面就是人民性,就是集合性存在[6](P4),个人是一种个体性存在和集合性存在的矛盾统一体。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个人的集合性存在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氏族、族群、家庭、民族、阶级、教会、国家、政党等等。在前资本主义时代,由于人类社会中分工和竞争的压力,生产力又低下,如果要想很好地维系个人的个体性存在,那么就要使个人的集合性存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工业革命爆发,人类从封建社会进入现代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都伴随着个人的个性解放,人的自由空前扩展,人的本质力量得以释放,创新成为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动力;同时作为人的集合性存在表现形式的阶级、政党和国家的作用也越来越强大。但是,不管社会形态与国家形态如何变化,个人的个体性存在与集合性存在之间的矛盾始终存在。

(二)党和国家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己任

在私有制产生之后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中,作为个人的集合性存在的表现形式的国家是作为统治阶级和剥削阶级镇压被统治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工具,个人的个体性存在受到压制,即使资产阶级社会个人的个性解放和个体自由得到很大发展,但是广大的工人阶级仍然是现代雇佣劳动制度下的现代奴隶,成为单向度的人,而不是全面发展的个人。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的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5](P53)消灭私有制、消灭三大差别之后,“联合体”可以理解为自由人的联合体,“每个人”可以理解为个人的个体性存在,“一切人”可以理解为个人的集合性存在,因此,自由人的联合体表明个人的个体性存在和集合性存在得到了重新统一,这种统一只能是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因为此时国家所代表的公共权力正式回归社会,不再是个人和社会的异己力量,而是服务于个人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公共权力。当然在科学社会主义实践中,还需谨记列宁的国家是逐渐消亡而不是被主观消灭的观点[7],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掌握国家政权之后,还需要利用国家政权真正实现绝大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专政,同时大力发展人民民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于1949年10月创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正是这样一个新型国家,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推翻“三座大山”的结果,意味着中华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解放得以实现,个人的解放也得以实现。尤其重要的是,我国在1956年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消灭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在阶级对立社会中的个人的个体性和集合性矛盾中的对抗性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平台上消失了。随着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实现,我国真正开启了以个人的个性解放为前提的现代化,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人民的积极性得以极大激发,新中国7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它也预示着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的广阔前景。

(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是继续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主义是指引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它被中国共产党人运用在中国进而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同指引党和人民解决了中国现代化和民族复兴进程中所遇到的革命、建设、改革等重大问题,促进了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马克思主义代代相传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命运的大事,因此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人民群众的头脑。大学生作为我国青年中的佼佼者,是我国人口中最具有创新潜力的群体,是国家和民族未来希望的重点所在,自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人民群众的重点人群。换言之,从立德树人的教育角度来看,党和国家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就是要把大学生培养成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也就是说回答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而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因此,我国大学教育所培养的大学生必须是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简言之就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也就是回答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在党和国家培养大学生的立德树人的教育过程中,党和国家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的主渠道和关键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就是说通过高校思政课的形式来塑造大学生的德性,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好自身的个体性和社会性矛盾,成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建设性力量。

思政课关键课程性质引发高校思政课教师关键地位的生成,根源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现实需要。高校思政课的开设意义重大,高校思政课教师也因高校思政课的开设而存在。有了高校思政课和高校思政课教师,一方面部分回答了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另外一方面也意味着在党和国家与大学生的关系中添加了高校思政课教师这个中介,这样就由原来的一对关系变成了三对关系:党和国家与大学生的关系、党和国家与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关系、高校思政课教师与大学生的关系。在这三对关系中,当然是党和国家与大学生的关系主导了后两对关系,但是后两对关系也对前一对关系有着强大的反作用。党和国家要求教育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大责任通过高校思政课这个中介落实到高校思政课教师身上。习近平总书记评价“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1]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虽然是党和国家与大学生关系中的中介,但是处于一种关键地位,是高校教师队伍中“承担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中坚力量。”[8]可见,中坚力量是对高校思政课教师关键地位的定性。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的是与教育的“四个服务”密切相关的,如果从人的本质理论视角来看,培养大学生的最终目的还是要推动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高校思政课教师因此站在了培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主力后备军的关键地位,是通过党和国家设立的高校思政课程的形式去培养大学生,指引大学生成长为符合党和国家需要的有用人才。

二、高校思政课教师关键地位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是为了不断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理论,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所必备的理论。只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因其抽象性与大学生之间存在理解的距离,因此需要多支队伍多种渠道来落实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的任务。在引导大学生学懂弄通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高校全员育人队伍中,高校思政课教师作为面向学生的真理诠释者占据关键地位。

(一)高校思政课教师是高校全员育人队伍中的理论教育领航者

按照“三全育人”的要求,高校全员都有落实立德树人的责任和要求,都要从事理想信念教育。在具体实践中,主要是思政课教师队伍、辅导员队伍、专业课教师队伍、管理人员队伍。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任务和专长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最主要塑造者,具有系统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遵循“理想信念的坚定,来自思想理论的坚定”[9]的规律。大学生的思想理论坚定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离不开专门从事理论教育的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辅导员队伍虽然也负有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的工作职责,但是其主要精力在于日常服务与管理学生。专业课教师队伍虽然是课程思政的主力军,但其重点是在专业课教学中点状式地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员一般侧重于行为的示范和引导,在服务学生的管理工作中发挥育人作用。因此,就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系统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魅力而言,高校思政课教师是高校全员育人队伍中的理论领航者,通过高校思政课照亮学生的前进之路。

党和国家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的工作形式是多样的,在高校中除了高校思政课之外还有报告、党课、社会实践、管理育人等形式,但是从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规律和实践经验来看[10],通过高校思政课的形式进行教育是主渠道和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1]“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1]。高校思政课教师通过思政课系统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岗位职责,也是相较于其他育人队伍的优势,因此也就处在关键地位。

(二)高校思政课教师是高校全员育人队伍中的理论大众化诠释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11]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系统化理论化抽象化的科学理论,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需要学生抱有追求真理刻苦学习的态度,也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师用学生容易理解的语言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传授给学生,使其在比较有限的课程时间里善学善用真理。

马克思主义是从人类知识的总和中产生的,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为了向学生阐明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具备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相关知识,还要关心时事,否则讲课内容就不会有深度和广度,缺乏时代感,既回答不了学生深层次的思想问题,也无法用学生容易理解的带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语言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讲清楚。

高校思政课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实际,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上下功夫,在高深理论和学生理解能力之间架起一座通俗表达的桥梁,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大学生、思政课教学取得实效性的一个关键。换言之,要使马克思主义“入脑入心”,离不开高校思政课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系统化的通俗表达,以学生听得懂的语言帮助学生完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维建构。

(三)高校思政课教师是高校全员育人队伍中的理论教育中坚力量

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教育的鲜亮底色,高校思政课是我国高等教育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体现之一,高校思政课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中坚力量。

理论教育中坚力量的论断可以从数与质两个方面来分析。从数量上来看,根据教育部公布的信息,截至2020年11月,登记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信息库的“全国高校思政课专兼职教师总数达106411人,首次突破10万人大关”[12]。而2019年中国全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数量为174.01万人[13]。大致是17名专任教师中就有1名思政课教师,这个数据表明归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确实是一支数量庞大的队伍。而到了2021年底全国高校思政课专兼职教师超过12.7万人,师生比总体达到1:350要求[14]。数量是质量的基础,当各个高校按照1:350的师生比配齐高校思政课教师之后,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还会进一步壮大。

从质量上来看,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中出现了一大批学识渊博、终身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杰出人物,例如张静如教授、郑德荣教授、陶德麟教授等。高校思政课教师用信仰坚定、专业基础扎实和教学能力强等个人素养吸引着学生,在学生群体间发挥着真理引领、道德示范、价值塑造的作用,以真理魅力和人格魅力吸引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此外,党和政府投入大量资源高度重视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质量提升。党和政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搭建大量发展平台: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制度安排,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工程,有马克思主义教育教学主阵地——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有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的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等等。这些平台从不同角度来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质量,体现了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党和政府的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主力军地位。此外,由于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准入条件原则上是中共党员,按此要求配齐的高校思政课教师几乎百分之百是党员教师,这也从政治上保证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中坚力量地位。

三、高校思政课教师关键地位的实现路径

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担当大学生的思想引路人是高校教师关键地位的本质要求。而要想最终达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跟党走的意志,则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师有着献身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也要有主动激发大学生的乐学情感与意志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

(一)首要路径: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

从党和国家与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关系的角度来看,高校思政课教师关键地位的实现首先在于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具体而言,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对党的忠诚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关键地位得以实现的前提。在此基础上,才能正确引导学生并使学生受到信仰教育的感染和启迪。

1.党和国家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提供发展支持

人的集合性存在决定人必须从社会中获得力量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高校思政课教师要讲好思政课也需要从社会上获得力量。从宏观上而言,讲好思政课是有基础和条件的,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四个方面,主要要点有: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建设;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思想资源;四是思政课建设的一系列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1]。但是从微观上而言,高校思政课发展的现实与理想目标仍有比较大的差距。“双一流”建设为弥补这个差距创造了契机。这就需要加强党的领导尤其是各个高校党委对办好高校思政课的领导,从严管理和科学治理高校思政课和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例如,高校思政课教师数量不足、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一直是制约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问题之一[15],为了配齐建强高校思政课专兼职教师队伍,各个高校党委已经在为解决此问题做出投入各种资源的决策。当然,这种投入决策如果放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来进行,那么它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更强,因为“双一流”建设所培养的学生也要达到党和国家所要求的道德能力的标准[16]。

2.党和国家塑造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社会性

人是个体性存在和集合性存在的矛盾统一体,无论是作为个体还是作为群体的高校思政课教师,都会显示出的人的个体性与社会性矛盾。首先,高校思政课教师是活生生的现实的个人,个人的个体性存在和集合性存在必然会表现出张力;其次,从教师所受到的教育的学科背景来看,高校思政课教师来自不同的学科,学科特性所塑造的教师个性与思政课课程所要求的教师共性也存在着张力。因此,当个体选择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时,需要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归属感,而在“双一流”建设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投入会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学科归属感的增强。

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社会性是由党和国家对思政课教师职业的定位所决定的。高校思政课教师作为在高校中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中坚力量,必须要坚持党的领导,必须要坚信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力量,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牢固树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牢固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当前特别是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在教书育人中担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责任。每一个参加到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当中的人,必须从思想意识上完全接受这样的高校思政课教师的集合性存在而具有的内在规定性。党和国家为了塑造这种社会性,需要把好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培训和入口关两个关键。从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角度而言,培训是落实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指导地位根本制度的一项重要举措,教育者先要受教育。入口关是要求新进教师原则上是中共党员,因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集合性存在的内在规定性其实与党和国家对中共党员的要求是一致的,换言之,高校思政课教师是党领导的一支拿“笔杆子”维护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部队,最优状态是所有高校思政课教师都是中共党员,从教学实践上也有利于在教研室等基层教学单位中以党建来推动高校思政课建设。例如,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忠诚于教材内容,因为思政课教材是马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身就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意志,需要教师遵守。教研室党小组通过督查集体备课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实现教材内容到教学内容的转化。

从党和国家塑造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社会性更加具体的标准而言,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要求,就是专门针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1]的“六个要”要求,就是针对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出的“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1]的“八个相统一”规律的教学基本遵循要求。这些规律为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讲好信仰提供了指南。

(二)重要路径:让乐教的人教好学的人

从高校思政课教师与大学生的关系来看,通过思政课来落实立德树人需要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教师要发挥主导性作用,学生要发挥主体性作用,二者的自觉能动性在乐教与好学的统一中得以体现。

1.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自觉能动性集中体现在以信仰为基础的乐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社会性虽然制约个体性,但是并不否定个体性,反而要发挥其积极作用。一方面,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师积极主动向党和国家的要求靠拢,自觉地塑造自身的社会性,对马克思主义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另一方面,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发挥自觉能动性,孜孜不倦地钻研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根据教学对象特点因时而新因势而化地开展教学;在服务于教学的科研中,从广度上需要在已有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拓宽掌握政治类、思辨类、教育类、科技类知识[17],从深度上需要持之以恒专攻马克思主义学科的某个方面的知识,例如学习名家几十年长期专注研究“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和“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的教育”的做法[18]。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9]在信仰坚定的基础上向大学生传播信仰,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必定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实现思想和行动的统一,达到乐教的境界。高校思政课教师如果不信而教,或者教而不乐,长此以往会影响到本身的身心健康,何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正确心态非常重要,必须是在马克思主义信仰基础上的乐教心态。

2.高校思政课教师引导大学生的个体性、塑造大学生的社会性

从人的本质理论来看,如同高校思政课教师是个体性和社会性的矛盾统一体一样,大学生也是个体性和社会性的矛盾统一体。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受益于社会的发展进步,表现人的个体性的体力、智力、兴趣、才能、品质等得到比较全面的发展,这充分说明作为个体性存在而成长中的青年个体从人的集合性存在的社会获得了巨大能量。正因为如此,从人的世代更替角度而言,为了使这种惠及青年个体的社会能够连续不断地惠及一代又一代的青年,表现为人的集合性存在的社会必将对成长中的青年提出社会化的要求,换言之,就是要按照社会的要求塑造大学生的社会性。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自然要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来培养塑造大学生的社会性,即要把大学生培养成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只有源源不断地培养出满足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的更加美好的明天才会有保障。

党和国家已经把这个培养人才的要求通过高校思政课课程的形式授予给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实现这个任务必须发挥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所以从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的角度来看,党和国家是主体,学生是客体,高校思政课教师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中介[20]。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社会性的塑造需要通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社会性来完成,换言之,就是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不过,当高校思政课过程进入到师生关系链条时,还需要通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自觉能动性去处理好师生的主客体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高校思政课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成为对学生而言也是需要投入激情才能过关的“金课”,使学生成为好学高校思政课之人;换言之,就是让乐教的人教好学的人。要想达到让乐教的人教好学的人的状态,从理论上说就是要坚持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统一[21]。学生虽然在师生关系中作为客体存在,但是这个客体是一个有激情的能动的客体,或者说,作为客体的大学生是有主体性的客体,所以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以尊重大学生的个体性为前提。怎样激发呢?这正是高校思政课教师讲好思政课、大学生学好思政课的关键所在,也是突显高校思政课教师关键地位的所在。一般而言,在通过集体备课确定教学内容的情况下,还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师结合自身的个性特点通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语言、教学体态等中介去与大学生交流沟通,以民主平等心态与大学生共同面对发现的问题,启发学生正确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达到培养大学生的社会性的目的。这是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最具有挑战性的地方,因为引导尊重大学生的个体性彰显个人价值很重要,特别是当前我国进入以创新来引领发展的新阶段,必须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才能;塑造大学生的社会性彰显社会价值也很重要,尤其是在百年未有之变局的大环境下各种理论、思潮相互激荡,必须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大学生头脑,维护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因此,大学生培养目标的达成意味着在大学生身上实现个体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一个微观缩影。

四、结 语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我国高校在扎根中国大地进行“双一流”建设中实现立德树人目标任务必须要发挥高校思政课的作用。在落实立德树人的过程中,当我们以人的本质理论为视角来理解高校思政课过程,高校思政课教师具有关键地位是来自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现实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师是高校全员育人队伍中的理论领航者、大众化诠释者和中坚力量,这是关键地位之内涵。而关键地位的实现路径也蕴含在党和国家、高校思政课教师、大学生三者关系之中。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党和国家与大学生关系中的中介地位决定了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要具备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有信仰才能讲信仰。高校思政课教师与大学生的主客体关系决定了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也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以教师的自觉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好学激情最为关键,乐教的人教好学的人,学生学习思政课的获得感才会最强。可见,为了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的,高校思政课教师关键地位的实现需要紧紧抓住有信仰的人讲信仰、乐教的人教好学的人这两条路径。

猜你喜欢

个体性党和国家马克思主义
论邓·司各脱个体性概念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一图看懂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
中共中央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守牢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
个体化时代与我国社会工作的新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