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关于城乡治理重要论述的内涵、逻辑及启示

2022-04-16陈德玺

岭南学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城乡总书记历史

陈德玺,张 谨

(1.惠州学院 党委宣传部,广东 惠州 516007;2.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053)

“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1]79可见,“住”在生产生活实践当中占有重要地位,与中国先哲讲的“居善地”[2]20而“悟天人”是一致的。“古者人之初生,未有宫室之时,因陵丘掘穴而处焉”[3]124,但这种人居条件并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私密性、可迁移性和空间容量等方面并不理想,所以“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壁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4]267。从久远的良渚文化遗址到新近的雄安新区规划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从唐长安城的“市坊”布局到新时代海绵城市以及智慧城市建设,通过探寻城乡治理的历史印记,笔者发现,尽管建筑形态不断变迁,但古今“究天人之际”的理路却是相通的,都蕴含着科学的建筑规划思想、深邃的中国哲学智慧和笃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从“农村”进“城”是中国城镇化的逻辑起点。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强调,党的工作重心是实现从乡村转移到城市,“党和军队的工作重心必须放在城市,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5]1427历经70多年的建设,我们已经形成了初具雏形的城乡治理理论,习近平总书记无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治理的集大成者。从梁家河到正定县、从福建到浙江、从上海到北京、从地方到中央,“城乡治理”课题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拟就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乡治理重要论述的内涵阐发、逻辑建构和当代启示进行探讨,从中领悟美丽中国建设语境中的城乡治理哲学智慧。

一、习近平关于城乡治理重要论述的基本内涵

习近平关于城乡治理的重要论述内涵非常丰富,他围绕人与自然、城市人居环境、建筑批评以及民族文化传承等维度对大城市治理、海绵城市建设、河道治理、旧城改造、古建保护、城市交通、遗产保护、生态环境、社区服务等问题均作了重要论述、指示或批示,几乎涵盖城乡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他认为,“在现代化进程中,城的比重上升,乡的比重下降,是客观规律,但在我国拥有近14亿人口的国情下,不管工业化、城镇化进展到哪一步,农业都要发展,乡村都不会消亡,城乡将长期共生并存,这也是客观规律。”[6]

(一)聚焦大城市治理

对于首都北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和管理好首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北京要立足优势、深化改革、勇于开拓,以创新的思维、扎实的举措、深入的作风,进一步做好城市发展和管理工作,在建设首善之区上不断取得新的成绩。”[7]像首都北京这样的超大型城市规划“务必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贯通历史现状未来,统筹人口资源环境,让历史文化与自然生态永续利用、与现代化建设交相辉映。”[7]

对于上海,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上海要继续探索,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超大城市管理新路子,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上海牢记总书记嘱托,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细化水平,绣出城市的品质品牌。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浦东新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时强调,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要注重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8]对于广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9]对于成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天府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特别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10]。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城市治理的相关论述,是对既有城市规划建设理念的升华,又彰显了大历史观、辩证思维和为民情怀的独特气质,内涵极其丰富。

(二)聚焦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不衰,根本原因在于生活向度的持续延展,当下的生活就是历史的一种延续,但作为文化遗产而存在的文物,绝不能“躺平”在博物馆中仅仅接受世人的顶礼膜拜,本质上而言,城乡中的文物或文化遗产要活化和生活化,要在实践层面激发出流淌千年的文化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搞历史博物展览,为的是见证历史、以史鉴今、启迪后人。”“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1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文化底蕴毁掉了,城市建得再新再好,也是缺乏生命力的。要把老城区改造提升同保护历史遗迹、保存历史文脉统一起来,既要改善人居环境,又要保护历史文化底蕴,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12]

(三)聚焦未来城市布局

关于未来城市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紧扣两个维度进行了论述,一方面是网络化、智能化,另一方面是绿色化、海绵城市。对于城市智能信息化建设,他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相辅相成的。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发展要同步推进。”[13]与此同时,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和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趋势,习近平总书记也高度关注海绵城市建设和人工智能给城乡治理带来的革命性变革。

(四)聚焦乡村生态文明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归根到底是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这一条道路,关键在于科学诊断出中国革命的本质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本质是土地问题。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阶段之后,农村经历了缓慢发展到迅速被整合进城乡建设大局中去的历史进程。进入新时代以来,如何有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再次成为关键。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乡村建设,要求“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其中,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总方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总要求”[14]。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5]230

二、习近平关于城乡治理重要论述的运思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从梁家河一路走来,心中始终装着乡村、装着城市、装着人民、装着生态、装着文化、装着未来,因此,这样的大国复兴文化图景的生成绝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也不可能是蜻蜓点水般的湖光掠影,而是严密的城乡治理逻辑的延展。

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及课后反思,个案教师的PCK有所发展,而且表现出了一致性,即,通过对“课堂意外”的反思,发现教师不能准确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也不能准确预测学生的学习困难,从而促使教师思考改进措施,如增加知识的表征形式,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联系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等,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但是个案教师PCK的发展非常有限.

(一)平面与立体推进

1.中西兼顾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对于现代国家治理,我们要有“世界眼光”,即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的“天下情怀”。城乡治理要建立在实现现代化的基本目标之上,同时要充分吸收人类文明中城乡治理的优秀方案、基本经验和智慧。当前,中国的城乡治理虽依托于自身数千年的历史文化传统,但传统本身也面临着现代转型的任务。其中,现代元素是我们母体文化中缺失的基因,必要的“拿来主义”是可行的,但矫枉过正同样需要避免,因此,通过系统梳理和学习习近平关于城乡治理的重要论述,可以从中找到很好的定位与导向。

2.海陆空并进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城乡治理格局中,“城”“乡”之间远非狭义层面的理解,而是将“城乡”治理投放到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和1.8万多千米的海岸线上。我们的国家在地形上拥有纵贯东西的三级阶梯,域内山川湖泊齐备,气候形态从热带到寒带,民族成分多元,文化样式众多,有高居世界屋脊的拉萨,也有盆地中的休闲之都成都,有冰冻三尺的北国冰城哈尔滨,也有四季艳阳高照的海滨城市三亚,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厦门市,也有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大漠城,有老北京的四合院,也有客家人的围龙屋……这一切人居环境与城乡风格几乎都各不相同。所以,不管是打响“蓝天保卫战”还是对“违建别墅”,也无论是“填海造陆”还是“洱海整治”,无论是对“历史文化名城”还是对“海绵城市”,所体现的城乡治理哲学智慧都是十分深刻的,都力求实现立体式推进,同样力求避免“顾此失彼”。

(二)本来与未来同轴

1.纵贯古今

回首人类辉煌灿烂的文明历程,无比感叹的是文明形态多样勃发,但也不乏惊险一跳,其中有的跨过去了,而有的却永久尘封。众所周知的古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印度文明、玛雅文明、古希腊文明都消失了,留下的仅有辉煌过后的残垣断壁,金字塔、空中花园、古佛寺、雅典城,这些都是“轴心时期”的巅峰之作,但后人对其规划思想、建造工艺等却知之甚少,反观中华文明,在同一起点上奔腾数千年而不衰,至今依旧散发着文明的光辉,这一笔宝贵的城乡治理财富值得永久珍藏和时时保鲜。当然,面对现代城乡治理的实践,总想着向老祖宗索取并不可行,毕竟彼时情景和当下的境遇已完全不同,而我们需要一种民族精神的焕发和文化意识的觉醒,需要一种勇于担当的历史责任和态度。我们继承了这一笔财富,有责任有义务做到保值和增值,绝不能坐吃山空或任其贬值。

2.面向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深谙历史,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以史为鉴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应对当下的风险和挑战。可见,历史不是死的历史,城乡治理要将历史活化,使之富有新时代的生活气息和情趣,而历史之所以是历史,就在于在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中“守正”和“创新”,所以拥有了历史通向未来的无限可能。当前的城乡治理是一项大课题,古人不曾有,西方也不会有,但古人和西方走过的路,尤其是弯路,我们是可以不用走的,先污染后治理的教训很深刻,而未来之所以是未来,就在于当下的行动赋予当下的实践以何种意义,并且是导向“美好生活”的文化图景。

(三)致用与辩证平衡

实事求是地讲,我们的城乡治理确实存在一定的短板,所以要“补钙”,比如城乡居民住房问题、社区医疗保障问题等。习近平总书记曾尖锐地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要准确把握住房的居住属性。”[16]还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坚持人民本位,“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16],要在“两不愁、三保障”等问题上下真功夫。

2.虚实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本身具有极强的文化意识和城乡治理经验,每到一个地方工作都高度重视地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建筑本身就是凝固的艺术,要高度重视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坚守民族精神家园,坚持民族个性,坚信文化就是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恰如其分地把握着发展地方经济与弘扬传统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认为“在经济发展了的时候,应加大保护名城、保护文物、保护古建筑的投入,而名城保护好了,就能够加大城市的吸引力、凝聚力”[17]。可见,城乡治理绝不是单兵突进,或左或右,而是一种高超的虚实矛盾关系并加以辩证把握的艺术。

(四)主体与客体互敬

1.以人为本

中国共产党百年的辉煌历史是一部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和从事城乡治理的权力来源,人民的利益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因此,城乡的发展依赖于人民,城乡的改革需要人民的支持,城乡建设成就的评价在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18],要求城市治理要体现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价值诉求。可见,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城乡治理实践不能见物不见人,不能为了打造“城市天际线”、追求“城市面子”而忽略人民生活,要“接地气”、要“里子”,城乡建设离开了“人”这个最革命、最能动、最积极的要素,城镇化本身就失去依托,必须根据我国的国情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发展道路。

2.敬重自然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曾发出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19]383物极必反是自然界的普遍法则,人类社会天生是自然界的产物,因为人就是自然本身,只不过随着认识水平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才从自然界中脱胎而出,但这种剥离却塑造了人类不可逆的“主体性”,从而也衍生出多样化的城市病。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发展道路并不意味着要舍弃“自然”、牺牲“自然”和“流浪自然”,相反,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城市与优美环境互融相通,构建表里如一的人居环境。从这个层面来看,新时代的城乡治理就一定能够导致这一结果,即“人本主义,而作为完成的人本主义,等同于自然主义;它是人与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20]73

(五)宏观与微观同步

1.长远规划

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宏伟蓝图中,“规划”是城乡治理的准则。在当下的中国,超大城市的规划、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国家中心城市的规划都是“国”字号工程,如不能有效治理城市建设的通病,就会制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影响长远发展。对于农村的规划和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同样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21]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应运而生,可以看作是与城市建设形成的治理合力。

2.精准施策

习近平总书记鼓励城乡治理要发扬“钉钉子”的精神,要拿出对待老年人一般的人文关怀去关照城乡中的历史文化遗产,把乡愁流传下去。在调研上海和广州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时,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了著名的“绣花”论,指出“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要注重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8]

三、习近平关于城乡治理重要论述的实践启迪

在城乡治理的话语系统中,“城乡”是文化的本体,“治理”是文化的实践,因而“城乡治理”是一门严谨的科学,是目的性与规律性的契合。

(一)“以人民为中心”是城乡治理的价值皈依

现代城乡治理是多主体协商共同参与治理的格局,政府、企业法人、自治团体、市民、村民应各司其职,政府要实现从“划桨人”向“掌舵人”的转变,应充分尊重各方主体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切实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在流程上体现“全过程民主”的政治文明高度,将城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高度,避免有“城”无“市”或有“市”无“城”的局面。城乡的灵性在于人情冷暖、在于人间烟火,城乡还是人民群众自我价值实现的文化空间,涉及公共社区空间、街镇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文化空间,要让人找到流连忘返的审美体验和家的感觉,无论东西南北、无论城内市民还是山里村民,但凡为这一方土地挥洒过汗水、留下过奋斗的痕迹,就应该融进城乡而不是沦为城乡的“他者”,获得一份认同无疑是对不同群体和个体对城乡发展贡献的充分肯定,在往来之间,来了留得住、走了心可安,城乡就能成为美好生活的归宿。

(二)“标本兼治”是城乡治理的基本原则

城乡治理一定要规避因管理体制而导致的乱象,在新时代,要竭力避免重走“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治理路子,要“标本兼治”。要吻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速度和规模,可略有超前但绝不能滞后;要建章立制、依法依规,形成一套制度体系,强化制度供给侧改革力度,充分保障城乡扩容提质、节能降耗、城乡一体的发展需要;要坚持实事求是,宜城则城,宜乡则乡,宜村则村,不搞攀比,不盲目照搬照抄别人的经验,一线二线三线四线城乡治理手段、模式应有所区别,而不是“一刀切”“千城一面”,从而充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感受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三)“唯物辩证法”是城乡治理的根本方法

城乡治理的本质是对人的治理,对城乡关系的疏导就是对人的关系的疏导,要正确处理好群体与群体、群体与个体、个体与个体以及主体与客体之间基于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而引发的物质的、能量的和信息的诸多交往矛盾关系。唯物辩证法始终坚信,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但矛盾绝不是不可以调和或不可解决的,问题的关键在于精准把脉和措施得当。当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在步入“3.0时代”,即从工业文明型城镇向生态智慧文明型城镇的转型,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于此中摆正自己的位置,为未来留下余地,不追求绝对,不走极端。这正是需要辩证法不断发力和持续解蔽之处。

猜你喜欢

城乡总书记历史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城乡涌动创业潮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新历史
总书记的告诚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