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演进的逻辑指向与赓续发展
2022-04-16伍笛凯廖茂忠
伍笛凯,廖茂忠
[提 要]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军队实施思想政治领导的基本途径,贯穿人民军队历史演进的全过程,始终是我军强大的政治优势。探究其近百年演进的逻辑底蕴,从历史向度来看,蕴含党性原则与人民价值取向逻辑统一的历史规律性;从理论向度来看,体现了从“抽象”到“具体”辩证统一的理论真实性;从实践向度来看,彰显了“精神力”向“战斗力”深层转化的实践趋向性。新时代,要切实铸“根”逐“梦”、求“真”务“实”、进“化”创“新”,推进人民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赓续发展。
人民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强化党的领导为根本旨归,启发官兵思想政治觉悟为基本目标,提高部队战斗力为实践趋向,并始终按照党的意志与价值追求进行的意识形态教育实践。纵观党史军史,党对人民军队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实践形态的实效性程度、理论形态的科学化水平、制度形态的结构化运行等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成就,充分证明了其始终是人民军队激发战斗精神、提升战斗力的政治优势。然而,伴随着全球化与军事科技革命的结构性变革,面对“政治转基因”工程妄图造成我军“血脉基因异化”“革命本色蜕化”的政治危险,面对和平时期军队领导干部理想信念缺失、思想作风不端的现实困境,习近平深刻指出:“‘树德务滋,除恶务本。’军队是拿枪杆子的,军中绝不能有腐败分子藏身之地。”(1)习近平.关于贯彻新的历史条件下政治建军方略[N].解放军报,2016-05-25(2).要革除军队“和平积弊”,防止军队变质变色,树立人民军队砥砺血性胆魄的精神旗帜。因此,深刻探寻人民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演进历程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是有力破除“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军队国家化”谬误,彰显军史与党史内在历史统一性的逻辑要旨;是探索构建新时代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纵深维度的内在要求;是解决军队政治建设现实难题,实现军队“精神力”向“战斗力”转化,落实全军聚焦备战打仗这一实践趋向的现实要求。
一 历史逻辑:党性原则与人民价值取向逻辑统一的历史规律性
唯物史观认为,逻辑与历史是有机统一的。人民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实践与演进历程是人民军队在历史环境中不断融入与深化党性与人民性的逻辑趋向,清晰地展现思想政治教育是用党性原则与人民群众价值追求对军人个体与部队整体的思想观念、政治觉悟和行为模式进行塑造与规范的活动。与此同时,它又是在历史现实中不断证明党性与人民性的嵌入是人民军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历史规律,昭示了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旨归。新时代,铸“根”逐“梦”是推动人民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赓续发展的首要问题,即要铸牢党性这个根本原则,接引“强国梦”和“强军梦”的人民梦想。
(一)历史基因:党性原则是人民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旨归
党性原则是人民军队的历史基因,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危亡之时登上历史舞台,自成立之日起就担负起民族独立、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人民军队在中国革命遭受重大危难之时艰难创立,自建立之日起就以争取革命胜利为基本目标。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缔造了人民军队,牢牢掌握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权,历来是马克思主义建军理论与实践的核心问题,也是党始终高度重视和着力解决的根本问题。
基于历史演进的趋向与选择,1927年的三湾改编,无论是党代表制度的确立,还是党支部建在连上的创举以及士兵委员会政治训练制度的落实,都充分揭示了党性原则所贯穿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理论、制度规范、基层落实方面都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奠定了历史根基。而古田会议所关切的核心问题“政治建军原则”(2)总政治部办公厅.军队政治工作历史资料:第2册[M].北京:战士出版社,1982:202.与毛泽东所强调的“红军党内最迫切的问题,要算是教育问题”(3)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94.则从新的普遍原则的高度审视与构建了政治建军原则与思想政治教育双向融通的逻辑现实。换言之,自古田会议起,政治建军的历史原则与党内军内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实践形式就正式贯穿人民军队历史发展全过程,成为人民军队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保障。
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创造性地提出: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思想掌握一切,思想改变一切。军队不仅要在组织上服从党的统一领导,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在政策思想上、行动步骤上,同党趋于一致,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和掌握部队是破解军队消极涣散、分崩离析的现实方法。在此基础上,思想政治教育由于时效性和针对性强,成为我党我军冲破错误思想的有力武器,卓有成效地串联起党指挥枪的原则落实与部队官兵对党的认同归属和绝对忠诚的历史要求。抗日战争时期,为适应特殊革命斗争形势的需要,在团以上单位建立了军政委员会,以确保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同时在全党全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刘少奇指出:“第一,必须加强对部队的政治教育,在政治上巩固部队,加强纪律,并提高对日作战的勇气与牺牲精神。”(4)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87.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军队确立了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军队必须加强政治工作”(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08.的总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四大原则:第一是着重于思想上的领导,而不只是从形式上解决问题;第二是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工作,执行政策;第三是贯彻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民主作风,把政治教育当成群众的工作;第四是以党的工作,党的支部工作为核心。(6)参见:总政治部办公厅.军队政治工作历史资料:第10册[M].北京:战士出版社,1982:177.
历史证明,人民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保证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贯彻,而且在革命战争胜利的实践中不断证明了自身的价值。
(二)历史本质:人民价值取向是人民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追求
服务人民是人民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也是人民军队不断发展壮大夺取革命胜利的历史本质原因,毛泽东深刻指出:“军队须和民众打成一片,使军队在民众眼睛中看成是自己的军队,这个军队便无敌于天下,个把日本帝国主义是不够打的。”(7)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12.同样,历史唯物主义坚信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创造的实践主体和真正英雄,也是推动社会变革和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诚然,服务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思想政治教育人民价值取向的逻辑内涵就是明确回答人民军队“源于谁、依靠谁、为了谁”的根本问题,就是深化教育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历史承诺,是实现党心、军心、民心相互融通的价值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民价值取向不是把人民概念抽象为可以凌驾于一切革命实践之上的空泛的和笼统的机械原则,而是把人民价值取向教化为广大官兵的一种政治立场和工作方法来考察不同时期和环境之下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并深刻审视对人民利益的维护程度和落实效能,从而为党和军队在现实发展中规避脱离群众的错误路径。正如毛泽东对人民群众与革命战争的辩证分析所指出的,“因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8)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6.毛泽东认为,只有党和军队摆脱官僚主义、命令主义、主观主义的工作作风,真切地解决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才能真正筑起“铜墙铁壁”,“同志们,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完全打不破的。”(9)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9.在抗日战争末期,毛泽东总结战争胜利的原因时指出,要重视发动人民、依靠人民、武装人民进行战争,从广大人民群众中获取战争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是人民军队战略战术的基础,他说:“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10)中国共产党简史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简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77.“我们是靠人民战争起家的、取胜的。这个法宝,我们过去靠它,现在靠它,将来仍然要靠它。”(11)叶剑英.叶剑英军事文选[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7:394.
究其根源,人民军队不仅是来源于全体受剥削和受压迫的劳苦大众,而且人民群众也是推动武装斗争、消灭一切反革命的现实凭靠,同样人民军队也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一切工作成效的现实标准。正如毛泽东指出的那样:“世界上没有什么超功利主义,在阶级社会里,不是这一阶级的功利主义,就是那一阶级的功利主义。”(1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64.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人民价值取向的内在意涵在其现实性上表现为培养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觉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素养,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这种共同精神与理念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认同和服从,并以此将脱离历史环境抽象的“人民性”进行死板的传播与教化,而是以手段与目的相互统一的方法明晰军人与党、军队、人民的依存关系,以历史理性的思维启发军人个体对于部队整体、社会群体与国家总体的交往关系并获得自身发展的合理认识。
质言之,思想政治教育演进历程所深刻蕴含的党性原则与人民价值取向的逻辑统一是实然的历史规律,是人民军队区别于一切旧军队的根本标志。这种统一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特点对党的绝对领导这一根本旨归的坚决捍卫,是对中国共产党的党性与人民性相互统一这一历史必然的根本遵循。
(三)赓续之魂:铸“根”逐“梦”
唯物史观将“历史、现实和未来看做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13)余同元.中国文化概要(修订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38.,新时代新征程,推动人民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赓续发展,要把握历史发展大势,遵循历史发展规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将党性原则与人民价值取向更坚定、更深入、更彻底地嵌入其中,努力开创新时代人民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为推进强军事业提供坚强思想政治保证。
第一,要铸牢党性这个根本原则。习近平强调:“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的命脉所在,是我军的军魂和命根子。”(14)习近平.习主席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读本(2016年版)[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6:18.这深刻说明了“魂”和“根”是我军的生命所系,无“魂”则无“命”,无“根”则无“本”,抓住这个“根”就是要确保部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永葆人民军队的性质和本色。首先,确保部队绝对忠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确保绝对忠诚,就是要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爱党信党跟党走;就是要把党和人民的需求放在首位,树立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就是要把坚定官兵理想信念作为固本培元、凝魂聚气的战略工程;就是要引导官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其次,确保部队绝对纯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本色。一方面就是要净化广大官兵的思想道德品质,树立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坚决抵制“政治转基因”工程、“颜色革命”“文化冷战”等错误活动的影响,坚决抵制“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等错误思想的侵蚀。另一方面,就是要把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继承好、发扬好,坚决反对和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开展廉政教育,确保部队肌体纯洁健康,做到性质不变、本色不移。最后,确保部队绝对可靠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要求。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政治要求,更重要的是要转化为一种实践力量,解决实际问题。确保绝对可靠,就是要牢固树立“战斗力标准”这一军队建设唯一的根本标准,聚焦“能打仗、打胜仗”的核心要求;就是要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可靠捍卫者,做人民和平劳动和美好生活的可靠守护者。
第二,要接引“强国梦”与“强军梦”的人民梦想。习近平明确指出:“军队政治工作的时代主题是,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15)习近平.关于贯彻新的历史条件下政治建军方略[N].解放军报,2016-05-25(2).梦想昭示方向,目标引领发展。其一,紧跟时代主题。“强国梦”就是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这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要深深嵌入爱国教育、民族教育、人民教育、时代教育,教育者要讲清楚、讲明白这其中蕴含的深层逻辑关系。“强军梦”就是全面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把人民军队全面建设成世界一流军队,这显示了思想政治教育要贯穿军队建设的全过程,为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提供政治保障。其二,推进核心目标。从“强国梦”到“强军梦”,是梦想的具体细化和实现过程。因此,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结合自身职能,围绕“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核心目标开展教育活动。着眼“听党指挥”,坚定官兵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政治品质和政治自觉;着眼“能打胜仗”,增强官兵的忧患意识和战斗精神,凝聚起强大的向心力和战斗力;着眼“作风优良”,引导官兵继承发扬我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和本色。其三,明确检验标准。“强国梦”和“强军梦”既是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理念的核心依据,同样也是检验教育效果、破解教育难题、改进教育方法,防止教育目标偏离或背离正确方向的衡量标准。因此,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要从问题处着手,朝需要处迈进,在薄弱处狠下功夫,做到求实、务实、落实,把教育工作往实里抓、朝实里做。
二 理论逻辑:从“抽象”到“具体”辩证统一的理论真实性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思维方式与认识过程二者是辩证统一的,不仅深刻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演进的嬗变形态,也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指导下的人民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对真理、规律及其客观性的探索过程。新时代,求“真”务“实”是推动人民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赓续发展的精髓要义,即以真理服人、以真情感人、以真实动人。
(一)理论批判:人民军队思想政治教育驱散“绝对真理”的抽象力量
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绝对真理”的批判,驱散党内军内“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的抽象意识形态,在思想路线方面建构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并以此作为推动理论规律探寻的思想动力。
毛泽东历来反对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的“绝对真理”,重视调查研究,教育部队广大干部应该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对现实的政治形势、武装斗争、军事力量作本质的分析。然而早期党内军内脱离现实的军事指导思想给军事实践和革命前景带来了巨大挑战。早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毛泽东就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1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的著名论断。然而六届四中全会后,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共中央占据了统治地位,其实质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机械地照搬照抄,脱离中国实际。遵义会议前后,毛泽东针对错误的战争指导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科学的批判,《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指出:“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以来王明‘左’倾教条主义者在军事指挥上犯了严重错误,使红军减员到空前的程度。”(17)肖裕声.中国共产党军队政治工作史:上卷[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5:334.毛泽东指出:“这种教条主义,在我们工作中的最典型的表现,就是爱好空谈,脱离实际,表面看来轰轰烈烈,实际上却忽视与放松了党的思想领导,使个人主义、山头主义、本位主义等思想倾向在一些部队中滋长起来,损害了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如果这些作风不改变,仍然无力完成政治工作的任务。”(18)谭政.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M].北京:战士出版社,1983:20-21.
1937年,毛泽东在延安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的讲演《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中,从哲学认识论的根源批判了党内军内的教条主义、主观主义,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奠定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1941年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毛泽东指出主观主义的严重缺陷在于“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19)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97.,并教育全党全军要系统周密地研究周围环境,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原则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时指出:“我们党的发展和进步,是从同一切违反这个真理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作坚决斗争的过程中发展和进步起来的。”(20)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4.“我们党现在已有了一百二十一万党员。其中绝大多数是在抗日时期入党的,在他们之中存在着各种不纯正的思想。”(2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4.“因此,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2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4.刘少奇在党的七大上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时指出:“因此,我们党的建设中最主要的问题,首先就是思想建设问题,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无产阶级的科学思想去教育与改造我们的党员、特别是小资产阶级革命分子的问题,就是和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进行斗争并加以克服的问题。”(23)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327.这就使人民军队思想政治工作更加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教育部队官兵实事求是地认识革命斗争。
(二)理论构建:人民军队思想政治教育阐发“科学规律”的理性认知
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科学阐释军事规律与战争规律,积极教育引导部队官兵通过参与具体军事实践消解抽象逻辑的现实土壤,培植价值认同的科学观念。而理论完整性的建构不代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军事辩证法的终结,其是“理论抽象”上升到“理论具体”的扬弃发展。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在认识层面驱散部队官兵的抽象意识。毛泽东科学地阐发了军事规律与战争规律,从总体性视域阐明了战争主体与战争客体的相互关系;从统计性视域阐明了“战争指导的规律”“战争行动的规律”“整个战争的规律”三种规律形态;(24)参见:夏征难.毛泽东与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J].中共党史研究,1994(4):10.从人文视域阐明了人民军队和人民战争思想的哲学意蕴和战争人道主义的价值关怀。显然,这种科学认识直接作用于部队官兵的头脑,思想的利刃刺过抽象意识的伪装,对部队官兵原有的碎片化认识加以整合,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部队官兵对整体战争观和科学战争方法论的理性认知。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促使无产阶级运用所掌握的精神武器指导革命群众投身具体的革命战争与军事实践活动,打碎落后的统治力量并最终消解抽象逻辑产生的现实根基,其先进观念的输送同军事斗争实践相辅相成,是一个统筹推进的有机整体。在党的七大之后的抗日战争末期和整个解放战争时期,伴随人民战争进入大兵团战略决战阶段,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实现了大跨越发展,它更加深刻的内涵是人民军队将人民战争的规律内化于心,并最终促使战争结果的制胜转化。(25)参见:肖裕声.中国共产党军队政治工作史:上卷[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5:822-824.这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向部队输送理论是要求人民军队将理论加以实践,使现实变成更加理性的现实。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对理论系统性的建构是一种实践探索的必然结果,且通过“理论具体”使人民军队获得关于自身历史境遇和军事实践的正确认知,以此摆脱空想和盲动,但这并非人民军队科学运用军事辩证法的完结,相反这只是理性认识回归革命实践的新起点。毛泽东的军事辩证法中所谈及的“三元”范畴组反映出实践特别是极端复杂的军事实践要比理论强得多。《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开篇就讲到“战争的规律”“革命战争的规律”“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问题,毛泽东指出:“我们现在是从事战争,我们的战争是革命战争,我们的革命战争是在中国这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国度里进行的。因此,我们不但要研究一般战争的规律,还要研究特殊的革命战争的规律,还要研究更加特殊的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2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70-171.军事辩证法的“三段式”给中国军事战略战术的制定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到了全面抗战时期,毛泽东立足军事实践的新变化,在《论持久战》中着力聚焦解决“防御中的进攻、持久中的速决、内线中的外线”(27)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84.这三对关系在实践中如何统一的新论题。在解放战争时期,针对不断扩大的战争规模和作战人数,毛泽东灵活地运用并发展了中介战法,这不仅标志着军事辩证法新发展论域的展开,同时也助力人民解放军走向新的胜利。
由此可见,从“理论抽象”到“理论具体”的飞跃过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基于人民军队军事实践基础上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的过程,这个过程是认识过程的继续和理论发展的自我扬弃,关涉思想政治教育启发人民军队思想政治觉悟的完整性和持续性,是中国共产党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
(三)赓续之要:求“真”务“实”
人民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形态的嬗变过程就是理论不断发展完善、贴近实际、与时俱进的过程,其深刻地彰显了理论真实性的力量。新时代,根据党内外、军内外不断发展变化的新环境,习近平深刻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在一个‘真’字,要用真理说服人、用真情感染人、用真实打动人。”(28)习近平.习主席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读本(2016年版)[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6:22.这深刻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精髓要义,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历史延承与现实阐发,这个“真”字蕴含极其丰富的价值含义。
第一,以理服人:抓住真理力量。首先,要发挥真理的理论力量。真理是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真实反映,是历史与现实的辩证统一。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是一项做人的工作,其根本特征也是一种说理教育。“理论只要说服人[ad hominem],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ad hominem]。”(2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10.因此,理论越深入,就越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理论越彻底,就越能说服人。教育者要真正做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彻底学懂弄通、研机析理,并通过透彻的理论分析让广大官兵感悟真理的魅力、提升思想的境界。其次,要发扬真理的实践能量。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3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要想“掌握群众”,就要直面回应官兵的理论关切、思想关切和情感关切,就要紧贴时代、紧贴战备、紧贴官兵现实思想问题,帮助官兵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第二,以情感人:厚植真情涵养。一要有情怀。如果“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31)列宁.列宁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17.。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心灵互通,情感互达。如果教育者没有家国情怀、使命情怀、为师情怀,那么官兵也无法深切感受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使命担当,更无法树立对崇高事业的价值认同和对崇高品质的不懈追求。二要通情理。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通则理达。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理性与感性的融合,需要知识与情感的统一,只有做到通情达理,才能引发情感共鸣、激发战斗豪情,才能真正做到入耳、入脑、入心。把道理讲得入情入理,以情感沟通促进思想交流,以科学理性驾驭情感流动,融情于理、理中带情,做到情与理的融合统一,往往最富成效。
第三,以实动人:固守真实品格。一要“察真情”。“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3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找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立足军队实际形势,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官兵,洞察部队实际问题,充分了解官兵的所思所想、所疑所惑、所需所求、所忧所盼,认真分析研究解决方案,这样才能找到“靶子”,才能打准“靶心”。二要“讲真话”。唯真方能为人所信,引导教育者由“真”到“信”的升华,必须要讲真话。要杜绝思想政治教育口号化、标签化、简单化、强压式等形式主义的问题,要远离“假大虚空”的说教,要善于讲清“真情真相”,说好“真人真事”,传授“真知真理”。三要“办真事”。思想政治教育是“说”与“做”的辩证统一,只“做”不“说”那便没有了教育的含义,只“说”不“做”那便是纸上谈兵,难以让人信服。因此,必须坚持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注重言行一致、知行合一,用实际行动践行教育内容。
三 实践逻辑:“精神力”向“战斗力”深层转化的实践趋向性
众所周知,战斗力水平是衡量和检验一切军队建设的根本标准。谋求军队战斗力的提升是人民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趋向,这包含了双重意蕴,其一,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特定的实践活动激发战斗主体的精神定力,塑造与凝结军队强烈的战斗精神。(33)参见:彭怀东.战斗精神论[M].北京:长征出版社,2004:8.其二,人民战争的最终指向是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与人民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追求人的解放的最终归宿内在契合,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也是推动人民军队战斗力提升,获取人民战争胜利,真正成为解放人民的重要方式。新时代,进“化”创“新”是推动人民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赓续发展的基本方式,即进一步探寻构建人民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这也是人民军队“精神力”向“战斗力”深层转化的重要保证。
(一)激发“战斗伟力”:人民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驱动力
习近平指出:“人民军队从胜利走向胜利,彰显了战斗精神的伟大力量。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人民军队血性胆魄的生动写照。”(34)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7-08-02(2).战斗精神是军队总的精神面貌和气质特征的集中体现,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于战斗力系统中战争主体的战斗精神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提升人本身的征服欲和战斗性;二是强化人掌握运用军事技术、武器装备和战争艺术的支配欲和战斗性;三是加强人完善和改造军事系统、争取战争主动权的创造欲和能动性。(35)参见:李秋发.马克思主义战争观视阈中战斗精神的生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6):38.
具体来说,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催生—灌输—鼓动—训练—控制”的逻辑路径来达到强化战斗精神、提升战斗力水平的实践目的。第一,中国共产党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在蕴含的爱国主义、民族文化、阶级意志属性催生军队战斗精神的生成。无产阶级具有革命的彻底性,因此它在阶级解放的战争中焕发出的战斗精神是历史上任何阶级所无法比拟的。中华民族文化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为军队提供精神源泉。特别是中华民族精神,是军队战斗精神的直接精神来源。而国家的政治向心力影响军队的国家意识和战争意志。第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部队进行革命理论和先进政治精神的灌注,使官兵懂得要不要战、为谁而战、为何而战以及如何去战,从根本上提高官兵的思想政治觉悟,激发官兵的打赢意识和求胜欲望。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战争政治动员的鼓动方式激发官兵的战斗精神。如举行宣誓、授旗、授枪等仪式;提出简短有力的战斗口号;及时有效地传播战场信息;运用环境气氛感召官兵情感等,真正做到以战激气、以气胜战。第四,思想政治教育以政治训练、军事训练、心理训练为基本形式展开具体教育实践,通过实战化系统训练机制克服战争迷雾对官兵造成的心理波动,促进人与武器的结合、部队与作战环境的融合,塑造勇敢顽强的战斗作风。第五,思想政治教育用纪律、道德、文化来保持部队的集中统一和行动一致,这些“约束感”教育在于通过官兵个体间的交互,把分散的力量汇聚起来、把潜在的力量挖掘出来,真正提升部队的整体战斗力。
固然,思想政治教育在革命战争年代将爱国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理想、革命英雄主义信念灌注人民军队的思想内核,在武器装备落后于敌人的艰难情况下,在无数的战争战斗的磨砺之下,形成了人民军队伟大的战斗精神,诸如狼牙山精神、杨靖宇精神、粟裕精神等,这些精神鼓舞激励着亿万群众参与革命斗争,使他们成为直接的实践者、创造者,焕发出强大的战斗伟力。
(二)凝聚“解放伟力”:人民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觉解力
毛泽东将战争的性质划分为正义之战和非正义之战,认为:“人类正义战争的旗帜是拯救人类的旗帜,中国正义战争的旗帜是拯救中国的旗帜。”(36)毛泽东.毛泽东军事文集:第1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694.人民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觉解力在于激起人们求善良知和道德勇气,从而指引和召唤人们投入战斗和献身正义事业,(37)参见:彭怀东.战斗精神论[M].北京:长征出版社,2004:117.以此真正凝聚“正义力量”与“道义力量”,汇聚“解放伟力”。
其一,凝聚正义力量,求解人民解放。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探究本质,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关怀在于追求人的解放,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要从肩负起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出发,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支持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这一过程要先借助民族国家的形式实现政治解放。(38)参见:张淑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人的解放:基于民族解放与阶级解放的互动[J].贵州民族研究,2021(2):18.由此回归中国具体革命实践,人民军队由“精神力”向“战斗力”深层转化的底层逻辑在于人民战争的性质是追求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的正义之战,而中国共产党在人民军队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正是通过对官兵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升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并最终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最强的“共同体精神”和“共同体实体”的聚合保障,以此焕发出共同体的强大战斗力。
历史表明,进步、正义、真理总是与人民相连,毛泽东多次指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39)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04.“为创造中国人民的军队而奋斗,是全国人民的责任。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40)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74.毛泽东认为“真正的人民战争”(4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41.就是人民军队在全体人民的支持下所进行的为人民争取解放和自由的战争。人民军队没有自己的特殊目的,它的一切归宿在于为人民解放服务,为人民幸福服务,而且“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4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3.
其二,凝聚道义力量,化解矛盾冲突。人民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所倡导的人文关怀在中国革命战争所体现和发扬的革命人道主义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毛泽东在对待战俘的处置问题上指出:“对于敌方投诚的、反正的、或在放下武器后愿意参加反对共同敌人的人,一概表示欢迎,并给以适当教育。对于一切俘虏,不许杀害、虐待和侮辱。”(4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39.这使官兵个体在化解战争残酷属性与自然主义的冲突之间找到了恰当的平衡点。
解放战争时期,为从根本上改变起义、投诚和接受和平改编部队的反动立场、思想和作风,党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和平改编部队工作的中心内容。一是进行形势政策教育。让投诚官兵认识到只有共产党及其人民解放军才能代表人民利益,一切旧的军政人员及旧军队的官兵只有积极拥护和参加革命,才有光明的前途。(44)参见:肖裕声.中国共产党军队政治工作史:上卷[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5:1106.二是进行诉苦教育运动。通过启发教育和典型引路,广大出身贫苦的官兵哭诉了旧社会残酷压迫、剥削的种种悲惨情况,使投诚官兵认识到中国人民的一切苦难全是由帝国主义、官僚资产阶级、地主阶级这三座大山进行血腥统治的结果。(45)参见:肖裕声.中国共产党军队政治工作史:上卷[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5:1107.这样大大提升了战俘和投诚官兵的思想觉悟,促进了双方的谅解,使双方在新的基础上团结起来,很大程度化解了战争所带来的矛盾冲突。
(三)赓续之方:进“化”创“新”
历史表明,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民军队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关键环节,也是部队“精神力”向“战斗力”深层转化的重要保证。置身新时代新征程,习近平明确指出:“要用信任的眼光、欣赏的眼光、发展的眼光看待基层官兵,探索构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提高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46)习近平在中央军委基层建设会议上强调 发扬优良传统 强化改革创新 推动我军基层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N].人民日报,2019-11-11(1).探索构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部队战斗力发挥的必然要求,为新时代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根本性方向,明确了目标任务。
第一,与时俱进:推进教育理念现代化。一是要树立创新理念。针对科技革命与军事斗争环境日趋激烈复杂的形势,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能力需进一步加强。要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创新、教育管理体系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形成创新的教育格局。二是要树立开放理念。针对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与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开放对接水平需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亟须把部队、家庭、社会有效衔接起来,把干部、官兵、当地群众紧密团结起来,把军营内外、网上网下高效结合起来,形成开放的教育格局。三是要树立协调理念。针对军队任务职责的多维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实际覆盖范围需进一步扩展。要落实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政治工作、军事教育、装备发展、训练实践、联勤保障等全部环节,形成全方位协作的教育格局。
第二,实事求是:推进教育内容实效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针对教育对象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传输观念具象化和规范化的信息表现形式,会对官兵的价值观产生直接的深层影响。因此,必须坚持“内容为王”的基本要求,切实提升内容实效性。一是要构建形成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为中心的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二是要坚持问题导向,要在干部和官兵理想信念、党性原则、革命精神、组织纪律、思想作风等存在突出问题的方面下大功夫。要着力推进军魂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党史军史”主题教育并将其纳入内容体系。三是要切实做到教育内容贴近官兵思想现实,针对官兵入伍动机多元、利益诉求多样等,克服和防止“齐步走”和“大锅饭”的倾向。
第三,守正创新:推进教育形式多元化。有高效价值感染力的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不同教育形式活力的不断释放,这种释放离不开围绕时代变化和科技变革的教育形式的多元审视和不断拓展。一方面,要主动拓展网络教育模式。习近平深刻指出:“政治工作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时代关。”(47)习近平.习主席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读本(2016年版)[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6:23.要顺应互联网发展大势,研究把握信息网络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主动走进网络、占领网络、引领网络,通过网络牵引官兵思想。要强化网络舆论引导,坚决杜绝错误思想对官兵的精神侵蚀,真正做到用“数据链”加固“生命线”。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仪式教育常态化。要充分利用好国家纪念仪式、庆典仪式等活动形式,积极开展新兵授衔授枪、开训动员、退役仪式、授奖表彰等军队仪式教育活动并形成常态化教育模式,让官兵身临其境得到心灵净化,增强情感认同,催生使命担当。
第四,上下联动:推进教育管理制度化。推动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有序运行离不开制度化管理体系的支撑,这将在很大范围内避免个人理性的漏洞和抑制形式主义的滋生蔓延,同时这也需要顶层制度建设与各级上下联动。一要健全评价机制。通过分析广大官兵的思想动态、行为变化、训练成果等,客观评价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手段、效果等,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深入研究,强化价值引领,有效进行现实调节。二要健全监督机制。要推动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军内监督与军外监督相结合,构建规范严明、程序正当、界限清晰、职责明确的多层次、全方位的立体监督网络,坚决防止部队官兵和领导干部思想上变质变色,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监督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