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网络思政创新研究
2022-04-16王艳
王 艳
(陕西开放大学 会计金融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19)
根据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报告,截至2021年6月,中国网民已达9.8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从职业结构看,截至2020年12月,学生群体在网民规模中占比最大,达21%。这显示互联网的发展已经对学生群体的行为意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网络的普及以及手机上网功能的增强,当前大学生在校上网的时长不断增加,网络自组织的参与度显著提高,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景持乐观积极的态度,但面对网络中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免疫力不够高,在接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处于被动状态。通过网络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符合学生网民群体的特征,为我国移动互联网生态的改变和突破提供了基础。
“三全育人”是指全员化、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方式,仅从“三全育人”的内涵分析,就不难看出它强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全面转向“课程思政”,即高校中无论何种专业、课程、人员职务等,都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由此衍生出的新问题是,如何实现高校教学部门、教师、课程、设备等之间的有效配合。立足当前,网络无疑是突破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桎梏的最佳工具(或途径),即便不改变物质维度下高校各教育主体的分布格局,也能够实现虚拟维度下的密切协作,同时对于“大思政”育人格局的建构来说,网络几乎可以看作一个不受任何限制的空间,“三全育人”既代表三种育人机制,也存在三个维度(横向维度、纵向维度和深向维度),并在同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场域内达成育人价值的质变;这也揭示了“三全育人”理论的本质,它并非人员、过程、方位三种教育状态变量的“简单相加”,而是三种教育状态变量“自变过程”的深度融合。
一、高校实施网络思政教育的主动性与被动性
1.高校实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
根据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建设要求和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的阐述,“网络育人”是高校层面实施“三全育人”的一个具体手段,《办法》明确提出“构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新平台、加快网络新媒体育人载体建设”的要求。之所以强调平台的“新”,一方面是为了针对新兴技术、新兴媒介的育人作用给予充分肯定;另一方面则是为了与传统思政网络教育空间隔离开来,在形式上为校园网络体系中的“第一级”(一级域名),方便营造风清正气的网络环境。[1]另外,表现在顺应时代科技发展上,互联网技术所构建的“全媒体环境”与高校真实教学场景高度重叠,其育人载体价值显而易见,属于一个资源供给与行动支持一体化的平台。本研究针对高校网络思政效果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55.8%受访者愿意课余时间与思政教师或辅导员进行网上交流,76.5%的受访学生认为需要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2.高校实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被动性
抛开“三全育人”不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网络化转型”也是一种无奈之举。当代大学生的社会活动与互联网存在着密切关系,从人机互动维度出发形成了强大的“共生性”特征,这就意味着在网络场景中可以从多元渠道、采用多样形式去边缘化传统思政教学价值,例如日常娱乐、社交、购物等活动中都有可能接触到不良信息。大学生越发亲近网络的同时,也就越疏远现实中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并逐渐认可网络维度中关于政治、道德、法制等信息的言说范式。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主体,不可谋求与网络化大趋势的对抗,而是要集中精力、资源并转变思维、方法重构思政教育实施体系,换句话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倒逼之下,必须选择主动“触网”,这样才能重新拉近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与大学生之间的距离。
二、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在三个维度的现状表现
1.网络平台建设落后,导致全员化育人横向协同不足
要实现全员化育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面向全体教职员工提供一个互动交流平台,便于大学生从中汲取各种类型的思政资源。从现阶段来看,高校虽然是最早一批构建网络平台的教育机构,但与思政教育融合程度不足,多数网站、论坛、公众号等仅作为“思想政治内容展示橱窗”,平台的设计、内容的形式、日常的管理等均存在形式化特征。例如,在高校官方网站分配二级域名,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集散地”,主要提供一些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各部门思想政治工作活动报告、思想政治理论课件等文本,不仅对大学生缺乏吸引力,同时也会造成全员化育人的横向协同不足;所谓横向协同,发生在高校各部门之间(涵盖教学、行政、后勤、宿管等),网络技术、资源、人才等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并不均衡(如“后勤部门”相对缺乏专业网络人才),就难以为全员育人主体提供统一的监督机制与评估标准,加上各部门对于“立德树人”“意识形态”“四个自信”等概念认知的差异,网络思政育人价值层面难以实现理念共享。
2.课程思政各自为战,导致全过程育人纵向协同断裂
“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升级版,在该育人模式下,不仅强调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具有育人价值,也强调各学科通过发掘、转化、梳理等形式,将蕴含在课程中的思政内容从隐藏状态转变成显著状态。“课程思政”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无法保障持续性,这是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固定的教材、教师、教学计划、考核要求等,而其余课程在思政维度无法保障这一点。例如,机械制造、材料、计算机科学等理工专业的课程明显缺乏社会科学内容,这就意味着此类专业并非每节课或每一阶段学习内容中都存在“思政元素”;如此一来,就会导致全过程育人纵向协同断裂,网络工具及资源优势会更多地向专业课程倾斜。
3.思政育人场域单一,导致全方位育人深向协同薄弱
从技术维度出发,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营造一个多元主体共存、共享的空间,但这样一个网络空间即便存在,却无法保障参与主体的多样性。[2]这涉及场景与场域的本质区别——场景是现实的空间,而场域还包含了现实空间中人的关系及相互作用结果。尽管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借助新媒体技术,理论上可以无限地丰富场景,但这一教育行为所处的场域主要是高校,师生是主要的参与者、“教与学”是主要的互动关系。如此一来,势必导致全方位育人深向协同薄弱,即高校、家庭、社会、企业、政府、公共文化机构等育人场域的联系松散,只能保障大学生接受“单方向”(即理论知识方向)的思想政治教育,而个性教育、养成教育、终身教育等无法保证。
三、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三全育人”的理论模型
在“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重要依据是协同论。“协同”既意味着一体化,也代表各主体之间保持相对独立性,在这一标准下构建的理论模型要满足为各主体之间提供资源、行动、价值等共享机制。很显然,在网络思政育人体系下所谓的“系统”就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平台,以此为基础构建的理论模型中,全员化育人在横向维度上聚合要素(教师队伍、教学资源、教学方法等),全过程育人在纵向维度上优化关系(高校科层制的关系),全方位育人在深向维度上拓展场域(家庭、社会机构、政府部门、企业等思政教育场域)。其中,全员化育人在该理论模型中处在主导地位,所聚合的相关要素可视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体系的“自变量”(如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程思政元素),其余两个维度随之调整变化,以更好地适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以及大学生的动态性发展。
例如,某一阶段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围绕着“抗疫故事”展开,则全员化育人维度所聚合的各种“自变量”要素,也都具有抗疫、防疫精神价值的属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全体教职工)利用网络途径,收集、分类、整理各种抗疫过程中出现的感人故事和丰富的精神资源。全过程育人维度(因变量维度)随即建立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关系,“后勤部门+宿管部门”“教学部门+行政部门”“党员先锋+群众响应”等两两协同关系模式,一方面利用网络整合“火神山精神”“志愿者大白”“平民英雄”等主题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另一方面进行部门之间的合作匹配,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采取相同的行动方式,“后勤部门+宿管部门”“学校+学院”均从大学生生活环境着手,利用标语宣传、倡议签名等方式进行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3]全方位育人维度(因变量维度)延伸育人情景,从高校宿管拓展到家庭环境、由专业课堂拓展到就业情景等,实现“全民、全员抗疫精神”教育的场域拓展,甄选“我身边的抗疫英雄”,挖掘身边人典型案例,以此为线索拓展优秀人物事迹在各种场景下的言行,从而塑造一个爱国者榜样,引导学生积极靠拢,这样榜样的确立,就能作为一个象征符号,贯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
四、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创新策略
1.建立统一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以“供需对接”促进全员化育人协同
高校现有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存在形式主义、彼此隔阂的缺陷,高校基于全媒体理念,构建统一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一级域名),以此为基准,在高校可控制的全部媒介上展现更新内容,避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出现“供需不对称”的情况。这样不仅可以规避低质量、重复性的教育资源,还能够借助平台审核机制、反馈渠道,及时处理不符合“立德树人”标准的内容。同时,以“供需对称”为指导思想,一方面可以帮助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了解学生需要什么;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后台数据分析,掌握大学生喜欢哪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真正做到“以生为本”。
2.建立扁平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结构,以“模块整合”促进全过程育人协同
结合前文中关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理论模型的构思,可知在协同论背景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完整且开放的体系,既能够在高校内部自主运行,也可以关联社会各种教育力量。考虑到现实环境中,各主体之间运行机制差异、社会功能不同,为了在合作机制下实现“全过程育人”的效果,要消除现实中“科层制”复杂结构带来的不利影响,可在网络平台之上设计扁平式结构,各参与主体之间没有绝对的隶属关系,但要遵守高校为主导的协同要求,在此基础上展开“模块整合”。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首先是资源模块整合,重点放在不同教育主体所属行业、岗位、社会价值等维度,从不同角度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其次是行动模块整合,各部门对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提出的倡议应积极响应,且部门内部要投入一定资金、资源保障思想政治教育职能。最后是价值模块整合,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亦可以作为其他主体对内、对外的教育工具,不局限于为大学生所用。
3.建立联合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组织,以“三维场域”促进全方位育人协同
大学生是实现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社会进步的重要人才,面对这一群体展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组织层面不应仅依赖高校自身,而是要联合社会各界的力量。[4]在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前提下,高校应主动和学生家庭、区域企业、地方政府、文化机构等建立长效合作机制,通过构建“三维场域”的方式,实现全方位的育人协同;所谓“三维场域”,一是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场域,包括高校本身、图书馆、博物馆等;二是思想政治实践体验场域,包括企业、社区、医院等;三是思想政治自我反思场域,主要是指不在思想政治教育现场(如课堂、座谈会等)的情况,利用网络构建“线上+线下”的互动渠道,并在现实场景与虚拟场景之间相互渗透,这样可以突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壁垒。“三维场域”在促进全方位育人协同方面,主要机制是网络平台自身的资源整合能力,如在“弘扬和传播红色文化”主题下,将慕课、微课视频、SPOC教学内容、线下思政实践活动等整合起来,并提供高校学生喜闻乐见的行动方式(如竞赛、社团活动、表演、学生实践项目等)。
五、结语
从大学生角度出发,高校实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属于其“内生需求”的一部分。客观上,当代学子几乎都具有“数字原住民”的身份,早已习惯了知识信息“二元结构”的获取方式。即在专业知识获取方面,高度依赖教材、教辅资源、数字课件等,而在非专业知识领域,网络是他们最青睐的渠道。究其原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是一门通识课程,相关教材很难“吃透”。网络学习资源的一大特点是碎片化,这非常符合当代大学生的接受习惯,同时,网络资源供给形式(如微课、慕课、在线课堂)可以创设不在场学习,这有利于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实践效能。在针对陕西开放大学的学生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大学生对思政教育并不反感,只要方法得当,学生会很乐于接受思政教育。在调查的443名在校大学生中,支持加强网络思政教育的人数占到总人数的87.6%。适当形式和方法可接受选项下赞成人数为52.37%。调查发现有53%的被调查者每天上网时长在6小时以上;57.3%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很容易受到网上同龄人的影响;89%的被访者认为网络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方面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在以“95后”大学生为主的校园,各种不良信息的侵入让缺乏判断能力的年轻人迷失了方向,思政教育肩负着比以往更加艰巨的历史使命。如何让网络环境下成长的新一代大学生接受到良好的思政教育,成为各有关教育主体必须面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