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江苏段水环境现状与保护措施
2022-04-16李想高月香陈婷徐豪杰严若孟张毅敏
*李想 高月香 陈婷 徐豪杰,3 严若孟 张毅敏*
(1.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江苏 210000)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江苏 210000 3.河海大学 江苏 210000)
京杭大运河是地跨8省24市的中国大运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历经两千余年沧桑变化,直到今天在交通、灌溉、行洪等方面仍发挥着重要作用。京杭大运河江苏段全长690km,约占大运河总长的五分之二,全线通航,途经徐州、宿迁等8个城市,占大运河全年通航里程的78%,货运量占京杭大运河全线货运量的80%,战略地位重要。因此为了更好地保护京杭大运河生态环境,本文重点关注京杭大运河江苏段,分析大运河江苏段水环境现状和环境问题,并提出了环境治理与改善的建议,为京杭大运河的恢复治理和长久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1.京杭大运河江苏段水环境现状
(1)水环境综合情况
江苏段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京杭运河通航里程最长、货流密度最大、运输效益最好的航段,也是重要的工业用水取水地和航运水道,被誉为仅次于长江的“黄金水道”。
总体来看,江苏段大运河水质为轻度污染到良好,主要污染指标为石油类、氨氮、化学需氧量。如表1所示,2015~2017年江苏段京杭大运河水质介于Ⅱ~Ⅴ类,轻度污染,年均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断面的占比仅为50%左右,劣Ⅴ类断面的占比在10%左右,水质呈下降趋势;2018~2020年间江苏段京杭大运河水质在I~Ⅳ类水体之间,年均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断面的占比逐年递增,2020年接近80%,比2016年上升25%以上,劣Ⅴ类断面的占比逐年下降,2020年无劣Ⅴ类,比2016年下降7.2%。“十三五”期间水环境治理工作成效显著,水质状况有明显好转,但江苏段大运河仍存在水质达标情况不稳定、环境风险源数量多、整体保护力度不足等诸多问题。
表1 2015~2020年京杭大运河江苏段水质状况
续表
图1 2015~2020年京杭大运河江苏段水质波动情况
(2)江苏段大运河各区段环境分析
①徐宿段。京杭运河徐州段全长207km,水质和水生生态长期受到两岸及上下游输入性污染源影响,环境风险较大,尤其是对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有较大潜在威胁;重金属污染问题显著,以Cd镉为主要重金属污染物[1]。
京杭大运河在宿迁市境内112km,约占运河江苏段的18.3%。宿迁段近年来实施了多项水环境整治工程,水质明显改善,基本达到Ⅲ类水体标准;河道两侧绿化水平较高,水生植物生长状况良好,对暴雨冲蚀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对坡面径流也有过滤作用,提高了排入河道内水的质量[2]。
②淮扬段。京杭大运河淮安段沿江产业区密集,废水排放量大,面源污染问题比较突出,同时这一区段船舶通行量大、水路交通繁华,船舶污染问题显著且突发船舶污染事件风险大,应当予以高度重视。近年来,京杭大运河淮安段水质总体水平尚可,基本处于Ⅲ-Ⅳ类水质标准。
京杭大运河扬州区段流量主要受施桥船闸截流控制,致使河段流量很小,水体自净能力差,且沿江产业密集,造成河流水质恶化,直接影响到沿岸居民及河流生态系统,2010年运河水质多为Ⅴ-劣Ⅴ类。但近年来,扬州市政府重视生态环境治理,实施了一系列工程措施,环境显著改善,运河总体水质达到Ⅲ-Ⅳ类标准[3]。
③镇江段。京杭大运河镇江段河道密布,河道间互通互联,交织成网。运河沿岸居民区和工业企业集中,不可避免地排入大量生活污水及工业尾水,同时还存在固体垃圾堆放、面源污染等情况,都导致了运河水质环境受到威胁。总体而言,京杭大运河镇江段水质污染情况不严重,基本处于Ⅲ-Ⅳ类水质标准,但环境风险程度较大,应当加强环境监管力度[4]。
④常州段。京杭大运河常州段包含老运河(京杭运河市区段)和新运河两部分,自西北向东南横贯常州市五区,水系复杂,水质变化影响因素较多,污染源庞杂,对太湖生态系统灾变有较大潜在风险。京杭大运河常州段水质状况总体尚可,处于IV-V类水质标准,但因水质变化受多方来水影响,存在突发污染事件风险,需要引起重视[5]。
⑤苏锡段。京杭大运河无锡段水体污染负荷来源复杂,污染负荷总量高,超过了环境承载力,导致无锡区段运河污染情况较为严重,水质指标基本处于IV-劣V类水质标准,需进一步采取措施以保证水环境的安全[6]。
京杭大运河苏州段地势较低,周边工业企业发达;源水水质差且由于太湖禁止排放污水,部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通过河网进入运河。诸多原因导致苏州段运河污染严重,水环境质量差。目前,苏州运河水体指标基本处于IV-劣V类水质标准,且存在六种重金属超标,综合潜在风险指数依次为:汞>镉>砷>铜>铅>铬[7]。
2.京杭大运河生态治理现状
(1)污染治理力度加大,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近年来,国家着眼于生态保护,对京杭大运河治理与修复工作给予了充分重视,大运河沿线省市工业污染治理投资近2000亿元,还采取了大量生态恢复措施,如建立生物栖息自然保护区等。2015-2018年,地表水国控断面优于I类比例提高10.8%,充分显示运河沿线生态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8]。
(2)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统筹遗产保护环境保护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江苏省的区域联防联控机制逐步走上正轨,推动了区域生态环境治理向好发展。江苏省人民政府日前印发了《大运河江苏段核心监控区国土空间管控暂行办法》,为大运河江苏段核心监控区划定国土空间管控“红线”。十九大以来,大运河沿线各级政府以落实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立足于大运河实际情况,切实加大治理力度,维护大运河水环境状况。《2019年度大运河遗产保护利用研究报告》也对大运河的保护、传承、利用提出了建议。
3.京杭大运河主要环境问题
(1)生态环境保护缺乏统筹规划,社会参与度不高
京杭大运河江苏段经8个地级市,由于发展速度和经济基础存在差异,8市难以形成有效的统筹协调和联防联控,很大程度上还是“各扫门前雪”的治理理念。在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需要从国家战略层面建立跨区域生态治理机制,以统一管理区域生态治理问题[9]。按照国家法律规定,水域环境保护治理只要求政府对本地环境负责,导致跨区域水治理困难,也使社会组织和个人无法全面参与治理。
(2)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明显,风险问题突出
由于特殊的战略地位,京杭大运河沿线历来是人口聚集的繁华之所,随着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此区人口密度有增无减,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产生量远超环境容量,兼之发达的航运水平,导致江苏段运河生态环境恶化,航运水污染防治任务艰巨,存在极大船舶突发污染事件风险,现有应急预案不能满足环境风险形势。
4.京杭大运河生态治理对策
(1)五水统筹与协同共治
当前,《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正在进行中。根据“十四五”规划的要求,对京杭大运河生态环境的保护提出五水统筹、协同共治的战略决策,在做好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改善、水资源控制的基础上,着力推进水景观与水文化融合提升,促进大运河的整治与发展。
针对京杭大运河水环境和水生态问题,建议强化政策导向,加强联防共治,有针对性地制定不同河段的生态环境保护对策,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布局优化,以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为重点,提升示范带动效应[10]。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发展绿色农业,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11]。提高环境监管应急水平,以提高突发环境事故的处置能力。
(2)京杭大运河江苏段治理对策
①徐宿段。徐州区段运河水质污染相对严重,且存在重金属污染问题。宿迁段近年来水质已得到明显改善,但仍存在极高的生态风险。针对京杭大运河徐宿段,应当加强重点行业污染源治理,加强重金属行业管制;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源的监管力度,针对该区段用水功能混杂、排水系统不合理的现状,合理划分各级保护区范围。针对生态环境情况和富营养化风险水平应形成土壤基质修复、栖息地保护与生境改善等综合的流域生态恢复成套技术并进行生态修复工程建设。
②淮扬段。京杭大运河淮安、扬州区段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整治工程,水环境状况较良好,但仍存在较大环境风险。为此,该区应当着力推进船舶污染综合整治工程,加强运行管理与监督,持续推进船舶污染防治,加强航运水污染监管的软、硬件建设,进一步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③镇江段。京杭大运河镇江段河道环境复杂,沿岸城镇较为集中,运河水质环境风险严重。为此,应增加截污纳管比例进行源头治理,同时加大对违法排放企业的监管和查处;针对农业面源问题,建议通过政策引导农业施用品品类调整,减少化肥、化学农药的施用,以有机肥、生物农药作为代替品以更好地维护生态环境。
④常州段。京杭大运河常州区段水质变化受沿线多方来水影响,突发污染事件发生风险较大,可能由此引发太湖生态系统灾变。为此,有必要构建运河沿线生态健康综合监测评价体系,开展河流水生态健康的关键因子和调控约束条件分析;研发运河沿线生态系统健康与水质稳定维持技术,建立长效管护机制。
⑤苏锡段。京杭大运河苏锡区段水体指标基本处于Ⅳ-劣Ⅴ类水质标准,污染水平较严重,需进一步采取措施以保证水环境的安全。为此,应当着手进行生态文化建设,加强水生态修复工作,着力推进水体整治工程;同时加强水环境监管,建立联防联控的环境监管体系;增加社会参与度,提升环境问题的群众监督水平。
5.总结
京杭大运河江苏段是我国人工水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航运发达,战略地位卓然,应当立足于大运河的重要地位,着眼于生态治理工作的当前进展,以“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为指导,本文分析了大运河江苏段具体环境状况,因地制宜地提出区域生态治理对策,以保护京杭大运河江苏段水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
(1)京杭大运河江苏段水环境治理工作成效显著,水质状况有明显好转,但江苏段大运河仍存在环境风险源数量多、缺乏统筹规划、公众参与度不足等诸多问题。
(2)依据京杭大运河区域生态环境现状,应当进一步强化保护力度,加强五水统筹与遗产保护工作,达成区域协同共治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实施不同区段的治理与保护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