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评价助推幼儿全面发展

2022-04-16江苏省启东市和睦幼儿园陈颖玲

早期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质性游戏家长

江苏省启东市和睦幼儿园 陈颖玲

江苏省启东市城北幼儿园 顾 英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随着课程游戏化项目的不断推进,针对一线教师面临的“如何在日常生活活动中科学合理地评价幼儿”这个问题,我园运用相关的教育评价理论和方法,开展了相关的实践研究。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

《纲要》中指出:“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其家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评价过程是各方共同参与、相互支持与合作的过程。”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教育评价不仅具有传统意义上的鉴定、甄别、选拔等功能,更具有教育导向、调控、激励等功能,教师应立足幼儿的发展,扩大评价主体,让家长、幼儿参与其中。

1.教师评价

幼儿是完整的个体,他的知、情、意、行等体现在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应建立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既要看到幼儿的长处,也要看到幼儿的不足,同时还要发现幼儿不断变化发展的一面。幼儿的认知特点是具体直观的,教师评价幼儿时的语言应简洁明了,以鼓励和引导为主,激发幼儿继续努力的动力。如大一班幼儿德仔在建构区用清水木块搭建“启东公园”的大门,选用小雪花片拼插、镶嵌成公园的围栏。教师路过时,德仔得意地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及时肯定了他的创意,鼓励他尝试用其他的材料继续搭建,德仔和小辉看了看公园实景图,又找来了扑克牌,折叠后用扑克牌搭建出公园里的亭子。教师的评价给予了幼儿信心,又提出了更有挑战性的任务,有效促进了幼儿的进一步发展。

2.幼儿评价

3~6 岁幼儿社会性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教师应创造机会让幼儿在积极的自我评价、互动评价中审视自身发展,看到自己的不足,发现同伴的长处,进行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如美工区游戏活动“特别的我”结束后,教师从“独特的我”“好朋友眼中的我”两个角度,让幼儿对各自的作品进行解说、交流和欣赏。引导幼儿学会赏识他人,从他人的长处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思考自己的努力方向,通过这种评价方式使幼儿从关注自我转移到关注他人,发挥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激励的功能。另外,在美术区作品评价中,互评能让同伴了解作者的想法,既能促进同伴间的相互影响学习,也能在同伴的评价与反馈中进一步正确认识和完善自我。

3.家长评价

在幼儿成长历程中,家长是重要参与者。家长应在教师的指导下,树立科学的发展评价理念,提高发展评价意识,明确发展评价的内容,积极收集记录和分析判断孩子的表现,帮助教师对孩子各领域的发展做出客观的评价。如九月开学季,就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教师能观察到幼儿在园的表现,但在家庭环境中,幼儿是否能“自己穿脱衣裤”“餐前便后主动洗手”“早晚坚持刷牙”等内容,就需要家长参与评价。家长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教师多角度、多方面地了解幼儿的表现和发展水平。同时,家长参与评价,也能提升家长的育儿能力和水平,提高家长的评价反思能力。

二、评价方法多元化

通常,幼儿园倡导以观察和描述为主的质性评价法,质性评价易受主观因素影响,受限于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评价经验。量化评价则比较客观,逻辑性强,标准化和精确化程度较高,但量化指标通常只能考虑有限的几个变量,容易忽略一些不可测量的重要方面,影响评价的信度。因此,我们综合运用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以期达到更好的评价效果。

1.质性评价

多元评价关注的不是评价对象的横向比较,而是对评价对象教育策略的改进。对幼儿游戏行为的观察,我们主要采用观察记录、访谈交流、案例分析、作品分析等质性描述进行识别跟进。以建构游戏评价为例,教师大多采用现场观察记录的方法,结合与幼儿的访谈来读懂幼儿的游戏计划和建构进程。如让同数量的两组幼儿同时进行“沙中寻宝”的主题游戏,观察教师不同的组织与指导以及幼儿不同的游戏表现,在集中研讨时教师也以描述分析为主;又如中班的美工区捏泥游戏,教师大多采用作品分析来评价本班幼儿的动手能力、创造水平等方面的发展。通过质性评价不仅有利于教师了解幼儿游戏的现状和水平,还有利于助推幼儿游戏水平的发展,从中也提升了教师的游戏指导能力。

2.量化评价

量化评价是力图把复杂的现象简化为数量,从量的关系上进行判断,从数量的发现与比较中推断某一评价对象的成效。如晨间接待时,教师根据小班幼儿、家长问好的不同行为表现,自制了一张观察评价表,把幼儿进园时问好行为划分为三种类型:主动型、被动型(经家长提醒或成人先问好后再打招呼)、冷漠型(幼儿不打招呼,家长也不提醒)。教师晨间半小时随机观察记录50 名小班幼儿,发现主动型15 人,占比30%;被动型21 人,占比42%;冷漠型14 人,占比28%。通过对此量化数据的分析评价,教师专门开展了“甜嘴”行动,通过发放家长信,提醒家长共同帮助幼儿养成主动问好的文明习惯。各班级采取多种教育策略,引导幼儿做一个热情有礼貌、懂事讲文明的“甜嘴娃”。两个月后,教师再次进行量化评价,发现主动型增加至75%,冷漠型降低到10%以下,教育成效显著。教师也及时撰写了调查报告,收录在习惯养成的案例集中。

三、评价功能多元化

教师在实施教育评价时,应选择能尊重个体差异的评价策略来进一步让评价的价值功能有效。这提醒我们一定要关注幼儿的真实生活、实际状态,敏锐地发现问题,进而聚焦某个问题进行跟进直至解决,才是有效的评价。

1.诊断与改进

在连续两周的幼儿游戏区域统计中,教师通过统计数字,发现主动选择进阅读区的幼儿人数较少。那班级是否要撤掉这个区呢?教师们各抒己见。有教师发现,晨间集中区域活动时,开放的区域活动较多,阅读区少有人光顾,但用完午餐后,孩子们会主动去阅读区翻阅图书,还投票推荐好书作为睡前故事。该教师将这个情况及时分享到教师群,触发了教师们对保留阅读区的线上热议,他们通过讨论,提出了以下改变:班级内营造温馨舒适的阅读私密环境;增添电子阅读设备;提供手偶表演道具;设置亲子自制小书等。通过对客观问题的搜集、整理和分析,教师们做出相应的诊断与改进。

2.激励与调节

幼儿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对幼儿的评价要关注个体成长的过程,充分认识个体的发展差异性,以适应不同个性幼儿的多元化发展。教师可从纵向比较出发,赏识幼儿能力的发展,使幼儿能较多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其更强烈的学习内驱力。如嘉嘉喜欢用一种颜色作画,教师在认可嘉嘉个性化表现的同时,还认真倾听嘉嘉自己的创作想法,了解作品反映的情绪情感、生活经验等。在此基础上,教师针对作品的色彩提出新的建议,使嘉嘉逐渐改变用色单一的情况。

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教师发现评价不再是为了检查幼儿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情况,而是关注幼儿学习的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判断,制定有针对性的适合幼儿发展的培养目标,实施相应的支持策略,以助推幼儿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质性游戏家长
肿瘤科护士对临终护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护士工作安全感及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女性自杀未遂患者自杀动机的质性研究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