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一日生活环节中实施语言活动的路径与方法

2022-04-16北京市海淀区美和园幼儿园王晓岚

早期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结构化经验环节

北京市海淀区美和园幼儿园 王晓岚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应通过多种活动拓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语言内容,增强其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这不仅强调了幼儿的语言能力不是通过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在日常生活中“习得”的[1],还强调了幼儿是在真实化、生活化的场景中进行语言交流的。因此,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实施语言活动时,要注重给予幼儿动手操作、动口表达、亲身体验的机会,促使他们获得深切的体会,鼓励他们自主表达事情发生的过程,这样的语言学习对幼儿才是有意义的[2]。

幼儿园的语言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含游戏、谈话、讲述、故事欣赏、图书阅读等。教师如何对多种语言活动进行分类、梳理、解构与建构,并在一日生活环节中有效贯彻与实施?笔者提出了如下原则与方法。

一、依据幼儿的语言运用经验开展语言活动,突出趣味性

语言活动由于发起者与组织者的不同,可以分为结构化语言活动与非结构化语言活动。结构化语言活动指由成人组织、有特定目的和明确规则的语言活动,如教师组织的猜谜语游戏等。这类语言活动蕴含的语言运用经验对于幼儿来说是全新的,因此体现为全体幼儿参与其中,共同体验、理解、习得并掌握语言活动的规则与内容,感受语言应用的新颖性与趣味性。教师一般承担着活动发起者、组织者的角色,结构化语言活动适用于新授内容的开展。

非结构化语言活动指由儿童自主选择和主导的,没有特定目的和形式,规则多样化且随时可能调整或转变内容的语言活动[3]。在这类语言活动中,幼儿往往已有相应的语言运用经验,如同伴或小组的聊天、看书、谈话等。非结构化语言活动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关注语言活动的内容与进程,了解活动中每个幼儿的语言运用水平与个体生活经验,适时地以参与者身份介入,支持幼儿在同伴互动中进行语言的再现、巩固、练习和创造。

幼儿园一日生活环节中的语言活动虽在结构化方面存在差异,但是两类活动的组织遵循统一的精神内核——趣味性。无论是幼儿自主结伴发起的非结构化语言活动,还是教师组织的结构化语言活动,都应遵循“玩中学”的教育原则。教师需要从材料提供、内容选择、玩伴选择三个方面入手,赋予语言活动或隐或显的趣味性,让幼儿感受到语言活动带来的乐趣。此外,教师要主动依据幼儿在活动中习得的语言经验,将发起者、组织者的角色逐渐让位于幼儿,促使幼儿的语言学习、理解、表达更具有内驱力与持久力。

二、依据生活环节的时长选择适宜的组织形式,把握时效性

幼儿园语言活动的有效实施,需以特定的时间长度为保障。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环节繁多,各生活环节的时长存在明显差异,这对语言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形式有着不同的要求。有的语言活动需要一定时长来组织开展,如讲述、故事听赏、阅读、辩论等;有的语言活动所需时间较短,如词语接龙、倾听游戏等,能即时开始、及时停止,实施具有灵活性与便利性。

教师需准确了解班级一日生活各环节的时间长度,依据环节时长的特点来合理设置语言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形式(如表1所示,见下页),保证幼儿的高质量参与,使幼儿获得满足感与成功感。一般来说,生活环境时长超过10 分钟,才具备开展结构化语言活动的可能性。教师除选择一些用时较长的语言游戏作为活动内容之外,还可以有目的地将结构化与非结构化的语言活动有机结合,使组织的语言活动与儿童发起的语言活动相互交替。当生活环节的时长较短时,教师最好以非结构化的语言活动为主,采用“即时开始、及时停止”的组织形式,使活动尽量不戛然而止,充分保障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表1 幼儿园一日生活环节时长与语言活动组织形式

三、从生活教育与语言教育维度建构活动内容,体现适宜性

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环节以幼儿的生活为基点,既是真实的生活场景,也是教育的真实事件与环境。儿童在这些场景中的所思、所想、所学、所玩、所说都是真实的,也是他们情绪、生活经验、语言运用水平等原有经验的呈现。幼儿的这些经验如何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得到应用与提升,有赖于教师对适宜的语言活动内容的选择与开发。

从活动内容的来源看,语言活动分为两类:一是源于幼儿日常生活而形成的生活化语言活动,如点名活动、值日生任务商讨等。这类活动与幼儿的生活经验、自我管理、社会交往、行为规范等相关,是具有生活教育底色的语言活动。二是源于幼儿语言发展需求而形成的专业化语言活动,如说笑话、猜谜语、正话反说等。这类活动以幼儿语言发展中的倾听能力、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前书写能力培养为目标,是具有浓郁语言教育底色的语言活动。两类活动相互配合,构成了幼儿园一日生活环节中实施语言活动的整体。教师需要有目的地依据各生活环节所隐含的教育价值,结合本班幼儿的语言能力、生活经验,选择适宜的内容进行设计与实施。

教师只有从生活教育的角度来理解幼儿园各生活环节的教育目标与教育价值,从语言教育的角度来理解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与语言运用经验,才能将语言教育目标与生活教育目标进行整合,从而依据本班幼儿的生活经验与语言经验,对语言活动内容进行科学选择、整合开发和趣味实施。例如,教师可将餐前等待环节与值日生环节相互交叉,起到有效把控此环节的生活教育价值与语言教育价值的作用,开发、生成更多有趣的语言活动内容(如表2所示)。

表2 餐前等待环节与值日生环节中的语言活动内容

四、在语言活动中实施双向指导,突显发展性

语言活动具有类型多样、内容丰富、发展多元的特点,既承担着促进幼儿听、说、读、写四类经验全面发展的教育任务,也承担着促进幼儿自主学习、快乐游戏的发展使命。这要求教师兼具语言指导与活动指导的意识,既要对幼儿语言发展的核心经验与语言水平阶段有着清晰理解,为幼儿参与活动的全程提供语言专业指导,帮助幼儿获得倾听、表达、阅读、前书写等经验;又要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与行为,促使幼儿在自主式、交往式活动中与同伴互动,感受在集体中快乐交往、和谐相处的乐趣。

活动指导以培养幼儿明确规则、和谐交往、促进活动顺利开展为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师幼共同为即将开展的活动说明情况,厘清要求,制订规则,达成共识。如开展天气播报活动前,请幼儿讨论:天气播报在哪里举办合适?播报前要准备什么?播报时应说些什么……语言指导指教师在活动过程中以语言、动作、眼神、材料提供等方式给予幼儿提示,有意识地唤起幼儿对语言内容、语言表达过程、语言表达成效的关注与反思,不断学习与调整语言表达内容或方式,从而获得各方面核心经验的发展。如在故事讲述活动后,教师有意识地邀请其他幼儿评价:故事讲得怎么样?你对什么地方的印象特别深刻?你有什么建议?你想怎样来讲这个故事……教师要增强语言指导与活动指导的双向指导意识,在实践中不断积累不同类型语言活动的指导要点(如表3所示)。

表3 不同类型语言活动的指导要点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环节中实施语言活动是渗透式的培养教育,教师只有持之以恒,为幼儿提供多种表达交流的平台,才能真正为幼儿创造长期有效的生活化语言教育环境,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猜你喜欢

结构化经验环节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提高种公牛精液品质的几个主要环节
改进的非结构化对等网络动态搜索算法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深度学习的单元结构化教学实践与思考
结构化面试方法在研究生复试中的应用
左顾右盼 瞻前顾后 融会贯通——基于数学结构化的深度学习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Can lucid dreams kill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