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择、赏、辨、悟”实施幼儿园绘本教育

2022-04-16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幼儿园王丽娜

早期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绘本生命儿童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幼儿园 王丽娜

绘本具有图文并茂的特征,是儿童文学中颇受幼儿喜爱的题材之一,也是幼儿成长中不可或缺的玩伴儿。简单唯美的插画、浅显易懂的语言、直观形象的人物角色带给幼儿阅读享受。优秀的绘本往往采用鲜活风趣、朗朗上口的语言,向读者娓娓道来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在幼儿园绘本教育中,教师可通过“择、赏、辨、悟”,培养儿童善思考、愿表达、主动探究的学习品质。

一、“择”绘本,在趣味情境中鼓励幼儿表达

儿童的年龄特点要求绘本的选择要适合其欣赏水平和认知能力,因此绘本的选择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绘本内容应具有趣味性。绘本故事需要情节简单有趣,画面活泼生动,语言具有趣味性,能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引发主动阅读。二是绘本内容应具有生活性。绘本故事能将儿童带入实际的生活情境中,使儿童在故事中找到自己或同伴的影子,引发共鸣。三是绘本内容应具有启发性。绘本故事要运用儿童能理解的语言和看似简单的图画来启发幼儿的思考,使儿童能将绘本故事与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情境进行对接,引发积极探究和主动创作。

如绘本《大卫,不可以》,孩子们跟着大卫重温为了贪吃、玩泥巴等做出的各种让妈妈崩溃咆哮的行为,故事最后以一个大大的拥抱结束。教师通过提问,将幼儿的阅读视角从故事角色转向自己,“生活中你做过这些事情吗”“为什么妈妈要给大卫一个大大的拥抱”“什么是‘爱’”,从而引导儿童与绘本积极对话,鼓励他们自由表达对“爱”“生活”的不同看法。

又如绘本《嚓,嘭!》,儿童自行翻阅绘本后,能大概知道故事的情节发展,但很多并无统一答案的小问题却隐藏其中,教师可就这些小细节引导儿童积极思考,鼓励他们自主表达。教师以九宫格的方式呈现幼儿的想法,营造自由、平等、和谐的讨论氛围,启发儿童观察与思考“为什么卡尔要让大家看西蒙的飞行表演”“为什么像是一扇门被打开了”。教师要基于儿童的视角选择绘本,寓教于乐,引导儿童通过观察与聆听、感知与讨论、表演与创作等方式,进行个性化表达。

二、“赏”绘本,在审美过程中激发幼儿想象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的“感受与欣赏”中提出,和幼儿一起发现美的事物的特征,感受和欣赏美。虞永平教授提及:幼儿文学是幼儿的心灵之学,是幼儿内心情感和思维创造性、审美性的表达。幼儿文学首先要关注幼儿的心灵世界,绘本作为“人生启蒙书”,在文图共生中营造了充满童趣的艺术世界,用视觉语言表达故事情节,虽然精短,却意蕴无穷,极具观赏性。一页页的绘本,像一幅幅充满诗情画意的画卷,每一抹色彩、每一个笔触、每一处画面都是绘画大师的凝心聚力,犹如视觉盛宴,美妙怡然,直抵儿童的心灵世界。教师引导儿童欣赏绘本的文学之美、艺术之美,唤醒他们与生俱来的感受美、探究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精神,激发他们在绘本阅读中的联想与想象,感受绘本的艺术之美。

绘本《狼、鸭子和老鼠》融拼贴、彩铅、水粉于一体,是典型的混合媒体艺术,具有浓郁的灰黑个人风格。教师引导幼儿先对比不同作者的绘画风格,让他们感知绘本画面的极简场景和恰到好处的留白,激发他们的奇思妙想。接着,教师鼓励幼儿对故事情节的发展进行预测,并尝试用不同的线条、符号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体验在绘本阅读中发现美、记录美、表达美的情感抒发。

《藏在名画里的猫》是一本集趣味性与观赏性于一体的艺术启蒙绘本。教师可通过设疑的方式激发幼儿的阅读欲望:“当一群猫跑进名画里,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儿童在“找一找”游戏中,欣赏绘本的鲜艳色彩、优美构图,与艺术大师隔空对话,自由畅想,在美的体验中进行自由联想和想象。

三、“辨”绘本,在开放氛围中引导幼儿创作

好问是儿童的天性,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却发现孩子们越来越不会惊讶和好问了。我们要尊重儿童自身的意见,在师幼互动中倾听儿童的想法,鼓励他们的自主表达。教师应挖掘绘本中儿童感兴趣的、能够引发主动思考的话题,并适时地抛出问题,引导幼儿对此进行讨论。对于幼儿的讨论,教师并不需要给出固定标准的对与错,而是要在平等开放的阅读过程中,鼓励幼儿提出质疑,并尝试验证自己的答案。

绘本《爸爸,我要月亮》,其叙述方式和画面呈现一方面符合儿童跳跃性思维的特点,另一方面也给他们预留了参与故事讨论的空间。教师以关键性的提问将儿童带入绘本故事情境中,“爸爸架梯子就一定能够得着月亮吗”“是不是自己想要什么,爸爸都能给”……教师鼓励儿童对此进行讨论,对不同意见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毛毛也想要月亮》是其中一组幼儿在讨论中衍生的原创故事,讲述的是留守儿童毛毛通过各种方式实现拥有月亮的梦想,在略显生涩的表述中我们看到了儿童用已有的生活经历与绘本对话,重构对绘本作品的个性化理解。教师及时记录并制作成绘本草图投放到“说画区”,不断激发儿童创作的热情,不断推动儿童探究行为的深入。

绘本《好消息,坏消息》,其画面简洁生动,左右呈现的方式使故事情节一目了然。幼儿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自由分成“好消息”一组和“坏消息”一组。在互问互辨中,孩子们惊喜地发现,原来同一件事情换一种角度看待,有着不同的结果和感受。教师及时引导幼儿进行故事续编,续编的故事呈现出孩子们对“好消息”“坏消息”的不同解读和思考。

四、“悟”绘本,在游戏体验中引发幼儿思考

幼儿时期是儿童感知外界事物的启蒙阶段,幼儿会好奇地问“我从哪里来”“人为什么会死亡”……生命教育伴随儿童生长的全过程,借助绘本让孩子了解生命的生生不息,用故事引导孩子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珍爱与自己密切相关的世界,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獾的礼物》以季节为线索,呈现獾逐渐老去直至死亡的场景,含蓄而深沉地表达了獾对生命的不舍,獾和每个朋友在一起的快乐时光成了冬天最温暖的回忆,正是死亡成就了友谊的永恒。教师将猜想情节、圆桌辩论、角色扮演、设计礼物等多种游戏方式运用到绘本阅读活动中,激发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在游戏中启发儿童思考:死亡并不是生命的完结,不是恐怖的黑暗和冰冷,而是生命以另一种方式的延续,留下的回忆更是弥足珍贵。

绘本《长大做个好爷爷》蕴含着生活智慧与情怀。教师以绘本剧表演的形式,让儿童感悟“生命是一件珍贵的礼物,千万不能浪费”“用自己的行动,让爱延续”的生活道理。生活中,儿童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通过绘本阅读思考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惑,感受自然界循环反复的生命力量,寻找生命的积极意义和价值,珍惜人生的奇妙和美好,而这些正是绘本给儿童最大的馈赠。

以“择、赏、辨、悟”实施幼儿园绘本教育,教师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创设轻松趣味化的阅读情境,让儿童在悠然闲适的状态下自由思考。第二,启发儿童的好奇心,使他们保持对问题思考的兴趣,养成接纳不同观点的态度。第三,科学把握设置的问题和发问的契机,与儿童保持平等对话的状态,激发儿童对问题的持续探究欲望。

总之,儿童绘本阅读具有无限循环性,每一次翻阅欣赏,绘本内容都会循环反复地引发儿童无限的遐想,以“择、赏、辨、悟”实施幼儿园绘本教育具有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猜你喜欢

绘本生命儿童
绘本
绘本
绘本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