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强国建设的内涵、思路与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2022-04-16赖华东

浙江经济 2022年3期
关键词:强国建设文化

文/赖华东

检验与推进文化强国建设需要构建评价体系,应充分考虑不同地区文化发展条件,创新文化强国建设考核评价方法,构建一套相对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任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支撑,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七届六次全会提出建设“文化强国”战略后,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并强调在“十四五”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历史和现实、着眼全局和长远作出的战略决策,标志着我国文化建设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接续推进中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本文在阐释时代与国际视野下文化强国建设内涵基础上,研究提出文化强国建设总体策略与评价指标体系。

在时代与国际视野中把握文化强国建设内涵

从四个方面把握基本内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的地位不可替代,文化的作用更加凸显。对于文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用“四个重要”作了精辟概括,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

具体可以从四个方面把握文化强国内涵:一是从社会文明程度看,文化凝聚力达到新高度,具有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党的创新理论传播、道德建设、文明素质、社会信用、网络治理等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二是从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看,文化服务力达到新高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全面繁荣,人民享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服务水平、城乡文化服务均等化等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三是从文化产业发展实力看,文化创新力和竞争力达到新高度,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文化产业占GDP比重、文化精品内容创作、文化科技创新水平、文化新兴业态发展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四是从文化国际传播与影响看,文化传播力达到新高度,国际文化交流合作深入开展,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实现让各国人民更好了解中国、让中国人民更好了解世界,文化贸易、文化重大活动举办、文化资源国际知名度、文化走出去等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在文化优先战略下树立中国文化形象与品牌。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在战略和政策层面都十分重视文化发展。亚洲地区,韩国政府始终优先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增加国民文化福祉,建立起完善的文化发展法律保障体系、文化输出体系、文化产品综合性开发和产业化运作体系、文化人才培育体系以及文化产权保护体系;日本针对整合本国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品牌、文化输出三个方面建立了文化振兴、文化产业和文化外交的“三位一体”战略。北美地区,美国围绕着文化发展需要服从、服务于美国国家利益这一战略核心,积极通过大众媒体和商品贸易推进美国文化、价值观在世界的传播。欧洲地区,法国主张政府和国家积极干预文化发展,在保护国内文化市场的同时积极对外推广法国文化,同时也非常重视打造全民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营造良好的文化发展氛围。

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周期,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给国际力量对比带来深刻变化,大国之间的博弈日渐白热化。为了在变局中掌握国际话语权,未来需要强化文化优先战略,学习借鉴发达国家文化战略与文化建设经验,坚持倡导世界各国共享文明成果,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度凝炼中国文化内涵和特色,树立新时代的中国文化品牌和形象,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多途径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更多的通过文化力量让世界增强对中国的认识、消除对中国的误解。

表1 世界发达国家文化战略与文化政策

围绕“四个始终”“文化五力”“三步走”策略推进文化强国建设

从建设方向看,应做到“四个始终”。一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贯彻到文化建设全过程各领域,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守正创新、固本开新,努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二是始终坚定文化自信,保持对中华文化理想和价值、生命力和创造力的高度信心,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扎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进行文化创造,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在建设文化强国中不断增强文化自信。三是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全过程,贯穿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各领域,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四是始终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时刻牢记和主动担当新时代文化使命任务,坚持把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作为根本方向,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把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作为中心环节,在时代和实践发展中展现文化新作为新气象。

从建设目标来看,应聚焦提升“文化五力”。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历次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着力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着力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着力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着力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全面提升文化凝聚力、文化服务力、文化竞争力、文化传播力、文化创新力,努力建设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从建设阶段来看,应坚持“三步走”策略。一是2021-2025年,示范建设、重点推进阶段。选择文化建设基础好、改革活力较强的省市开展文化强国示范区创建,积累经验与做法。二是2026-2030年,完善深化、全面提升阶段。在示范区建设基础上,建立对口帮扶机制,先易后难、从文化重点领域向文化全领域推进。三是2031-2035年,高质量建成阶段。高质量深化提升文化建设工程,实现一体化、全方位文化强国建设目标,成功建成文化强国。

以“文化五力”构建文化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检验与推进文化强国建设需要构建评价体系,应充分考虑不同地区文化发展条件,创新文化强国建设考核评价方法,构建一套相对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文化强国内涵及目标,应以“文化五力”构建文化强国建设评价核心指标体系。

文化凝聚力。凝聚力体现的是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包括对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重点从党的创新理论传播、道德建设、文明创建、社会信用等方面选取指标。

文化服务力。服务力体现的是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推进文化发展成果人民共享,着力增强人民文化获得感、幸福感。重点从公共文化投入、文化设施享有面积、文化服务数字化水平、文化服务质量等方面选取指标。

文化竞争力。竞争力体现的是文化产业的综合实力与国际竞争力,高质量供给既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化产品。重点从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文化产业内部结构、文化新兴业态发展、文化企业整体实力等方面选取指标。

文化创新力。创造力体现的是文化科技创新能力和文化核心内容生产能力。重点从内容创作、高端文化要素、文化科技创新等方面选取指标。

文化传播力。传播力体现的是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也体现中国吸纳外来文化文明精华、推动中华文化不断丰富的能力。重点从文化贸易、文化重大活动、文化资源国际知名度、文化走出去等方面选取指标。

表2 文化强国评价核心指标

猜你喜欢

强国建设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学习强国”积分兑奖党员学习“比学赶超”
纺织强国再出发
“学习强国”礼赞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谁远谁近?
秦晋争霸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