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中:思想赋能,争当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2022-04-16苏红义

新西部 2022年1期
关键词:汉中市汉中中心

苏红义

汉中作为陕南第一大城市,北靠秦岭,南滨巴山,不仅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装备制造、现代材料、高品质食药等现代产业也蓬勃发展。“十三五”末,汉中市地区生产总值已突破1500亿元大关。

进入“十四五”,汉中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思想动能从何而来?在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汉中如何以思想赋能在自己的用人新导向、产业新优势,发展新活力上实现发展突围?

2020年的陕西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和去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都明确提出汉中要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创新增长极。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显然前所未有地突出了汉中在陕南发展全局中的龙头地位和作用,也对汉中发挥在陕甘川渝毗邻地区的引领、辐射和集散功能,构建全省三大区域协调均衡发展的良好格局,怀有厚望。

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欲流之远,必浚其源。思路和想法就是根本和源头,而思想往往是行动的先导。汉中以思想破冰赋能,开创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之路,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案例。

研学考察把课堂搬到现场,

“汉中十问”引发思想破冰

2021年,汉中市把学党史、学习“七一”讲话、开新局作为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来陕考察重要精神的根本遵循;把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难作为深入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初心路径,在丰富的发展实践中锤炼干部作风的精气神,真正从内心深处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外化于行。

2021年7月11日,汉中市委书记钟洪江带领汉中市领导干部研学考察团赴浙江省杭州市、湖州市德清县和安吉县,江苏省南通市,西安市及西安高新区,渭南市,考察了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绿色发展、文化产业、城市规划、园区建设等情况。

汉中市创新考察模式,一连六天,考察团围绕发展、创新、绿色、文化等主题,先后考察了三省五市的29个项目、企业、园区、街区、乡村等;在杭州市听取了浙江大学段治文教授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辅导讲座;在余村听取了浙江生态文明干部学院副院长胡继妹关于“两山”理念的辅导讲座。

在此期间,研学考察把课堂搬到现场,考察团在杭州市考察了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云栖小镇、未来科技城、梦想小镇、拱宸桥历史文化街区、西溪湿地;在湖州市德清县考察了莫干山民宿,在安吉县考察了余村和两山银行;在南通考察了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天科创中心、创新区和紫琅湖;在西安考察了高新区丝路科学城、丝路(西安)前海园、电子谷核心区、高新一中实验中学、嘉会坊、奥体中心、幸福林带;在渭南市考察了非遗展示传习馆、高新区帝亚新能源汽车公司、经开区中国酵素城、中垦乳业、临渭区葡萄产业园等。

研学结束返回汉中后,钟洪江立即召开研学考察总结会。让大家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开展頭脑风暴、碰撞思维火花;同时讲认识、找差距、谈打算,为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推动汉中高质量发展汇智聚力。围绕研学考察和汉中发展,钟洪江向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发出了汉中使命、绿色、发展、创新、转型、文化、振兴、民生、作风等十问。

钟洪江组织四大班子和市级领导赴三省五市研学考察后,发出了振聋发聩的“汉中十问”,并针对性地提出处理好“十对关系”,汉中在新时代的重大历史性课题亟待解答;开展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对标汉中十问,找到处理好十对关系的最佳答案,关键是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用行动力量深谋经济发展。

“我们要把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重任,牢牢扛在肩上,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抢抓机遇,以敢为善成的作风拼搏奋进,加快把省上赋予的任务书转化为美好发展的实景图。”钟洪江说。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不仅是省委、省政府赋予汉中的使命任务,更是汉中破解自身发展难题、抢占发展先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

第一个层面是解决干部思想作风问题。提出了事不过夜,立马就办,办就办好的干部作风,想清楚,干到底的思想意识;树立靠作风吃饭,凭实绩说话的鲜明导向,该做的事情顶着压力也要上,该负的责任冒着风险也要担;赋能大抓基层,保持赶考精神。

第二个层面在战略思想上,提出了换道超车,探索两山银行,做优双创中心,实施四项融入;发展数字经济,破解金融难题,支持一县一策,改善营商环境;提出了发展的载体是深入实施“13469”重大战略,战略定位是“汉风古韵,绿色循环”;提出了汉中超常规发展的战略思维和重大产业布局,是以“四个在汉中”为总抓手,构建“三中心两高地一枢纽”六维支撑体系,这是从经济社会发展思路上突破瓶颈制约。

第三个层面是鲜明用人导向。实行“到一线到基层到现场,看实绩看潜绩看担当,破潜规则破隐形台阶破论资排辈”的干部选用方式,以“三到三看三破”的干部选用方式鲜明选人。

汉中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春丽告诉记者,这一打破常规的组合拳下来,打破了常规的用人习惯,突破了传统提拔的瓶颈制约,前所未有地激活了天汉大地的一池春水,解决了干部思想作风问题、干部任用导向问题及地域发展思路问题。一批年轻领导干部走上更高一级领导岗位,一些年轻的乡镇党委书记被一次提拔为县区常委,这在过去是不可能的。

人心齐,泰山移;人选对,能鼓劲。汉中市塑造新的选人体系,营造新的时代坐标,既为汉中的超越发展规制了思维战略,又为天汉的前进方向给出了行动方案。

“轮空”就是赛场,比拼赛出好干部

重用提拔鲜明导向

钟洪江自到任汉中以后,管理体制用人机制令人耳目一新,促使区县包括市级部门以及各个行业的精神状态和行动作风,也产生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新变化。

汉中市每个季度开展一次镇街办党委书记工作交流会,每个县推选一名镇街办党委书记准备市上的视频交流发言。市组织部门先到实地查看,看实绩、看成绩、看潜绩,看这个县上推荐的镇街办书记到底干得怎么样。考核评察后,没有通过的镇街办书记就没有机会参加市上的视频工作交流,这个县就轮空了。被轮空的这个县就自然感到压力了,这是每个县委书记面临的第一重压力。

进入市上轮空交流发言的县区,县和县之间还要比拼,“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好与不好,比拼之后一目了然;同时,由市上书记带领市级领导,一般就是五人小组,现场视频观摩并进行评估,随后作出结论,这就是第二重压力。

与此同时,比拼还体现在市级领导五人小组对县委书记的每一期考评上,这也是每季度一期,每期一次,每次一个主题,县委书记同样要向市级领导现场汇报当期当季度如何抓的工作,工作抓的怎么样,还有什么意见建议,这些都要当面比拼发言。

连续两次被轮空的县,县委书记就要被市上约谈,这是第三重压力。

钟洪江的用人思想还体现在“三到三看三破”上。三破就是破潜规则,破论资排辈儿,破隐形台阶。今年,汉中市委通过推行新的用人机制,有一些常委就直接被提拔为副书记,可以说“破”的力度很大。

汉中市委对全市干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工作标尺,在思想行动中锤炼过硬作风。用脚步丈量责任,用真情体验民情;以干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以干部“付出指数”换取群众“获得指数”;一天当作两天,干就干最好,干就干第一;以高效率赢得高速度,以快节奏换来快发展;要身在兵位、胸为帅谋,谋深谋准谋实,想清楚干到底,不达目的不罢休。

刚开始,汉中市干部真的不适应,感觉节奏太快。尤其是4111工程调度会(4111是指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四改一拆一通一落地”,即城市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背街小巷改造、人行道改造,违章建筑拆除,断头路打通以及架空线缆落地)几乎是周周开,在调度会上,有些干部因为工作没有干好,落实不到位被非常严厉地批评,有的干部甚至因为工作干不好被“挨骂”,眼泪都流出来了;但4111的高效运转,汉中市背街小巷基本上都改造完了,环境的变化,城市的更新,有时也需要通过这种高效率的机构整合去运转。汉中的老百姓都说,现在这个汉中,城市环境变化很大,一天一个样子。

汉中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刘少海对记者坦言,钟书记的一些思想理念很科学也很实际,他的思路决策都带有战略眼光;他是为了汉中的长远发展,而不是搞形象工程,更不是面子工程。他着眼于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而不是竭泽而渔,只顾当下。所以他的做法,大家都很服气。

产业赋能提质增效,树立以项目看发展论英雄

思想赋能激活天汉大地一池春水。去年,一系列大平台、大通道、大路网、大项目加快建设,人才流、资本流、技术流、信息流加速汇聚融合,地处关中平原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连接点的汉中,以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为战略引领,释放出越来越强的发展活力。

中心城区和周边五大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加快建设,汉中至安康的“绿巨人”动车开行,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航空标准件检测中心汉中分中心揭牌,人工智能领域头部企业科大讯飞与汉中签约,全省首家“两山银行”落地汉中留坝……

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不仅是省委、省政府赋予汉中的使命任务,也为汉中抢占时代先机、破解自身难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生需要释放了新活力。乘势而上,谋定而后动。为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汉中充分发挥生态和文化两大优势,确立了“绿色循环、汉风古韵”这一整体战略定位。

“实现绿色循环发展是省委赋予汉中的发展定位,我们要坚持生态立市、实体经济兴市、绿色制造业强市,全力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工作,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汉中市委书记钟洪江说,“汉风古韵是汉中城市的精神标识,作为汉人老家、龙兴之地、丝路源点,我们要传承历史文脉,激扬城市神韵,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筑牢城市的根与魂。”

战略定位明确后,汉中以学研、医养、旅居、兴业“四个在汉中”为总抓手,着力构建“一核两翼六支撑九重点”的城市发展战略体系,一幅建设陕甘川渝毗邻地区中心城市的宏伟蓝图徐徐展开,并成势见效。

2021年8月14日,汉中与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名城与名企结下良缘;科大讯飞从来汉中考察到完成签约,仅用时二十一天,该项目的引入,标志着汉中数字经济发展迈出重要一步。签约合作项目包括设立科大讯飞天汉创新研究院、打造以人工智能为引领的数字城市样板等。“当前汉中的发展战略给科大讯飞带来极大的发展机遇。科大讯飞将发挥自身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优势,为汉中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说。

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未来产业,汉中积极构建城市新的动力结构,实现换道超车。据统计,去年上半年,汉中市生产总值增长12.4%,列全省第三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24.9%,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0%。

2021年9月9日,在城固高铁站以北3公里处的五郎工业园区,总投资20亿元的东旭集团年产1200万片3D显示盖板玻璃生产项目建设正酣。该项目从签约到落地仅用了六十天时间。“城固縣境内有机场、高铁、高速公路,区位交通优势明显,制造业基础雄厚。东旭集团项目的落地,将进一步完善园区现代材料产业链,助推园区和整个城固高质量发展。”该项目专班负责人李晓波说。

为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汉中坚持“高科技、大生态、厚文化、国际范”有机结合,着力打造区域生态经济中心、区域教育科创中心、区域金融服务中心、国际人文交流高地、区域内外开放高地、区域综合交通枢纽。

西安高新一中汉中航空智慧新城实验学校项目,由汉中市政府与西安高新教育集团合办。“该项目2021年6月25日开工,预计2022年7月全面竣工,9月迎接首批学生入学。”汉中航空智慧新城管委会副主任华学会说。学校投用后,将解决陕飞集团和周边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汉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汉中市投资82.4亿元,新建和改扩建公办中小学校幼儿园271所,截至2021年12月28日已竣工154所,其中新增学位1.8万个;中心城区已竣工学校、幼儿园30所,新增学位8000多个。宁强至汉中天然气长输管线去年9月已全线贯通。实施中心城区“四改一拆一通一落地”工程项目480个,截至2021年10月10日,已开工367个、建成211个;多点发力破解“停车难”问题,中心城区累计增设停车泊位4510个。

除了民生项目外,依据《汉中市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战略规划(2021-2035)》,汉中布局了36个重大平台,谋划了18项重点工程,包装了7大类254个重大项目,总投资6705亿元,形成推动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坚实支撑。

抓项目就是稳增长、抓机遇、谋未来。为压实项目建设责任,汉中市组建覆盖市县的项目全流程管理云平台,实行“项目管家”制度,市县四大班子成员和部门单位不少于一半力量抓项目。坚持专班督责严落实,成立抓项目工作专班,逐月进行调度通报、动态督办;聚焦“四改一拆一通一落地”等重点工程,实行周调度工作制度,对表对标推进落实;出台《大干快上抓项目工作督考办法》,强化督导考核,坚持激励与问责并举,凝聚起全市上下抓项目促发展的强大合力。

汉中全市上下树立以项目看发展论英雄的鲜明导向,全力推动重点项目“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推进一批、投产投用一批”。2021年1至11月,全市386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795.69亿元,占年计划的98.61%,超过均衡进度6.9个百分点,预计全年完成年度投资占比超过103%,在重点项目的强力支撑下,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6%,连续九个月稳居全省第一位。

“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体现国家意志,肩负省上使命,引领区域发展,事关汉中当前和未来。我们要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争当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排头兵。”钟洪江说。

猜你喜欢

汉中市汉中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汉中市人民医院
国 宝
汉中之战(续)
汉中为王(二)
汉中情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汉中仙毫
北上广操心“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