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在广西的 宣传与调查研究
2022-04-16陈伟扬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在广西通过地方杂志、出版物、报刊等方式宣传革命路线、方针和政策,为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作了准备;中国共产党经济学者运用马克思唯物史观及其基本原理研究广西农村,为土地革命做了理论的论述。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在广西领导革命的理论宣传和调查研究成果,构成了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共广西党史研究基础素材和基本史实之一。本文以这一部分史料为基础,透过中共在广西通过地方杂志、出版物、报刊等方式宣传革命路线、方针和政策,中共经济学者对广西农村问题的研究,来探索这个时期马克思主义在广西传播与运用的情况,以发掘其历史的意义。
中共在广西宣传革命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主要载体
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共为在广西宣传革命路线、方针和政策,创设了很多理论阵地,出版了不少传播革命思想的书刊和报刊,这构成了革命路线、方针和政策宣传的主要载体。
一是书籍方面。百色起义期间,左右江革命根据地虽未成立专门的图书发行机构,但是由根据地自己发行了《工农小丛书》《工农识字课本》两书和《左江红旗》杂志,为提高工农士兵的知识文化水平、宣传革命思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在桂林、梧州,中共都建立自己的出版社。比如,新华日报桂林营业部于1938年12月开办,前身为新华日报广州分馆,主要发行出版中国共产党的书刊和马列主义著作,例如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和朱德的《抗日游击战争》等。在中共梧州地委书记谭寿林领导下,梧州苍梧书社于1926年11月建成,是梧州传播革命思想的重要阵地,其发行了系列进步图书,如《共产党宣言》《列宁文选》《社会发展史》等。梧州八桂书店也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和进步人士的支持下创办的,主要出售毛泽東的《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党八股》《论联合政府》等宣传党的思想路线的书刊。
二是报纸方面。抗战时期,桂林一度成为西南的文化中心,这一时期,诸多知名报刊扎根于此。1937年8月,《救亡日报》在周恩来的关心和领导下创刊于上海,初版于广州,后迁至桂林,总编辑为夏衍,该报纸在桂林新闻界的威望较高,主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团结抗日方针,也备受各界进步人士关心;《力报》于1940年创刊于桂林,常邀文化人士撰写社评和专论,主要关注国内外大事、时事形势和战局的发展,社评的言论一般都坚持团结抗战、反对分裂投降,报社内也有较多的共产党员,例如邵荃麟、葛琴、聂绀弩等,他们为抗战时期宣传团结一致作战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桂林工商日报》于1946年3月发刊,是桂林工商界自创的报纸,赵藩生为总编辑,工作及写稿人员有刘东安、曹伯韩、杨荣国、张毕来、张锡昌等,该报虽在国民党反动派的阻挠下仅存在三个月,但为唤醒当时广大工商业者,特别是中小工商业联合起来同反动政府作斗争具有重要意义,该报的发刊词曾宣告自己是桂林工商业者的喉舌,愿为解除工商业者的疾苦、谋求工商业的发展呼吁;《曙光报》是广西地下党创办的报纸,1939年3月创刊于桂平,张熙和为主要创办人之一,它主要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对提高群众政治觉悟、给青年灌输进步思想起过相当大的作用,报址先后迁往玉林、隆安,后发展至整个左右江流域,中共党组织也常常通过《曙光报》对地下党员进行党的政策教育和形势教育。
三是期刊方面。《中学生》杂志,1930年1月创刊于上海,由夏丏尊、叶圣陶主编,开明书店出版,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开明书店先后搬迁至桂林、重庆,1941年该刊的实际编辑工作由宋云彬、傅彬然负责。《中学生》是民国时期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外读物,该刊不仅给广大青年读者提供诸多有用的知识,还在青年思想、历史教育、文化宣传方面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自学》,1943年创刊,由曹伯韩主编,虽只发行了八期,但该刊以辅导校内外青年的自学为宗旨,提倡青年自觉学习历史、提高自我修养、拓宽知识视野。为该刊写稿的还有大批的进步人士。《新道理》,1940年创刊,桂林文化供应社出版发行,由曹伯韩、林山、温涛主编。该刊是为响应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桂林分会(简称文协桂林分会)的号召而创办的通俗读物,主要面向民众、士兵、学生,内容涉猎甚广,有时事讲解、社会常识、民众生活、故事连载等栏目,主要是为提高当时士兵和民众的文化水平。《西南儿童》,1940年创刊,西南儿童报社出版,陆静山主编,该刊物是儿童课外读物,主要宣传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和主张。《抗战文艺》和《文协旬刊》是在文协桂林分会的统编下出版的,该分会由夏衍、欧阳予倩、宋云彬、司马文森等二十五人组成第一届理事,两刊物始终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确方针,对内严格要求肃清种种错误观念和行动,对外积极推动抗战宣传活动。至于该分会会员在桂林主编的刊物就更多了,例如《文艺生活》《自由中国》《当代文艺》《文学报》等都在当时颇有影响。《民主星期刊》桂林版创刊于1946年1月,最初着重刊登有关政协的系列文章,例如“周恩来同志、民盟张澜主席关于政协的谈话”“陪都文化界人士对政治协商会议之意见”等,以此反映全国人民对政协的意见和希望,对停止内战、实现和平的迫切要求,同时还刊登中国共产党有关和平建国的纲领。该刊创办于旧政协召开之际,为其写稿的多为中共党员、民盟盟员和各方面的进步人士,出版期间也得到中共地下党有关人员的参与支持。梧州地区的党组织通过学生中的党员和进步分子先后组织了宵征社、战报社,编辑出版《宵征》《战报》等刊物,前者以文艺为主,后者主要分析时事,宣传抗日救国和党的政策,着重分析中国的阶级斗争形势和革命道路。救国会创办的机关刊物《国民公论》,原在重庆,后转移至桂林,由胡愈之、张铁生、姜君辰等人负责,该刊物虽只在桂林出过十多期,但质量较高,影响较大。这些刊物在当时的广西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宣传中共的革命思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此外,中共党员在广西的重要宣传活动还包括:1938年10月左右,合浦县党委曾开过一次全县各地党员活动分子会议,主要传达毛泽东的《论新阶段》,将其油印为小册子广为宣传;在寨圩附近乡村组织识字班,发动农民读书识字和进行抗日救亡工作,举行演讲、游行等活动;郭沫若出版《救亡日报》的同时,粟稔也是当时积极投稿人之一;[1]1938年冬,北流县成立了妇女抗敌后援会,开展妇女抗日救国的宣传工作,并开办妇女识字班、妇女纺织生产合作社、油业生产合作社、车缝生产合作社,这些措施为中共在桂东南培养了一批妇女干部和党员等等。[2]
中共知识分子对广西农村经济和民族地区的调查研究
自从中共提出以土地革命为中心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之后,党组织在广西积极宣传有关土地革命的政策措施。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中国知识界爆发了中国社会性质大论战。为了正确了解中国的社会性质以及中国农村社会的性质,中共知识分子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入农村去进行调查研究,为土地革命做了理论的论述。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以薛暮桥、刘端生等为代表的在广西的中共知识分子和进步人士积极组织和参与各种大规模的广西农村经济和民族地区的实地调查,为正确认识广西农村社会的各种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主要有如下的理论成果:
薛暮桥于1933年5月的《桂林六塘的劳动市场》调查研究,考察了桂林六塘市场的基本情况,得出“雇工众多,其中贫农年轻女子为最多,雇主也少有地主阶级,而是富农中农”[3]的结论;7月的《广西苍梧农村——三乡八个村庄视察记》调查研究,介绍了作为所谓“地主世界”的苍梧三乡八村的情况,当地的农民除以田地收入外,多外出打工,而棉纺织业也每况愈下,形势不如从前。[4]薛暮桥的《新广西的乌托邦——垦殖水利试办区》调查研究,考察了位于柳州柳城的垦殖水利试办区,简单了解了试办区的伍老先生所要进行的建设新农村及改造旧农村这两大部分的工作计划。[5]
刘端生的《苍梧农村杂记》调查研究,考察了当时受经济危机的影响而导致市面萧条、营业不振,但是依旧保持着热闹表象的苍梧,从此调查研究可得知,当时苍梧县农村中无手工业,而贫农除砍柴外,常需要出卖劳动力以维持生活。[6]刘端生的《一个落后社会的素描——广西思恩县》调查研究,介绍了广西思恩县的社会情况,被群山怀抱的思恩县尚不能达到自给自足的地步,作为市场交换场所的“墟市”也常常是门可罗雀,其社会习俗也尚未变革,依旧沿袭旧社会的风俗。[7]
薛暮桥、刘端生的《一九三四年广西农村经济概况调查报告》调查研究,详细介绍1934年广西农村经济发展状况,指出广西农村普遍衰落的现象,且广西农民在向两极分化,即少数富农渐从衰落中挣扎出来,而全体贫农和多数中农反而是陷入贫困的深渊。[8]
凌焕衡的《广西镇边县的白苗》是关于少数民族的社会调查研究,介绍了广西镇边县的苗族分支的白苗的情况,对于研究当时少数民族有着特殊的意义。[9]
再生的《广西土官田祠堂田村镇公田的佃耕制》,分别介绍了土官田、祠堂田、村镇公田的佃耕制,其中着重介绍了广西改土归流或废除土官之后的租佃关系变化,而对于土官田佃耕制,仅有土司变成豪绅,农民依旧处在被压迫的境地,对于这種封建残余厚重的租佃制度,改土归流之后未能加以摧毁,反而增加了它的固定性。[10]
农瑞康的《广西龙州的土官》调查研究,考察了广西龙州土官情况,对于土官的起源、管辖范围、与农民之间的关系、管辖土地上的租佃制度及其没落进行了简单介绍。[11]
岑德彰、汪世民、苏甲董、羊冀成作了《广西省农村调查——租佃制度调查》调查研究,详细介绍了广西租佃制度形成的原因、办理租田的手续、使用时期、田租的种类、各县佃农状况等,深入探究了佃耕制对广西农村经济的影响。[12]
农英的《广西农村中的劳动妇女》调查研究,介绍了在广西农村妇女并不是依附于男性的存在,而是作为直接生产者普遍参与社会生产。[13]
这些调查研究结果为当时中国共产党认识广西农村的社会性质提供了理论支撑,为中国共产党在广西开展土地革命和革命运动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这些调查研究是新中国成立后研究1949年以前广西农村社会问题的重要数据来源。
20世纪二三十年代马克思主义在广西的
传播与运用的特点与意义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共在广西领导革命的理论宣传、对广西农村问题的研究体现为如下特点和意义:
一是围绕宣传革命路线、方针和政策,推动广西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共在广西宣传革命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形式是多样的,除了地下工作、口头演讲、座谈等,多以书籍、报纸、期刊的书面形式呈现在大众面前,关于书籍,由于出版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限制,多在革命根据地发售较广;除了书籍,报刊在当时的影响是最为突出且重要的,且其繁荣阶段主要集中于抗战时期,其间大量的中共党员在报纸期刊的工作为奠定党的思想基础、培养和发展党员干部、宣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路线做出了完备且细致的工作。
中共在广西宣传革命路线、方针和政策时善于团结进步分子、中间分子及民众,从这些编辑工作和宣传作品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不仅有中共党员参与,还有民主党派人士、文艺界及政界的知识分子,他们常常组织沟通与交流,联系时事、发表客观的时事评论、分析民众的现实生活,构成了一条完整的文化阵线,为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作了准备。
二是运用马克思唯物史观及其基本原理研究广西农村,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广西的调查与研究中,中共党员与一些调研员深入农村,对农村地区的经济与民族问题进行了考察,他们重点关注了农村地区的阶级状况、土地制度、市场情况、生活状况等。中共知识分子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入农村去进行调查研究,为土地革命做了理论的论述。
参考文献
[1][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广西文史资料第十四辑[M].1982,66-69+122-128.
[3][4][5][6][7][8][9][10][11][12][13]陈翰笙,薛暮桥,冯和法.解放前的中国农村第三辑[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9:585-632.
作者简介
陈伟扬 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肇庆市委党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