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的新模式

2022-04-16刘曾韬

新西部 2022年1期
关键词:家村网红经济

网红经济互联网模式席卷全国各行各业,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乡村能否借助新模式,采用新方法,更好更快的振兴致富?从陕西省袁家村的成功案例看,乡村可以利用互联网以及网红经济打造自身特色,塑造自我品牌,推广至全国,从而达到致富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促进农村发展主要战略之一,主旨是在坚持农业优先发展的同时,缩小城乡差距。有的乡村在政策指导下凭借优美的风景与独到的宣传,发展旅游业,实现了经济振兴。位于我国贵州省的西江千户苗寨便是成功案例。但是在更多地区,由于环境受限,也没有良好的宣传,导致乡村振兴的成效并不显著。这些地区并非一无是处,它们或者拥有旖旎的美景,或者拥有独具特色的土特产,如果能够发掘一个宣传自己的渠道,它们便可以实现振兴。结合当下的经济热点,近些年来日趋风靡的互联网网红,便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网红与乡村的共赢

2017年前后,网红登上了历史舞台,接踵而至的便是网红经济。网红经济是由网红在互联网上直播的行为催生出的一系列经济活动。网红经济的形象代表是年轻的时尚达人,依据网络红人的品味与眼光,同时进行视觉推广与选款,在社交媒体上不断聚集人气,在定向营销环节依托庞大的粉丝群体,将粉丝转化为购买力。原先的市场营销是依据现有需求推出产品,网红经济下的乡村振兴却是先由网红对人们进行内容引导,自己创建需求,最终促成消费。网红的行为目的是为了促进粉丝数量增长从而实现粉丝经济,而与政府联名合作,无疑是增涨粉丝的一个好方法,因此网红有理由联合乡村,最终实现乡村经济和网红经济的双赢。

在我国中西部,依托网红经济从而达到发展目的的乡村可谓数不胜数。位于广西田阳县五村镇巴某村的加旭庄,利用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农历二月十五进行节日庆祝活动,同时保留了五色糯米饭、鸭饭等传统食品,传统的次生干栏式民居,独具特色的山居网红就此形成。浙江乌镇的乡愁网红模式,浙江莫干山的民俗网红模式,都是乡村发掘自身特色,依托互联网网红经济成功发展的案例,值得借鉴与学习。

在乡村振兴中,大多数乡村缺乏人气。这样纵使它们的特产与环境再好也难以吸引关注。此时乡村便可以借助网红强大的人气,创建市场需求,从而进行乡村推广、展示。只要吸引了第一批顾客,打开销路,客户将络绎不绝。如果经营有方,还可以一跃成为新的网络打卡圣地,成为人们口中的网红乡村,发展地区旅游业,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在网红经济的推动下,还可以催生出B2B、C2C、B2C等新型电商交易模式。已有的研究表明,互联网的使用对居民收入有显著的正效应。程名望和张家平(2019)的研究表明:当前阶段的互联网技术有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刘晓倩等(2016)的研究结果表明:与未使用互联网的农村居民相比,使用互联网的居民年收入得到了较大提高。

袁家村经验

陕西省袁家村,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如今已形成了经营者高达3000余名,年游客接待量高达5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5亿元的网红乡村,同时还形成“关中印象体验地”和“陕西非遗小吃及技艺传习体验村落”的特色标签,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打卡地。乡村经济,看似依托网红发展,实则依托的是网红背后的互联网,这便是以网红经济为外衣,以互联网为骨架,以乡村振兴为目的。互联网对于地区的经济增长能够起到促进作用,尤其是对落后地区。同时,互联网对于地区经济增长还存在网络效应,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一定数值后,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显著增强。若是将其有效利用,不仅可以树立乡村形象,推广乡村产品,使乡村的经济在短期内得到快速增长,还可以将互联网作为信息平台,促进金融、贸易等行业的改革和发展,摆脱仅仅依靠旅游的单一发展模式,促进乡村多元化发展。

袁家村中商户都经营有不同种类的特色小吃,既有饮食又有娱乐,满足人们视觉、味觉的双重享受,形成了具有自身发展特色的民俗网红模式。袁家村的成功,给予我们很多启示:首先要发掘自身优势,对区位优势进行深度发掘,充分利用距离西安较近的地理优势,吸引来自西安的游客,形成广泛的客户基础。其次是对于民俗文化的恰当定位,选择小吃作为支撑点,以非遗文化作为招牌。最后便是进行现代化的商业运行管理,最终造就了袁家村的成功。

相比之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乡村原始发展模式,引入互联网模式,既增加了劳动力的就业,避免了乡村大量的人口流失,同时促进女性就业,促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非农就业,进而有利于农村的产业转型。

相关研究表明: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投资决策、思维方式、休闲娱乐和社会参与度,进而对居民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想要致富首先要改变的就是思维方式,当村民们的眼界开阔了,思维方式更为先进了,致富之路也就成功了一半。

乡村在整个大经济环境中有自己的短板和劣势,这也是其经济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袁家村也不例外。早在上世纪70年代,袁家村利用村办企业的方式,成为了全省的著名小康村落。但是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原先的村办企业发生了产能落后等问题,面临被淘汰的危险,袁家村的发展也随之陷入低谷。这一情况持续了很长时间,直到近年来袁家村把握机遇,利用地域优势和文化特色,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一举成为全国知名的旅游胜地,还入选了中国第二批传统村落名单。在2007年,村民人均收入大约为8600元,2020年村民人均收入已突破10万大关,村集体综合收入超10亿元。800多名创客慕名前来,吸引就业3000多人。袁家村不仅带动本村村民致富,其成功模式还吸引来了周边村落的争相效仿,带动了周边万余农民增收。袁家村如今的发展势头正盛,前途一片大好。

袁家村能发展至此,与其直面挑战,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结合网红经济,抓住机会密切相关。发展地区经济就要找寻该地的优势所在,袁家村的优势就是地理和人文优势。首先,袁家村地处关中平原,地势平坦且处在西咸半小时经济圈内,距离西安市区也仅有一个小時的车程,附近还有历史名胜——昭陵。众所周知,西安是陕西省省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而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寝,游客数量众多,如此优越的地理位置,极易于吸引游客。如今交通方便,西安市民每逢周末便可以前往袁家村旅游休闲;前往昭陵的外地游客同样可以前往袁家村游览。其次,袁家村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其悠久的历史当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例如已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弦板腔皮影戏以及特色的剪纸、木版年画、土织布、泥塑等等以及特色小吃烙面等。同时也有许多古建筑,如唐代的皇家寺院保宁寺和极具北方民居特色的碧山堂,这些建筑气势威严、高大华贵、粗犷中不失细腻,是袁家村最具特色的民宅之一。

袁家村的街道自然纯朴,多采用古老青砖或鹅卵石铺成,行走其上,仿佛穿梭于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之中。由清光绪年间的绒花阁改造而成的咖啡厅,将古建筑和现代商业结合在一起。特色的小吃,多彩的民俗,古色古香的建筑,这些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游客们的眼球。袁家村的发展,即有现代商业的身影,同时又不失自己的传统与精神内核。相比那些生搬硬套,强行嫁接的古村古镇,这也是它能获得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

袁家村独特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其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游客,因此顺利打开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市场;丰富的民俗文化、特产为袁家村带来了新的竞争力;电子商务以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使得袁家村的市场进一步开拓,它的泥塑等文创产品以及油泼辣子等美食,都通过淘宝京东等平台走向全国。机会带来的是影响力,在影响力得到提升的同时,也将村庄的发展推上一个全新的高度,迈上了一个全新的台阶。

乡村结合网红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通过对袁家村的发展案例分析,以下是对乡村联合网红发展经济的一些建议:

1、在吸引网红的过程中切忌饥不择食

在网红经济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网红的选择是重要的一环。如今的网红良莠不齐,其中不乏优秀者但也有投机取巧之辈。乡村是要借助网红的正面影响力进行宣传,将一个独具特色的乡村展现在世人面前,从而达到振兴、发展的目的,择优录取应当是选取网红的基础原则。优秀的网红意味着乡村发展原动力的到来,引入新鲜血液才能促进乡村发展,但若选取了其中投机取巧者,不但不会对乡村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还将适得其反。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它即可以使乡村一夜爆红也可以使其一落千丈。

2、警惕产业浮燥症而导致的功亏一篑

在初现发展成效时,游客的蜂拥而至,迅速增加的收益,此时难免有部分村民被眼前的利益蒙蔽了双眼,不择手段,急功近利。这对于一个正在发展中的乡村,将造成巨大的打击,甚至可能导致功亏一篑,发展前途尽失。因此村民要谨慎,而管理者则是要慎之又慎。首先,管理者要保证乡村特产的质量不出现偏差,严格品控;其次,一定要加强管理,杜绝旅游乱象的出现,影响乡村品牌的口碑,同时要落实一系列售后服务措施,避免降低消费者后续体验。最后,还要对乡村环境进行合理评估,了解其环境承载力,避免过度开发,最终造成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总体来看,无论是村民还是管理者,都要摒弃浮躁的思想,步步为营,乡村才会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3、互联网时代下要避免同质化

全国范围内近几年涌现出了很多的网红乡村,一样的房屋,一样的街道,相似的经营方式。领导者要避免同质化现象的出现,要了解网红经济,避免盲目跟风。村与村的跟风,同质化是必然的结果,将导致单调乏味,游客不再前来游览,那么乡村难以持续发展。村民动员了、资金投入了、宣传到位了,却是无用功。同村村民之间也应避免跟风,一家经营全村跟风。根据经济学领域的大拇指法则,即投资众多,但最终只有一个能够胜出,成为成功的那一个。因此若是村民们经营相似,最终只有一个能够致富,而其他大部分人都会亏损,最终的结果还是不利于乡村的发展。

4、打造自己的品牌,树立品牌特色

在乡村振兴中,原创品牌是极为重要的,乡村依托自有品牌效应,才能更好地融入市场进行销售。乡村的品牌与乡村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往往认为,乡村品牌必然离不开乡村的特产,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一个乡村与临近乡村的特产很有可能是相同的,如果一味用特产作为品牌,难免也会陷入同质化的陷阱。因此管理者和决策者应结合乡村具体情况,专注于打造有自身特色的旅游文创品牌。例如浙江省镇头村发展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时光记忆走廊”“童年记忆跑道”“小人书博物馆”等,在吸引游客目光的同时,打造独有品牌,促进了乡村经济增长。

5、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

有一定发展基础之后,乡村也要注重对自身人才的培养。一味吸引网红,难免受制于人。用自己的村民进行宣传显得更加真实,也更易于吸引游客。同时,也要引导各家各户利用互联网,积极推动乡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的发展,强化对农村居民信息素质的培养,提升其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侧重培养年轻群体的网络应用能力,以年轻群体带动家庭对互联网的使用。在一些相对落后的地区,政府也要推进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互联网和移动网络建设,降低网络资费,优化网络服务,为贫困家庭使用互联网提供更多机会,充分发挥互联网的收入效应和门槛效应。全面推进互联网,激发互联网的网络效应,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广大农户收入增加带来红利。

6、正确客观地面对挑战,抓住机会

在全面高速发展的同时,来自外界的挑战也是存在的。例如:袁家村并不是独一无二的,近年来随着网红乡村的普及,袁家村乃至西安市周边的许多村落都跃跃欲试,这些村落往往都有着相似的习俗与文化历史背景,它们很有可能借鉴袁家村的发展模式,发展自身的品牌。袁家村如何在保证带动区域共同富裕的同时,又使自己不失去原先的游客,这是值得每一个管理者思考的问题。例如受疫情的影响,全国各地的实体经济都有不同程度的衰退或者发展受阻,袁家村也受到较大影响,2020年上半年其旅游业陷入停滞,游客数量锐减,对自身和所在地区的经济冲击都较大。如何在当前大经济环境下,寻找新的发展路径也是袁家村和其他乡村经济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全国的网红乡村数不胜数,但是真正能借此发展、兴盛、造福一方百姓的,却是少之又少。全国大多数的乡村或者无人问津或者昙花一现。由于缺乏核心竞争力与持续经营的能力,随着热度的衰减便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乡村振兴,任重而道远,想要搭上网红经济的快车并不容易,每一个村落都有自己特殊的民俗、文化,只有深度发掘,避免盲目跟风,认识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扬长避短,因地制宜,总结其他乡村的成功经验,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抓住机会正视挑战,才能创造有自己特色的发展之路,最终实现乡村振兴和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雪燕,凡路.网红经济的商业发展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J].商讯,2021(19):88-89.

[2]范华,崔皓.网红经济下的精品示范型乡村设计策略——以广西田阳县五村镇巴某村加旭屯特色风貌改造为例[J].规划师,2019(19):78-82.

[3]刘晖,李秀颖,冯淑清.农產品销售如何搭上网红经济的快车[C].第十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第十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4]张永丽,李青原.互联网使用对贫困地区农户收入的影响——基于甘肃省15个贫困村1735个农户的调查数据[J].管理评论,2021(1):60-70.

[5]程名望,张家平.互联网普及与城乡收入差距:理论与实证[J].中国农村经济,2019(2):19-41.

[6]刘晓倩,韩青,周磊.信息化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实证分析及展望——基于区域差异的比较[J].农业展望,2016(8):47-52.

作者简介

刘曾韬 浙江万里学院商学院学生,研究方向为国际商务

猜你喜欢

家村网红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城郊经济“围城”——申家村“弃工务农”现象解析
幸福像花一样开放——蒲城县闫家村的金银花海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不要上“网红”的当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袁家村的致富密码
袁家村,休闲农业的2.0时代
网红滚滚
«ВаНхУ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