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实意义与实现路径
2022-04-16沈亚东
将建党精神学习引入到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中,是丰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的重要补充,是完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结构的关键一步。应将建党精神嵌入思政教育课程、嵌入校园文化建设、完善党史学习常态机制、加强党史学习基层实践,协同“三全育人”教育模式,保障党史学习过程的顺利实施,保证建党精神育人效果。
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自孕育、创建、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系列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之源,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之本,也是增进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教材,正值建党一百周年之际,高校如何在全体学生中做好党史学习教育,如何进一步发挥建党精神的价值引领作用,理应成为当前形势下高校意识形态和思政教育工作的关键着力点。
建党精神的内涵
建党精神发端、孕育与红船精神研究,作为红船精神乃至此后所有红色精神的理论生成逻辑起点,具有天然开天辟地、守正创新、继往开来的内涵基因。建党精神形成于中国共产党在创建之始所形成的革命精神,承启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反抗各类压迫过程中所形成的救亡图存精神,发展于社会主义建设与完善的实践中所形成的敢为人先精神,创新于改革开放至今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构建全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所汇聚的不忘初心、無私无畏精神。它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深刻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全体中国共产党人普遍且占据首要位置的价值追求。
大力传承弘扬建党精神,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加强顶层设计,做好长远规划,健全制度机制,深入宣传教育,努力建设好守护好中国共产党人共同的精神家园,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提供强大精神动力。[1]
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是丰富大学生党史学习维度的现实需要
从历史和实践的角度讲,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由一个个鲜明具体的“坐标”组成,进而形成了一个可以长久涵养后人的“精神谱系”,已有或正在命名的有30多种,这些精神贯穿于中国共产党自创立至今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递进发展变化之中,深刻扎根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打破旧世界、建设新世界、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愿望的伟大实践。如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西迁精神等。其中建党精神是对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高度凝练,它融入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全过程,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2]
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内含多层次结构,是一个具有严密逻辑的精神体系,可以从“知、行、意、情”四个维度把握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的结构维度。“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揭示了建党精神的认知维度;“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揭示了建党精神的行动维度;“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揭示了建党精神的意志维度;“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揭示了建党精神的情感维度,四个维度相互交织、彼此联系,共同构成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红色基底。[3]
将建党精神学习引入到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中,是丰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的重要补充,是完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结构的关键一步,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局来看,加强建党精神的研究与学习,既是对以往思政教育工作体系的继承,更是对未来思政教育工作方向的开拓,是当前国内外政治形势下丰富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结构维度的现实需要。
(二)是引导大学生追寻正确人生价值的现实需要
2021年中国互联网大会所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显示,截至2020年底,中国网民规模为9.8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0.4%,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超过16亿。我国数字产业快速推进,数字经济蓬勃发展,2020年整体市场规模达1781亿元,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为94.9%,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可以看出,当前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及产业份额均处于高位水平,互联网在带给人们生活便利的同时,也逐步成为年轻一代的新社群,成为他们的意见表达窗口和政治发声地。
对于互联网,需辩证看待,互联网由于其身份的隐藏性,许多扭曲的价值观通过互联网的放大镜及其容易迅速扩散,甚至一些违规违法的咨询也在互联网上大肆传播。青年人尤其是刚步入象牙塔的大学生,其价值观念、是非判断标准、审美倾向都处在形成和自我塑造阶段,当前在校大学生的主流价值判断是积极向上的,但受不良社会与网络环境影响,部分学生的价值观开始趋向功利化、多样化。追逐现实的短期利益成为了一些学生的人生准则。乃至部分学生党员在发展、培养的过程中出现逐利现象,在职业理想、生活理想、道德理想以及社会理想等方面都存在着多种价值判断,对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认知出现偏差,甚至有的学生党员在是非问题上含糊不清,在原则问题上屡屡退让。价值观念的混乱、价值标准的偏差都会严重导致大学生在人生发展上走弯路甚至是走歪路,直接影响其健康成长,其后果不堪设想。
正值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在全体高校学生中开展以党史学习教育为抓手的建党精神弘扬与普及,是净化高校学生群体中的网络价值交织环境,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正本溯源的现实需要。
(三)是锻造大学生刚正坚毅人格品质的现实需要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大学生在校学习的过程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人生品格的养成也至关重要。00后大学生的父母基本出生在20世纪70年代的婴儿潮时期,庞大的人口基数导致00后在校大学生数量几乎达到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数的顶峰。同时随着我国近年来不断进行供给侧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增速较前几年有明显放缓,应届生就业岗位普遍存在着结构性失衡,多方原因共同造成在校大学生未来面临着巨大的就业与升学压力。面对日益严苛的就业环境,大学生想要实现个人理想与社会价值的完美匹配,则必须充分利用在校学习时间,扎实掌握专业技能,练就过硬综合本领。在这一过程中,意志品质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大学生活与高中生活最大的不同在于,高中的知识获取模式以被动填充式为主,大学的知识获取模式更多是建立在正确自我认知基础上的内在驱动。我国中等、高等教育在学生身份角色转换衔接上存在真空地带,这也就直接造成大量学生在进入高校后,一度出现自我认知偏差与学习目标迷茫,再加上大学宽松的生活氛围,外部世界和网络世界纷繁复杂的现实诱惑,许多学生学习成绩一落千丈,综合素质与其学历水平严重错位。
建党精神中所蕴含的坚定理想、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奋发有为、勇闯勇试等精神,无疑能为在校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坚实的意志保障,学习践行建党精神是大学生锻造刚正坚毅人格品质的现实需要。
(四)是夯实伟大复兴中国梦人才基础的现实需要
伟大梦想的实现需要借助伟大工程,伟大工程的实现需要依靠大量高素质人才。从南水北调到西气东输;再到青藏铁路和西电东送;从港珠澳大桥到雄安新区;再到贵州天眼和载人航天。中国人凭借高瞻远瞩的国际视野与敢为人先的创新魄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工程奇迹。而这些奇迹的创造是以大量高素质人才为支撑的。人才培养要靠教育,而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播和创造知识,也在于优化民族性格,强化民众国民意识。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创业。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切对于半殖民地半封建清王朝的反抗斗争总体来看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太平天国、义和团为主的旧式农民战争,一类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主的资本主义改良派(保皇派),前者本质上仍然是封建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所导致的封建王朝运势轮回,后者本质上仍然是以地主阶级、小资产阶级、封建官僚、买办等为首的旧势力企图通过变法来保存自身、力挽狂澜的矛盾中和运动。但无论是农民战争还是资产阶级改良派,其最终的斗争都以失败告终。
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再次印证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其根本原因在于有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的指引,有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工农联盟先进阶级领导。
当今世界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政治局势风云诡谲,中国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还会面临各种艰难险阻,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黨史教育尤其是建党精神的学习领悟对于建设高素质、讲奉献、敢拼搏的人才梯队具有尤为突出的现实意义。
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现路径
(一)将建党精神嵌入思政教育课程,引导学生感悟初心使命
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理应充分发挥其价值引导和理论宣教作用。传统的思政课基本是以既定的课本提纲为讲授范围,其重点在于两方面,一是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近现代史实,二是教授学生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理论知识框架。其实效价值重在让学生获取知识,而对于学生知识转化能力的培养和价值体系的建设引导作用还相距甚远,学生往往因课程内容的空泛而产生学习抗拒心理,这在某种意义上与思政课程的最终目标相背离。
为切实发挥思政课的教化作用,必须全方位构建理论与时政相联动、课堂内与课堂外相联动的课程体系。
第一,课程内容应以教材大纲为辅,以党史发展历程为主,无论是中国近现代史还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等,其在中国的传播、发扬、孕育、萌发、根本、缘起,均为近现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存与民族复兴运动。中国共产党正是在这一历史时代背景下诞生,其从萌芽到成熟再到发展壮大的历史,正是中国人民一路寻求真理,一路开拓创新的历史,伴随这一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凝结的建党精神,也正是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携手并进、攻坚克难的最佳写照。因此,要将建党精神深刻融入到思政课程体系,引导学生感悟党的初心,勇担时代使命。
第二,课程形式上要充分适应并结合新时代“互联网+”媒体传播大环境,教师应从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引导式教学,利用新媒体如微博、微信公众号、知乎、抖音等,将社会热点、民生关注、国际动向、政治局势等内容植入到思政课教学中。思政教师可成立专门的“互联网思政平台”定期发布时政官方热评,设立党史学习专栏,让学生真正感受有温度的党史,让党史角色鲜活起来,让党史故事照进当前。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要俯下身子扎实钻研党史,主动提高自身科研理论水平,善于发现党史历程里的新问题、善于用新视角去回答这些问题。譬如建党精神中,中共一大二大缘何制定党的基本纲领和最高纲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是如何通过毛泽东等领导人的预见与实践来证明的。通过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伟大历程,以此来增强思政课的学术感染力,激发学生学习党史、学习建党精神的主动性。
(二)将建党精神嵌入校园文化建设,培育学生良好学习风貌
高校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景,是广大学生汲取智慧力量、培育正确价值观的重要物质承载。相较于外部社会,高校因其科研、教学的功能属性与传道授业的价值属性,因而具有相对隔绝的文化生活氛围。要在高校学生中广泛播撒建党精神的学习种子,充分发挥建党精神对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引领作用,理应在结合高校文化生活场景的基础上进行宣传布局,在深入观察并融入高校话语体系的基础上进行内容创新。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校园基础硬件设施与文化环境共同构成校园的生长肌理,后者决定了校园最大化公约数的思维模式,因此在建党精神的宣传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内容与形式创新,将建党精神学习的全套方案深植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使爱国主义思潮形成潜移默化影响,使建党精神学习成为当代大学生新的潮流。
第一,以“建党精神”为主线,开展系列校园文化活动,打造“党史学习”校园文化品牌。如开设党史故事小剧场,举办党史主题演讲比赛、辩论赛,定期策划党史主题诗歌朗诵和征文比赛,寓教于乐,让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让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巧妙融入到校园文化中,营造党史学习的浓厚氛围,铺就演绎建党精神的宏大精彩舞台。
第二,以“建党精神”为载体,将建党精神作为切入点和着力点,打造“建党精神”宣传网站,充分发挥建党精神的育人功能,通過鲜活生动的学习素材,进一步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氛围,鼓励大学生主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政治素养,引导大学生自觉“听党话、跟党走”,在学生群体中形成政治上又红又专,品格上扎实肯干,能力上创优争先的良好学习与生活氛围。
第三,坚守网络阵地,抓好关键少数。网络平台具有参与主体高隐蔽性、价值扩散高速率性、意见方向高操控性等特点,网络媒体中的关键少数容易形成意见观点的生长原点,在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在思想宣传工作上的推进效用时,还应该注意网络场景中主体意识的主要流向。通过对“关键少数”的有效管理,大力支持并正确引导“关键少数”充分发挥以身作则、以上率下的方向指代作用,从而广泛凝聚共识,达成宣传或教育目标。鉴于此,在高校范围内进行“建党精神”的宣传、学习过程中,在接收主体上要特别注重抓好学生群体中的“关键少数”,宣传阵地上要始终掌握校内外网络、新媒体平台的管辖权。
及时关注学生群体在学习、讨论过程中所面临的实际困难,对于学生的普遍问题要及时预计规范化解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大历史观、大思政观。同时对于网络上的负面动态要及时予以巧妙化解,积极引导学生以客观史实主动抵御不良思潮的侵入,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终秉持纯粹的学术理念,由内至外为高校“建党精神”的宣传、教育营造争优创先的良好氛围。
(三)进一步完善党史学习常态机制,保障高质量的学习效果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纵观世界,国家的组织形态主要是以单一民族或者某几类主要民族为主所构成,民族国家是当今世界政治发展主流,各民族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更为注重对本民族历史的学习,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压迫并逐步走向富强的深刻经验总结,加强党史学习也无疑是对本民族历史学习的首要之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在重要场合发表关于加强党史学习的重要论述,这为广大人民群众如何学党史、怎样践行党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党史学习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有其独道之处,学习党史要充分尊重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视角,要充分了解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历史发展逻辑。在高校学生中开展党史学习,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善于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成长养分,以此增强自身学习与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从国家发展全局的角度而言,加强党史学习,是顺利实现下一个半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人才奠基工程。就此而言,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无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第一,要严抓思政课堂学习纪律,将党史学习落到实处,落到细处。要将建党精神、长征精神、西迁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主题学习分别制订详细的课堂教学计划。教学质量督导小组要严把思政课堂教学质量关,防止照本宣科等简单重复性教学动作的出现,保障优质的教学资源与教学效果。
第二,要严格学生思政课学习考核,提高思政课党史学习考试权重,提升思政课主体课程地位,增进学生党史学习意识,重构思政课堂话语体系。同时要全面了解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体验,发展态势和学习薄弱环节,对于学习过程中的突击主义、形式主义要予以严肃批评整改。
第三,要完善学生党员党史学习考核激励机制,各高校应根据自身学科设置情况、生源结构情况制定出一套切合实际、规范完善、科学可行的激励考核办法。将党史学习考核贯穿学生从入党积极分子到预备党员再到转为正式党员的全过程,并作为是否推荐入党、是否推优的重要依据。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说过:“如果不能衡量,就无法管理。”绩效考核指标是绩效管理的基础和依据,是所有工作的出发点,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若考核所选指标有问题,那由此导出的结果必然有问题。
将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仅依靠形式创新和宣传动员可能无法实现预期的思政教育效果。要想形成建党精神思政育人实效,就必须从目标设定、组织管理、绩效考核等方面综合发力,协同“三全育人”教育模式,保障党史学习过程的顺利实施,保证建党精神育人效果。
(四)进一步加强党史学习基层实践,催生党史学习行动自觉
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史学习教育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要发扬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坚持分类指导,明确学习要求、学习任务,推进内容、形式、方法的创新,不断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在高校学生中开展以“建党精神”为主体的理想信念教育,要以对时代发展变化的深入观察为前提,要以互联网精神所倡导的开放、互通、共享理念为重要参照,紧密结合教育发展实践,拓宽知识传递渠道,创新学习方式方法,切实增强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科学性与感染力,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党史学习的内生动力。
第一,针对学生群体各专业特点,组织开展分众化的学习教育。各院系各专业分别选拔党史宣讲团,结合各行业发展趋势,学生知识结构层次,进行策划组织不同类别的专题培训或专题党课。如通信工程类专业可将党史故事、载人航天人物融会贯通于建党精神讲授之中,也可展映“永不消逝的电波”等相关题材电影,让学生在声光影的强烈渲染中切身感受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苦奋斗和大无畏精神。
第二,各地区高校应充分利用当地的“红色资源”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把红色资源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发挥好革命遗址遗存、纪念场馆等的宣传教育功能,通过组织学生参观革命遗迹、瞻仰革命文物、讲述红色革命故事等,形成系列化、系统化的教育活动,使广大学生在实践中激发党史学习热情,深化对党史的理解。
第三,要鼓励和组织广大学生群体,深入基层,深入行业,了解社情民情,感受祖国发展脉搏。通过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引导学生主动将所学书本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内生驱动力。通过组织学生到基层社区党员之家实习,带领学生体验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中国共产党员,让学生切身感受党的温度,真情体会将党的宗旨,催生党史学习的行动自觉,培植学生家国情怀,从内心深处确立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理想。
注释
[1]曹景文.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J].思想理论教育,2021(08):18-24.
[2]赵凤欣.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逻辑关系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21(08):25-31.
[3]吴德刚.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力量[N].学习时报,2021-08-06(001).
参考文献
[1]蔡志强,袁美秀.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形成机理与实践要求[J].思想理论教育,2021(08):4-11.
[2]刘建军.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解读[J].思想理论教育,2021(08):12-17.
作者简介
沈亚东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现为西安邮电大学本科生辅导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