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传统文化资源在阅读推广中的应用

2022-04-16魏莉娜

新西部 2022年1期
关键词:咸阳资源活动

目前,阅读推广活动模式单一,内容大多千篇一律,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不够紧密,学生热情度不高,推广效果不明显,尤其缺乏长期推广性。将区域传统文化资源融入阅读推广活动,可以丰富阅读推广内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阅读兴趣,增强地方文化自信,推动地方文化产业经济发展。

文化资源概念宽泛,是人类劳动创造的物质成果,这里主要指在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传承下来,可资利用的那部分内容和形式。而區域传统文化资源是指一个地区经过长期积淀所形成的具有代表性的、可资利用的优秀内容和形式。[1]区域传统文化资源分为物质性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性文化资源。物质性文化资源包括历史遗存、特色民居、民族服饰、民间工艺等。非物质性文化资源包括语言、文字、音乐、舞蹈、习俗、节庆等。阅读推广是近年来社会各界和专家学者热议的话题,也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的主要途径。阅读推广应根据不同的阅读对象开展相应的活动内容。特别是应紧密结合区域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根据推广对象开展具体的阅读推广活动。

目前,很多阅读推广活动流于形式,没有把握地域性原则,推广内容差别不大,带有明显的模仿学习型,没有体现出阅读推广的特色,与读者生活联系不够密切,读者参与度不高,难以激发读者兴趣。因此,在阅读推广中,依托地区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依据读者不同,内容不同的原则开展阅读推广活动,调动读者热情,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

依托区域物质性文化资源开展阅读推广活动

(一)开展历史文化知识第二课堂

众所周知“关中自古帝王州”,咸阳作为关中的“白菜心”,历来为周秦汉唐的京畿之地,厚重的历史积淀给予咸阳这片古老的土地更多的神秘和凝重。咸阳地区历史遗迹随处可见:周朝的“大学”辟雍遗址、中国最早高速公路秦直道遗址、秦城遗址、西汉景帝的阳陵、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汉武帝的茂陵及武则天的乾陵等陵寝。高校图书馆应定期组织专家学者进行历史文化知识宣讲,史实结合,展示当地浓厚的地域文化知识,以此为依托,发展当地特色的城市文化品牌,带动地方经济产业的发展。具体相关史实如下:汉阳陵是西汉盛世的开创者汉景帝刘启的陵墓、茂陵是汉武帝刘彻的陵墓,其在西汉陵墓中规模最大,修建时间最长,陪葬墓霍去病墓中的马踏匈奴为国宝级文物。另外,还有苏武、杨贵妃等古代名人墓。其中苏武牧羊客居异域十九载,却依然心存汉社稷,坚持民族气节的典范被千古传颂,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中赞道:“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苏武有之矣。”[2]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一首《长恨歌》把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杨贵妃香消玉殒被安葬在今天咸阳市兴平西12.5公里的马嵬坡,历代游人至此多留下吟咏题刻,时至今日游客依然络绎不绝。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昭陵六骏”闻名天下,昭陵现存碑石是唐初书法的荟萃。其陪葬陵墓有李勣、李靖、魏征等大臣的陵墓。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墓,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因而乾陵是目前世界上惟一的一陵二帝陵墓,又是目前世界上为数很少未被盗掘的陵墓。其陪葬墓永泰公主墓、章怀太子墓、懿德太子墓等内的壁画也享有盛名,艺术价值极高。

通过阅读推广活动,开展史实第二课堂,使读者充分了解历史背景知识,将历史文化知识和现存的古代陵寝、历史遗迹相结合,带着历史文化知识来参观学习,必然会有不一样的收获与心情。读者可以史实结合清晰把握地方文化脉络,增强地方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爱家乡、爱祖国。以中华优秀文化为自豪,学习、钻研并将其发扬光大,促进地方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二)整合地区文化资源,互通有无

咸阳师范学院图书馆与咸阳市博物馆、陕西中医药大学和西藏民族大学通力合作,相互交流,将图书馆秦汉研究的科技成果与博物馆的秦汉文物和秦宫遗址出土的壁画等实物相结合,充分了解秦汉历史;系统参观中医医史博物馆,观看医史文物与文献,了解我国中医药发展史;了解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西藏的发展史。积极整合咸阳红色革命资源,定期组织师生到革命遗址(云阳农民协会旧址、抗战时期安吴青训班旧址、八路军总政治部旧址、淳化的马栏关中分区机关旧址)和重要战役遗址(爷台山战役、扶眉战役、毕原战役)参观学习。通过在阅读中推广革命遗址活动,增强新一代读者革命信念,了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爱国情怀,勇往直前,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建设中。

(三)参观咸阳著名建筑及科技景观

咸阳师范学院图书馆以阅读参观为主题,开展地方建筑文物参观活动,了解当地建筑文物背后的文化信息。组织学生参观省内最大规模佛教石窟——彬县大佛,深入了解当时佛窟营造风格;参观我国最高楼阁式砖塔——泾阳崇文塔,了解八卦悬顶的古建筑原理、八角形的平面结构,从塔底至塔顶全部采用青砖建筑材料,是全国保存最好的砖塔之一;通过参观泾阳永乐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了解我国地理坐标的起点和基准点,且用于亚洲多数国家的测绘工作中;参观中国水利断代史博物馆——秦代郑国渠遗址和中华农业发源地——武功的后稷教稼台。通过参观当地古建筑名刹、科技景观等,亲身体会咸阳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先进的科技文化资源,增强读者地方文化自豪感和认同感,集古代先贤之大智慧,激励读者向上、向善。

依托区域非物质文化资源开展阅读推广活动

(一)本地名人和思想教育家专区

咸阳自古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在阅读推广活动当中,设立名人资源专区和思想教育家专区。本地名人资源专区可以分为古代和近现代两部分。古代专区主要展示三国时魏国发明家马钧、东汉著名外交家班超、著名道教全真派创始人王重阳、唐代著名军事家李靖等咸阳籍名人的史实或知识;近现代专区主要展示著名改革家宋伯鲁和刘古愚、著名民主人士于右任、著名戏剧家范紫东、著名外交家王炳南、著名抗日英雄仵德厚、著名文学家雷抒雁、阎刚等咸阳籍名人的史实或知识。教育家专区主要展示宋伯鲁、刘古愚、于右任、吴宓等人继承学习的教育思想,即:继承传统的关学思想,又对西方先进的思想和文化采取“兼收并蓄、思想自由”的态度,并取得了杰出的成就。通过大量文字呈现著名思想教育家宋伯鲁、刘古愚、吴宓等人的生平履历及对社会的重大贡献,让读者全方位了解咸阳当地著名的教育思想家。这些史实知识的推广,可以启迪读者智慧,激发读者热情,对当代读者具有很强的示范教育意义。同时,读者可以真正从内核了解咸阳,并以此为自豪,爱家乡,为家乡的发展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大大提高了阅读推广活动的效果。

(二)民间艺术和著作专区

图书馆在阅读推广活动中,设立民间艺术和著作成果展示专区。通过文字和图片相结合的方式向学生集中展示咸阳地区的民间艺术(秦腔、皮影戏、碗碗腔、竹马)和民间工艺(鼓乐、社火、泥塑、剪纸),了解咸陽当地的民间娱乐活动。通过民间艺术作品了解当地人文信息以及背后的创作理念。如:气势磅礴,雄浑沉郁的“威风锣鼓”就起源于秦代的咸阳牛拉鼓,起初作为战鼓而用,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民间娱乐活动,盛行于民间传统的社火中”;[3]杰出中国民间艺术大师——“剪花娘子”库淑兰(咸阳旬邑人)是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大多展示其在创作过程中对自己命运的倾诉,表现其人生追求。库淑兰剪纸生动形象、与民俗生活紧密结合,具有很强的空间感和透视感。

在著作文献展示区,集中展出当地优秀文献作品,涵盖哲学、政治、经济、历史、文学等多个领域,多方面彰显咸阳地方文化特色。书展特色鲜明、地域文化浓厚,特别是当代咸阳人王芳闻等编修的《历代诗人咏咸阳》,收录了从周秦到近现代如李白、杜甫、陆游、陶渊明、于右任、郭沫若等578位诗人1248首涉及咸阳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民俗、人性、人物的诗歌,全方位、多角度艺术地再现了古都咸阳的历史风貌和发展历程,是一部历代诗人咏诵咸阳的集大成著。还有唐代诗人王维的名篇《渭城曲》脍炙人口、妇孺皆知。

地方专家的精品佳作琳琅满目:经济与管理学院前院长、著名教授杨生博等撰写的《库淑兰剪纸记忆研究》《秦汉战鼓艺术研究》等书,对咸阳剪纸文化,秦汉战鼓等民间、历史文化遗产做了详尽阐述,是研究咸阳地方文化的力作。这些地方专家的著作,为了解和研究咸阳地域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在阅读推广活动中合理采用民间艺术文化资源,让读者全面了解家乡,其欢迎度、参与度更高,增强读者地方文化认同感,阅读推广活动成效显著。

(三)民风、民俗和民间传说专区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咸阳以黄土文化为特征,民俗风情各具千秋,以礼泉、泾阳、三原、兴平、乾县为代表的川塬文化和以淳化、旬邑为代表的高原文化,风情各异,极具特色。咸阳师范学院图书馆和各县区文化部门开展合作,以地方人物民俗风情为篇章,开展地方民俗文化节,分别将各地的民风、民俗搬入现场,浓缩成小小的地域文化展馆,让读者亲历各地民风习俗,有种不到此处胜到此处之感。通过这些现场的展览,让读者充分了解咸阳各地的民风民俗,发现咸阳之美,继承和发扬当地的优良传统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以此带动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

结 语

目前各高校阅读推广活动内容单一、缺乏活力,缺乏时代感和地域性,与读者实际生活相去甚远,读者参与度不高,难以引发共鸣。在今后阅读推广活动中,各级图书文化部门应紧扣时代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将本地区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和阅读推广相结合。无论是地方公共图书馆还是高校图书馆,无论是少儿馆还是成人馆,在今后的阅读推广活动中,都应将阅读推广主题和地方文化资源紧密结合,使阅读推广活动更接地气,读者参与度更高,阅读推广活动趋于常态化,达到阅读推广各层级开展的目的,让读者真正爱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在传统文化资源的选择中,紧密结合各级部门阅读推广活动主题,去粗取精,强化地方文化品牌建设,形成特色的地方文化品牌效应,打造地方文化产业高地。

参考文献

[1]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班固.汉书(卷五十四)[M].中华书局,2000.

[3]陕西省旅游教材编审委员会.陕西导游[M].陕西旅游出版社,2005,第34-42页.

作者简介

魏莉娜 咸阳师范学院图书馆馆员

猜你喜欢

咸阳资源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咸阳
咸阳医院
资源回收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沐猴而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