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思政课”建设中专业课教学探索与实践
——以系统工程课程为例

2022-04-15吴翠花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大思政课政课大思

吴翠花

(天津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天津 300387)

0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1]。思政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高校如何通过大思政课建设,革新育人观念,提升育人质量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新任务。专业课是培养大学生专业素养、学术视野和专业能力的重要基础,专业课中如何融入思政元素,实现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的有机融合,是需要教师认真思考和实践的重要课题。本文以系统工程课程为例,就如何将思政元素与系统工程课程内容元素相结合,在确保学生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创新能力的同时吸纳思政元素,汲取思想的力量,引领和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进行分析。

1 大思政课建设研究概述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的重要思想奠定了“大思政”的基础,此后学界开始了“大思政”的研究并逐渐形成研究热点。总体看,主要包括:一关于“大思政”内涵、特点与关键要素的研究,从立德树人、人才培养模式、价值观、责任和历史担当、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演进等多个角度总结和概括“大思政”的内涵和特点,明确立德树人是其关键要素,新时代大学生个人梦有机融入中国梦的责任担当、历史担当是“大思政”的重要特征。二关于“大思政”的构建研究,从系统整体角度,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围绕氛围营造、理论传播、困惑疏解三大关键任务,树立“知与信”相统一并落实于“行”的理念,实现由“三育人”到“N育人”的逐步扩展,“静与动”“量与质”“显与隐”的有机统一[2][3]。“大思政课”是“大思政”格局的重要有机构成。本文在借鉴上述研究成果基础上,针对“大思政课”建设中专业课如何融入思政元素,打通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的融合渠道展开分析与研究,为探索思政教育向专业课的延展,实现二者的叠加效应,构建综合、全面的育人渠道提供思考和借鉴。

2 专业课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必要性

2.1 是高校发展目标的必要支撑要素

高校的发展目标是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培养大量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围绕这一目标,培养既具有正知正见、高尚的道德情操、家国情怀、完善的人格,也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过硬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满足新时代各行各业创新发展需求的建设者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神圣的使命。通过把思政元素融入和贯穿专业课的教学当中,在学生吮吸专业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把专业素养、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有效地转化为自身内在的修养和德行,把个人的发展需要和理想追求与国家、民族的长远战略需要相联系,引领学生塑造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正确的价值观,明确自身定位和社会定位,为促进高校发展目标的更好实现添砖加瓦。

2.2 是新时代对人才的新需求

面对新的发展时代,高校立德树人,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感、责任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新时代既需要大批掌握前沿的、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最新技术,过硬的专业技能,更需要兼具正知正见、高尚道德情操、家国情怀、人格完善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系统工程是20世纪中叶兴起的一门交叉性、综合性、创新性和实用性的学科,涉及到研究和分析大规模复杂系统所需要的思想、理论、方法论、方法和技术[4]且贯穿于社会经济活动的始终,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以往在该课程的教学当中,注重让学生了解和把握系统理论和技术方法,注重学生专业素养的培育,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引导,对思政元素关注度不够,甚至匮乏。新时代对专业人才的要求不断增加,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兼具的复合型人才更受市场的青睐,因此,通过大思政课的建设,把思政元素充分融入到系统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是新时代的呼唤和要求。

3 系统工程课程中思政元素的融合实践

3.1 将思政元素引入系统工程课程体系

如上图所示,通过将思政元素引入系统工程课程体系,并以示范课的模式安排组织与实施,不断总结其成效,形成明确的教育策略,打造教学团队,进行全课程实施,总结课程的思政经验模式并进行有效延展和推广。

3.2 构建“双元”课程教学目标

把思政目标融入系统工程课程大纲中,形成思政和专业知识元素相融合的“双元”课程教学目标。例如按照系统工程课程要求,在系统分析一章中,可以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四个自信”“绿色生态思想”“愚公移山精神”“工匠精神”“可持续发展”“创新发展”等元素融入系统分析的原则、技术经济分析、成本收益分析、可行性分析等相关内容的学习中,牢牢把握系统分析的前提: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人为本,绿色环保,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最终实现系统整体最优的目标;在技术经济分析和成本收益的分析中,要贯彻“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生态的重要思想”,不仅要考虑到经济成本和效益,还要兼顾社会成本和效益,既要考虑到当代人的发展需要,更要考虑代际的传承和发展的需要,不断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化进程;工程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是在国家相关政策、法规、规划指导下完成的,既体现了我们国家制度的优越性也充分体现了市场经济的价值和作用,特别是一些国家重点、重大工程经历了几代领导人意志的传承、思想的接力,体现了“愚公移山精神”“工匠精神”和“创新发展”的勇气和力量。

3.3 开发思政元素资源库,丰富教学方法,完善教育评价

资料是教学活动的基础,也是学生吸收知识的来源。要有效地把思政元素融入系统工程课程教学当中就要不断挖掘思政元素,形成并完善思政元素资源库,增加教学资源,充实教学内容,补充和完善教学方法使思政元素与课程相关内容有机融合。例如在对系统工程发展历程的教学当中,一方面通过对经典工程案例的讲解,加深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工程技术的深刻认识,体悟传统文化的精髓,另一方面,还可以引入我国建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新完工的工程案例,让学生在了解系统工程在我国发展历程的同时,还能感受到我们国家日新月异的变化,从而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四个自信的自豪感、荣誉感。同时,教师还可以采用信息技术手段:泛雅平台、雨课堂、学习通、腾讯会议等教学平台,将课程资料立体化、直观化,搭建有效的育人育智资源库,最大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为思政元素有效融入课程奠定基础。把思政指标纳入教育评价指标体系中,以促进思政内容的有效学习和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落实,实现德育和专业知识双重考核的目的。

4 结论

综上,“大思政课”建设作为当前我国高校“课程思政”的重要有机构成,思政元素与系统工程课程内容元素的有机融合的摸索和实践,可以为其他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思政”的实践提供思考和借鉴。

猜你喜欢

大思政课政课大思
同心协力 共建共享 深入学习《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
走进社会大课堂,善用“大思政课”
文化自信视域下思政课意识形态教育研究
高校“大思政课”格局下舞蹈课堂与思政内容融合的思考与探究
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
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引领下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探索
“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高校艺术生思政课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大思政”改革视角下的教学资源整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