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一脉相承、与时俱进》议题式教学设计
2022-04-15李莎莎
李莎莎
(洛阳高级中学 江苏·常州 213000)
1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四课第一框题的相关内容,旨在论证新时代下,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本节课我们通过探究相关议题,坚定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道路自信等,坚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
2 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作为“00”后,高一学生自主意识强,关心时事,思维活跃,使本节课的展开具备良好的条件。学生对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论断并不陌生,但对为什么在新时代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知还停留在较为粗浅的认识层面和思考深度上,缺乏切实真实的感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案例真实性和感染力,可充分运用视频、文字材料等手段,增强学生的心理体验。在新时代中,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坚定我们的理论自信。
3 教学线路与结构
3.1 教学思路
本节课将围绕“坚持一脉相承、与时俱进”这个总议题,通过“议题导入、议题理解、议题决策、议题升华”的顺序,设置“回望过去一脉相承”“立足当下与时俱进”“展望未来一以贯之。”三个子议题,带领学生深入探究本节课的议题,重点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采取微视频的制作、合作小组探究、演讲稿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感受新时代下各方面的新变化,探索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及主要矛盾的变化、新时代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强学生对此议题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增强其政治认同感等。
3.2 教学线路
本课将以四条线将整节课串联起来。
议题线:围绕“坚持一脉相承,与时俱进”总议题,经“议题导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议题理解1·探一脉相承”──“议题理解2·探与时俱进”──“议题决策·明一以贯之”四个环节,每个环节由一个子议题引领,使议学贯穿教学始终。
情境线:由“自制微视频《我们一家眼中的常州变迁》—材料《我们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薪火相传》—视频《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视频《重塑山河》”组成,为议学活动提供丰富的素材。
任务线:由“探究一脉相承原因──探究探与时俱进原因──坚持一以贯之”三部分组成。
活动线:由“观看、思考—商议、分析—商议、决策—观看、感悟”组成。
3.3 教学结构
本课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4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标志、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等学科核心素养。
5 教学过程
总议题:“坚持一脉相承、与时俱进”。
环节一:议题导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议题情境]自制微视频《我们一家眼中的常州变迁》。
[议学活动]微视频课前完成,1978-2012年的常州面貌请父母谈一谈,2012年至今的“新”面貌请同学们说一说。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的社会调研活动,从我们生活和学习的这片土地的巨变感悟改革开放,特别是新时代以来的巨大成就,增强学生对新时代的真实情感体验,增强对中国发展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方向,坚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并向学生阐述本课议题内容,让学生在总体上对于本框主题有清晰的认识,建构起知识框架。
环节二:议题理解1·回望过去一脉相承。
[议题情境]材料情境:《我们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薪火相传》。
[议学活动]根据视频和材料,小组合作探究说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脉相承缘由。
[议学提示](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一直在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指导。(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
环节二:议题理解2·立足当下与时俱进。
[学科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主要矛盾的变化。
[议题情境1]视频“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议学活动]结合教材文字材料和视频,小组商议完成以下问题。
1.党和国家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重大判断的依据有哪些?
2.新时代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意味着”什么?
[议题情境2]材料情境:新时代下的变与不变。
[议学活动]如何正确认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阶段性变化?
[设计意图]本环节涉及两个学科概念,需要学生厘清。一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一个是“社会主要矛盾”。围绕这两个学科概念,展现给学生两段情境材料,让学生合作探究相关活动任务。引导学生感悟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带领人民取得巨大成就,思考进入新时代的依据,新时代下的变与不变,在变与不变之间引出最后一个问题:即如何解决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如何推进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过渡到环节三。
环节三:议题决策·展望未来一以贯之。
[学科概念]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议题情境]视频《重塑山河》。
[议学活动]结合视频和教材,小组合作商议完成演讲稿。
新时代应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以此为题,写一篇演讲稿。
[演讲提示]:
视角1──坚持社会主义(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四项基本原则)。
视角2──突出中国特色(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视角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时代的奋斗者。
[设计意图]三个环节围绕总议题层层推进,最后一个环节则是对本节课的升华。通过观看视频《重塑山河》,组织学生畅所欲言,思考对明日中国之前途有何启示?新时代下,又该如何把党和国家的事业继续向前推进?作为新时代新青年的我们又可以做些什么?通过演讲稿的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在演讲中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脉相承、与时俱进,重视自己的力量,真正让“政治认同”“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落地、开花、结果。
6 议题式教学反思
6.1 梳理学科大概念
学科大概念指向学科若干重要的知识和信息,是课堂的塔基。一味追求议题的新颖,而忽略了议题基点的话,议题也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一堂课下来,好似课堂氛围融洽热烈,但其实没有对学科大概念的重难点把握,这其实也就是课堂的泛娱乐化。因此,针对本节课,设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等学科大概念,引领学生见证、理解、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
6.2 创设课堂情境
《新课标》指出,“围绕议题,涉及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顾名思义,思想政治课属于活动型课程。基于此,在课堂情境的创设上,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视频、展示图片等,调动学生上课的热情,提高课堂参与度。对于“坚持一脉相承、与时俱进”这个议题,枯燥地讲解学科知识讲会使学生逐步丧失学习的兴趣。因此,可通过自制微视频、网上资料来增强学生的体验感,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自己在课堂中主体地位,积极高效的互动也就会频繁地出现在课堂上。
6.3 精选课堂议题
《新课标》指出,“教学设计能否反映活动型学科课程实施的思路,关键在于开展活动的议题”,议题的设计在教学活动展开始终的地位举足轻重。议题的选择要有思辨性,要有学科性,要有开放引领性,这对教师的学科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基于此,议题的设计要有思考的空间和余地,同时必须体现课程的重难点,一旦过分追求形式新颖,学生没有思考的抓手,思政课养分将大打折扣,学生逻辑结构也难以搭建。因此,议题的设计上可以贴合学生实际,结合时政与学科大概念,让议题可思、可议、可引,让“议”有根基、“议”有发展、“议”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