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超声和CT诊断的效果分析

2022-04-15陈伟吴瑛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5期
关键词:结节性甲状腺癌影像学

陈伟 吴瑛

1 邵武市立医院放射影像科 (福建 邵武 354000)

2 邵武市立医院超声科 (福建 邵武 354000)

内容提要: 目的:观察结节性甲状腺肿并发甲状腺癌采取超声与CT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9年7月~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结节性甲状腺肿并发甲状腺癌患者为观察对象,共纳入病例32例,分别予其超声、CT诊断及超声联合CT诊断,回顾性分析所纳入病例超声及CT影像学资料,视病理学为基准,探究超声、CT诊断于结节性甲状腺肿并发甲状腺癌的效果。结果:超声联合CT诊断准确率相比于单一超声诊断亦或是单一CT诊断准确率明显较高(87.50%,56.25%,62.50%,P<0.05)。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并发甲状腺癌采取超声与CT联合诊断效果理想,能够有效提高疾病检出准确率,帮助临床制定可行性诊疗方案,促进患者身心康复。

结节性甲状腺肿以及甲状腺癌均为临床高发甲状腺疾病,会对患者身体产生较大影响。相关研究显示,如若患者同时出现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癌,其病死率会显著升高,危害性较大[1]。多数是在单纯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基础上,由于病情反复进展,导致滤泡上皮由弥漫性增生转变为局灶性增生,部分区域则出现退行性变,最后由于长期的增生性病变和退行性病变反复交替,腺体内出现不同发展阶段的结节。其病变实际上是单纯性甲状腺肿的一种晚期表现。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其中5%~8%可出现毒性症状,即Plummer病或称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有些结节性甲状腺肿,由上皮细胞的过度增生,可以形成胚胎性腺瘤或乳头状腺癌,也可形成甲状腺癌。多数是在单纯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基础上,由于病情反复进展,导致滤泡上皮由弥漫性增生转变为局灶性增生,部分区域则出现退行性变,最后由于长期的增生性病变和退行性病变反复交替,腺体内出现不同发展阶段的结节。结节性甲状腺肿是因人体长时间处于碘元素缺乏状态及缺乏部分甲状腺物质所致的甲状腺呈弥漫性肿大,病程较长,若未及时干预可进展至增生性及退行性病变,进而使腺体表现为不同大小的结节,降低生活质量[2]。甲状腺癌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包括乳头状癌、滤泡状癌、未分化癌和髓样癌四种病理类型。以恶性度较低、预后较好的乳头状癌最常见,除髓样癌外,绝大部分甲状腺癌起源于滤泡上皮细胞。发病率与地区、种族、性别有一定关系。女性发病较多,男女发病比例为1:(2~4)。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青壮年多见。绝大多数甲状腺癌发生于一侧甲状腺腺叶,常为单个肿瘤。临床在结节性甲状腺腺肿及甲状腺癌诊疗方法上是有一定差别的,但这两种疾病基于影像学层面存在重叠性,可增加诊断误诊率,使患者错失黄金诊疗时机。甲状腺癌及结节性甲状腺肿均属于多发性甲状腺病变,两种病症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等均存在一定的重叠性,导致鉴别及诊断难度增加。甲状腺组织出现癌变等反应时,贮碘细胞受损并使得甲状腺组织中碘含量显著减少,CT图像上形成低密度区,因此,CT扫描在甲状腺病变检测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结节性甲状腺肿主要引发原因为机体内分泌异常导致甲状腺组织增生及增生修复等出现变化,早期以单纯性腺肿为主要表现,随着病变不断发展,甲状腺组织增生及修复反复进行并形成纤维间隔与结节,继而形成结节性甲状腺肿,因此,多表现为多发结节。CT及超声检查均为现阶段临床诊断鉴别结节性甲状腺病症的手段,对此类患者实施超声及CT检查,可实现甲状腺结节位置、钙化状况及血流状况的清晰显示[3]。为此,本文重点对2019年7月~2020年10月收入患者予以分析,探讨超声与CT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并发甲状腺癌的诊断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纳入2019年7月~2020年10月本院接诊的伴结节性甲状腺肿并甲状腺癌患者为观察对象,总计32例。纳入标准:经相关检查可见患者伴颈部结节及粗大等不适感;患者对研究持知情态度,且经医学伦理会批准实施;临床资料无缺失。排除标准:并发器质性疾病者;言语沟通障碍、意识障碍;其他甲状腺并发症,如甲状腺炎症;非自愿参与研究。其中,男9例,女23例;年龄17~66岁,平均(48.69±8.43)岁;结节直径0.6cm~2.7cm,平均(1.65±0.17)cm。

1.2 方法

对32例患者分别施以超声、CT及超声联合CT诊断,方法如下:①超声检查:择选频率范围5~12MHz探头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型号MindrayDC-80S,对患者实施超声诊断;取平卧位,尽量将头部朝后仰,以将颈部充分显露;将探头移动,直至甲状腺软骨下方,而后行横、纵断面扫描,进行甲状腺腺体及甲状腺结节状况的勘察。同时观察结节毗邻组织血供状况。②CT检查:仪器选择Philips 256层螺旋CT扫描仪,取患者仰卧位,同样使头部尽量朝后方仰。充分显露颈部,设定有关参数电压、电流分别为120kV、150mAs,螺距1.00层厚为3mm,平扫后于患者肘静脉注射碘海醇,剂量60mL(300mg/mL),注意控制速率(2~3mL/s),注射后静等25s开展动脉期扫描,而在65s后实施静脉期扫描,3次测定且将病灶CT数值加以记录,取其均数。为保证上述研究真实可行,需由院内2名资深医生实施阅片,得出统一诊断结论。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血流分级:结节周边未形成血流信号视作0级;结节周边形成少量信号视作Ⅰ级;结节内部、周边存在血流信号为Ⅱ级,但血流分布范围不足50%;结节内部及周边伴大量血流信号,且分布范围>50%为Ⅲ级。

以病理结果为基准,进行超声、CT诊断及超声联用CT诊断精准性的对比分析。结节性甲状腺肿:CT平扫时可见甲状腺有低密度影、边缘清晰、形态规则、有囊变,增强后边界较平扫清晰、或内部有高强化;甲状腺癌(CT诊断标准):边界模糊、形态不规则、有“咬饼”征及微钙化,增强后边界较平扫模糊。颈部淋巴结转移的CT征象:高强化(CT值≥40HU)、淋巴结最小径/最大径≥0.5有囊变、微钙化、簇集状淋巴结(同组淋巴结≥3枚)。结节性甲状腺肿并甲状腺癌(超声诊断准则):甲状腺结节的形态呈无规则状,且结节纵横径比例≥1;甲状腺结节边界模糊,癌灶内伴实质性低回声;内部及毗邻血流信号较为丰富,一般呈II级高速血流信号。钙化灶多呈砂粒样状。甲状腺癌 CT 征象表现为等密度肿块,以单发为主,病灶不规则或者呈类圆性, 内部密度不均匀且边界模糊,对邻近组织表现为浸润性变化,增强扫描显示病灶强化明显。

1.4 统计学分析

采取版本SPSS24.0的统计软件对研究涉及数据展开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检验用χ2,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验证,两组是否具统计学意义可参考P<0.05。

2.结果

2.1 诊断准确率

经病理学检查证实,所纳选病例32例患者乳头状癌、滤泡状癌及髓样癌分别为18例、9例、5例。采取超声检查检查后,准确率达56.25%(18/32);CT诊断准确率62.50%(20/32),超声与CT诊断准确率对比P>0.05;超声联合CT诊断准确率87.50%(28/32),与单一超声及CT诊断准确率比P<0.05,详情见表1。

表1.诊断准确率(n=32)

2.2 影像学表现

超声表现:32例患者中,18例患者超声检查异常,依据结节及毗邻组织边界是否清晰划分,甲状腺结节形态无规则性13例,占比为72.22%,结节规则5例,占比为27.78%;依据回声检查划分,15例回声下降(占比83.33%)、3例出现囊实性结节(16.67%);按钙化情况划分,11例呈砂粒状钙化组织病变。

CT表现:32例患者中,20例患者CT图像出现异常表现,形态不规则例数为15例,具体表现:增强后边缘较平扫模糊病例数11例(占比55%)、细颗粒状钙化病例数4例(占比20%);甲状腺边缘中断征例数10例(占比50%);3例可见淋巴结转移(占比15%)。

3.讨论

结节性甲状腺肿并发甲状腺癌为当下临床常见甲状腺病症,据数据统计,此病占所有甲状腺结节性疾病16.8%,症状较为隐匿,增加临床诊断困难,更有甚者在手术中发生漏诊表现,影响临床疗效[4]。加之二者间影像学特征具重叠性,继而引致甲状腺错诊、漏诊。基于诊疗方案层面,甲状腺癌、结节性甲状腺肿存有一定区别,其中甲状腺癌以手术为首选诊疗方案,术后联合内分泌治疗,以达到预后改善效果。结节性甲状腺肿复发率较高,手术从某种意义上讲并非最佳诊疗手段,少数病例行病理诊断后依旧会出现恶性病变,需再次采取手术诊疗,故而强化结节性甲状腺肿并甲状腺癌诊断效果意义重大[5,6]。超声与CT均是无创检查手段,具有良好的重复性,是当下临床诊断及鉴别甲状腺结节病症的关键方法[7]。实践指出,超声及CT诊断甲状腺病症准确率达50%以上。超声为甲状腺结节病首选诊断方案,该方式可对淋巴结转移及病灶数目状况进行敏感反应。经超声检查后可见,结节性甲状腺肿并甲状腺癌结节呈不规则状态,纵横比超过1,且边界模糊,经CDFI证实结节及其毗邻组织血流信号丰富[8,9]。陈广银等[10]指出,罹患甲状腺癌者,其体内血管增生,结节内与其毗邻血流较为丰富,可将其视作区别、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良恶性病变的关键指标。随着甲状腺癌病灶逐渐扩增,体内血管与纤维组织亦随之增生,促进钙盐大量凝集,采取超声检查可以发现,砂粒状钙化并在,本次研究中,11例表现出砂粒状钙化病变。多项报道指出,甲状腺癌众多表现中最具代表性的为砂粒状钙化。此次研究结果示,辅以超声检查检查后,准确率达56.25%(18/32),考虑与下面几点有关:①超声检查者综合操作技术水平尚有待提升,考虑操作中未能对多发性结节做扫查处理;②两种疾病影像学特征极为相似,造成误诊;③一部分甲状腺癌病灶隐匿性较强,与毗邻组织无显著的清晰边界,增加漏诊率[11]。较超声一致,CT影像学亦具一定的特征性,一般而言,甲状腺组织内含丰富的碘元素,经CT检查后呈现为高密度,与此同时可见血管、肌肉组织间界限极为清晰,倘若出现甲状腺病变,存储碘细胞的场所即可遭受损伤,碘水平大幅度降低;CT平扫多为低密度区域,可将其视作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性病症的关键指标。另外,甲状腺癌本质属血供肿瘤病变,乳头状癌、纤维管束均集中于乳头中心位置,基于增强扫描后表现更为显著,较正常甲状腺,其密度差显著下降,边界模糊,常常有边界反转特征。研究证实,CT增强扫描所表现的“边界反转征”可视为甲状腺癌诊断的特异性指标[12]。相对于甲状腺良性病症,甲状腺癌侵袭性较大,可跨过甲状腺包膜波及毗邻组织,CT可见包膜损伤,病灶无清晰边界,此次研究与其不相一致。同时,多项报道指出,结节边界及毗邻组织受袭表现能够作为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标准,本次研究中,CT诊断准确率62.50%(20/32),准确率受碘对比剂及影像学医生水平等因素影响。临床发现,CT可有效明晰甲状腺结节与其周边组织的相关关系,然而受限于容积效应约束下,CT对于内部状况显示效果不佳,于甲状腺结节病鉴别诊断中远不如超声。特别是钙化结节内分布的具体状况、纵横比及血流状况方面效果良好,但在微小恶性病灶中具较高的漏诊率[13-15]。鉴于此,建议将两种影像学手段有机结合进行结节性甲状腺肿并甲状腺癌的精准性判定。此研究结果示,超声协同CT诊断准确率87.50%(28/32),提示超声联合CT诊断可提高疾病诊断精准性,与既往研究报道一致。

综上,结节性甲状腺肿并发甲状腺癌采取超声与CT联合诊断效果理想,能够有效提高疾病检出准确率,帮助临床制定可行性诊疗方案,促进患者身心康复。

猜你喜欢

结节性甲状腺癌影像学
2022 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专题介绍
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1例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甲状腺癌“低位领”式与“L”型切口淋巴结清扫术的比较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性肿瘤临床分析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控措施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的研究进展
卵巢甲状腺肿影像学分析1例
结节性筋膜炎的MRI特征性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