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罩在手术室内困难气道中进行处理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2022-04-15王静福建省邵武市立医院麻醉科福建邵武354000
王静 福建省邵武市立医院麻醉科 (福建 邵武 354000)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喉罩在手术室内困难气道中进行处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为2019年3月~2021年3月60例困难气道患者,以随机单双号法分组,设置为对比组(n=30,气管插管全麻)、研究组(n=30,喉罩置管全麻),比较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首次成功率96.67%较对比组80.00%更高,操作时间(41.45±3.48)s较对比组(103.27±10.51)s更少(P<0.05);两组在操作时、苏醒时两个阶段心率、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且研究组各项体征波动明显较对比组更小(P<0.05);置入前,两组气道密封压、Pet-二氧化碳分压水平比较均无差异(P>0.05),成功置入、术毕拔除时,研究组气道密封压水平均较对比组更低(P<0.05),Pet-二氧化碳分压水平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66%较对比组26.66%更低(P<0.05)。结论:在手术室内困难气道之中采取喉罩置管处理方式,能够明显提高首次置管成功率,缩短操作时间,同时,还可以更好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处于稳定状态,最大程度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困难气道指具有5年以上临床麻醉经验的麻醉医师在面罩通气时遇到上呼吸道梗阻或气管插管时遇到困难的临床情况[1]。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组织专家组,在参考国外近年困难气道管理指南的基础上,结合国情和国内的临床经验起草和制定了困难气道管理专家意见,目的是为我国临床麻醉中的困难气道处理提出指导性意见,使困难气道的处理规范、便捷、准确,有利于降低脑损伤、呼吸心跳骤停、不必要地气管切开、气道损伤以及牙齿损伤等不良后果的发生率。对于困难气道患者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具有较高要求,若操作不当,极易使患者陷入缺氧状态,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气管切开、脑损伤以及死亡等严重后果,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困难气道患者手术室气道管理效果需引起临床高度重视[2,3]。喉罩一般在使用、操作等方面较为便捷,并且对黏膜组织造成的伤害较小,其具有的这些优势已将喉罩推广成了对于气道进行全麻管理的一种重要方法。本次研究抽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60例困难气道患者,分别采取气管插管全麻、喉罩置管全麻,对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来源为2019年3月~2021年3月60例困难气道患者,以随机单双号法分组,设置为对比组(n=30,气管插管全麻):男16例、女14例,年龄20~70岁,平均(45.12±10.51)岁,BMI指数20~25kg/m2,平均(22.19±1.25)kg/m2,ASAⅠ级18例、Ⅱ级9例、Ⅲ级3例;研究组(n=30,喉罩置管全麻):男15例、女15例,年龄21~70岁,平均(45.56±10.49)岁,BMI指数19~25kg/m2,平均(22.08±1.23)kg/m2,ASAⅠ级17例、Ⅱ级10例、Ⅲ级3例;统计学分析2组基线资料:P>0.05,研究可行。
纳入标准:(1)纳入对象符合困难气道诊断指南与标准[4];(2)临床病历资料完整、真实;(3)事先对研究内容、目的等知情;(4)研究经过相关部门(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排除标准:(1)参与其他试验、研究者;(2)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者;(3)语言、听力以及认知等功能存在障碍者;(4)中途退出观察者。
1.2 方法
两组均于术前做好充分准备工作,全面评估手术可行性,制定应急预案,同时,协助完成各项术前检查,加强心率、脉搏等生命体征变化监测。
对比组(n=30,气管插管全麻):综合考虑患者体重、身高等因素,以此为依据选择最合适导管进行气管插管麻醉,予以通气操作,根据手术需求维持麻醉。
研究组(n=30,喉罩置管全麻):至患者下颌完全松弛,取大小合适的喉罩置入患者咽部并进行固定,与呼吸机回路连接,向喉罩套里注气,直至套囊压力达到60cmH2O,医护人员采用手动通气方式明确喉罩通气功能,检查是否存在漏气情况,如果胸廓起伏良好(匀称、明显),SpO2>95%、有效呼气末CO2波形,固定喉罩,给予间歇性正压通气,合理控制通气频率、潮气量,向食管引流管中注入利多卡因凝胶(约2mL左右),按压胸骨上窝,观察凝胶是否出现波动、引流管是否发生漏气,并确认胃管是否顺利放置。喉罩选择标准:体重30~50kg(包括50kg),选择3号喉罩;体重51~70kg,选择4号喉管;体重≥70kg,选择5号喉管。喉罩成功标准:胸廓起伏良好(匀称、明显),未见气体从口咽部、引流管等部位漏出,气道峰压处于正常范围。
1.3 观察指标
将首次置入情况、体征变化情况、置入喉罩前后通气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作为评价指标。首次置入情况:包括首次成功率、操作时间;体征变化情况:分别监测记录操作时、苏醒时两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实际情况;置入前后通气效果:于麻醉前、成功置入、术毕拔除时,监测记录气道密封压、Pet-二氧化碳分压。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声嘶、躁动、咽部不适等,发生率根据实际发生类型进行统计计算。
1.4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首次置入情况
研究组首次成功率96.67%较对比组80.00%更高,操作时间(41.45±3.48)s较对比组(103.27±10.51)s更少(P<0.05),见表1。
表1.首次置入情况
2.2 体征变化情况
两组在操作时、苏醒时两个阶段心率、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且研究组各项体征波动明显较对比组更小(P<0.05),见表2。
表2.体征变化情况(±s)
表2.体征变化情况(±s)
组别/指标 心率(次/min)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操作时对比组(n=30) 90.37±2.56 130.41±13.42 95.11±14.38研究组(n=30) 66.14±2.51 123.56±10.39 83.41±10.27 t 37.017 2.211 3.627 P 0.000 0.031 0.001对比组(n=30) 94.68±2.74 140.33±13.57 96.95±14.46研究组(n=30) 70.22±3.05 124.74±10.85 82.36±10.04 t 32.676 3.969 4.228 P 0.000 0.000 0.000苏醒时
2.3 置入前后通气效果
置入前,两组气道密封压、Pet-二氧化碳分压水平比较均无差异(P>0.05),成功置入、术毕拔除时,研究组气道密封压水平均较对比组更低(P<0.05),Pet-二氧化碳分压水平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见表3。
表3.血压水平比较(±s)
表3.血压水平比较(±s)
组别 n 气道密封压(cmH2O) Pet-二氧化碳分压(mmHg)置入前 成功置入 术毕拔除 干预前 干预后对比组 30 30.35±3.89 28.42±2.35 29.33±3.05 35.57±3.55 36.41±3.33 37.11±3.16研究组 30 30.79±3.91 24.78±2.04 25.68±2.84 35.49±3.61 37.88±3.21 37.09±2.98 t 0.437 6.407 4.797 0.087 1.741 0.025 P 0.664 0.000 0.000 0.931 0.087 0.980
2.4 并发症发生率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66%较对比组26.66%更低(P<0.05),见表4。
表4.并发症发生率
3.讨论
在全身麻醉手术中困难气道为常见情况,相关统计证实,接受全麻手术治疗患者中,5%左右患者会发生困难气道情况,如果不能进行有效处理,不仅会对手术实施带来阻碍,严重时甚至还会造成其他严重不良后果,因此,需引起临床重视[5-7]。目前,处理和解决困难气道措施较多,其中,气管插管、喉罩置管应用相对比较广泛,气管插管属于传统处理方式,虽然可改善患者呼吸情况,但是,气管插管过程会对患者咽部、气管造成一定刺激,且极易损伤呼吸道黏膜,导致声带损伤、软骨脱位等不良情况,另外,在置管、拔管时对肾上腺系统刺激较大,可造成明显体征变化,对患者恢复、安全极为不利[8,9]。喉罩属于新型呼吸系统管理工具,与传统气管插管比较,具有一系列优势,比如: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以及损伤更小等,将其应用于手术室内困难气道之中可取得更为良好的效果[10],在实际喉罩置入应用中为积极降低患者咽喉不适风险,可在喉罩润滑剂涂抹同时,涂抹复方利多卡因软膏,舒缓咽喉肌肉组织,减少喉罩置入时咽喉肌肉紧张所致操作性损伤,对于喉罩应用安全性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本次研究:研究组首次成功率96.67%较对比组80.00%更高,操作时间(41.45±3.48)s较对比组(103.27±10.51)s更少(P<0.05);两组在操作时、苏醒时两个阶段心率、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且研究组各项体征波动明显较对比组更小(P<0.05);置入前,两组气道密封压、Pet-二氧化碳分压水平比较均无差异(P>0.05),成功置入、术毕拔除时,研究组气道密封压水平均较对比组更低(P<0.05),Pet-二氧化碳分压水平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66%较对比组26.66%更低(P<0.05);结果说明喉罩在手术室内困难气道之中进行处理的临床应用效果确切,分析原因在于喉罩置管首次置管成功率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减轻对咽部和气管的刺激及损伤,进而使得患者生命体征、全身循环更加稳定,并发症更少,安全性得以明显提升,因此,其临床应用效果已经得到医生、患者认可[10-12]。喉罩作为具有高使用效率及安全性的气道置管技术已成为现阶段气管插管的主要应用类型,并已成为老年、儿童全麻手术首选气管插管方案。但在实际置管应用中,老年患者多存在困难气道指征,或对喉罩置入实施造成阻碍,影响置管效率,并可受重复性操作影响,诱发咽喉损伤,因此,需在现有喉罩置入技术基础上合理选择置入喉罩类型,以提升患者术中气道管理质量[13-18]。
综上所述,在手术室内困难气道之中采取喉罩置管处理方式,能够明显提高首次置管成功率,缩短操作时间,同时,还可以更好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处于稳定状态,最大程度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喉罩置管可作为推荐在手术室内困难气道患者处理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