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与普通紫杉醇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2022-04-15李颜君
李颜君
乳腺癌是女性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已经逐渐成为了女性发病率最高的一种肿瘤疾病,尽管乳腺癌的整体治疗效果优于其他肿瘤疾病,但是转移性乳腺癌在实际治疗效果上还是有待提升的[1-3]。注射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在原有紫杉醇基础上进行了有效改进,根据国外相关报道也说明了转移性乳腺癌使用该种药物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文选取2016 年2 月~2020 年2 月本院收治的75 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该病的实际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2016 年2 月~2020 年2 月本院收治的75 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7 例)和对照组(38 例)。观察组患者年龄45~75 岁,平均年龄(58.0±6.3)岁;病理类型:31 例患者为浸润性导管癌,6 例患者为小叶癌。对照组患者年龄41~72 岁,平均年龄(56.0±6.1)岁;病理类型:29 例患者为浸润性导管癌,9 例为小叶癌。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纳入标准:治疗前血常规、肝脏功能和肾脏功能及心电图检查等结果均正常;均自愿参加研究,其家属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
注:两组比较,P>0.05
1.2治疗方法
1.2.1观察组 患者采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Abraxis BioScience,LLC,注册证号H20091059,规格:100 mg/瓶)260 mg/m2,静脉滴注30 min,每3周给药1次,且每21 天为1 个疗程。全部患者均接受4 个疗程的化疗治疗。
1.2.2对照组 患者采用普通紫杉醇(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3001,规格:5 ml∶30 mg)治疗,在治疗前12 h 口服地塞米松10 mg,治疗前6 h再口服地塞米松10 mg,治疗前30 min 给予苯海拉明20 mg 肌内注射和西咪替丁0.4 g 加入100 ml 0.9%的氯化钠注射液中进行预处理,注射使用普通的紫杉醇135 mg/m2,在3 h 内完成静脉注射,在第1、8 天给药,且每21 天为1 个疗程.全部患者均接受4 个疗程的化疗治疗。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近期疗效,采用实体肿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CIST 1.1 标准进行疗效评价。完全缓解(CR):所有目标病灶消失,任何病理性淋巴结(无论是否为目标病灶)短轴值必须<10 mm;部分缓解(PR):以临界直径的总和为参照,所有目标病灶直径的总和至少减少30%;病灶稳定(SD):以目标病灶半径的总和最小值为参照,既达不到缓解标准,也达不到恶化标准者;疾病进展(PD):以目标病灶直径总和最小值为参照,所有目标病灶直径总和至少增加20%,另外直径总和增加绝对值必须>5 mm[4]。总有效率=(CR+PR)/总例数×100%。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骨关节及肌肉酸痛、手足末端麻木、恶心呕吐、疲乏、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升高、感染,其评价标准使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通用毒性分级标准(NCL-CTC)3.0 版本进行评价,且分为0~Ⅳ度[5]。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n,n(%)]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骨关节及肌肉酸痛、手足末端麻木、恶心呕吐、疲乏、AST 和ALT 升高、感染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n)
3 讨论
紫杉醇是从红豆杉的树皮或者针叶中所提取出来的一种抗肿瘤药物,自从1992 年美国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上市以来,已经广泛使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实际治疗中[6]。但是由于紫杉醇是很难溶于水,传统紫杉醇在使用中需要溶于聚氧乙烯的蓖麻油,需要与无水酒精混合以增加其水溶性,二聚氧乙烯的蓖麻油在患者体内的降解过程会释放组胺,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过敏现象,也会引起患者神经细胞内颗粒的释放及脱髓鞘,并加重紫杉醇在患者体内的外周神经毒性[7-10]。聚氧乙烯的蓖麻油还可以在患者血液中组成微小颗粒并包裹紫杉醇的分子,从而影响药物分子在相关组织间的扩散,最终影响抗肿瘤治疗效果。相关研究[11]发现,聚氧乙烯的蓖麻油可以溶解利用聚氯乙烯(PVC)的材料所制作的输液器中的相关材料,从而引起患者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美国生物科学公司所研制的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制剂ABI-007 是紫杉醇和人血白蛋白经过高压震动技术研制而成的纳米微粒紫杉醇的冻干粉剂[12]。在实际使用时只需要向瓶子中注入15 ml 生理盐水就可以形成直径120~150 μm 的微粒紫杉醇悬浮液,可直接进行静脉注射,这样的方式不仅有效提升了紫杉醇的实际剂量,缩短了注射时间,且在实际使用该药物前不需要进行预处理的相关治疗。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54.1%,高于对照组的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证实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治疗效果优于普通紫杉醇。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周围神经毒性,虽然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在使用前未经过抗过敏处理,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未出现过敏现象。患者在骨髓抑制上主要是以Ⅰ~Ⅱ度为主,Ⅲ度骨髓抑制较少见,仅有1 例患者出现Ⅳ度骨髓抑制,且经过大剂量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和相关预防性抗感染治疗后均可以恢复正常;周围神经毒性则以手足末端的麻木、骨关节疼痛和肌肉酸痛为主,其他不良反应在经过有针对性治疗后均得到了好转。
综上所述,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效果优于普通紫杉醇,患者对于相关不良反应可以耐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