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国峰李品种在重庆的引种试验初报
2022-04-15伊洪伟罗治平
赵 倩,方 波,3,伊洪伟,罗治平
(1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重庆,401329;2 重庆市璧山区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中心,重庆,402700;3 重庆璧山都市果业研发中心,重庆,402768)
李是重庆市当前重点发展的果树产业,据统计,2020年,全市李种植面积9.1万hm2,其中投产面积约5.3万hm2,较2013年的2.7万hm2增长96.3%,产量由25.6万吨增加至67.0万吨,增长161.7%,其主要栽培品种为巫山脆李、宛青、歪嘴李、粉黛脆李等江安李系列品种,存在栽培品种单一、果实品质降低、病虫害暴发严重等问题。为丰富重庆市李品种结构,2017年重庆市农业科学院从国家李杏资源圃(辽宁熊岳)引进3个国峰李品种,该系列均由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通过有性杂交培育而成,其中国峰2号以晚熟香蕉李为母本,猎人为父本;国峰17号以海城苹果李为母本,秋姬为父本;国峰7号以龙园秋李为母本,澳14为父本,3个品种在北方种植区表现出极优质、晚熟等特征[1]。但其是否能适应重庆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有无发展前景,还需对其生长结果习性、植物学特性、果实品质性状、物候期等特性进行系统观察和评价。本试验通过对3个引种材料在重庆璧山区的主要性状进行测定分析和综合评价,明确其在重庆地区的品种特性及适应性,以期为重庆李产业品种结构调整、资源开发利用、种质创新改良等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情况
重庆市璧山区大兴镇船形村,北纬29.53°,东经106.16°,海拔315 m,年均温19.2 ℃,最低温1.3 ℃,最高温41.6 ℃,全年日照时数955~1 189 h,年均降雨量1 170~1 406 mm。
1.2 试验材料
引种试验材料为国峰2号、国峰7号、国峰17号,砧木为普通毛桃,均于2017年引进,当年早春进行定植。苗木定植前,平整台地、壕沟改土,每667 m2施入有机肥2 000 kg,按照株行距4 m×5 m定植,定植后全园采取相同修剪管理,即定植当年对3个品种进行统一定干,2018、2019年对李树各进行1次冬季修剪。定植第2年即有少量挂果,2020年进入盛果期,2018—2020年进行连续观测,选取2020年植株、叶片、果实进行相关调查及分析。
1.3 试验方法
田间调查参照《李种质资源描述规范与数据标准》[2],每个品种随机选取长势一致的结果树5株,对各品种的生长结果习性、植物学形态、果实外观、物候期等特征进行测量及描述。
选取成熟度一致的果实,每个品种各200个,进行果实品质分析:采用电子秤测定果实单果质量,游标卡尺测定果实纵横经;ATAGO手持测糖仪(Pocket Pal-1,日本)测定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果实硬度计(GY-4)沿果实赤道面测定果实带皮硬度和去皮硬度(kg/cm2);参照国家标准《食品中总酸的测定》(GB/T 12456—2008)的滴定法测定果实可滴定酸,以苹果酸计,换算系数为0.067;硫酸蒽酮比色法[3]测定果皮及果肉可溶性总糖,以葡萄糖作标准曲线;Folin-Ciocalteau法[4]测定果皮及果肉总酚,用没食子酸作标准曲线;参照王亚君的[5]方法测定果皮及果肉总黄酮,以芦丁标样做标准曲线。参照Lee等[6]的方法测定果皮及果肉花色苷含量。所有指标均进行3次生物学重复。
1.4 数据分析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和SPSS 19.0统计与分析数据,Photoshop CS5 进行图片整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长结果习性
3个国峰李品种植株形态见图1,国峰2号和国峰17号树势较强,树姿开张,枝量多,生长势旺盛,而国峰7号树势较弱,树姿直立,成枝量少。对2020年的植株生长量及单株产量进行统计,结果表明,3个品种树高无显著差异,但国峰7号植株干径、冠幅(南北×东西)、1年生枝长度、1年生枝粗度均显著低于国峰2号和国峰17号;国峰17号干径、1年生枝长度和1年生枝粗度最大,分别为11.66、185.60和1.65 cm;国峰2号冠幅相对较大,为4.46 m×4.94 m。3个品种均于定植后第2年(2018年)开始少量挂果,早果性好,2020年进入盛果期。对2020年单株产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国峰17号单株产量最高,为82.5 kg,折合每667 m2产量为2 723 kg;国峰2号单株产量65.4 kg,较国峰17号低,但无显著差异,折合每667 m2产量为2 158 kg;国峰7号单株产量最低,为12.9 kg,折合每667 m2产量426 kg(见表1)。
注:A.国峰2号,B.国峰7号,C.国峰17号;其对应的1.植株形态,2.叶片形态,3.结果状,4.果实形态;标尺=1 cm图1 3个国峰李品种植物学形态
表1 3个国峰李品种生长结果习性
2.2 植物学性状
国峰2号(图1,A),叶片稍小,长93.89 mm,宽44.07 mm,倒卵圆形,叶尖长突尖,叶基楔形,叶缘钝齿状,叶柄腺肾形,花单瓣、白色。平均单果质量101.2 g,横径55.68 mm,纵径54.92 mm,果形指数0.99,果实圆形,梗洼深,缝合线浅,果实较对称,果皮底色黄色,果皮彩色红色,果肉黄色,皮肉不易分离,半离核。
国峰7号(图1,B),叶片长99.84 mm,宽46.79 mm,椭圆形,叶尖短突尖,叶基楔形,叶缘钝齿状,叶柄腺肾形,花单瓣、白色。平均单果质量74.8 g,果实圆形,梗洼深,缝合线浅,果实较对称,果皮底色黄色,果皮彩色紫黑色,果肉黄色,近果皮和果核处呈红色,皮肉不易分离,黏核,风味浓郁,酸甜可口。
国峰17号(图1,C),叶片长110.76 mm,宽50.13 mm,椭圆形,叶尖长突尖,叶基楔形,叶缘细锯齿状,叶柄腺肾形,花单瓣、白色。果实较大,平均单果质量160.8 g,最大单果质量可达199.6 g,果实圆形或心脏形,梗洼较浅,缝合线浅,果实较对称,果皮底色黄绿色,果皮彩色紫红色,果肉黄色,皮肉不易分离,半离核。
表2 3个国峰李品种叶片、花和果实特征
2.3 果实品质分析
参照原选育单位[1]对3个国峰李品种成熟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描述可确定果实成熟期。由表3可以看出,3个品种果实成熟时都具有较高的果实带皮硬度(9.13~10.43 kg/cm2),果实去皮硬度具有一定差异,国峰7号果实去皮硬度最高,为6.30 kg/cm2,国峰17号果实去皮硬度最低,为4.93 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差异较大,其中国峰7号含量最高,可达17.6%,国峰2号含量最低,为12.7%。国峰7号和国峰17号可滴定酸含量较高,差异不显著,国峰2号可滴定酸含量最低为0.88%。3个品种中,果肉中的可溶性总糖含量均高于果皮,其中国峰7号果肉可溶性总糖含量最高,为11.06%,国峰2号最低,为8.67%。
对3个品种果皮和果肉的抗氧化活性成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见表3。3个品种中果皮的花色苷、总黄酮、总酚含量均高于果肉。国峰7号果皮花色苷含量最为丰富,高达389.43 μg/g,约为国峰2号(26.09 μg/g)的15倍。而果肉中,仅在国峰7号中有少量检出,国峰2号和国峰17号果肉中均未检出花色苷。国峰7号果皮总黄酮含量最低(3.12 mg/g),但果肉中含量最丰富(1.21 mg/g),国峰2号和国峰17号果皮、果肉总黄酮含量相差较大,果皮总黄酮含量约为果肉含量的5倍。3个品种中果皮总酚含量差异较小,果肉含量相差较大,其中果皮总酚含量最高的为国峰17号(1.54 mg/g),果肉总酚含量最高的为国峰7号(0.73 mg/g)。
表3 3个国峰李品种果实品质分析和抗氧化活性物含量
2.4 物候期
2020年,3个国峰李品种在2月初开始萌动,3月上旬陆续达到盛花期,花期可持续约11天。果实成熟期在7月上中旬,国峰7号约7月10日成熟,成熟期最早,国峰2号和国峰17号成熟期相对较晚,分别在7月14日和7月17日,相较辽宁盖州8月中下旬的成熟期,提前了30~40天。果实发育期130~136天,营养生长期266~279天。
表4 3个国峰李品种物候期(2020年)
2.5 抗逆性
通过连续3年的试点观测试验表明,该品种在引种地璧山区船形村能正常生长,对土壤要求不严格,抗旱、抗寒、抗高温能力较强。重庆地区常见病虫害红点病、细菌性穿孔病、袋果病等未见发病。流胶病发病率为1.43%,病害程度较轻,果实成熟期如遇雨季易出现褐腐病及裂果现象。在栽培管理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势;合理修剪、通风透光,减轻园区空气湿度;建立良好的排灌系统,控制土壤水分;注重病虫害提前防治及果实成熟期避雨。
3 结论
国峰系列品种在重庆市璧山区于7月上中旬成熟,与辽宁等北方种植区相比,成熟期至少提前1个月,具有良好的市场优势,与重庆市地方品种青脆李相比,具有果个大、颜色艳、风味浓、抗病性较强等优点。该系列品种性状优良,在重庆地区种植具有良好市场前景,可作为杂交育种的亲本材料,也是重庆市李产业结构调整中具有极大推广价值的李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