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Flash课件在大班科学活动中的应用

2022-04-15柯梦蝶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应用

【摘 要】大班科学教学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教学活动,不能仅靠教师的讲解、图片的观察,必须要引导幼儿在反复观察实践中自主掌握知识和技能,以达到活动的预设目标。而Flash作为矢量动画制作软件,它以流式控制技术和矢量技术为核心,制作的动画具有动态效果好、操作性强的特点,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幼儿园活动中。文章以科学活动“循环的秘密”为例,探索如何将Flash课件在大班科学活动中巧妙应用,以达到活动目标。

【关键词】Flash课件;大班科学活动;应用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2)06-0236-02

当前,信息技术日益蓬勃发展,多媒体在幼儿园活动中的优越性也逐渐突显出来,各种多媒体手段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活动中,如PPT、白板、普罗米修斯、Flash等。其中Flash课件以其好看的动画效果和好玩的操作特点在大班科学活动中运用最为广泛[1]。幼儿园教育新《纲要》提出:幼儿

科学活动的目的在于对幼儿进行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2]。科学活动与Flash课件的有机结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大班科学活动“循环的秘密”中,抽象的循环现象仅仅用图片的方式不能很好地引导幼儿掌握,使用Flash课件能有效帮助幼儿具体形象地了解大自然及生活中的循环现象。

一、化静为动,巧妙激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面对枯燥的科学活动,学习兴趣是决定大班幼儿在科学活动中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3]。有些教师往往将教学活动局限于几张图片、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方式中,慢慢扼杀了幼儿在科学活动中的好奇和兴趣。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利用Flash课件图文并茂、声像并举、化静为动、直观形象的特点,可以为大班幼儿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幼儿身临其境,不但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还能让教师在活动中及时掌握幼儿的学习情况。

在大班科学活动“循环的秘密”中,当教师提问:“太阳会有什么秘密呢?”仅仅靠回忆来理解抽象的现象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比较困难。所以在这一环节中,笔者用Flash软件制作了从早到晚太阳的變化过程,以及太阳光在不同时间点的变化的动画视频,让幼儿在视频里就能完整了解一天中太阳的变化,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兴趣,也为接下来的活动展开奠定基础。

二、化虚为实,解决重点

这里的化虚为实即为化抽象为具体。大班幼儿虽然已具有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但还不是特别强,而仅凭借传统教具演示,科学活动中的许多科学现象、知识对于大班幼儿来说仍然是很难理解的,也是枯燥乏味的。如果凭借Flash课件的特有功能,便能使这一问题迎刃而解。Flash课件中可以利用图片的动态变化,使许多抽象、难以理解的科学现象变得生动有趣,把复杂的事物简单化,把演示的过程缩短,把抽象的现象具象化,在教学过程中以便教师讲解空泛的理论知识,使原来需要教师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仍讲解不明白的现象、知识变得更容易理解[4]。

“循环的秘密”是由一本科学绘本《风到哪里去了》改编设计的一个科学活动,教师根据绘本内容并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适当删选内容,最后呈现出活动中的“时间的循环”“水变化的循环”“树叶生命的循环”“四季的循环”“小鸟迁徙的循环”。但这些循环现象都很抽象,如何将这些抽象的循环现象具象化呢?笔者将Flash课件导入到iPad里,幼儿根据活动要求,对Flash里的图片和箭头进行操作,想一想、挪一挪、摆一摆,将正确的循环现象完成摆放,实现科学活动的动手操作。通过教师讲解故事,幼儿回答问题,最后教师用Flash课件展示小结,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利用图片和箭头把循环的秘密具体化,很好地解决了整个科学活动中的难点问题。

三、化被动为主动,突破难点

大班科学教育活动是引导幼儿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一个学习过程,所以更注重培养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精神。Flash课件通过听、看、说全方位吸引幼儿的各种感官,能帮助幼儿化被动为主动,激发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5]。传统的幼儿园科学活动中,教师讲解一步,幼儿做一步,亦步亦趋,效率低,效果差。借助Flash课件技术手段,有目的地创造一个良好的操作环境,强化目标,并指导幼儿操作,能有效培养大班幼儿的操作能力。

“循环的秘密”中的难点就是“水变化的循环”,因为雨水、水蒸气、云朵这三者的关系不能用具体形象帮助幼儿理解。所以笔者用Flash软件制作了一系列动画,通过动画帮助幼儿理解“水变化的循环”。然后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摆一摆、贴一贴、说一说,回忆“水变化的循环”,把这个循环过程用雨水、水蒸气、云朵图片和箭头展示出来,提高幼儿对“水变化的循环”的认识和理解,从而突破难点。

四、化小为大,深化主题

这里的化小为大就是增强科学活动的实效性,以一个点散发出无数个点,最后形成一个面,拓宽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只有思维开拓了,幼儿才能更好地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幼儿的自主能力和自学能力。在科学活动中,Flash课件能将浅显的表层现象上升到深层现象,帮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探索、发现科学现象,扩大教学场景,开拓幼儿眼界。同时,借助Flash课件还能形象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的优势,训练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幼儿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增强科学活动的实效性。

在“循环的秘密”中,“时间的循环”“水变化的循环”“树叶生命的循环”“四季的循环”“小鸟迁徙的循环”均是大自然界中的循环现象,但如何使幼儿上升到另一个层次呢?这就需要Flash技术的帮助。教师提问:“我们从早上到晚上,有没有出现什么循环往复的事情呢?”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Flash课件的动画操作,让幼儿在动画效果中进一步感受循环的奥秘。当然,这里的Flash课件只能是预设好的几个动画,如“花开花谢的循环”

“出发、终点的路程循环”“出生、死亡的生命循环”等,幼儿能根据这些Flash动画课件进一步感受生活中的循环秘密。同时,笔者也设置了一个白板环节,将幼儿回答的但Flash课件中没有的答案用简笔画的形式绘画出来,使幼儿对自己的答案有一个更深的理解。将其他多媒体软件和Flash课件有机结合在一起,能更有效地帮助幼儿理解相关内容,从大自然循环现象这个点拓展到生活方面的循环这个面,从点到面,化小为大,最终达到预设目标,帮助幼儿达到最佳的理解效果。

在大班科学活动教学中运用Flash课件,能有效激发大班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积极性;能化抽象为具体、化虚为实,解决科学活动中的难点问题;能化被动为主动,引导幼儿主动探索科学现象,自主理解科学知识;能化小为大,增强科学活动的实效性,帮助幼儿从一个点拓展到一个面,增强幼儿的拓展能力,发现更多的科学现象,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当然,Flash课件在科学活动中的应用也存在局限性,并不是每一个大班科学活动都适合运用Flash课件,教师要根据本次科学活动的具体内容,选择最适合科学活动的多媒体技术,达到科学活动的最佳化。教师要不断探索、发现Flash课件的妙处,合理运用,让Flash等多媒体技术辅助科学教学活动,更好地服务于大班科学活动。

【参考文献】

[1]刘占兰.幼儿科学教育[M].北京:北师大出版社出版,2000.

[2]张俊.幼儿园科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张晶.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课件《小蚂蚁,坐大船》制作解析[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14).

[4]任霞.正确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7(8).

[5]白彩霞.谈在数学课堂中如何科学地运用多媒体教学[J].数字化用户,2013(7).

【作者简介】

柯梦蝶(1989~),女,汉族,江苏昆山人,本科,幼儿园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猜你喜欢

应用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带压堵漏技术在检修中的应用
行列式的性质及若干应用
癌症扩散和治疗研究中的微分方程模型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微课的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