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朗读对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研究

2022-04-15王红萍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朗读写作能力策略

【摘 要】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但在语文课堂中,朗读却一直被忽视,许多语文教师没有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在语文课堂中进行朗读教学,可在培养学生语感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此,笔者试分析当前语文课堂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对策,以期为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朗读;写作能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2)06-0174-02

朗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际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往往只注重写作的教学,而对朗读的重视程度较低。事实上,朗读是写作的基础,只有具备良好的朗读能力,学生才能更好地完成写作任务。具有良好语感的学生,通过大量的朗读,就能对语言形成一种直觉思维能力,更容易理解语言的深层含义。可见,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朗读与写作的关系

学生掌握了朗读的方法,通过大量朗读,能提高写作能力。正如“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从这句话中就能够看出朗读对写作的重要性。学生应该多进行朗读,这样思维能力就会越来越高,所积累的语言和表达手法也会越来越多。朗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紧密相连,朗读是写作的基础和源泉[1]。学生能够通过朗读来提高语感和表达能力,更可以提升写作水平。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够通过语感的强弱来体现,语感能力强的学生能够迅速地掌握文章的内涵,在写作中也能够精准地运用优美的语句进行表达。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准确认识朗读的意义,应该培养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并帮助学生掌握朗读的方法,提高他们的语感能力及文章的阅读、鉴赏能力,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二、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策略

(一)教师示范朗读

为了让学生掌握朗读的方法,教师应该对文章进行声情并茂的示范性朗读,通过这种带有感情的朗读,能把其中蕴涵的思想感情准确地传达出来。通过教师的朗读,可以使学生产生兴趣,从而在听的过程中对文章大意、整体脉络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还可以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及感受,从而为以后的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如教师在朗读一篇与春天有关的文章时,因为春天是欣欣向荣并充满希望,因此教师在朗读时应该用柔和、舒缓的语调,这样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想要自己用文字描绘春天的愿望。

(二)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

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能力,最重要的是使学生对朗读材料产生兴趣。学生的好奇心都很强,所以教师选择的材料应是能引起学生强烈好奇心、激发他们兴趣的。如在讲解某一篇选自古典文籍上的文章时,首先要解释这篇古典文籍在历史上的地位,以及它对历史文化产生的影响。与此同时,在朗读过程中,教师也要对学生进行更多的引导,使学生能对朗读材料产生思想情感上的共鸣[2]。学生朗读有困难时,教师应给予学生鼓励,让学生建立自信,从而保持朗读的兴趣。

(三)重视朗读方法

在提高学生朗读能力方面,教师要重视朗读方法的传授,学生在朗读时应准确把握语音的轻重及语言的速度、情感等,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那些优美动人的文章。因此,教师要注意语音轻重、停顿长短、语气强调、语速快慢和抑扬有致。朗读时的语音轻重直接影响朗读效果。情感较强的句子应该重读,含蓄而耐人寻味的句子应该轻读。停顿长短是指所使用的标点符号不同,所停顿的时间都不一样,不同的停顿所表达出的感情色彩也不一样。语气强调是指人物在不同的情境中所使用的语气不同,因此可以通过语气来了解人物的性格。教师在示范朗读时要特别注意语调,准确体现人物的性格[3]。

此外,语速快慢还能起到烘托气氛、渲染场面的作用。一般来说,在表达快乐、愤怒、激昂的语气时,语速应加快,而在表达痛苦的语气时,则应减慢。抑扬顿挫是指朗读时要准确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该激动的时候激动,该婉转的时候婉转。良好的朗读方法更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语言表达技巧。

(四)丰富朗读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视听结合朗读、分角色朗读、自由品读等方式来丰富朗读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多维语感,从而更好地进行写作。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理解文章的美,如学生在学古诗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来引导学生进行朗读,从而使他们慢慢走进画面,体会到人物的性格特征[4]。在进行分角色朗读时,教师可以播放一些与文章感情有关的音乐,这既有利于学生提高对意境的感知能力,加深对人物性格的理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的交流能力、写作能力。自由品读是指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学生对文章的独特见解,可以作为他们写作中不可或缺的素材。

(五)指导学生掌握背诵的方法

背诵文章和朗读文章一样重要,它能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印象和理解,也能使学生记住那些优美的句子,在写作中化作己用,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有重要作用。教师需指导学生掌握背诵的方法,可以从熟读课文并理解文章大意,关注所背诵的字词的具体语境,把握重点词语,对文章的结构进行梳理,把握文章的内容和逻辑顺序,把握文章的写作特点等几方面入手。

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熟读,只有将文章读透了,進而理解文章大意,进而背诵文章[5]。文章里的文字在不同的语境下所表达出的效果是不同的,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字词所在的具体语境,以便对文章有正确理解。此外,任何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逻辑顺序,学生一旦掌握了文章的逻辑顺序,就能更容易地背诵出来。每篇文章都有自己的写作特点,所以把握文章的写作特点,对背诵文章也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对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如有些文章语言优美,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极大地体现了文学韵味[6]。所以学生在背诵这些文章时,就能够从中学习到相关写作手法,并在写作时进行运用。

综上所述,朗读是学生形成语感的一个重要过程,学生只有形成了语感,才能相应地提高写作水平。因此,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应正确认识到朗读对写作的重要作用,切实做到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使学生在写作时思维清晰、敏捷。

【参考文献】

[1]何立湘.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研究[J].成才之路,2020(4).

[2]温淑萍.改革作文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写作能力探研[J].成才之路,2020(2).

[3]潘果平.汲海量阅读之精髓 奠学生写作之基石——如何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提高写作能力[J].读与写(教师),2020(3).

[4]史得红.朗读: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原动力[J].甘肃教育,2020(5).

[5]王金月.浅谈“如何提升学生的作文素养”[J].神州(上旬刊),2020(7).

[6]任淑红.加强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J].教育研究,2020(10).

【作者简介】

王红萍(1978~),女,汉族,甘肃金昌人,本科,中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育。

猜你喜欢

朗读写作能力策略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构建校园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