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点五步”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2022-04-15张鹃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法应用策略

【摘 要】历史是初中阶段的重难点学科,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可以尝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四点五步”教学法,以此活跃课堂氛围,调控课堂节奏,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究,深入理解新知识。

【关键词】“四点五步”教学法;初中历史;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2)06-0048-02

在应用“四点五步”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人文关怀,从五个流程和四个突破点入手,也就是学、议、展、评、练和兴趣点、目标达成点、难点和重点,这样能够提高教学的全面性和针对性,打造初中历史高效课堂。

一、“四点五步”教学法概述

“四点五步”教学法是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目标的,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四点”就是四个教学突破点:兴趣点、目标达成点、难点和重点。教师如果以此为核心开展教学设计,那么教学将会更有针对性。“五步”就是五个教学流程:学、议、展、评、练。教师要考虑到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应用“四点五步”教学法,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全面消化所学到的知识点[1]。

二、“四点五步”教学法的具体应用策略

(一)学——基于学生兴趣,导入新知

1.趣味故事导入法

历史上的每一个节点都有较为重要的历史事件,这背后又包含着一个又一个的历史故事及人物。如果教师基于课堂内容,通过这些故事来吸引学生,那么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也能够认识到,历史是有趣的,学习历史的过程也一定是有趣的。

如在学习“新文化运动”这一节时,教师可以提前收集整理一个有关陈独秀剪辫子的故事,并在引入新知识之前为学生讲这个小故事。

师:大家都知道陈独秀吗?

生:知道,他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倡导者。

师:没错,那么大家知道吗?他一生所做的事情都可以用三个字来总结,那就是“剪辫子”。1902年秋季的某一天,因为守旧学监姚昱做了很多蛮横无理、故意伤人的事情,因此陈独秀为首的一行人想找一个机会修理修理他。于是就挑了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悄悄潜入他家,一个人抱住姚昱的腰,一个人死死地摁着他的头,陈独秀则用剪刀将姚昱头上的辫子剪了下来,这可是一个大快人心的事件。后人认为陈独秀这一生都在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剪掉大家心中的辫子。

这个故事较为有趣,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入新文化运动的知识点。学生只能够从影视资料、历史课本上了解陈独秀,所以只知道他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却不知道他也是一个真实、敢做敢为的人,能够勇敢地挑战当时的腐朽社会。通过这个故事,学生就能够对陈独秀产生更深刻的印象,后续学习也会更加顺利[2]。

2.问题情境导入法

要想让学生有探究学习的兴趣,教师就要想方设法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主动探究。所以教师可以采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利用一些趣味性较强、内容较为丰富的历史问题让学生主动思考。

如教师可以播放一段关于武昌起义的影视片段,同时给学生提供一些文字、图片资料。之后教师用慷慨激愤的语言来详细地讲解武昌起义,此时课堂上也形成了浓厚的爱国情感氛围。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思考。

师:大家结合自己看到的内容说一说,武昌起义的时间、地点以及领导人物分别是什么?起义为什么能够成功?起义胜利后全国的形势又是怎样的?

这三个问题能够有效勾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也能够围绕这三个问题开展深度学习,此时就是引入新课的最佳时机[3]。

(二)议——小组合作讨论,探究问题

在成功导入新课后,学生会遇到一些难点和重点,有一部分知识点可能是学生难以理解的,有一些问题可能是学生无法独立解决的。基于此,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共同讨论的方法,让小组内部先尝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如果不能解决,那么可以总结问题,把它提交给教师,教师统一整理这些问题,集中讲解。

如在学习完“中华民国的创建”后,教师通过与学生交流,了解到很多学生不知道辛亥革命到底是失败了还是成功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在课堂上开展合作辩论的活动。

师:大家对于这场革命是否成功有着不同的看法。那么,持不同观点的同学可以进行一次辩论,辩论的目的不是为了判断谁对谁错,而是让大家讲出自己的想法,共同探讨达成共识。所以小组内部可以先共同讨论,确定小组的意见,之后小组根据自己的观点寻找相关的资料[4]。

各小组在讨论后,确定了各自的观点,然后分为正方和反方,在激烈的辩论后,学生能够对辛亥革命有更深刻的了解,也可以牢牢掌握重点知识,既解决了学生的难点、重点问题,又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展——踊跃展示所学,解决难题

经过小组讨论后,学生能够解决很多自己不懂的难题,但往往仍有一些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教师要把这些问题整理在一起,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

依然以“中华民国的创建”为例,一些思维较为活跃的学生在课下向教师提出了一些问题:帝国主义在面对义和团运动的时候,采取了联合出兵干涉的方式,那么为什么帝国主义面对辛亥革命保持了“严守中立”的态度?为什么南京临时政府中存在着很多旧官僚以及立宪派,但主体依然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呢?提出这些问题表明该学生已经看到了一些历史的本质,面对这些问题,教师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公开讨论回答,让学生大胆发言,自由讨论。最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补充总结,这样就能够共同解决这些难点问题。

(四)評——拓展延伸点播,深化理解

在这一个环节,教师要先评价学生在前三个环节的学习状态、效果,做好评价激励。之后教师要点评精讲,也就是把前几个环节学生讨论的重点列出来,适当地进行知识延伸,联系现实社会,缩短历史和现实间的距离。

依然以上文学生提出的“为什么帝国主义对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会有不同的态度?”这一问题为例,教师可以讲一个“着火”的案例。

师:如果某个人在床上抽烟,一不小心点着了自己的被子,此时火刚刚燃起,所以损失比较小,那么大家会怎么做呢?

生:快速灭火,泼一盆凉水……

师:没错,义和团运动就好像刚着火的被子,还没有达到可以摧毁清政府的程度,但辛亥革命就好像火已经烧着了整个屋子,已经能够推翻清政府。

这样一来,学生会觉得一些抽象的知识瞬间变得形象起来,也就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五)练——实践巩固练习,应用知识

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学会知识的具体应用,掌握应用方法。在设置训练题时,教师要从基础知识入手,让学生能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

如基于上文所学,教师设置了一个练习题:假设你是一名记者,正好经历了辛亥革命、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等一系列事件,请你围绕“中华民国的抗争”这个主题写一篇新闻稿。学生需要搜集、整理资料完成新闻稿的撰写,以客观的角度来评论这些事件,也强化了对知识的理解。

总之,教学理念在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变化,初中历史教师要合理应用“四点五步”教学法,不断调整应用方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

[1]张青.浅析五步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1).

[2]何龙安,刘家喜.“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双主体课堂构建浅析——基于“五步教学法”实践的反思[J].文教资料,2020(24).

[3]徐巍巍.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融入[J].中学教学参考,2014(19).

[4]包义华.莫让“合作”流于形式——对初中历史合作学习的有效教学探究[J].学苑教育,2014(9).

【作者简介】

张鹃(1977~),女,汉族,江苏兴化人,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历史教学。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教学法应用策略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