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趣味数学享数学之美

2022-04-15吴春梅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10期
关键词:宝盒胡萝卜狐狸

吴春梅

摘要:小学生年龄比较小,接受能力一般比较弱,注意力很难持久,尤其是在面对像数学这样专业性比较强的学科时,注意力更难维持长时间的集中。在实际的数学教學过程中,如果能结合数学故事进行教学,那么既能增强数学知识的趣味性,也能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在数学课的概念教学、数学素养培养等过程中,合理地利用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故事来进行数学知识的有效迁移,也将事半功倍。

关键词:数学故事探索能力数学概念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形象且有趣的教学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打破固定思维,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依托数学故事来进行课堂教学,引入学生耳熟能详或是饶有兴致的故事将会让他们更加轻松、主动地走进数学课堂,课堂也收到会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常用数学故事,激发学习兴趣

中低学段的小学生多为具体形象思维。数学故事就像是点燃学生学习知识的一团火焰。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精心创设一些有趣且生动的故事情境,以充满童趣的儿童语言来进行数学知识的教学,从而吸引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进而将注意力长时间地集中于一节课上。

笔者在教学“观察物体”时,首先请听过“盲人摸象”这个故事的学生给大家讲讲故事的经过,然后以这个学生都熟知的故事导入新课。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快速激发,也就很快地掌握要全面、多角度地观察物体,否则就会闹出和盲人摸象一样的笑话。

在讲授“认识线段”这节课的时候,课的开始笔者先出示了同学们大课间在操场上运动的图片,然后指着图片中正在跳绳的两个同学跟大家说:其实正在跳绳的小朋友们之间也蕴含着数学知识,你们知道是什么吗?简简单单的一幅图片,配上一个开开心心的小故事,就让学生们上课的状态和情绪更加饱满。

在做一些相关知识的练习时,如果只是单纯地练习,那学生就会缺乏积极性。如果用故事来设置情境,更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比如在教学“混合计算”的时候,计算20+9-7,用故事来导入:小红帽在去外婆家的路上,穿过森林时看到地面上有20个蘑菇,高高兴兴地采完以后,发现旁边还有9个蘑菇,她带着这么多的蘑菇到了外婆家里,送给了外婆7个蘑菇。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小红帽算一算她现在还剩多少个蘑菇吗?结合学生熟知的小红帽的故事设计简单的数学情境,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得更加浓烈。而且小学生天性善良单纯,觉得计算出结果是对小红帽的一种帮助,也更愿意主动动手试一试来解决问题。

二、多用数学故事,培养探索能力

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一般比较缺乏,而且主动探索能力较弱。正因为如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更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特别是主动探索能力的培养。多用数学故事来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索,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能力。

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笔者首先给学生讲了加勒比海盗的故事:杰克船长历经艰难险阻终于找到了两个宝盒,这两个宝盒里面藏着无数金币,如果让你用数学的方式去表示其中一个宝盒里面金币的个数,你会怎么表示?另一个宝盒比这个宝盒的金币数多50个,你又可以怎么表示这两个宝盒的金币数?学生在自主探索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了用字母表示数的含义:字母可以表示未知数,也可以表示任意数;含有字母的关系式可以表示一种运算关系,也能表示一种计算结果。而且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这个宝盒是有一定的容积的,所以里面的金币的数量也是有一定的范围的。在这个新知探索过程中,伴随着有趣的数学故事,学生的探索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三、巧用数学故事,厘清数学概念

笔者发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次出现这样的现象:课堂上学生看似已经掌握了教师所讲解的内容,但是在课后的练习过程中却不断出错。这是因为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比如学生学习了简便运算后,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中,经常还是会混淆。练习课上笔者给学生讲了《小狐狸卖胡萝卜》的故事:小狐狸从田野里挖出了100斤胡萝卜,它知道小兔子最喜欢吃胡萝卜,于是就找到小兔子,跟小兔子说:我这胡萝卜可新鲜了,卖你4元一斤,怎么样?小兔子灵机一动,说:我喜欢把胡萝卜和叶子分开来吃,你把胡萝卜和胡萝卜叶子分开卖,胡萝卜我给你3元一斤,叶子嘛就当1元一斤,可以吗?小狐狸想这样胡萝卜和叶子的价格加起来还是4元,于是就大声地说可以。它们称了称胡萝卜重60斤,叶子重40斤,小狐狸计算的总价是60×3+40×1=220(元)。请问小狐狸计算得对吗?学生纷纷陷入沉思中:如果按照4元一斤的胡萝卜来卖,100斤的胡萝卜总价应该是100×4=400(元)啊,为什么现在小狐狸算的总价是220元呢?小狐狸这回算错了吗?错在哪里?学生你一言我一语,最后终于弄明白了一件事:小狐狸这回错在数学概念没弄清,4元的单价既包括胡萝卜也包括胡萝卜叶子,所以即使小兔子要分开来买胡萝卜和叶子,胡萝卜和叶子的单价也必须是4元一斤。所以分开计算的总价也是:60×4+40×4=400(元)。通过这样的一个数学小故事,既让学生掌握了数学知识概念,又让学生巩固了四则混合计算的知识点。

总之,合理地利用数学故事,对小学生来说,就好比给数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他们能够勇敢地攀登学习高塔;又好比给数学学习打开了一扇有趣的大门,让他们主动去探索未知;更像是给数学学习装上了翅膀,让他们轻松徜徉在知识的广阔天空。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合理地穿插并应用有趣的数学故事,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更能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的数学学习之路走得更轻松、更顺畅、更远。

参考文献:

\[1\]周斌.“趣”让小学数学课堂生动且深刻\[J\].安徽教育科研,2018(10):6061.

\[2\]钱团结.优化数学课堂培养创新意识\[J\].安徽教育科研,2019(10):7172.

\[3\]刘晓玫.一则故事引发的另一则故事\[J\].小学数学教师,2019(12):4849.

责任编辑:赵潇晗

猜你喜欢

宝盒胡萝卜狐狸
推理:谁最粗,谁最细
透视:脆甜胡萝卜
梅花宝盒
甜蜜的小惊喜
宝盒里的任务
狐狸和猫
狐狸
狐狸便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