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名画欣赏

2022-04-15陈月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10期
关键词:名画国画艺术

陈月

摘要:美术是人类文明最原始和最广泛的载体之一,随着大众艺术素养的普遍提高,加上国家对于素质教育的大力推广,美术教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在我国的幼儿美术教育中,几乎所有的幼儿园都开设了相关的美术课程,但在实施过程中只注重技能掌握而轻视学习态度和情感体验的现象屡见不鲜。为了打破这一局面,幼儿名画欣赏课程应运而生,让孩子近距离与名画交流,感知大师的创作魅力。在幼儿名画欣赏课程中,采取精心选材、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与方法、创设丰富的审美环境等策略,有利于充分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实现师幼以及作品三者之间的有效对话,从而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想象力与创造力。

关键词:幼儿名画欣赏审美创造有效对话

一、幼儿美术欣赏活动的重要性

(一)提高幼儿的艺术素养

有效的美术欣赏活动是提高幼儿艺术素养的主要方法。孩子从自己独特的经验出发,欣赏艺术作品及周围环境的美,逐渐形成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增强对周围生活和美好作品的审美敏感性。大师作品中美的元素在潜移默化地滋养着孩子们的心灵世界,丰富着他们的感觉,并迁移到创作和表达中,从而提高审美感知能力、审美理解能力、审美表现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

(二)拓展幼儿的视野

美术作品所传递的信息是非常丰富的,不同历史年代和题材的作品蕴含着不同的文化和理念,幼儿在欣赏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增长了不少见识。如:通过欣赏名画《大碗岛的星期天》,幼儿知道了什么是“岛”和独特的点彩画法,还知道了太阳在一天中不同的时间照射人与物体,在地上形成的影子是不同的;在欣赏名画《向日葵》时,幼儿了解到荷兰这个国家盛产鲜花,也无形中感受到梵高热情奔放的绘画风格;从名画《抱鸽子的孩子》中幼儿知道了鸽子是和平的象征;名画《我和村庄》《拾穗者》让幼儿了解了乡村的生活……

(三)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思维能力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幅艺术作品,在不同的孩子眼中具有不同的美,对于这些作品的欣赏有效地促进了幼儿自主思维。在美术欣赏活动中幼儿渐渐学会了独立思考,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不人云亦云,敢于大胆发问,逐渐培养了幼儿的独立性和思维能力。

二、幼儿艺术欣赏活动的现状和原因

名画欣赏在美术欣赏活动中有着重要地位,但在当今的幼儿园教育中名画欣赏却是一个相对薄弱甚至被冷落的领域。虽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提出有一定的指示作用,但是目前认真实践名画欣赏教学活动的教师还在少数,大部分教师只是将欣赏作为绘画活动的辅助手段。

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缺乏欣赏材料,难以有效选材;其二,教师自身美术素养不高,缺乏指導经验。针对这些问题与困境,在幼儿升入大班以后,笔者尝试开展名画欣赏的课题研究,在实践中逐渐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三、指导幼儿美术欣赏活动的策略

(一)精心选择教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开展名画欣赏活动,首先要解决的是教材问题。大部分的名画都可通过互联网搜寻并下载,也可以合理利用家长资源,但教学中必须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来选择和安排欣赏内容。在选择抽象派作品时,主要考虑其是否具有突出的形式美特征(线、形、色),如现代派艺术大师波洛克、康定斯基、米罗、蒙得里安、吴冠中的作品;在具象派作品的选择上主要考虑其是否贴近幼儿生活、富有美感、能给幼儿带来丰富的情感体验,如毕加索的《抱鸽子的孩子》、米莱的《盲女》、莱顿的《缠线》、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国画大师齐白石、徐悲鸿、李可染的作品。另外,还可以选择具有突出的艺术风格的作品,如印象派大师莫奈的《睡莲》《日出·印象》,夏加尔的《我的村庄》,以及现代派国画大师吴冠中的《森林》《白桦》,等等。

在欣赏进度上,先安排欣赏抽象派的作品,再安排欣赏具象派的作品。幼儿以天赋的直觉与敏锐的感受力,可以对抽象派作品展开丰富的想象,更容易与作品建立沟通,同时还能积累艺术术语,了解美术表现的基本要素,为具象派作品的欣赏打下基础。

在大班上学期,开展以抽象派作品为主的西洋画欣赏系列活动,下学期开展以具象派作品为主的国画欣赏活动,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逐步丰富其审美经验,提升其审美能力。

(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与方法

屠美如教授在《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研究》一书中指出:“儿童美术欣赏课程实施的基本指导方法为——对话法,即教师、儿童与美术作品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交流。”强调以幼儿为主体,以师幼互动的方式开展活动。为实现幼儿与作品的充分对话,在名画欣赏活动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结合多种审美心理功能,帮助幼儿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内涵与意韵,激发他们的想象,使其畅所欲言,使师生都充分感受到艺术审美所带来的身心愉悦。

1.音乐的使用

在名画欣赏过程中,搭配恰到好处的音乐,更有助于幼儿与作品的情感碰撞。如:欣赏徐悲鸿的作品《群马》时配上欢快、激昂的《赛马曲》,使幼儿感受到画家笔墨中的气势磅礴;欣赏吴冠中的作品《天鹅》时配上古筝曲《柳色新》,随着悠扬的音乐,画中优雅高贵的天鹅仿佛在波光荡漾的湖面上游动起来,岸上的垂柳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特别是欣赏吴冠中的抽象作品《春如线》时,配上笛子演奏的《春光美》,使音乐与画面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美景,令人陶醉。

浅谈幼儿名画欣赏2022年4月上第10期(总第110期)2.诗歌的运用

诗画一律是中国画的审美特色之一,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歌向人们诠释画中的美好意境,使作品显得高雅、耐人寻味,散发出强大的艺术魅力。如:欣赏作品《春如线》时配上散文诗《春天在哪里》,巧妙地演绎画中的诗情;欣赏修拉的《大碗岛的星期天》时教师随着音乐朗诵一段语句优美的旁白,烘托出轻松、悠闲的气氛,幼儿自然而然地便能理解画家的情思意念,从而产生一种潜在的心灵沟通。在每次欣赏活动的最后,教师用诗一般的语言对作品进行总结,让艺术作品的美充分地感染幼儿。

3.录像的运用

幼儿的思维是直观的、形象的,名画欣赏中录像的运用能降低欣赏的难度,帮助幼儿更好地进行审美感知与审美理解。如:欣赏国画作品《天鹅》之前播放一小段有关天鹅的录像,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天鹅的形态特征,体验到天鹅的美,为后面的欣赏作铺垫;欣赏徐悲鸿的《群奔》时插播一段骏马奔腾的录像,一下子把幼儿引入到激昂、奔放、兴奋的氛围中去,从而使其更深刻地体会到画家所要表现的充满力量、令人振奋的美感。

另外,运用Photoshop与Flash软件,对名画进行特殊处理,可以使名畫更富有童趣与吸引力。如:欣赏毕加索的《梦》时,用Photoshop软件切换蓝天、大海、森林、草地等背景,激起幼儿丰富的联想;米罗的作品《哈里昆的狂欢》经过Flash软件处理后,画上的动物、精灵们以各种各样的动作欢快地舞蹈着,牢牢地吸引着幼儿的目光,使幼儿对作品的内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在名画欣赏活动中,以对话法为基本指导方法的同时还可以运用体验法、对比法、发现法、拼图法等多种方法。如:在带领幼儿欣赏吴冠中的作品《春如线》时笔者就采用了体验法、对话法、对比法、综合法等方法。在欣赏作品之前,教师在雨天引导幼儿观察下雨的情景,启发幼儿说出雨像什么,引导幼儿聆听鸟儿的欢唱,感受春的气息,为更好地理解国画作品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在欣赏作品时运用对比法、发现法,让幼儿找出吴冠中的《天鹅》《春如线》这两幅作品的相同与不同之处,使幼儿更容易把握画家的风格。拼图法则更多地运用于西洋画欣赏活动中,特别是对于抽象派的西洋画,拼图法能更好地让幼儿把握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为了让幼儿有充分表达的机会,欣赏活动采用小班化的形式进行,参加活动的人数控制在20人左右,由两位老师同时下到班上开展活动。每次欣赏活动结束之后,两位老师都及时交流活动情况并及时进行教育反思。

(三)适时适度传授技能技巧

自从实施课改以来,为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幼儿园的艺术教育由原来的“重技能技巧的传授”转向“重情感与能力的培养”。同时,文件也指出应该向幼儿传授必要的技能技巧。技能技巧作为一种表达表现的手段在艺术教育中的传授是必不可少的。

把握好美术技能传授的尺度与时机是名画欣赏活动中的关键。在每一次的名画欣赏活动中,教师要用心聆听幼儿的对话,抓住有价值的对话,引出艺术的基本要素。

比如在欣赏国画时,技能技巧的传授显得尤为重要。幼儿逐渐掌握了国画的运笔、用墨、构图等技巧,赏析国画就更得心应手,他们表现出的鉴赏能力与丰富的审美表达令人叹服。如:在欣赏吴冠中的《天鹅》时,幼儿讲到墨的浓淡、柳枝的疏密长短、运笔的不同方式(柳枝用中锋,水波纹用侧锋)等。

(四)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功能

除了每周进行一至两次集中的美术欣赏活动,还应重视开展随机的欣赏活动,这就需要教师创设一个能给幼儿艺术熏陶的、充满美的环境,让幼儿在耳濡目染中、在与环境的不断交流中逐渐加深审美体验,提高审美能力。

在开展名画欣赏活动的同时,班级的环境布置也应以“展现美”为原则。如:教师可以用水粉颜料在活动室的墙面上画出背景,把幼儿欣赏名画后创作的作品镶以五颜六色的画框装点在上面;创设“名画欣赏角”,在活动室较矮的墙面上张贴各种名画图片,投放名画挂历、名画拼图等,让幼儿近距离地欣赏、操作;在每次集中的欣赏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把名画图片投放到欣赏角“与大师对话”专栏,让意犹未尽的幼儿自己再去细细地观赏、品味;在绘画活动区投放水粉笔、水粉颜料、调色盘、油画棒、图画纸,以及毛笔、墨水、颜料等国画用品,让幼儿在晨间及自由活动时间挥毫泼墨,尽情创作。另外,还可把幼儿每一次的绘画作品展示在走廊的窗户上,让家长及时了解名画欣赏活动的进展与幼儿的发展水平,争取家长的支持。

在浓厚的艺术氛围的熏陶下,幼儿的审美知觉变得非常敏感,每次评议时,他们都能对同伴的画头头是道地评论一番;每次幼儿在翻阅图书时发现名画都会兴奋地拿给老师与同伴分享。有一位家长自豪地说:“带孩子出去吃饭时,看到酒楼墙壁上的名画,我儿子向大家介绍画的名称,还说出这是哪一位画家画的,我的朋友们都非常惊奇、佩服。”在组织幼儿去于山春游时,幼儿参观了于山画院,他们在一幅幅精美的国画前流连忘返,发出阵阵的赞叹声……当幼儿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时,他们的生活将变得异彩纷呈,他们的心性与品质也将在美的浸润中健康地发展,美术教育也就实现了其独特的价值。

(五)提高幼儿的艺术素养

名画不仅给幼儿带来美的熏陶,也调动了幼儿的创作热情,他们受到各种不同创作风格的大师的启发,在绘画活动中变得大胆且富有个性,表现出丰富的艺术想象和创造能力。这不仅丰富了幼儿的审美经验,提高了他们的艺术素养,更增强了幼儿对名画欣赏的热情。因此,每次欣赏后的创作活动非常重要,教师要以开放式的教育观念,鼓励幼儿自由表达对美的感受与理解,拓展其新奇性、原创性。

在幼儿名画欣赏实践中幼儿精彩的创意层出不穷,如在欣赏完毕加索的一组脸部夸张变形的人物画《哭泣的女人》《骑士》等之后,教师让幼儿制作“怪面人”面具,幼儿一反以往规规矩矩画人的常态,设计出千奇百怪的面具:有的画两根香蕉当眼睛、一片红红的西瓜当嘴巴、一棵树当鼻子;有的把眼睛画成太阳、嘴巴画成月亮、眉毛画成小草、头发画成树林;有的把整张脸画成鱼缸,小鱼当眼睛和嘴巴、水草当头发……幼儿的奇思妙想真是出人意料。

在欣赏美国抽象派大师波洛克的作品后,幼儿模仿大师进行“行动绘画”。有的用树枝、石头、旧牙刷蘸颜料在纸张上随意作画;有的用装了颜料的饮料瓶、喷壶在白纸上又洒又喷;有的用小手小脚蘸颜料在画纸上又印又踩;有的干脆直接把颜料泼在画纸上,然后两只手拎起纸张左右摇晃,俨然是一个“小小波洛克”。孩子们第一次尝试这样画画显得特别兴奋,笑声、叫声充满了整个活动室。在这种放松的、忘我的创作活动中幼儿充分感受到欣赏名画的乐趣,拉近了与大师的距离,加深了对艺术的喜好与热爱。

在欣赏夏加尔的《我和村庄》时,幼儿被这幅作品立体主义分割法的构图方式深深吸引,画中半透明的鲜艳水彩和肥皂泡似的圆圈把幼儿带入如梦如幻的美妙世界,他们模仿画家的构图方式创作了作品《我的梦》:有的画自己长出翅膀,飞到云彩上;有的画自己变成小精灵躲在花丛中;有的画与奥特曼(小男孩最喜欢的动漫形象)一起打败怪兽……许多作品色彩运用丰富大胆、搭配和谐,画面充满蒙太奇风格,这是幼儿以往未接触名画时所少见的。由此可见,名画欣赏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的艺术世界。

名画欣赏教学让师生都受益匪浅。一方面,名画欣赏让幼儿的审美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创造力、注意力、观察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还拓展了幼儿的知识面,对幼儿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起积极作用,让他们懂得识别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培养了同情心,增强了自信心。另一方面,教师也在实践中与幼儿一起成长,自身的艺术素养、教育水平逐渐提高,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不断转变,从而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精神上的沟通更加充分。这一切都证明名画欣赏活动的开展是可行而且是必要的,应该大力倡导和推广这样的课题研究,让新时代的幼儿在艺术世界的阳光雨露的滋润下茁壮成长。

责任编辑:丁蔚

猜你喜欢

名画国画艺术
国画《鲦鱼》
国画《鲿》
《难忘岁月》(国画)
名人名画
纸的艺术
当名画变胖以后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名画模仿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