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肺炎疫情下互联网+就业趋势及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质量提升策略

2022-04-15沈洞天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14期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

沈洞天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暴发,不仅对我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带来沉重打击,也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产生了巨大影响。在疫情影响的深刻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趋势面临着巨大的改变,本文从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出发,分析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困境,并从国家措施、高校服务、学生自身三方面分别进行探讨,提出稳步提升就业质量的建议。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就业趋势;高校毕业生就业策略;

一、新冠肺炎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趋势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出现、迅速扩散和长时间存在给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巨大的持续性消极影响、冲击,每年春季往往是大学生应聘求职的黄金季节,而每年的招聘进校园、现场招聘等大型招聘活动不得不停办,给7月份将要毕业的大学生带来很大的麻烦和不便。就业工作面临企业招聘热度下降、学生求职意愿走低的双重挑战。而疫情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具有滯后性与持久性,即使全球疫情得到控制,疫情对大学生就业的消极影响仍然会在一段时期内存在,部分就业压力或将传导至明年或之后,影响今后的就业形势。

疫情危机本身就是行业的一次洗牌,严峻的现实倒逼行业进行优化和调整,就业结构的调整将在行业间展开,国内劳动力市场新增中高端人才需求最大的是互联网行业,占据全行业的32.27%,具有绝对优势[1]。如基建工程、在线教育、社区管理、互联网医疗服务、企业级应用、电商、快递物流等行业将快速发展,人工智能、远程办公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从而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这些领域在疫情之下满足了人们生活和工作方式发生改变的需求,其实也正在培育和重塑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习惯。在疫情这种特殊的时期下,新兴行业的需求将极大促进行业的创新和创业,以此带动新领域的就业,可能在疫情结束之后推动未来行业发展的方向。同时,传统行业在疫情的冲击下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不少行业从自救角度进行生产经营模式的调整,如生活消费行业转向电商、社区团购等线上渠道,疫情防控期间净菜配送呈井喷式发展。因为民众的健康防疫意识的不断增强,创造了新的消费方式帮助大家解决生活问题,方便人们的生活。净菜配送业为很多家庭提供了服务,同时也增加了很多就业机会。另外,社区服务部门也纷纷倡导“无接触服务”“不见面审批”“零聚集服务”等,通过公众号、朋友圈、微信群等信息分发渠道开展数字化扶贫助农行动等。传统行业依托互联网平台正在形成新的发展业态和经营服务模式,通过创新工作方式、交流交易手段以满足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消费需要,促进消费升级和生产消费模式转型,实现创业带动就业[2]。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与就业白皮书2021》,2020年在疫情冲击和全球经济下行叠加影响下,我国数字经济依然保持9.7%的高位增长,数字经济依然保持蓬勃发展态势,数字经济增速是GDP增速的三倍多,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规模达到39.2万亿元,较去年增加3.3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8.6%,同比提升2.4个百分点,有效支撑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这些数字反映了数字经济给我们就业带来的新的方向和机遇。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存在,极大增加了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国内经济、科技等格局发生重大调整,在此背景下,数字经济展现出顽强的韧性同时也为众多的毕业生提供了社会的就业方向,电子商务、在线教育、远程医疗、在线办公等新模式、新业态加速创新突破,数字经济成为支撑宏观经济稳定发展的新动能。

二、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原因分析

(一)从全球角度看影响就业的首要因素是全球经济形势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不断深入融合,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对我国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外部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加大,进而影响到就业创业市场。在我国就业总量压力持续、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的基本特征不变的形势下,全球经济发展情况为中国就业市场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中美贸易摩擦导致相当多的外资企业将产业链转移出中国,短期内难以回流,相关外贸生产经营企业也将减少就业岗位,加上供应链在全球范围内调整,将使部分企业重新布局生产线,因此会在就业增长和就业结构调整方面对中国产生长久的影响。金融危机蔓延全球,经济状况是就业水平的晴雨表,受疫情和多方面影响,全球性金融危机风险加大,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均受不同程度影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背景下,将会加剧我国的就业压力。国际劳工组织(ILO)报告指出,由于新冠病毒大流行导致工作中断,阿拉伯国家、欧洲和亚太地区工作总时长将分别减少8.1%、7.8%和7.2%,相当于分别波及500万、1200万和1.25亿全职工人。损失远超2008-2009年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整个2020年的中国GDP增速仅为1.9%,同比下降明显,无疑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3]。

(二)从用人单位角度看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原因

目前持续存在的全球疫情环境导致部分行业出现降薪、裁员、倒闭风潮,特别是与此同时,国外疫情大体上呈上升趋势,尚未得到有效的控制。国外疫情发展对外贸影响巨大,疫情的快速蔓延导致需求减少,企业出口的海外订单大幅减少,甚至部分已签订的订单被迫取消。出口导向型企业受到的影响较大。受国内外的综合经济环境影响,吸纳大量应届毕业生的中小微企业陷入困境,这导致可接纳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数量减少。招聘渠道受阻,就业市场需求方面,目前企业招聘热度明显走低,部分企业甚至停止了招聘此外,目前企业招聘热度明显走低,部分企业甚至停止了招聘,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用人单位招聘工作处于暂缓的状态,学生能投递简历的校招大幅度减少,单位推迟招聘时间和招聘计划,因而大部分准备就业的高校毕业生面临很长一段的“空档期”,毕业生的面试、签约等环节延缓,导致求职周期变长[4]。

疫情时代,传统求职模式无法适应就业现状,在高校毕业生求职过程中,云端技术等新方式已经成为疫情时代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方的最佳选择。云端技术的应用一方面给疫情时代大学生就业增加供求双方的选择机会与渠道,提高了效率。另一方面,作为一种技术工具与方法,云端技术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让供需双方云端见面,空中双选,但是就业信息只能通过线上渠道获取,而线上招聘信息范围广而繁杂,面对就业群体多,缺乏人性化的精准职业定位,增加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难度。线上的面试效果受技术水平、网络状况、学生的肢体表达的影响较大,线上面试局限性很大,很容易感受不到优秀人才的品质和能力,不能真正反映应试者整体素质,对用人单位和毕业生都是损失。

(三)从毕业生的角度看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原因

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持续性消极影响与冲击,目前的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疫情期间高校毕业生只能选择足不出户、居家隔离,而居家的慢节奏生活导致很多高校毕业生产生怠慢心理,觉得即使不就业生活质量也能得到保障,本来有毕业就业想法的高校毕业生受到来自社会各种信息的冲击,对岗位选择更加慎重,无形中增加了就业的难度;一部分学生知道自身本科学历会受到很多的就业岗位限制,打算继续读研深造;还有部分学生在这样的疫情中看到新的机遇,通过审视自身的优缺点明确自身定位,决定选择创业[5]。还有一些高校毕业生收集的求职信息有限,学校没有提供全面而充足的服务,即使花费很长时间,仍未找到理想的工作,多次的求职失败导致其逐渐产生懈怠感,而这一部分毕业生多持观望态度,繼续等待就业时机或选择推迟就业甚至不就业,这一现象或将导致明年的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疫情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这样的影响让学生择业就业观念都发生巨大改变,也就对就业市场产生了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根据数据统计,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规模较去年下降了大约20%;而就业供给方面,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表示,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了874万人,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40万,且2020年归国留学人员规模估计在60万左右,两者合计高达930万左右,高校毕业生供给数量大幅度增长导致了就业机会竞争压力大,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严峻。

智联招聘的一项统计显示,目前就业市场上的工作岗位,大部分还是由民营企业提供,且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但从应届毕业生的求职意愿来看,一半以上学生首选国有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仅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学生期望进入民营企业。这就使得工作机会的供需错位,存在明显的结构性矛盾。疫情影响下的毕业生的就业观呈多样化发展的趋势更加明显,有些学生考虑到疫情因素,而主动降低就业标准选择先就业再择业积极就业,这也是近年来大学生就业的主流观念;有些同学以稳妥为主准备继续深造或者考公务员、事业编的学生,再利用空档期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作为人生积累;当然也有部分学生不愿意降低第一份工作的标准,而选择慢慢找工作,毕竟现在大多数学生家庭经济压力比较小,他们不用考虑家庭原因而选择匆匆就业,找到一份优质的、为了发展前景好的工作更加重要;更有些学生可能因为畏惧走入社会,再加上家长处于疫情还没有完全过去,担心其安全而选择支持他们这种态度,导致一些学生出现了懒就业、伪就业、不就业的现象。

三、新冠肺炎疫情下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对策

(一)政府出台就业政策畅通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高校毕业生就业更是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就疫情防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国务院、各部委、各地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相关政策措施,树立鲜明的支持就业导向,千方百计加快恢复生产和稳定就业,为就业创业提供更多机会。在此情况下,教育部一方面将大力推进网上就业服务,教育部就业平台和省级就业平台、高校就业网和社会招聘网站智能联合,组建就业智慧化平台,共享岗位信息,共同开展网上就业服务。多种途径拓宽招聘渠道。教育部正式推出“24365全天候网上校园招聘”服务,每天 24 小时、全年 365 天服务不打烊,创造不见面也能招聘的条件,也可签约认定。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还广泛发动社会企业,联合前程无忧、智联招聘、BOSS 直聘、中华英才网、猎聘网等 5家规模大、岗位与毕业生匹配度高的企业开辟“24365 校园招聘服务”专栏,全部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免费服务[6]。另一方面,将大力开拓就业渠道,包括进一步组织实施好特岗教师计划、大学生村官等基层项目;鼓励大学生参军入伍,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建立校企合作的对接平台,在重点区域、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要领域中加强人才供需的对接等。同时政府要出台鼓励政策,支持中小微型企业发展,适当减免企业的税收并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为中小微企业流动资金的困难提供贷款帮助,减少企业的生存压力。

(二)高校为毕业生积极提供就业指导服务

高校应该主动转变思想,加快就业指导工作理念和服务意识的转变,全面优化就业服务与指导体系,采取有效措施为学生提供服务,稳步推进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应重视加大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就业心理教育。改变由传统的辅导员或班主任教授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的非专业的教学方式,加大学校就业指导专业队伍建设,积极引进外来先进人才、行业杰出人物、创新人才、建设高水平的就业服务指导团队,强化对就业工作的保障,研发开设符合社会实际的就业指导课,科学有效地参与学生职业发展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中来,强化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专业性。通过就业指导,增强高校毕业生的网络信息筛选能力,通过各种信息全面了解招聘公司的招聘需求和具体职位条件,做到面试时从容不迫、自信大方,充分展现自己,获得满意的求职结果[7]。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开展需进一步破除就业政策上的阻碍,并对就业困难群体进行针对性帮扶。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友会资源,建立校友帮扶机制,帮助本校毕业生获取更多就业机会,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建立校企合作对接平台,及时掌握和了解企业的招聘计划,企业招聘信息进行严格筛选,及时撤除没有空缺的岗位信息,增加信息的真实准确性,切实推进资源共享,完善就业信息系统网络化、平台化建设;同时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让高校毕业生及时了解这些网络招聘渠道,在重点区域、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和重要领域中,消除劳动力供需信息不平衡,加大人才供需对接力度。加强特殊群体个性化服务,全面掌握经济困难家庭、特殊家庭、残疾人家庭、少数民族等毕业生就业动态,实行“一生一策”动态管理和分类指导,对湖北籍毕业生给予更多关注,提供精准帮扶[8]。

(三)高校毕业生要更新就业观念有准确定位

疫情带给求职更多的变量,这是毕业生就业面对的挑战,但同时也是机遇,大学生需转变传统就业观念。毕业生应利用此时特殊的“休眠期”,以信息化手段丰富自己的阅历和技能,全方位审视自己,对自己和行业有更清醒的判断,要认真分析专业与岗位供需;同时更清醒的判断自己的能力和薪酬水平找准自己的定位,要多学习、多交流、多思考,不怕困难、勇于承担、迎接挑战。积极调整自身的就业策略和就业选择,尤其特殊时期更应该端正态度,积极调整以良好的心态面对踏入社会的重大挑战,转变就业观念,改变“等、靠、要”的消极思想观念,树立“就业—择业—创业”的就业观,抓住机遇,努力为社会为国家贡献自身的力量[9]。因而大学生要适应新形势,全面整合和优化知识能力结构体系,发展潜能,将就业核心竞争力与社会就业岗位需求对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就业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找到适合才能发挥的工作岗位,高质量地就业并实现自身价值。掌握网络面试技巧,适应新型面试形势,对新型应聘平臺要多加熟悉和掌握。面试官和毕业生应聘者都比较适应线下面试的场景,很多毕业生也对此做了很多针对性训练和准备。但由于疫情的缘故,不得已许多用人单位的面试都改到了线上,增加了电话或者视频面试轮次,所以高校毕业生需要适应这种新的形式,并做好妥善完备的准备。

参考文献:

[1]吕媛.新冠肺炎疫情下互联网+就业趋势及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应对策略[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0(18):34-38.

[2]李刚.突发性公共事件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创新研究——基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思考[J].改革与开放,2020(10):58-60+74.DOI:10.16653/j.cnki.32-1034/f.2020.010.019.

[3]桂兵.后疫情时代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

2021,42(11):76-77.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11.037.

[4]许涛.疫情背景下高校毕业生“云就业”的困境与突破[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0(15):34-39.

[5]李强.新冠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就业渠道的影响[J].青年与社会,2020(19):130-131.

[6]蔡红建.当求职季遇上疫情期  202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怎么看怎么办[J].人民论坛,2020(Z2):124-127.

[7]陈荣桂,陶林.重大疫情下高校就业工作创新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

2020(07):60-65.DOI:10.19709/j.cnki.11-3199/f.2020.07.009.

[8]张承祖,段修磊.疫情防控视阈下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现实反思与破解之道[J].内江科技,2021,42(01):88-89+67.

[9]梁朋,王野,张金龙.疫情下如何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探析[J].辽宁经济,

2020(08):70-71.DOI:10.14041/j.cnki.1003-4617.2020.08.030.

猜你喜欢

新冠肺炎疫情
日本科技社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主要措施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国外经验、启示及借鉴
基于新冠肺炎疫情下对公证服务的思考
超越决策系统失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中的价值坚守和科学精神
建立和完善重大突发事件常规治理与非常规治理相结合的机制
精准在线教学+居家学习模式:疫情时期学生学习质量提升的途径
运用大数据技术提升公共危机应对能力
首都都市圈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探析
新冠肺炎疫情早期科学研究对政府决策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公共治理机制:信息、决策与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