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的运用探究
2022-04-15刘彤刘璐
刘彤 刘璐
摘 要:为了落实“双减”政策,最重要的是要强化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让教学回归课堂,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保证学生在课堂上学足、学好。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运用快乐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用饱满的热情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师生在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希望本篇文章能为在一线教学的小学语文教师提供教学方向,也为笔者将来从事的教学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快乐教学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作者简介:刘彤(1999—),女,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
刘璐(1979—),女,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
快乐教学的思想源远流长,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体现了“乐学”的思想;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第一次从理论上提出“快乐教育”的思想,据此创造的快乐教学法在教育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现代心理教育研究表明,学生主动学习与其学习兴趣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只有对课程产生兴趣,才不会在课堂学习中感到疲倦和焦虑。教师运用快乐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师生在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新课改后,广大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有所突破和发展,快乐教学法深受小学师生的喜爱,其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双减”政策的落地。
一、快乐教学法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的价值
快乐教学法运用于语文课堂能够使教师乐于教学,学生乐于学习,二者在交流中获得良好的课堂体验,从而推动语文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增强语文教学效果。充满快乐的语文课堂不仅能够发挥其传授知识的功能,而且能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收获越多,就越有利于语文教学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对于小学生而言,在快乐教学理念指导下进行的小学语文课堂学习,往往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乐趣。当课堂教学不再枯燥乏味,学生完全自觉自愿地去听课和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时,他们才能真正学有所获。
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快乐教学法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现阶段素质教育的要求。运用快乐教学法教学能够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快乐教学法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的研究也有利于提升教师语文教学研究能力,从而帮助其顺利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当前,新课程改革已经让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语文教学中“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已经逐渐淡出课堂,取而代之的是充满探索和欢乐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这充分体现了快乐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然而在运用快乐教学法的过程中,有的教师的教学观念却未从根本上发生改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些问题仍然存在。
(一)教学方式单一,学习氛围沉闷
不少语文老师在上公开课时会自觉调动快乐因素实施快乐教学,然而其在平时的语文课堂中仍然把提高语文成绩作为主要教学目标,采取针对应试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培养就被有意无意地忽略掉了。单一的教学方式势必会影响学生的课堂体验感,沉闷的课堂氛围也会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厌烦的心理,这种教学方式和学习氛围显然不符合快乐教学的理念。
(二)忽视学生主体,影响学习积极性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多以教师为课堂主体,这种模式虽然能够保证课堂环节的紧凑进行,但是其忽视了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处境,如被动地进行集体朗读和牵强地进行角色扮演。教师缺乏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引导,使学生无法感受到学习语文带给他们的快乐,学生还会因此出现畏难、逃避等心理,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师生关系不和谐,影响学习质量
不和谐的师生关系主要体现在部分学生害怕教师,这就导致了这些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不敢向教师提出疑问,疏于与教师沟通交流。这样,即使教师在语文课堂运用许多快乐教学手段将课程讲得十分精彩,学生也不敢主动回答问题,不愿意和教师积极互动,课堂氛围也会压抑沉闷,不利于师生关系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快乐教学法也就失去了其效果。
三、快乐教学法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的策略
为了将学生从无趣的语文课堂中解放出来,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使快乐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更好地发挥其价值,笔者提出以下策略:
(一)开展有趣的教学活动,营造快乐的课堂氛围
有趣的教学活动会使小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想让快乐教学法走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师要巧用教学游戏、编演课本剧和在教学中引入歌曲等方式,营造快乐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增强他们在课堂中的快乐体验,促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
1.巧用教学游戏,让语文课堂动起来
小学生天生就对游戏有着浓烈的兴趣,将教学游戏融入小学语文课堂,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活跃语文课堂氛围,让课堂因游戏而快乐。例如,在教学《坐井观天》时,教师可以采用“纸筒看世界”的教学游戏来模拟青蛙坐井观天。教师让学生将提前准备好的纸筒拿出来,用左手遮住左边眼睛,用右手握着纸筒,用右眼通过纸筒看向外面的事物,并提问学生:“拿下纸筒看与通过纸筒看,外面的世界有什么变化?”学生积极踊跃地回答问题,教师顺势导入新课:“小青蛙每日坐在井里仰望天空,它看到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坐井观天》。”小学生自控力较弱,很难察觉到游戏的教育作用,教师在组织教学游戏时既要将规则讲述清楚,引导学生按照要求有序进行游戏,又要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意识到游戏中蕴含的语文知识和教育意义。
2.编演课本剧,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作为新课改所提倡的新型教学形式,课本剧坚守教育所提倡的直观教学原则,将枯燥乏味的文字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学生表演,不仅使课堂变得活泼有趣,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语文综合素养在这一过程中也都有所提升。例如,在《陶罐与铁罐》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课文改编为课本剧,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表演。表演前学生要先深入阅读課文《陶罐与铁罐》,再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课文进行改编,教师从旁指导,剧本确定后各小组要进行角色分配和准备表演所需要的道具,为后续表演活动奠定基础。演出时教师可以邀请家长和其他科任教师作为观众和评委一起观赏孩子们的表演,最后教师要颁发奖状来肯定学生的努力。课本剧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能使课堂活动更加丰富有趣,学生更加开心积极,他们对课文的感悟会更加深刻,从而提高其语文学习的兴趣。
3.巧妙引入歌曲,让语文课堂欢快起来
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堂中引入歌曲进行快乐教学,将语文和音乐结合起来,让音乐成为语文课堂的有益补充。语文课堂变得更加欢快,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随之提高。例如,教师在教学《雷锋叔叔你在哪》时播放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不仅能调动课堂氛围,巧妙导入新课,还能让学生通过歌词内容,潜移默化地在心目中树立起雷锋的英雄形象。又如,在学习古诗词时,教师让学生将谱过曲的诗词唱出来,他们会感到比较新奇,继而加深对诗词的理解,减轻死记硬背的压力。让歌曲走进语文殿堂,营造快乐的课堂氛围,学生饶有兴趣地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歌唱,让语文课堂欢快起来。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新课标要求小学语文课堂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地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角。快乐的语文课堂是互动的、多样的,要让学生在合作和竞争中体会语文学习的快乐。
1.在合作中体会学习的快乐
对比传统的小学语文学习模式,合作探究学习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能满足学生的语文学习需求,对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有利无弊。快乐的课堂是合作互动的课堂,通过生生合作和师生合作,教师完成语文课堂教学任务的同时,学生的思维和能力也会在合作探究中得到发展。例如,在教学《大青树下的小学》这一节课时,教 师可以让班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讨论:“大青树下的小学是怎样的呢?”师生之间的合作贯穿整个语文课堂,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说出关键词句来探索大青树下小学的特点,生生之间则通过不断的讨论得出结论: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美丽、团结、祥和和欢乐的学校。师生与生生合作都是为共同完成一节成功的语文课而努力。快乐教学法广泛运用于小学语文的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合探究中体会学习的快乐。
2.在竞争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为了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动力,适当地引入竞争机制是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的,这也使小学语文课堂在提高学生竞争力的同时,也能给学生带来快乐。例如,《去年的树》这篇课文包括五个人物形象和四次对话,其中的四次对话推动了全文故事情节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可以采用朗读比赛的方式,让学生分别扮演课文中的角色。朗读比赛能够激发学生和角色之间的情感共鸣,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并培养其语感。教师还可以采用写作比赛的方式,让学生为课文续写结尾:“鸟儿又说了些什么?”通过对文本的续编、续写,学生提高了短文写作水平,唤醒关于文本的想象。在运用竞赛形式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合理制定竞赛规则,让学生公平公正地参与活动,教师还要保证学生参加比赛机会的均等性,让每个孩子都能快快乐乐地参与比赛。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教师可变换不同的比赛形式,使学生保持参与竞赛的新鲜感。
(三)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在课堂上,学生关注的内容除了教材上的文字、图片,还有教师的语言、体态。教师的言行会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教师要让微笑走进课堂,用快乐来感染学生;让幽默走进课堂,把快乐传递给学生;让赏识走进课堂,使学生自信快乐。
1.快乐教学,让微笑走进课堂
教师的微笑就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语文教师开朗随和、温暖阳光的笑容会使腼腆羞涩的学生获得鼓励,敢于举手发言和表达自己,也会使调皮好动的孩子得到及时的提醒,意识到自己言行的不当,学会控制自己。在实际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微笑具有多重含义,教师巧妙运用微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学生把一件事情做得特别好时,教师的微笑就是一种肯定,是对学生心灵最好的赞赏;当学生答错一道题或者因紧张而答不出问题时,教师的微笑就变成了一种期许,让学生不会因此感到难堪。一个充满欢乐的语文课堂,教师不应该时刻板着面孔对待学生,而要在授课时面带微笑地与学生交流,在交流中传递自己的亲和力。
2.快乐教学,让幽默走进课堂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内容枯燥,要打破这种沉闷的氛围,教师可以运用幽默有趣的语言。于永正老师在讲授《我爱故乡的杨梅》这一节课时,让学生朗读描写杨梅的段落,学生读完后他用一句话引得大家哄堂大笑:“小健同学读得非常投入,老师看到他咽了两次口水。”这一句话逗笑了学生,也点燃了课堂,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朗读。可见,教师的幽默语言会消除学生对枯燥文字的厌倦,使课堂更加轻松愉快,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一个充满幽默的课堂中欢笑但不浮夸,开心并有所得。
3.快乐教学,让赏识走进课堂
“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赏识”,赏识对处于小学的学生来说特别重要。语文教师在执教时,可以引导回答问题错误的学生说出正确答案,再轻轻拍拍他们说:“只要努力,没有做不成的事!”教师采用赞赏的手势、称赞的语言等赞赏学生的行为,能够大大提升学生的自信,使学生敢于亲近老师,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但是教师对学生的赏识也要实事求是、把握分寸,否则会使学生养成骄傲自满的坏习惯。教师要不吝啬赏识,也不滥用赏识。
综上所述,快乐教学法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符合新课标要求,具有增强语文教学实效、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和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价值。因此,教师要开展有趣的教学活动来营造快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快乐走进课堂,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让快乐教学回归到小学语文课堂这个主阵地,把“双减”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李诗棋.快乐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实施[J].小学生(中旬刊),2021(09):36.
杨文斌.快乐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品位经典,2020(08):168-170.
张宗乾.快乐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學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0(34):149-150.
孙维玮.于永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应用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20.
刘霞. 基于斯宾塞“快乐教育思想”的中学生物学教学设计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9.
关玲.小学英语快乐教学法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