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潮州潮安鸡岽山遗址发掘简报

2022-04-14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东南文化 2022年1期
关键词:陶片泥质砂岩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内容提要:2015年12月—2016年2月,考古工作者对鸡岽山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现并清理了先秦时期的文化遗存。遗迹仅见灰坑,遗物主要为陶器、石器,发掘区域可能是聚落的生产生活垃圾倾倒场所。鸡岽山遗址的发掘对认识后山文化面貌,完善本地区考古学文化序列具有积极的意义。

鸡岽山遗址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归湖镇凤东村,海拔38米,相对高度20米。地处莲花山系—凤凰山脉向潮汕平原的过渡地带,属低矮丘陵地貌,西距韩江约4千米(图一)。2015年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今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配合潮(州)漳(州)高速公路基本建设项目进行文物考古调查勘探时发现,于同年12月对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鸡岽山整体均属遗址范围,面积约30000平方米。本次发掘区位于鸡岽山南坡,仅限于公路施工范围内的遗址分布区域,发掘面积1546平方米(图二)。

图二// 发掘探方及灰坑分布平面图

一、地层堆积

鸡岽山山脊呈西北—东南走向,发掘区位于南坡,由于原地表种植经济作物,发掘区内有数量众多的现代树坑及排水沟。地层堆积可分为4层,现以TN02E06、TN03E06东壁为例,介绍遗址地层堆积情况。

①层:灰褐色表土。厚0.05~0.4米。结构疏松,含大量植物根茎及少量烧土块。堆积呈北高南低的坡状,出土较多陶片。开口于此层下的遗迹有H7、H13、H18等。

②层:黄褐色黏土。深0.05~0.4、厚0~0.42米。结构较致密,含少量粗砂粒。夹杂红烧土块及炭粒。不连续分布,出土大量陶片。开口于此层下的遗迹有H1~H6、H8、H11、H12、H14、H16、H17、H19~H26、H28等。

③层:灰黄色黏土。深0.16~0.6、厚0.05~0.6米。结构致密,含大量粗砂粒。夹杂红烧土块及炭粒。普遍分布,南部较厚,出土较多陶片。开口于此层下的遗迹有H9、H10、H15、H27等。

④层:红褐色黏土。深0.2~0.9、厚0.05~0.9米。结构紧密,含较多粗砂粒。夹杂红烧土颗粒及炭粒。普遍分布,北部堆积较厚,南部薄,出土少量陶片。

④层下为黄褐色风化岩,即生土(图三)。

图三//TN02E06、TN03E06东壁剖面图

二、遗迹

遗迹现象单纯,仅见灰坑一类,共清理28座。根据开口形状,可分为椭圆形、圆形及圆角方形。

1.椭圆形

16座。根据坑壁形状可分为袋状与斜壁两类。

(1)袋状

6座。

H8 位于TN03E07西侧,部分位于TN03E06东隔梁。开口于②层下,打破③、④层及生土。坑口北高南底,呈斜坡状。坑壁上部斜内收,中部束腰,下部外袋,底近平。口径0.94~1、底径1.44、宽1.18米,中部束腰直径0.6~0.68米。坑内堆积分2层:①层,厚0.24~0.56米,灰褐色土,结构较致密,未见陶片;②层,厚0.46~0.61米,黄灰色黏土,结构较致密,含有少量烧土块、炭粒及少量砂粒,出土较多陶片,可辨器形有釜、罐、钵等,另出土残石镞1件(图四︰1)。

H13 位于TN01E06东部偏北。开口于①层下,打破③、④层及生土。剖面呈靴状。上部壁稍斜内收,略束腰,下部不对称外袋,底近平。口径0.7~0.87、底径1.55~1.68米。坑内堆积分2层:①层,厚0.18~0.21米,黄灰色土,结构较致密,含有少量砂粒,未见陶片;②层,厚0.5米,为灰褐色土,夹杂黄褐色斑块,含有少量粗砂粒,结构较疏松,含有少量炭粒和烧土块,出土较多陶片,可辨器形有釜、罐、钵、器座等(图四︰2)。

H14 位于TN03E06东中部。开口于②层下,打破③、④层。斜壁外袋,圜底。口径0.5~0.9、底径0.9~1.2、深0.65米。填土呈黄褐色,土质较硬。出土少量陶片,可辨器形有釜、罐等(图四︰3)。

H16 位于TN03E06东南部。开口于②层下,打破③、④层及生土。坑壁上部较直,下部不对称外袋,圜底。被H19打破一部分。口径0.75~1、底径1.14~1.5米。坑内堆积分2层:①层,厚0.12~0.3米,灰黄色填土,结构较紧密,含有大量砂粒,未见陶片;②层,厚0.3~0.48米,黑褐色黏土,含有少量烧土块、炭粒及砂粒,可辨器形有釜、罐、器座等,出土石锛、石镞毛坯各1件,板岩石料2件(图四︰4)。

图四// 袋状坑平、剖面图

(2)斜壁

10座。

1.陶支脚(H27︰1)

2.陶支脚(TN01E07③︰3)

3.陶杯(TN01E06②︰1)

4.陶纺轮(TN03E08②︰2)

6.石刀(TN03E07②︰12)

1.石镞(TN02E05①︰8)

2.石环(TN03E05②︰12)

3.石饼形器(TN02E04②︰14)

4.石砧(TN02E06①︰1)

5.石拍(TN02E06①︰2)

6.青铜斧(TN03E04①︰3)

H25 位于TN02E05东北部。开口于②层下,打破③、④层及生土。坑壁斜内收,圜底。口径1.38~2、深0.44米。灰褐色填土,含有少量炭粒和粗砂粒,结构较紧密。出土少量陶片,可辨器形仅釜一类。还出土陶纺轮3件,石镞、石锛、石器残片各1件(图五︰1)。

H28 位于TN02E03西南角。开口于②层下,打破④层及生土。坑壁一侧斜直,一侧为缓坡状。口径0.72~1.14、深0.5~0.92米。灰黄色填土,土质疏松,含有少量粗砂粒及炭粒。出土较多陶片,可辨器形有釜、罐、器座等。还出土石球1件(图五︰2)。

H10 位于TN03E05北部偏东。开口于③层下,打破④层及生土。坑壁规整斜内收,底平。口径0.7~1.02、深0.8米。黄灰色填土,含有少量炭粒和粗砂粒,结构较紧密。出土少量陶片,器形仅见釜。还出土残水晶环1件(图五︰3)。

2.近圆形

10座。

H3 位于TN01E06南部。开口于②层下,打破③、④层及生土。壁斜内收,底部起伏。口径 2.63~3.04、深0.86米。灰黑色填土,夹杂红褐色斑块,含有较多炭粒、红烧土块和少量砂粒。土质较疏松。出土大量陶片,可辨器形有釜、罐、钵、器座、器足等。出土砺石3件,磨制石器残片、石环各1件(图五︰4)。

H7 位于TN01E06东北部,开口于①层下,打破③、④层。壁稍斜内收,底较平。口径 1.4~1.58、深 0.54米。灰褐色填土,土质疏松。出土较多陶片,可辨器形有釜、罐等。坑底出土砺石1件(图五︰5)。

3.圆角长方形

2座。

H1 位于TN03E06西南角。开口于②层下,打破③、④层及生土。斜壁,下内收,壁面不平整。平底微圜。长0.8、宽0.58、深0.54米。填土呈黄灰色,结构较致密,含有少量烧土块、炭粒。出土少量陶片(图五︰6)。

图五// 灰坑平、剖面图

三、遗物

1.陶器

分为泥质陶、夹砂陶和硬陶三类。以夹砂陶为主,烧制火候较低,胎质粗劣,红褐陶比重最大,其次为黑褐陶,少量黄褐陶,灰白陶。器表以素面为主,由于陶质较软,多数陶片纹饰漫漶不清,少量见有较清晰的绳纹、曲折纹。硬陶以灰褐陶和红褐陶为主,也见有少量灰白陶、黄褐陶。泥质陶有红褐陶、黄褐陶、灰白陶、灰陶。陶器装饰方法以拍印为主,部分器物亦见有镂孔、戳刺纹、刻划纹、穿孔及附加堆纹等。拍印纹饰均施于器物颈部以下,纹饰单一,主要包括菱格、双线菱格、条纹、间断条纹、方格纹等。少量陶片施红色、褐色陶衣(图六)。

图六// 陶器纹饰拓片

罐、钵一类器物的口沿及颈部轮修痕迹明显。小型器物多为手制,其内壁可见因手制而产生的凹凸不平现象。泥质陶器壁有黑点、鼓凸现象,变形的情况也较普遍,多体现在钵一类器物上。部分罐可见口沿与器体分别制作后的粘接痕迹。

出土陶片较为细碎,仅个别可复原。多见凹底和折肩残片。器形有罐、小罐、釜、尊、钵、豆、杯、盂、器座、支脚、器盖、器足、纺轮等。

罐 数量较多,无可复原器,仅残留口沿及腹部。侈口,根据颈部形态可分为三型。

A型 束颈。根据肩部形态分为二亚型。

Aa型 斜肩。H20︰1,灰白色硬陶。方唇。颈部外侧有数道较浅的凹弦纹,器身拍印斜条纹。口径16、残高4.6厘米(图七︰1)。TN02E03②︰2,灰白色硬陶。圆唇,内壁有数道弦纹。器身饰菱格纹。口径22、残高6厘米(图七︰2)。TN01E06②︰6,泥质灰陶。圆唇,器身饰交错条纹。口径18、残高5.4厘米(图七︰3)。

Ab型 溜肩。TN03E06②︰9,灰白色硬陶。圆唇,颈部以下饰菱格纹。口径12、残高5.4厘米(图七︰4)。TN02E03①︰7,灰色硬陶。圆唇,颈部内壁有数道较浅的弦纹。器身饰斜条纹。口径17、残高6厘米(图七︰5)。

B型 矮颈。TN01E06②︰8,灰色硬陶。斜折肩,颈部以下饰方格纹。口径11.6、残高6.1厘米(图七︰6)。TN02E05②︰22,灰白色硬陶。唇面微凹,颈部以下饰菱格纹。口径14、残高5.6厘米(图七︰7)。H3︰1,灰色硬陶。唇面微凹。沿内见有数道凹弦纹。器身饰双线菱格纹。口径14、残高5.6厘米(图七︰8)。TN02E05②︰21,灰色硬陶。唇面上有一圈凹槽,圆鼓腹。口径9.1、残高8.2厘米(图七︰9)。

图七// 出土陶罐(一)

C型 高颈。H3︰2,灰色硬陶。沿内壁饰数道凹弦纹,外壁饰凸弦纹。器身拍印菱格纹。口径10、残高7.8厘米(图八︰1)。H21︰1,灰色硬陶。沿内壁有数道弦纹。器身拍印双线菱格纹。口径13、残高8厘米(图八︰2)。H4︰1,黄褐色硬陶。尖圆唇,颈部有数道凸弦纹。器身饰方格纹。口径18、残高7.2厘米(图八︰3)。TN01E06②︰7,黄褐色硬陶。颈部外壁见有数道弦纹,器身饰菱格纹。口径15.3、残高9.1厘米(图八︰4)。

小罐 敛口。TN02E06②︰7,灰色硬陶。圆唇,唇下有一圈凹槽,直弧腹,器身饰菱格纹,内壁可见清晰的指垫痕迹。口径5.6、残高4.4厘米(图八︰5)。TN01E05①︰5,泥质红褐陶。圆唇,唇下有一圈凹槽。鼓肩,下腹斜收,器身饰间断条纹。口径6、残高5厘米(图八︰6)。TN02E08②︰2,泥质红褐陶。尖圆唇,圆鼓腹,器身饰间断条纹。口径9.2、残高6.8厘米(图八︰7)。

图八// 出土陶罐(二)

釜 均为夹砂陶。侈口,器壁较厚,仅残留口沿和腹部。根据沿部,分为二型。

A型 宽折沿。H28︰2,红褐陶。方唇,下沿面饰竖条纹。口径20.4、残高5.1厘米(图九︰1)。TN02E04②︰9,红褐陶。圆唇,颈部以下饰方格纹,但漫漶不清。口径24、残高7.8厘米(图九︰2)。TN02E 04①︰8,灰褐陶。尖圆唇,鼓腹。器身饰曲折纹,但剥落较严重。口径22.5、残高11.1厘米(图九︰3)。TN03E05③︰17,红褐陶。尖圆唇。隐约可见竖条纹。口径27、残高7.5厘米(图九︰5)。

B型 窄折沿。H22︰2,黑褐陶。圆唇。器身饰曲折纹。口径24、残高9厘米(图九︰4)。

图九// 出土陶釜

敛口钵 圆唇,唇下有一圈凹槽,无完整复原器。根据腹部形态,可分为四型。

A型 斜腹,内折沿。TN01E06②︰4,灰色硬陶。圆唇。器身饰菱格纹。口径20.4、残高4厘米(图一〇︰1)。TN01E05①︰14,灰色硬陶。方圆唇。器身饰斜条纹。口径26.4、残高4厘米(图一〇︰2)。

B型 弧腹。TN01E05②︰31,泥质红褐陶。饰斜条纹。器身稍有变形。口径15、残高7.4厘米(图一〇︰3)。H12︰4,灰色硬陶。器身拍印菱格纹。器身稍有变形。残高6.7厘米(图一〇︰4)。TN03E04②︰8,灰白色硬陶。器身拍印方格纹。器身稍有变形。残高5.7厘米(图一〇︰5)。TN03E07②︰11,灰色硬陶。器身饰间隔条纹。口径18、残高4厘米(图一〇︰6)。TN02E07①︰3,灰色硬陶。圆唇,唇下有一凸棱,器身饰菱格纹。口径22、残高9.8厘米(图一〇︰12)。

C型 鼓腹。TN01E04①︰4,灰白色硬陶。唇下有一圈凹槽。器身饰双线菱格纹。口径18、残高5.8厘米(图一〇︰7)。TN02E06②︰12,灰色硬陶,器身饰菱格纹。口径15.6、残高6厘米(图一〇︰8)。TN01E08②︰8,灰色硬陶。器身饰菱格纹。口径9.2、残高2.4厘米(图一〇︰9)。

D型 折腹。TN03E06②︰12,泥质黄褐陶。圆唇,唇下有一凹槽。器身饰方格纹,内壁可见指垫状凹窝。口径15.8、残高6.2厘米(图一〇︰11)。

敞口钵 TN03E07②︰10,泥质红陶。圆唇,弧腹下收。素面。口径11、残高5厘米(图一〇︰10)。

图一〇//出土陶钵

豆 残片较多,均为泥质陶,无完整复原器。根据腹部形态,可分为二型。

A型 斜腹。TN2E05②︰27,灰陶。敞口,尖圆唇,唇下有一圈浅槽,器身饰交错条纹。口径23.6、残高3.9厘米(图一一︰1)。TN02E04②︰15,灰陶。敞口,圆唇,唇下有一凹槽。器身饰间断条纹。口径22.7、残高6.3厘米(图一一︰2)。TN02E06②︰11,灰陶。敞口,尖圆唇,撇沿,沿下有两道弦纹。器身饰交错条纹。口径24、残高4.5厘米(图一一︰3)。TN03E06②︰10,灰陶。饰间断条纹。喇叭口圈足外撇,内见多道凸弦纹。底径13.5、残高6.3厘米(图一一︰4)。

B型 折腹。TN03E08②︰4,灰陶。敞口,尖圆唇。口径11.6、残高3厘米(图一一︰5)。

圈足 TN03E06②︰11,夹砂灰褐陶。圈足外撇,其上由外壁向内穿数个排列不规整的圆孔。残高3、足径10.4厘米(图一一︰6)。

杯 TN01E06②︰1,泥质黄褐陶,夹少量细砂。敛口,圆唇,弧腹,平底微鼓。器身经泥浆涂抹。口径6.7、腹径8.2、高6.7厘米(图一一︰7;彩插二︰3)。

盂 泥质灰陶,夹少量细砂。折腹,平底。TN03E06④︰1,口部略残。腹径5、底径3.6、残高3.1(图一一︰8)。TN03E06④︰3,敛口,尖圆唇。器身经泥浆涂抹。口径3.8、腹径5.5、高2.6厘米(图一一︰9)。

器座 夹砂红褐陶。圆柱状,喇叭口,中空。H28︰1,器表刻划纹饰。底径12.9、残高13.5厘米(图一一︰10)。TN03E05②︰27,足径11.4、残高12厘米(图一一︰11)。

器盖 TN03E07①︰1,夹砂黑褐陶。截面近三角形,圆形钮。盖内底面平坦,中部有一圆形凹窝。直径14.6、高3.7厘米(图一一︰12)。

图一一// 出土陶器(一)

支脚 多残片,可复原者较少。圆柱形,束颈,器身呈弧状倾斜。H27︰1,夹砂黄褐陶。斜平顶,底部平坦。顶径8.4、高17.9厘米(图一二︰1;彩插二︰1)。TN01E07③︰3,夹砂红褐陶。底残。斜平顶稍鼓,微束颈。器身饰方格纹。顶径7.5、残高16.2厘米(图一二︰2;彩插二︰2)。TN01E07③︰1,夹砂红褐陶。底残。圆弧顶。顶面可见交错条纹。顶径7.6、残高8.8厘米(图一二︰6)。

器足 TN03E06②︰6,夹砂黑褐陶。呈锥状。残高7.5厘米(图一二︰3)。TN03E06③︰3,夹砂黄褐陶。矮柱状足,底部外延,上凹。器身隐约可见方格纹。残高6厘米(图一二︰4)。

尊 无可复原器,为口沿或肩部残片。灰色硬陶。口沿有穿孔,肩部饰多道附加堆纹,器身施陶衣。TN03E05①︰9,施黑褐色陶衣。小平沿,圆唇,沿面刻划纹饰,压印麦粒纹。残长5、宽4.4厘米(图一二︰5)。TN02E04②︰17,施红褐色陶衣。折沿下斜,方唇,唇面微凹,沿上有两个从上向下的穿孔。颈部饰整齐的凸弦纹。口径36.8、残高11.2厘米(图一二︰7)。H28︰4,残存颈部。内外壁施黑色陶衣,有数道规整的凸棱。肩部饰斜条纹、附加堆纹。直径17~22、残高14厘米(图一二︰8)。

图一二// 出土陶器(二)

球 均为夹砂陶。TN01 E06②︰2,红褐陶。椭圆体。长径7.2、短径3.4厘米(图一三︰1)。TN02E03②︰6,黑褐陶。扁球体,器身风化较严重。直径4~4.6厘米(图一三︰2)。TN02E05②︰29,黑褐陶。扁球体,厚壁,中空。长径5、短径4.2、高5.4厘米(图一三︰3)。

拍 均为夹砂陶,呈扁长方体状。TN02E07①︰5,黄褐陶。中部较厚,边缘稍薄。风化较严重,一面隐约见有菱格纹。残长 5.7、宽 4.7~5.5、厚1.8~2.2厘米(图一三︰4)。TN03E09②︰4,红褐陶。风化较严重,纹饰脱落。残长5.8、宽4.3、厚2.1厘米(图一三︰5)。TN03E06②︰13,红褐陶。风化较严重,一平面及器身一端可见隐约的菱格纹。长10.5、宽4.8、厚1.6~2.4厘米(图一三︰6)。

图一三// 出土陶球、陶拍

纺轮 56件。根据截面形状分为四型。

A型 7件。截面呈梯形。中穿圆孔,孔壁较直。TN03E08②︰2,泥质灰陶。底部边缘有一周折棱,底面刻划对称的圆圈、弧线纹饰,弧线内戳点。直径3.1、孔径0.4、厚 0.9厘米(图一四︰1;彩插二︰4)。TN03E05②︰17,泥质灰陶。底部外缘有一周折棱。素面磨光。直径2.8、孔径0.3、厚0.9厘米(图一四︰2)。

B型 11件。截面近半圆形。TN01E05②︰28,夹砂灰陶。底面平坦,中穿圆孔。直径2.2、孔径0.3、厚1厘米(图一四︰3)。

C型 3件。截面近长方形,呈圆饼状,器身扁平。TN03E04③︰4,夹砂灰陶。中穿圆孔。直径2.3、孔径0.3、厚0.7厘米(图一四︰4)。

D型 35件。截面呈椭圆形。中穿圆孔,孔壁较直。TN03E05②︰13,夹砂灰褐陶。直径3、孔径0.5、厚2厘米(图一四︰5)。TN01E05②︰26,夹砂黄褐陶。直径3.6、孔径0.4、厚1.6厘米(图一四︰6)。TN01E05②︰11,夹砂灰陶。直径3.9、孔径0.4、厚2.6厘米(图一四︰7)。

图一四// 出土纺轮

2.石器

石器种类较多,有锛、凿、镞、环、环芯、球、拍、砺石等。

锛 80件。根据平面形状分四型,其中21件因残损严重无法纳入型式划分。

A型 39件。平面近梯形。TN03E07②︰10,灰色砂岩。横截面近椭圆形。弧顶。有一定程度的风化。长 7.85、宽 5.3、厚 1.8厘米(图一五︰1)。TN02E04②︰8,灰色砂岩。横截面近梯形。正面较平坦,背面中部有一圆弧形脊。斜顶。长4.8、宽3.5、厚1.5厘米(图一五︰4)。TN02E05②︰6,灰色砂岩。正面较平坦,背稍鼓,四边均向正面倾斜。通体磨制,可见少量打制疤痕。长5.6、宽4、厚1.4厘米(图一五︰5)。

B型 5件。平面近长方形。两面均较平坦,根据大小分为二亚型。

Ba型 3件。大型,短直身。均为砂岩。TN01E07②︰2,灰色。横截面呈梯形,平顶,单面弧刃。长 5.7、宽 5.8、厚1.8厘米(图一五︰2)。

Bb型 2件。小型,均为黑色板岩。TN02E03①︰4,单面弧刃,背面隐约见有修刃在器身中部形成的圆弧。刃部有层叠的疤痕。器身可见打制疤痕。长2.8、宽2、厚1.8厘米(图一五︰7)。

C型 8件。平面呈长梯形。根据厚薄程度分为二亚型。

Ca型 厚梯形。4件。均为砂岩。TN01E07①︰2,黑色。正面较平坦,单面直刃,刃部稍残。器身保留大量打击疤痕。长5.3、宽2.4、厚1.4厘米(图一五︰3)。

Cb型 薄梯形。4件,其中2件为石镞改制而成,器身较薄。TN03E03③︰2,黑色板岩。通体经磨制,可见少量打制疤痕。单面刃,刃部背面可见连续的疤痕,可能是使用所致。长4.4、宽1.7、厚0.6厘米(图一五︰6)。TN03E05③︰16,黑色板岩。利用前锋残缺的石镞改制而成,两面的脊隐约可见。两侧边磨制修理成小平面。单面弧刃。长3.3、宽1.6、厚0.3(图一五︰10;彩插二︰5)。

D型 微有肩形,7件。器身中部两侧微向内弧,形成不明显的肩部。TN03E06③︰2,灰色砂岩。背面中部有一浅横脊。平顶,单面弧刃,上部器身稍窄,略呈肩形。通体磨制,加工较精细。长3.4、宽2.3、厚0.8厘米(图一五︰8)。TN02E05②︰14,黑色砂岩。背面稍鼓,中部偏下有一弧形横脊。斜顶,单面直刃。器身一侧有一较大的打制疤痕,另一侧经精细的磨制修理,在中部形成一微向内凹的不明显肩部。长2.5、宽2.1、厚0.7厘米(图一五︰9)。

图一五//出土石锛

刀 2件。截面呈楔形,平面呈长方形。TN03E07②︰4,灰色泥质砂岩。两端截断,两面磨制,形成一直刃,刃部略向内凹。刃长3、器身长3.8、宽2.8、厚1.9厘米(图一六︰1)。TN03E07②︰12,黑灰色板岩。一端两面稍加磨制,成直刃。其余三边磨制修理。刃长1.9、长3.6、宽2.3、厚0.6厘米(图一六︰2;彩插二︰6)。

凿 1件。TN01E05①︰3,黑色板岩。平面呈长方形,器身扁平,保留少量打制疤痕,两侧边中部有磨制的微向内凹的槽。单面直刃。长4.2、宽1.7、厚0.4(图一六︰3)。

镞 44件。其中无脊23件,有脊18件,无法辨识者3件。

A型 无脊。23件。器身扁平。根据平面形状分为三亚型,其中2件无法确定亚型。

Aa型 6件。菱形。TN03E05③︰3,黑色板岩。前锋细长,两刃较锋利,铤部稍厚。通体可见磨痕。长5.4、宽2.1、厚0.3(图一六︰4)。

Ab型 7件。柳叶形,窄身。TN03E08②︰3,黑色板岩。铤部稍残,两侧边较直。边缘竖直,可见横向磨痕。长4.7、宽1.3、厚0.6厘米(图一六︰5)。TN02E05②︰18,黑色板岩。两翼呈弧形,可见竖向磨痕。长3、宽0.9、厚0.3厘米(图一六︰10)。

Ac型 8件。铤部内收明显。TN02E05①︰8,黑色板岩。两侧起刃,铤部两侧呈波浪形。器身可见磨痕。长3.5、宽1.9、厚0.3厘米(图一六︰8;彩插三︰1)。TN01E05②︰6,灰色砂岩。两侧起刃,铤部较细,略残。长3.6、宽1.6、厚0.5厘米(图一六︰9)。

B型 有脊。19件。柳叶形,两面起脊,两侧起刃,扁平铤。TN02E04②︰1,灰色砂岩。尖部稍残。残长4、宽1.2、厚0.4厘米(图一六︰6)。TN01E04②︰3,灰色砂岩。铤部稍残。长3.7、宽1.5、厚0.45厘米(图一六︰7)。

环 22件。通体磨制,均残损。根据截面形状,可分为六型(其中1件材质为水晶,1件为青绿色玉质,一并归入此类讨论)。

A型 截面呈T形。3件。均残损严重,略微出台。TN03E05②︰3,青灰色板岩。风化较严重。残长7.25、宽1.9、厚1.1厘米(图一六︰11)。

B型 截面近长方形。1件。TN03E05②︰12,青绿色玉质。通体磨制,外侧一小平面可见斜向磨痕,可能废弃后另作他用。残长6、宽2.2、厚1.9厘米(图一六︰12;彩插三︰2)。

C型 截面呈马蹄形。内缘竖直,外缘弧曲。13件。TN02E05①︰6,黑色砂岩。内壁可见加工产生的横向旋纹及竖向磨痕。残长7.1、宽0.9、厚0.75厘米(图一六︰13)。TN03E05②︰15,黑色砂岩。内宽外窄。器身可见凌乱的磨痕。残长6.7、宽1.4、厚1.1厘米(图一六︰14)。

D型 截面近三角形。2件。TN03E07①︰5,黑灰色砂岩。磨制精细,内壁竖直,可见横向的旋纹。残长6、宽1、厚0.6(图一六︰15)。

E型 截面近圆角方形。内外缘均弧曲。2件。TN02E05①︰3,黑色砂岩。可见横向磨痕。残长5.6、宽0.9、厚0.75厘米(图一六︰16)。

F型 截面呈五边形。1件。H10︰1,水晶环。通体磨制。残长3.1、宽1.3、厚1厘米(图一六︰17)。

环芯 1件。TN02E04②︰7,灰色砂岩。截面近梯形,单面钻,两面不平坦,周身可见旋纹。顶部直径4.1、底径5.2、厚1.2厘米(图一六︰18)。

图一六// 出土石器(一)

球 3件。均为砂岩。TN03E05①︰1,红褐色。呈扁圆球体,上下两面较平坦,四周见有零星凹坑。长径7.8、厚4.4厘米(图一七︰1)。

戈 3件。均残。TN03E06②︰1,灰色砂岩。残存一单向钻孔。器身扁平,通体磨制,可见磨痕。残长7.1、宽3.8、厚1.2厘米(图一七︰2)。

残石器 1件。TN03E05③︰13,黑色板岩。器身扁平,通体磨制。长4.2、宽1.5、厚0.3(图一七︰3)。

锤 5件。H20︰2,灰色砂岩。长条形,两端均见有打击疤痕。长11.6、宽5、厚3厘米(图一七︰4)。TN03E03③︰1,灰色砂岩。近椭圆形。两端可见少量打制疤痕,有一定程度的风化。长9、宽6.3、厚2.4厘米(图一七︰8)。

饼形器 5件。均为砂岩。TN02E04②︰14,灰色。四周经打击修整,两面中部均有打击形成的凹坑。长13.8、宽9.3、厚3.7厘米(图一七︰5;彩插三︰3)。

砧 2件。均为黄褐色砂岩。也可作为砺石使用。TN02E06①︰1,长条方形,两面较平坦,见有磨痕,其上见有较深的坑窝。长14.6、宽10.6、厚6.4厘米(图一七︰7;彩插三︰4)。

拍 1件。TN02E06①︰2,黄褐色砂岩。两侧边近平行,两端弧曲,中部折损。两面较平坦,均刻有平行的沟槽,一面有12条,另一面可见11条。沟槽规整,间距为0.4~0.5厘米。长10.1、宽7.2、厚1.9厘米(图一七︰9;彩插三︰5)。风化较严重。遗址见有一种平行条纹,间距与石拍间距相同,多位于夹砂陶器口沿(图六︰10),推测此石拍可能是制陶的印模。

毛坯 6件。保留大量打制痕迹,多用于制作镞、锛。TN03E05③︰12,黑色板岩。长条形,镞毛坯。两侧边较平直,除可见层叠的打制疤痕,还经过磨制修整,较细一端最为薄锐。长7.6、宽2.3、厚1.8厘米(图一七︰6)。H16︰1,黑色板岩。镞毛坯,可见层叠的打制疤痕,器身一侧弧曲,一侧较平直,于一端交汇,经磨制修整形成一尖。一面较平坦,另一面因打制疤痕,在器身中部形成一竖脊。长6.2、宽2.8、厚1.1厘米(图一七︰10)。

石料 31件。TN03E04③︰1,黑色板岩。两面平坦经磨制,有呈“十”字形的长条凹槽。长7.1、宽6、厚1.95厘米(图一七︰11)。TN02E04②︰5,黑色板岩。两面平坦,两面有对称的长条凹槽。长6.8、宽7.3、厚0.9厘米(图一七︰12)。

砺石 34件。均为砂岩,部分为石料或者工具废弃后改作砺石。TN02E05②︰2,黄褐色。长条形,一面平坦有磨痕。长20.2、宽7、厚4.75厘米(图一七︰13)。TN01E05②︰10,黄褐色。平面呈不规则形,一面有磨痕,略向内凹。长13.7、宽11、厚5.3厘米(图一七︰14)。

图一七// 出土石器(二)

3.铜器

斧 1件。TN03E04①︰3,浅绿色。长方形銎,双面弧刃,刃缘残损。长6、宽4.4、厚1.5厘米(图一八;彩插三︰6)。

图一八// 出土铜斧(TN03E04①︰3)

四、结语

根据遗址堆积单位间的叠压、打破关系,以及器类、器形、陶系和纹饰上的细微变化,可以进一步将清理的遗存分为两期。

鸡岽山一期遗存以H9、H10、H15、H27及发掘区③、④层等堆积单位为代表。陶系以夹砂陶为主,比例近85%,其次硬陶约10%,泥质陶最少约占5%。夹砂陶以红褐色为主,其次为黑褐色,少量灰白、黄褐、橙黄色;硬陶多灰色,个别为红褐色、灰白色;泥质陶多红褐色,少量橙黄、灰、灰白色。陶片素面约占85%,夹砂陶器还有少量绳纹、条纹、曲折纹;泥质陶和硬陶则以菱格纹为主,其次为条纹、间断条纹、方格纹,少量复线菱格、附加堆纹,个别施黑色或褐色陶衣。陶器器形有釜、罐、器座、豆、钵、尊、杯、纺轮、支脚等。石器有锛、镞、环、戈、球、锤、砧、砺石、毛坯等。

鸡岽山二期遗存以 H1、H3、H7、H8、H14、H13、H16、H25、H28及发掘区②层等堆积单位为代表。陶系仍以夹砂陶为主,但比例下降,约占70%,硬陶比例上升至近20%,泥质陶约占10%。不同陶色所占比例与一期一致。素面陶比例下降,约占71%,方格纹、菱格纹、复线菱格纹、条纹及施陶衣的陶片比例上升,间断条纹则稍有下降,方格纹、菱格纹还见有粗、细、大、小之分。器物组合整体与一期相似,根据统计结果可知,泥质陶罐、钵、尊比例上升明显,支脚、器座、纺轮、镞相对减少。器类更加多样,新出现陶器盖、陶球、陶拍、石拍、石刀等。束颈陶罐较一期数量大增,宽折沿陶釜有沿外撇的趋势。器物口沿的修理越发规整,流行斜方唇,且其上多有一圈凹槽。袋状坑均开口于②层下,属二期遗存。

根据潮安鸡岽山遗址出土陶器特征判断,其文化内涵应属普遍分布于广东东部地区的后山文化范畴[1],推断年代约为距今3800—3300年间[2]。有研究根据此类遗存中鸡形壶、折肩(折腹)罐等典型器物的对比分析,认为其年代下限约为商周之际,或更晚些[3]。

鸡岽山遗址与牛伯公山一组遗存在陶系、器物组合及器形特征上最为相似,年代应与之相近,其碳十四测年结果为距今3390±95年(1930—1490BC,94.1%)[4]。夹砂陶比例重,多高颈、宽折沿、卷沿罐及釜,兼有少量实心支脚、镂孔圈足器,器身拍印方格纹、菱格纹的文化特征还可见于南澳东坑仔遗址[5]。但是鸡岽山遗址不见釉陶器,拍印条纹、间隔条纹的陶器数量众多,出土造型规整、多样的支脚,是其不同于粤东地区其他后山文化遗存的自身特征。

遗址出土支脚与分布于闽东及闽江下游的黄瓜山文化所出(庄边山T140③︰35)十分相似,黄瓜山文化年代推定为距今4000—3500年[6]。位于闽南地区的鸟仑尾遗址一组遗存中出土较鸡岽山遗址形态古朴、样式简单的支脚(M15︰10),木炭测年为距今3550±60年(2049—1730BC,95.4%)[7]。与支脚共出的折沿大口尊(M15︰4)在鸡岽山遗址也有发现,但仅见残片。所以折沿大口尊、支脚一类器物可能是受到闽南甚至闽江流域考古学文化的影响。

潮安鸡岽山遗址出土器类较多,为全面认识后山文化面貌提供了新的材料。发掘区内遗迹现象较单一,仅见灰坑,陶器中夹砂陶比例高,几乎不见可复原器,发现数量较多的石器残片、毛坯、石料等,石器多经过使用,有的已经到了不能再使用的废弃阶段,据此推测此次发掘区域可能是聚落的生产生活垃圾倾倒场所。

(附记:本次发掘项目负责人王欢,参加人员有邹池根、张海斌、林文斌、罗海涛、宋力刚、苏史煜、陈洪武、钟礼筠;摄影谢蔚宁、钟礼筠;器物修复徐安民;绘图钟振远、尚中克、张海斌。发掘和整理期间得到潮州市博物馆、潮安区博物馆、潮安归湖镇文化服务中心、江门市博物馆、新会区博物馆及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邓宏文、刘长等单位及个人的支持与帮助,谨此一并致谢!)

猜你喜欢

陶片泥质砂岩
稷山郭家枣园遗址东周时期圆陶片用途浅析*
火星上的漩涡层状砂岩
陶刻技法简析
拾到一块陶片的快乐
高围压条件下低温砂岩的力学试验研究
高围压条件下低温砂岩的力学试验研究
砂岩型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