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乌梅方剂数据挖掘及乌梅-人参治疗糖尿病的网络药理学分析*
2022-04-14魏稚力张小波高蕊简胜男马晓菊文跃强周昕沈涛
魏稚力,张小波,高蕊,简胜男,马晓菊,文跃强,周昕,沈涛
成都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四川成都 610072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作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据2017年相关报道,目前全球共有4.25亿成人DM患者,而我国这一数字高达1.14亿,居世界首位[1]。现降糖药种类繁多,因其各自临床特点与不良反应,寻求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一直是该疾病的研究热点[2]。DM属中医“消渴”范畴,但二者并不能等同[3]。相较于现代DM以血糖升高为主要诊断依据,消渴则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等“三多一少”症状为典型表现[4]。消渴虽不等同于现代DM,但对于DM的治疗亦可从“消渴”相关中医治疗获益。大量研究显示,中医药治疗可发挥降低患病风险、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DM症状及其并发症损伤等多种治疗作用[4-8]。鉴于此,基于中医药资源挖掘治疗DM的有效药物组合具有积极研究意义。
有关乌梅功效应用,《本经》[9]云:“下气,除热烦满,安心,肢体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志、恶疾。”《景岳全书》载其:“止消渴……消痈疽疮毒”[10]。2015年版《中国药典》[11]载其用于:“虚热消渴”。现代化学药理研究报道,乌梅中有机酸成分——苹果酸、枸橼酸可降低正常小鼠血糖水平,乌梅果肉中三萜类成分——熊果酸、齐墩果酸具有降血糖作用[12,13]。临床研究报道,乌梅丸可降低2型DM患者血糖水平[14]。除临床药用外,乌梅作为一种药食同源性资源,亦被广泛运用于大众生活当中,如用于各类乌梅饮品及凉果蜜饯的制作等。鉴于乌梅药用价值及开发应用前景,本研究对《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含乌梅方剂进行收集整理,并运用TCMISS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在此基础上,选取乌梅-人参核心药对,并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进一步探讨该药对治疗DM的潜在作用机制,以期为乌梅的临床运用及后续研究提供更多参考。
资料与方法
1 方剂来源
以“乌梅”为检索关键词(“乌梅肉”“大乌梅”“乌梅炭”等均作为药物乌梅纳入检索结果)对《中医方剂大辞典》[15]中含乌梅方剂进行筛取。
2 数据规范
主要涉及中药因产地、别名、炮制加工、入药部位等情况进行药名规范处理,主要参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11]及《中药别名大辞典》[16]对所筛方剂进行药名规范。
3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
3.1 数据录入 通过TCMISS“平台管理”模块的“方剂管理”功能,将方名、方源、组成、主治疾病等信息录入系统建立数据库,并由双人进行数据核对与校正。
3.2 统计与关联规则分析 运用TCMISS“数据分析”模块之“方剂分析”、“数据查询”等功能,辅以Excel数据表格,对查询出的目标方剂进行相关统计与关联规则分析。
4 网络药理学分析
4.1 有效成分的收集 借助TCMSP检索乌梅和人参中的化学成分。一般认为药物动力学(ADME)性质中口服生物利用度(OB)和类药性(DL)具有重要意义,满足OB≥30%和DL≥0.18的化合物通常被认为是潜在的活性成分,故以此为标准进行活性成分的筛选。同时,在TCMSP上下载符合条件成分的分子结构,保存为MOL2格式。4.2 成分潜在靶点预测及疾病靶点获取 将前一步获得的成分结构导入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以获得各成分的作用靶点,并对获取的靶点进行合并、去重。在Genecards数据库中以“Diabetes mellitus”为关键词检索DM的相关治疗靶点,保留相关性得分大于20的靶点。之后将获得的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进行取交集。
4.3 PPI网络构建 将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获得的靶点导入 STRING 网络平台,蛋白种类定义为“人”,置信度>0.7设为筛选条件进行筛选,获得蛋白互作关系,下载TSV格式文件。将TSV文件信息导入Cytoscape3.7.1中,并运用其插件“Network Analyze”分析网络拓扑参数,以节点度值、介数均超过平均值为标准筛选出核心靶点。
4.4 GO富集分析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 利用R软件的Bioconductor数据包对PPI中所涉及的核心调控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画出富集分析的气泡及柱状图。
结 果
1 统计与关联规则分析
本研究共筛取整理出《中医方剂大辞典》含乌梅方剂1373首,涉及中药663味。其中用药频次前20位的药物,见表1,可见除甘草外,乌梅最常与人参联用。根据《中药学》[17]药物分类标准,对常与乌梅联用的前100位药物进行分类统计,见表2,提示乌梅常与补虚药、清热药、解表药、理气药、温里药、化痰止咳平喘药等联用。基于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分析48首含乌梅治疗消渴方剂的用药规则,得到支持度≥0.29,置信度为1的含乌梅治疗消渴的强关联规则药对组合(核心药对),见表3。筛得含乌梅-人参主治消渴的历代方剂11首,见表4。
表1 含乌梅方剂前20位常用药物(频次≥119)
表2 常与乌梅联用的前100位药物的分类情况
表3 含乌梅治疗消渴的强关联规则药对组合(核心药对)
表4 含乌梅-人参主治消渴方剂
2 乌梅-人参药对治疗DM的网络药理学分析
2.1 乌梅、人参活性成分 基于TCMSP共获得27个成分,得到乌梅活性成分8个,人参活性成分22个,其中Stigmasterol、beta-sitosterol和kaempferol为二者共有成分,见表5。
表5 乌梅-人参活性成分基本信息
2.2 成分潜在靶点 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预测并提出重复目标后,共得到627个乌梅、人参的治疗靶点。Genecards数据库分析得到DM相关靶点301个。将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进行取交集后共得到52个共同靶点,见图1。
图1 乌梅-人参疾病-成分靶点韦恩图
2.3 PPI分析 在PPI网络中,具有较高“度”值的节点通常认为是关键靶标蛋白。如图2所示,AKT1(21)、TNF(20)、VEGFA(20)、MAPK1(18)、STAT3(18)、TP53(18)、MAPK8(16)、PIK3CA(15)具 有 较 高的度值,在网络调控中起关键作用,其很可能是乌梅-人参药对治疗DM的关键靶标蛋白。
图2 关键靶标蛋白信息条形图
2.4 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 GO富集分析描述了一系列复杂的事件,这些事件是由一个或多个层次通过组织良好的协同作用来完成的。如图3所示,展示了前20条GO途径,主要集中在激素结合、类固醇激素受体活性、胰岛素受体底物结合、核受体活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胰岛素受体结合等方面。KEGG前20条途径主要集中在DM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胰岛素抵抗、内分泌抵抗、VEGF信号通路、II型糖尿病、TNF信号通路、Rap1信号通路等通路上,见图4。
图3 前20条GO富集途径
图4 前20条KEGG通路富集途径
讨 论
中医药防治DM多从“消渴”论之。消渴传统病机以“阴虚燥热”为主论,治以滋阴清热,并分消论治[18]。但气与津液关系密切,津液之生成、输布、排泄,有赖于气的推动、固摄及升降出入运动,而气亦离不开津液之滋润与运载[19]。《神农本草经疏》[20]云:“消渴者,津液不足之候也,气回则津液生,津液生则渴自止矣。”随着现代医家对DM临床实践与认识的不断深入,对于DM中医核心病机的概括亦出现了新的认识。沈绍功教授对538例2型DM患者进行辨证调研,发现气阴两虚证高达77.51%,明显高于传统阴虚燥热证,之后进一步提出转变对2型DM “阴虚燥热”病机的一般认识,并以“气阴两虚侧重气虚”为消渴之病机关键[21]。张延群等收集2080例DM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显示气虚证频率达88.75%,居首位,高于阴虚证的64.09%[22]。谢春光教授提出“气阴两虚”为现代DM发生发展的核心病机,并以益气养阴为治疗原则,自拟方“参芪复方”获得良好临床疗效[23]。可见“益气养阴”对于现代DM防治的重要指导意义。
本研究以含乌梅方剂数据挖掘为切入点,从频次来看,尽管甘草亦属补气药且频次高于人参,但其在许多方剂中常作调和药性之用,且在配伍中常与人参同用或辅助人参发挥补益类作用,如炙甘草汤(《伤寒论》)、四君子汤(《局方》)等[24]。此外,在基于关联规则分析得到的核心药对中,除人参、甘草外,麦冬、葛根、天花粉并不属补气药。故本研究优先选取乌梅-人参这一核心药对,并进一步探讨其治疗DM的潜在作用机制。
乌梅酸敛,生津除烦;人参甘补,益气生津。二药相伍,相辅相成,益气同时养阴生津之功益彰,具“酸甘化阴”之义。酸甘化阴法用治消渴由来已久,首见于仲景所制之肾气丸,方中山茱萸与干地黄、山药伍用,酸甘化阴,亦寓阴中求阳之意。此外,诸如口含酸枣丸(《备急千金要方》)、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乌梅四物汤(《医门八法》)、生脉散(《医学启源》)、玉泉丸(《杂病源流犀烛》)等典型酸甘化阴法配伍的方剂亦被广泛用于消渴的临床治疗[25,26]。研究报道,乌梅作君药的酸甘化阴法方剂可改善气阴两虚型2型DM患者中医证候,并降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27]。乌梅-人参药对切合消渴“气阴两虚”病机,亦是中医酸甘化阴法之典型运用,其对于现代DM的相关研究值得进一步深入。
本研究进一步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乌梅-人参药对进行DM相关作用机制探讨。TCMSP搜集得到二药共有27个成分,可作用于52个DM相关靶点。PPI网 络 分 析 表 明AKT1、TNF、VEGFA、MAPK1、STAT3、TP53、MAPK8和PIK3CA可能是乌梅-人参治疗DM的主要靶点。TNF是一组可以引起细胞死亡的细胞因子,该家族包括两个成员,TNF-α和TNF-β。其中TNF-α参与了全身炎症反应,同时它可以通过减弱胰岛素的信号转导途径,减少脂肪细胞中的葡萄糖转运,以及抑制脂联素等方式在胰岛素抵抗中发挥重要作用[28]。STAT3是STAT家族中的成员,其除了参与癌细胞的信号传导,还在调节糖类及脂质代谢, 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研究表明,STAT3可通过抑制肝脏糖异生的关键基因Pck1和G6pc来改善胰岛素抵抗症状[29]。P53蛋白由17号染色体上的P53基因编码,P53蛋白在维持细胞正常生长、抑制恶性增殖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与胰岛素抵抗关系密切,是治疗DM的新靶点[30]。
KEGG分析显示,52个与DM相关的靶点主要富集在胰岛素及胰岛素并发症相关通路上。胰岛素抵抗是引起DM的重要原因。通常,肥胖诱发的慢性炎症会引起IL-6、TNF-α等炎性因子的增加,而TNF-α会诱导JNK的激活,激活的JNK可以使胰岛素信号通路中IRS蛋白上的Ser位点磷酸化,导致其相应Tyr位点的磷酸化降低,从而使下游的PI3K、AKTV蛋白不能被活化,从而产生胰岛素抵抗[31]。IL-6可以激活STAT3,诱导SOCS蛋白表达,进而抑制IRS-1酪氨酸磷酸化,使胰岛素PI3K信号转导受阻,最终引起胰岛素抵抗[32]。PPI网络分析表明乌梅-人参药对可以与关键靶点TNF、STAT3和PIK3CA产生作用,因而其可能通过调节胰岛素抵抗通路中的TNF-α/JNK/PI3K或IL-6/STAT3/PI3K途径来治疗DM,如图5所示。
图5 胰岛素抵抗信号通路图
综上,本研究通过整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含乌梅方剂,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其进行数据挖掘,并以DM “气阴两虚”病机为切入点,选取乌梅-人参核心药对进行DM相关网络药理学机制探讨,可为乌梅的临床用药及后续开发研究提供有益线索。基于中医药数据挖掘与网络药理学分析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方向,但还需要进一步实验验证,从而更加系统、科学地阐述乌梅-人参防治DM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