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藉”浅析
2022-04-14詹静珍
詹静珍
《赵飞燕外传》:“合德谢曰:‘非贵人姊召,不敢行。愿斩首以报宫中。’延福还奏。嫕为帝取后五采组文手藉为符,以召合德。”又:“后道帝言,始加大号婕妤。奏书于后,曰:‘天地交畅,贵人姊及此令吉,光登正位,为先人休,不堪喜豫,謹奏上二十六物以贺:金屑组文茵一铺,沉水香莲心椀一面……若亡绛绡单衣一袭,香文罗手藉三幅,七回光雄肪发泽一盎,紫金被褥香炉三枚,文犀辟毒箸二双,碧王膏奁一合。’”“手藉为符”指以“手藉”作为凭证、信物,“香文罗手藉”为赐品之一。其中“手藉”含义不明。林赶秋《绝代有佳人·女性小品赏读》:“手藉:手垫。藉,古代祭祀、朝聘时陈列礼品的草垫。”暂未见古书中有关“手垫”的记载,不知具体为何物。后世引用时或被篡改或直接脱落。清谭莹《乐志堂诗集》卷五《汉凤纽白玉印歌有序》:“所出虽微后竟立,并置玺笥宁非诬。五采组文手篆符,以召合德仍烦余。”“手篆符”与“手藉为符”差别较大。清吴昌绶《定盦先生年谱》所载高锡恩《赵飞燕玉印歌》:“绣裙小袖妹还来,五采组文作符信。”此处直接省去“手藉”,一方面是由于诗歌字数的限制,另一方面也折射出诗人对“五采组文手藉”认识不足。“五采组文”是“手藉”的修饰语,并不能作信物。
明吴珫《三才广志》卷八七二《帊》:“帊即帨巾之类,今为手籍(文中又作藉)。”后罗列各种帕的名称及出处,如“香罗帕”“蛟绡帕”“文罗手藉”“吴绫手巾”“银花手帕”等。清黄生《字诂·巾》:
古巾用以拭手,故佩于身,以便作事。又覆物者亦谓之巾。(《礼》:“巾以”“巾以绤”之类。)其着于首者曰帻,后世覆物谓之帕。着首谓之巾。(陶潜诗:“空负头上巾。”)故谓在领者曰领巾,(见《开天遗事》。)拭手者曰手巾,藉手者曰汗巾,(并近人语。汗巾或谓之手藉,见张邦基《侍儿小名录》。)以别于着首之巾。着首者亦或谓之头巾。苏轼诗:“不须洒面裹头巾。”又古或以帕抹首,本武士之服。(韩愈诗:“以红帕首。”)
黄生总结出“巾”的不同种类、不同用处。其实“手巾”“手帕”和“汗巾”只是名称不同,本质上同属一类物品,作用相同。“手巾”可用来拭手,也可擦泪。北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七一六《手巾》引晋陈寿《汉名臣奏》:“王莽斥出王闳,太后怜之。闳伏泣失声,太后亲自以手巾拭闳泣。”还可覆物。明朱载堉《乐律全书》卷二五《乐学新说》:“手巾可以覆罇,所谓举羃酌酒是也。”还可束腰、戴在头上。明费信《星槎胜览》卷一《暹罗国》:“男女椎髻白布缠头,穿长衫,腰束青花手巾。”清曹抡彬《(乾隆)雅州府志》卷十一《夷俗》:“缠头用花手巾。”手帕不仅用来覆物,也可擦拭。南宋曹勋《北狩见闻录》:“又以拭泪白纱手帕子付臣。”还可戴在头上、束腰。元代脱脱《辽史》卷五六《国服》:“小祀,皇帝硬帽,红克丝龟文袍。皇后戴红帕,服络缝红袍,悬玉佩,双同心帕,络缝乌鞾。”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五:“(单氏)气又忍不过,苦又熬不过。走进内房,解下束腰罗帕,悬梁自缢。”汗巾可用来擦泪。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四:“说那玉姐手托香腮,将汗巾拭泪,声声只叫:‘王顺卿,我的哥哥,你不知在那里去了?’”也可覆物。清李海观《歧路灯》卷七:“二人进去,只见王紫泥害暴发眼,肿的桃儿一般,手拿着一条汗巾儿掩着一只眼,站左靠背椅子后边看掷簺子。”还可束发、束腰。唐白居易《赠韦处士六年夏大热旱》:“汗巾束头鬓,羶食熏襟抱。”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五:“却说邵氏取床头解手刀一把,欲要自刎,担手不起,哭了一回。把刀放在桌上,在腰间解下八尺长的汗巾,打成结儿,悬于梁上,要把颈子套进结去,心下辗转凄惨,禁不住呜呜咽咽的啼哭。”汗巾后来主要指腰带,这是与“手巾”“手帕”不同之处。
“手巾”“手帕”“汗巾”用处一样,皆指用来擦拭、覆物、佩戴的方形或条状的布帛,所指相同。明代吴珫指出“帕”当时又叫“手籍(藉)”,并将“手帕”“手巾”“手藉”归为一类。清代黄生指出“藉手者曰汗巾”,下又注“汗巾或谓之手藉”。可知“手藉”即手帕。巾、帕是私人用品,可作为信物。《太平御览》卷七一六《手巾》引《名山略记》:“有吴人姓夏侯,来师诞,忽暴病死。终冬渉春,有长沙门从北来,于道中见夏侯,云:‘被崐仑召,不得辞。’师寄手巾为信,诞得手巾,乃本所送入棺者。”元李好古《沙门岛张生煮海杂剧》:“则今日双双携手登仙去,也不枉鲛绡帕留为信物,闲看他蟠桃灼灼树头红,撇罢了尘世茫茫海中苦。”“五采组文手藉为符”即取手帕作为信物。“五采组文手藉”指五种颜色或多种颜色编织的有纹饰的手帕。古代巾、帕还可作赏赐的物品。北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二《帝王部》:“九月九日应圣节,百官于敬爱寺斋设,赐宰臣锦袍、香囊、手帕、酒乐。”南宋陈景沂《全芳备祖》后集卷二一《农桑部》:“今大内当麦熟时,以黄罗帕封赐百官,其外题曰‘’。”“香文罗手藉”即有纹饰的绫罗做成的手帕,作为赵合德受封的二十六件赐品之一。
“手藉”释作手帕,还可贯通其他用例。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二九《感旧念》:“逞为父捕去,不及与爱爱别。后传逞已死,爱爱亦感疾而亡。其小婢锦儿常在,出其故绣手藉、香囊、缬履等示人,皆郁然如新。”此亦收于宋张邦几《侍儿小名录》。钟瑛《香艳小品》:“手藉,同‘手籍’,亲手做事。”“手藉”译成亲手做事,前后文意不通;释作手帕、手巾,则文通义顺。“常出其故绣手藉、香囊、缬履”即指经常拿出爱爱以前绣的手帕、香囊、绣鞋。明代俞琬纶《自娱集·手藉代赠》:“君心无点瑕,愿常如此白。君身无远疏,愿常如此密。君情无解散,愿常如此织。可怜一片丝,剪断不成匹。”题目的意思是以手帕作为赠送的礼物,全诗以物明志,以手帕为喻,希望意中人的内心像手帕一样洁白,情意像手帕一样细密,不会松散。
“手藉”之“藉”常写作“籍”,如“五采组文手藉”,明梅鼎祚《西汉文纪》》卷二二、明王世贞《艳异编》卷三等作“五采组文手籍”,明吴珫《三才广志·帊》兼收“手藉”“手藉”两种字形。那么,哪个才是本字呢?
“藉”本指古代祭祀、朝聘时陈列礼品的垫物。《说文·艸部》:“藉,祭藉也。”《史记》卷十二《孝武本纪》:“江淮间一茅三脊为神藉。”“神藉”祭祀时摆设供品的垫物。也可指一般物品的垫物。北宋曾巩《郊祀庆成状》:“始就帷宫,则独先群臣,宵兴待事;及至坛场,则陟降陛级,彻去裀藉。”“裀藉”即裀褥,坐卧的垫具。“藉”一般是用布、帛等做成的垫物,又引申出垫义。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往往而死者相藉也。”“相藉”此指死人互相垫着,言死人多。古人经常佩戴巾帕,取物时顺便用来藉手,充作手的垫物,避免手与物品直接触碰,既可保护手不受伤,又可保护物品不被损坏,因而“手帕”“手巾”又称之为“手藉”。《仪礼》卷五《箭筹八十》:“小臣以巾执矢以授。”清胡培翬《仪礼正义》:“大射仪曰:‘小臣师以巾内拂矢,而授矢于公稍属。’盖以巾拂之而又藉手以执之也。”“藉手以执之”用巾垫着手执箭矢,防止手被割伤。现在我们端热的东西或拿锋利的物品,也都会用抹布等来垫手。巾帕在古代不仅用来藉手,也经常用来藉物。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五:“斋毕,帘下出彩篚,香罗帕籍(藉)一物如朽钉,长数寸。”明吴承恩《西游记》第24回:“二童别了三藏,同到房中。一个拿了金击子,一个拿了丹盘,又多将丝帕垫着盘底,径到人参园内。”手巾、手帕经常用来垫手垫物,因此才称之为“手藉”。“藉”有垫物义,而“籍”无此义。因此“藉”为本字,“籍”是讹误造成的俗字。
“手籍”在近代汉语中是另一个比较常用的词语,如北宋欧阳修《新唐书》卷一八五《王徽传》:“是时铨选失序,吏肆为奸,补调重复不可检。徽为手籍,一验实之,遂无奸滞。”“徽为手籍”指王徽亲自作册簿,登记官员调用的情况。“手籍”指亲手登记、记录的册簿。又转为动词,指亲手登记、记录。明吴国伦《甔甀洞稿》续稿文部卷二《明勑封太孺人谢母郑氏墓志铭》:“乃躬执勤俭,日督诸臧获,外耕内织,计岁入以足经用,约有奇羡,悉手籍以待宜人归。”“手籍”前受副词“悉”修饰,后由连词“以”连接动词或谓词性词组,可知“手籍”为动词。
“手藉”又作“手籍”,但尚未发现“手籍”又作“手藉”的文献用例。杨琳《文献字形讹误的判定原则》指出:“不常见字易误作字形近似的常见字。”“藉”“籍”字形相近,但“籍”比“藉”常用,因此“手藉”讹作“手籍”,但“手籍”却很少写作“手藉”。“手藉”“手籍”是一组字形相近的偏正式复合词,二词含义完全不同。《汉语大词典》、许少峰《近代汉语大词典》、白维国主编《近代汉语词典》等重要辞书均未收。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文学院)
好书推荐
《读书杂志》
《读书杂志》是清代乾嘉时期朴学大师王念孙关于校勘兼训诂的读书札记汇编。校勘训释《逸周书》《战国策》《史记》《汉书》《管子》《晏子春秋》《墨子》《荀子》《淮南内篇》等重要史籍的内容。在校释文献方面超越了经书范围,广泛涉及史部、子部文献,更加博通。在方法上能综合运用多种校法以正讹误,善于用因音求义、文献互证的方法以考训诂。本书以王氏家刻本为底本进行整理,吸收学术界新近的研究成果,以繁体横排的形式,为学界提供一个全新的方便使用的点校本。
《读书杂志》,(清)王念孙撰,窦秀艳、周明亮点校,32开,凤凰出版社2021年7月出版,定价39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