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适合高校教与学的曲艺史教材
2022-04-14贾振鑫
贾振鑫
由鲍震培、高玉琮编著的《中国曲艺发展简史》作为中国曲艺家协会、辽宁科技大学组织编写的“全国高等院校曲艺本科系列教材”中最早出版的一本教材,把它比喻为一份推进曲艺学科建设的“教材宣言”也并不过分。这本教材在出版后的近4年时间里,得到了曲艺业界的高度认可,在曲艺教学中得到推广应用,也受到了曲艺研究者、爱好者、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笔者通过该教材在聊城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的曲艺主修生中的教学实践,深感这是一部适合高校教与学的曲艺史教材,值得向所有同人推介。
曲艺史论是曲艺学科最为重要的理论组成,历来为曲艺学界高度关注。在《中国曲艺发展简史》问世之前,已有陈汝衡著《说书史话》、中国曲艺研究院曲艺研究所主编的《说唱艺术简史》、倪钟之著《中国曲艺史》、蔡源莉与吴文科著《中国曲艺史》、姜昆和倪钟之主编的《中国曲艺通史》出版。作为高校教材,《中国曲艺发展简史》显然有着集诸家之大成的优势特点,但又绝非就此止步,而是有着学术的创新与突破,做到了知识的丰富性、继承性、创新性、前沿性的兼顾。
编撰者注重对已有曲艺史论研究成果的合理借鉴,如编者在后记中指出的对姜昆、倪钟之主编的《中国曲艺通史》中“曲艺初成提前到汉代”这一观点的继承,就很有代表性。而且,在此基础上又依据传统的“唐朝为曲艺成熟期”的观点,以唐朝为参照划分为“初成时期的唐前曲艺、正式形成的唐代曲艺”,弱化了时间跨度过大为学习者带来的不便,也突显出编者继承与发展的创新智慧。在后续时间维度的知识脉络梳理方面,编者以曲艺的职业化、商业化为重要依据,将宋代曲艺界定为“成熟兴盛期”;以文人参与曲艺创作及曲艺文本的定型化为依据,将金元曲艺界定为“稳定发展期”;以曲艺文学、表演再度发展之于清代曲艺的基础作用为依据,将明代曲艺界定为“承前启后期”;以曲艺文学的日益增强的社会影响以及曲种的大量衍生为依据,将清代曲艺界定为“集成繁荣期”;民国曲艺未做明确界定;以曲艺艺术身份的确立、新的管理制度实施、艺人身份的改变、发展环境的变化为依据,界定新中国曲艺为“探索时期”。
总体而言,上述发展时期的界定让我们明晰了《中国曲艺发展简史》的知识脉络,具有较强的提纲挈领作用,且在前人基础上有所突破创新。尤其是增加的“新时期的曲艺”部分,更加系统、完善了曲艺发展史的理论体系。
《中国曲艺发展简史》突出“简”字,不求面面俱到的材料堆砌,而是在论述清楚曲艺艺术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做到了材料的合理取舍,力争“恰到好处”的表达,这对于教材而言难能可贵。
《中国曲艺发展简史》每章节知识安排保持了体例的统一,把发展环境、发展特点用“概说”的形式进行精要解读,把曲艺的发展现象、曲艺作品、曲艺人物、曲种发展概况放在了各个章节进行专题表述,有益于学生对曲艺历史知识的学习建构。每章节后安排的“思考与练习”起到了提示知识重点、难点的纲要作用。而且,题目设计不仅强调理论的重要,还有表演实践的结合,如第一章“思考与练习”的“角色扮演”《优孟衣冠》《六斤半》就很有特点,彰显了题目设计的丰富性、多样性及知识学习的趣味性。
上述繁简得当的知识结构安排,有利于教学的实施。一方面,这本教材提供的曲艺历史知识容量,足以保证一学期32个课时的曲艺史论教学。另一方面,就大学本科教学忌讳照本宣科、低層次重复的特点分析,这本教材繁简得当的结构也为教师的学术发挥、教学个性特点的张扬留有余地,避免了曲艺史论教学的僵化。也就是说,教师可结合当地曲艺实际、学生实际进行以教材为本的灵活教学,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师知识贮备增删符合实际需要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在理解、记忆基础上的活学活用。
有人说,好的老师应该善于利用学生的思维惯性、记忆留存、感知方式,能够把复杂道理讲得浅显易懂,便于学生接受。相反,那些把简单道理也能讲得玄秘深奥、云里雾里的老师,看似深奥却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即使学问高深也算不上一个好老师。应该讲,这话道出了教学需要“对象感”的真谛所在,这点与曲艺“把点开活”极为相似。同理,一本好的教材也应该努力针对读者群体特点,让其读进去、愿意学。这本《中国曲艺发展简史》显然是具有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便于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好教材。
上述该书的学术性、繁简得当的知识结构,肯定是这本教材便于教、易于学的重要指标。更为突出的是,这本书深入浅出的表述,结合了高校学生年龄特点、可以自主学习的特点以及曲艺史论研究实际,既有理论高度又突出了接地气、亲读者的曲艺发展案例讲述,努力把当下“曲艺小白”们认为的生僻曲艺历史知识变成生动的故事讲述。其中,不乏对大说书家柳敬亭等曲艺名家以及相声、鼓曲等诸多曲种案例的形象介绍。而且,深入浅出、夹叙夹议的表述形式,突出了曲艺发展现象的解读,将论述性文字穿插其中,一般性的论述多见于对发展现象的总结,颇有娓娓道来的意味,避免了高头文章的生涩,提升了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兴趣。重要的是,这本《中国曲艺发展简史》易学易懂,亦为教学实践中学生们的普遍共识。如此,之于一本教材而言,着实是最大的欣慰。
总之,作为全国高等院校曲艺本科系列教材的《中国曲艺发展简史》,反映出编撰者深厚的曲艺史学养和精心设计、辛勤撰写的用心良苦。笔者的教学实践也已证明,这本《中国曲艺发展简史》是适合高校教与学的好教材,在今后的曲艺专业人才培养、高校曲艺通识课程乃至曲艺学科建设中会凸显出越来越重要的基础作用。
(作者:中国曲协理论委员会委员、聊城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副教授)(责任编辑/陈琪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