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铁路极高地应力环境隧道主动支护设计方法研究
2022-04-13田四明吴克非刘大刚王明年王志龙董宇苍
田四明,吴克非,刘大刚,王明年,王志龙,董宇苍
(1.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38;2.西南交通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1;3.西南交通大学 隧道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31)
随着我国铁路交通建设的发展,大量交通隧道的涌现,促使我国隧道修建技术上取得了较大进步。21世纪以来,我国铁路隧道工程发展尤为迅猛,出现了较多复杂地质隧道工程,如高海拔、高地温、高地应力等,施工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同时,我国隧道工程在理论基础、设计方法方面也取得了较大显著的成就,为隧道工程的安全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技术支撑。
2017年以来,以郑万高铁湖北段工程为代表的钻爆法隧道全工序机械化施工拉开帷幕,并通过郑万高铁湖北段隧道工程的实践和科研在大型机械装备配套、施工工法工艺、支护结构设计优化及信息化管理方面取得进一步突破[1]。但随着高原铁路隧道的修建,对隧道建造理论及施工技术的要求逐步上升,尤其是高原地质条件极高地应力环境隧道的修建,缺乏相关的支护设计理论及设计方法,故本文结合我国隧道结构设计理论及设计方法的发展,对高原地质条件极高地应力环境隧道设计理论及设计方法展开了研究。
1 钻爆法隧道设计理论及设计方法的发展
1.1 设计理论
鉴于隧道工程地质的复杂性及不确定性,以及工程技术手段的不断革新与进步,隧道设计理论一直处于发展过程中。以支护结构(支护和衬砌)为对象的设计理论为例,其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荷载-结构理论模式以及围岩-结构理论模式两个阶段[2-3]。
初期阶段按地面结构处理,衬砌视为结构,围岩视为荷载,按地面结构采用静力学方法进行设计,即荷载-结构理论模式阶段。至今,荷载-结构理论模式仍然是隧道衬砌结构设计的主要方法,其关键是对荷载的处理。初期阶段衬砌按拱形构造只考虑主动荷载(松弛荷载)作用,没有考虑围岩的约束作用(弹性抗力)。因此,隧道理论的研究,把重点放到荷载的研究上。
从19世纪开始,对决定隧道设计荷载的研究,出现许多不同的观点,其中主要有以松弛高度决定的荷载;根据围岩平衡决定的荷载;松弛围岩和结构物下沉之差决定的荷载;考虑侧压、底鼓决定的荷载;围岩分级决定的荷载。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证实了围岩荷载不仅与围岩性质有关,而且与支护结构的性质也有密切关系,即围岩对支护结构变形有约束作用。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隧道衬砌设计不仅考虑了主动荷载也考虑约束作用产生的被动荷载(弹性抗力)的作用,荷载-结构理论模式得到了重大发展。
从19世纪开始,随着岩体力学、地质力学、结构力学、弹塑性力学以及计算技术等的发展,对隧道承受的荷载本质的认识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理论证实,隧道承受的不是松弛荷载,而是支护与周边围岩相互作用的结果(或称为形变荷载)。荷载大小及其分布、历时变化等都与围岩和支护的相互作用息息相关,不是确定而是变化的,也是可以控制的。在此基础上,以围岩为重点的围岩-结构理论模式得到了快速发展。此理论模式的重点是把围岩作为承载的主体,以研究开挖后的围岩动态和围岩与支护的相互作用为对象形成的理论体系。
1.2 设计方法
山岭隧道的设计方法,基本上分为预设计和施工设计两大类,预设计方法主要包括标准设计方法、类比设计方法、解析设计方法,其中采用最多的是标准设计方法。随着隧道设计规范的不断完善,隧道衬砌标准设计也得到迅速发展,相继制定出一般地区衬砌、偏压衬砌、斜交洞口衬砌、拱形明洞衬砌等一系列标准设计图,基本上满足了隧道衬砌设计的需求。这方面的经验越来越丰富,标准化的内容也更加合理、适用。
在施工设计中,由于数值解析方法以及计算机的高性能化,解析方法获得一定的发展,用以核查围岩动态及验证支护效果等。一般主要采用的解析设计方法有理论解析方法、有限单元解析方法、构造解析方法。
隧道设计理论和方法仍在发展中,今后,在我国大量修建隧道工程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围岩-结构模式,依然是重要的任务。
2 高能地质环境隧道设计理念及设计方法研究进展
随着西南艰险山区铁路的大规模建设,隧道环境条件愈加复杂,高能地质环境隧道逐渐增多,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问题、高地应力硬岩岩爆问题日渐突出。针对软岩大变形问题,目前兰渝、成兰等铁路建设虽积累了相关修建经验,但仍存在大量隧道支护拆换、甚至多次拆换等问题,相关隧道修建理念及支护结构设计方法尚待深入研究;关于硬岩岩爆问题,随着桑珠岭隧道、巴玉等隧道的修建,在岩爆的预测评价、发生规律、支护结构设计计算方法等方面得到了发展,但仍未形成系统、成熟的理论和方法。而高原铁路隧道因其埋深大、构造应力显著而形成了复杂的高能地质环境,给隧道的修建带来巨大挑战,相关工程案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仍需展开深入研究。
2.1 高地应力软弱围岩隧道设计理念及设计方法
软弱围岩因其自稳性较差,易诱发隧道施工产生过度变形,导致支护侵限甚至开裂,严重危及支护结构安全性。
而目前针对高地应力条件下软岩隧道大变形问题,国内外相关学者的研究多数是基于具体软岩大变形隧道工程案例,对大变形隧道的围岩变形机理、围岩稳定性及变形控制措施、隧道支护施工工法的经验总结。虽然通过大量的研究总结,积累了宝贵的工程经验和研究成果,但是目前依然缺乏从理论上和软岩力学特性等方面系统、全面的研究,高地应力软岩隧道支护结构设计理念及相应的设计方法尚待完善。
2.1.1 设计理念
支护结构可协助及调动围岩的承载性能,对围岩变形及保证隧道安全性至关重要[3]。其支护本质即为将隧道开挖后的二维应力状态转变为三维应力状态,起到抑制围岩松弛、提升围岩自稳性的作用[4]。从支护效能提升途径看,主要有三种:①利用支护构件支护作用,变“被动支护”为“主动支护”,充分调动和发挥围岩自支护能力,实现“由围岩支护围岩”的目标,软弱围岩隧道变形控制中尤为重要;②提升支护结构自身力学性能;③主动及时的施作支护结构,减少因支护滞后导致的围岩变形。
然而现阶段对于软弱围岩隧道变形的控制仍然是困扰我国隧道修建的瓶颈问题之一,主要表现为:①重视并强调支护的被动承载,忽视对围岩自支护能力调动的设计理念;②支护材料力学性能较低,支护效能较差;③由施工技术导致的有效支护力提供不及时,围岩初期变形抑制效果较差。
现如今对围岩变形发生机制及变形控制技术的研究方法主要有现场试验[5-9]、数值计算[10]及理论分析[11-16],已取得了较为成熟的研究成果。其中肖广智[17]给出了主动控制变形概念,对主动变形控制技术作了详细的分析,证明了修建隧道时提高围岩承载性能的重要性,但未形成相应的隧道主动支护设计理念。
2.1.2 设计方法
根据支护施作部位,隧道支护结构设计可分为超前支护设计与洞身支护设计两部分。
2.1.2.1 超前支护设计
掌子面的稳定性评价研究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为了防止掌子面破坏,需要对掌子面进行及时支护,故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较多的理论和数值模型来预测掌子面需要的支撑力。其中,使用较多的为极限平衡法和极限分析法、滑移线法。Leca等[18]构造了隧道掌子面三维破坏模式,确定了隧道开挖面稳定的最大及最小支护力。Spencer等[19]将破坏准则与应力平衡条件相结合,形成该极限状态的控制方程。陈峥等[20]建立了超前支护作用下截锥体、对数螺旋线共同破坏模型,推导出了隧道稳定安全系数的目标函数。此外,还采用物理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隧道掘进引起的掘进掌子面失稳和地表沉降。大多数的实验研究都是关于微隧道的,由于尺寸效应,只能定性地洞察。Chambon等[21]在离心分离机中,利用小尺度模型可以研究在砂土中接近破坏时隧洞掌子面的行为,给出了各种情况下(砂土密度、隧道相对于地面的位置)极限支护压力的数值,根据极限计算模型,这些数值都很低,而且崩塌是突然的。根据隧道不同的埋深,描述了破坏区的几何形状。Lee等[22]通过一系列离心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试验调查了隧道模型地表沉降槽、隧道稳定性和在软弱黏土隧道开挖过程的成拱效果,通过数值模拟试验用成拱率来描述隧道上体周围成拱效果,并得出单孔和双孔平行隧道成拱的单元边界,并采用正负成拱率来描述成拱效果。
综上分析,对掌子面稳定性及超期支护设计研究已有较为成熟的研究成果,但是对于高地应力软岩掌子面的稳定性及超前支护设计的研究则较少。
2.1.2.2 洞身支护设计
目前关于洞身支护结构的设计方法均为基于荷载-结构设计理论与地层-结构设计理论建立起来的,主要可分四种,即工程经验类比法、荷载-结构设计法、地层-结构设计法以及信息化设计法。
(1)工程经验类比法
工程经验类比设计法是通过对具有类似围岩条件、断面形式、使用功能的既有隧道工程案例的综合分析,开展新建隧道设计的方法。而工程经验设计的重要环节为新建隧道围岩条件的确定,这是决定隧道支护参数合理性的关键。因此,围岩分级系统的建立是各国关于工程经验类比法研究的重点。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围岩分类分级体系有:挪威的Q系统(图1,ESR为开挖安全率)、南非的RMR系统、RMi系统、GSI系统以及我国围岩分级方法等。
图1 基于岩体质量分类(Q系统)的永久支护(单位:m)
(2)荷载-结构设计法
荷载-结构法由于其计算简便、设计原理明确的优势,在隧道支护结构设计领域应用较为广泛,荷载-结构计算模型见图2。目前,众多学者针对隧道所处的不同地质条件,给出了较为通用的围岩荷载-结构计算力学模型及相应的荷载计算方法,其中较为典型的计算方法有总安全系数法、基于复合围岩荷载效应建立的荷载计算方法等。
图2 荷载-结构计算模型
(3)地层-结构设计法
地层-结构法与荷载-结构法不同之处在于:荷载-结构法以支护结构作为承载主体,围岩作为荷载;而围岩-结构法则相反,该法视围岩为承载主体,支护结构则起到约束围岩变形的作用。地层-结构法是一种连续介质力学方法见图3,该方法考虑了围岩的自承能力,围岩作为连续介质既传递荷载又提供支承作用[23]。该方法主要具有以下特点:能反映初始应力场对围岩及支护结构的影响;能反映隧道开挖和支护对围岩及支护结构力学特征的影响;能考虑围岩及支护结构的非线性特征。
图3 地层-结构数值计算模型(单位:m)
地层-结构设计法的主要设计流程为根据岩体力学、弹塑性力学原理,基于地层-结构理论,在给定边界和初值条件下,用数学解析的方法对隧道力学行为进行分析预测,以达到隧道支护结构设计的目的。解析设计法根据求解隧道衬砌结构内力方式不同,又分为封闭解法和数值近似解法。
(4)信息化设计法
隧道信息化设计法是通过施工中的大量信息来指导设计和施工,并获得最佳设计参数的一种方法,也可称为现场监测设计法或动态设计法,其设计流程见图4。
图4 隧道工程信息化设计方法
信息化设计方法不仅包含施工预设计,同时也涵盖了施工过程中的修正设计,形成了完整的设计过程。从信息化设计观点出发,一项完善的设计应该包括:编制符合围岩条件的隧道支护体系;制定合理的量测方法监控隧道支护体系力学行为;根据现场监测选择合理的支护措施和施工方法。
综上分析,目前已有的隧道洞身支护结构设计方法多数是基于常规地应力和地层条件形成的,其主要适用于常规地层,且并未考虑围岩的自身承载作用;而针对高地应力软岩隧道设计方法较少,目前仅有通过对已有软岩大变形隧道工程经验总结,形成的一套基于工程经验的设计方法,尚无从理论上考虑软岩力学特性的隧道洞身支护结构设计方法。
2.2 高地应力硬岩隧道设计理念及设计方法
2.2.1 设计理念
目前关于岩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岩爆的机理研究、预测预警、失稳控制等方面。其中,采用合适的支护结构是岩爆隧道失稳控制的重要内容,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同时也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2.2.2 设计方法
在岩爆隧道的冲击荷载和支护结构方面,国内均有相应的研究。针对岩爆发生过程中的能量转化,陈旭光等[24]开展了岩石剪切破坏试验,推导出了岩样破坏后其能量的释放值与岩样总的应变能之间的关系式,研究结果为岩爆过程中的量级与岩石能量释放值的确定提供了依据。陈滔等[25]根据能量守恒原理计算了发生矿柱破坏型岩爆时的岩块弹射速度,并用单轴压缩实验验证了数值方法的合理性。针对岩爆防治,李建高等[26]依托成兰铁路平安隧道,提出“防、治、监”相结合的岩爆综合防治处理技术。孙杨等[27]从能量出发,基于岩爆倾向井巷支护机理及支护结构的性能指标,形成了井巷支护克服岩爆动能的确定方法。汪波等[28]通过锚杆支护对苍岭隧道岩爆控制效果的分析,提出了岩爆段隧道锚杆设计原则。可以看出,国内针对冲击荷载和岩爆支护结构的研究并没有很好结合。我国主要采用荷载-结构法进行支护结构的设计[29],但目前针对冲击荷载和岩爆支护结构的研究,并没有给出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荷载大小。支护结构的确定还是以工程类比为主,对锚杆等单个支护构件在岩爆防治中的作用已有相应研究,但并没有一套系统的定量设计方法。
3 高原铁路高能地质环境隧道设计理念及设计方法
根据目前已有的地质勘测资料,高原铁路雅林段隧道穿越砂板岩、泥页岩、千枚岩等软质岩段落长度为444 km(占比53%),共有39座隧道存在不同程度的软岩变形问题。勘察揭示软岩隧道实测高尔寺隧道最大水平地应力为44 MPa,模拟分析预测芒康山隧道最大水平地应力为58 MPa。由此可见,高原铁路隧道具有大变形段落长、地应力高的特点,必然导致隧道修建过程中所面临的大变形问题将更为严峻,而现阶段已积累的大变形隧道工程经验可能并不能直接适用于地应力水平过高的情况。
高原铁路雅林段隧道穿越花岗岩、灰岩等硬质岩长度为394 km(占比47%),共有28座隧道存在不同程度的岩爆问题。勘察揭示色季拉山隧道实测最大水平地应力为35 MPa,模拟预测拉月隧道最大水平地应力为75 MPa。可以看出,高原铁路雅林段的地应力水平远超过现有隧道工程,不能再按已有工程进行类比设计。
鉴于此,基于现有研究成果,结合工程实践,提出隧道主动支护理念及相应设计方法。同时,基于弹塑性理论,考虑掌子面超前加固措施,推导建立了高地应力软弱围岩超前支护设计方法;并基于弹塑性理论,考虑软弱围岩力学特性,建立了高地应力软弱围岩变参数下洞身支护结构设计方法;基于能量法推导了岩爆隧道的冲击荷载计算方法,同时组合松散荷载,给出了岩爆隧道的荷载计算模型。
3.1 高原铁路高地应力软岩隧道主动支护体系设计
3.1.1 设计理念
软岩隧道变形主动支护设计理念主要是通过主动提高围岩力学参数或降低施工对围岩力学参数的损伤影响,并且主动及时地提供有效支护力,调动围岩的自稳能力,实现围岩在支护中的主体地位,形成围岩-支护协同承载体系,进而达到控制隧道变形的目的。
3.1.2 设计原则
软弱围岩隧道变形控制的总原则为隧道开挖后围岩变形控制在容许范围之内,即
u≤us
(1)
式中:u为隧道开挖后围岩的总变形量;us为围岩容许变形量,即围岩变形的控制标准。
一般地,隧道开挖后围岩的总变形量u,包括掌子面到达前的变形uf(超前变形,也称先行位移),掌子面通过后量测开始前的变形ui(初始变形),以及量测开始后的变形um(量测变形),即
u=uf+ui+um
(2)
全变形也就是隧道开挖后在有支护条件下的最大可能的变形值u,隧道全变形曲线见图5,图5中,D为隧道直径。
图5 隧道全变形曲线示意
因此,隧道变形控制的总原则即为支护设置后必须把全变形值控制在允许变形值范围之内。由图5可知,对于软弱围岩的变形控制,可遵循两部分控制原则。以掌子面为界限,可分为掌子面超前变形控制及洞身收敛变形控制。
数值计算及理论分析证明,围岩变形与围岩力学参数相关,围岩变形的增大会进一步劣化围岩的力学参数,其为动态循环过程。及早主动地对围岩的变形进行控制,对于遏制围岩力学参数的弱化,提高围岩稳定性具有重要的作用[30]。故本文基于收敛约束法,对高地应力软岩隧道主动支护设计理念进行详细说明,见图6。
图6 不同支护时机下围岩特征曲线示意
由图6可知,围岩的变形与围岩自身属性、洞身支护时机、洞身支护刚度、超前支护相关。
不同支护时机,同样洞身支护刚度下,最终收敛位移不同。究其原因为不同的支护时机导致围岩地层曲线(u1,u2)发生变化。支护早,围岩力学参数降低程度较弱,围岩变形较小,反之,围岩变形较大,即uB>uA。而支护时机(sa,sb)与围岩的超前变形相关,超前变形与掌子面的稳定性相关,掌子面稳定性较好,超前变形较小,反之,超前变形较大。故对掌子面加固,保证掌子面的稳定性对于洞身收敛变形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知,软弱围岩隧道支护设计应包含超前支护、洞身支护设计两部分,且两部分之间应进行协调配合。
3.1.3 设计方法
3.1.3.1 超前支护设计方法
(1)掌子面挤出变形计算模型
(3)
(4)
(5)
(6)
C=2Nr+k+1。
其中,cp、φp分别为岩石的峰值黏聚力和峰值内摩擦角;cr、φr分别为岩石的残余黏聚力和残余内摩擦角;E为岩石弹性模量;v为岩石泊松比。
(2)掌子面稳定性评价方法
根据掌子面挤出变形计算模型,计算掌子面挤出变形量u0,定义掌子面稳定性系数K为
(7)
式中:uk为掌子面挤出变形控制基准;[K]为掌子面稳定性控制安全系数控制值,参考GB 50086—2015《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32]取[K]=1.15。
关于掌子面挤出变形量控制基准目前铁路隧道并未有相应的控制说明,本文依据文献[14]提出的掌子面挤出变形量控制基准作为评价标准见表1,后期研究中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修正。
表1 铁路隧道掌子面挤出变形控制基准
(3)加固掌子面挤出变形计算模型
根据掌子面开挖后围岩所处状态、塑性区范围、加固区范围的不同,本文建立了掌子面加固后挤出变形三种计算模式。
加固后掌子面挤出变形计算式为
(8)
当RL>Rp时,加固后掌子面挤出变形计算式为
(9)
当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