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甘薯生产布局变迁及动因分析*
2022-04-13陆建珍
陈 喜,陆建珍,汪 翔,王 凯
(1.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 210095;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南京 210014)
0 引言
粮食安全关乎国家安全。近几年“中央一号文件”一直强调粮食安全问题,并不断推进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实施粮食作物生产布局规划。甘薯,属于旋花科植物,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蔬菜、饲料、工业原料和生物能源用作物[1]。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甘薯生产国,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统计,2018年中国大陆甘薯种植面积、产量分别占世界的29.39%和57.65%。在改革开放前,曾是中国主粮,有“甘薯救活一代人”的说法[2]。现如今在绿色消费时代背景下,正在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放心、吃得健康”转变[3]。甘薯是营养物质的宝库,在所有蔬菜的营养方面排名第一①美国公共利益科学中心(CSPI)网站公布信息:http:∕∕www.foodreference.com∕html∕sweet-pot-nutrition.html,是蔬菜的防癌之首,营养学家称之是“长寿食品”[4],在保健食品中掀起了一股甘薯热潮,成为主食的重要替代品。换而言之,甘薯兼有粮蔬等功能,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国民主食营养结构转型升级,皆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农业生产布局变迁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也是现代农业规划无法回避的问题,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种植业和畜禽业。首先,种植业主要集中在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陈欢等[5]从空间视角研究发现玉米生产重心北移,并阐述了玉米生产布局变迁原因。钟甫宁和刘顺飞[6]实证分析表明中国水稻总种植面积减少,呈现南减少北增多特征。邓宗兵等[7]发现中国小麦产区具有向北方和中部集中趋势,但重心转移不显著。周曙东等[8]通过花生种植面积分析四大主产区生产布局演变规律,认为黄淮海地区是中国最大花生主产区。张聪颖等[9]利用GIS 技术和重心理论,认为中国苹果生产重心向西移动显著。耿献辉和周应恒[10]运用产地集中度系数和生产规模优势指数方法,研究发现中国梨生产格局呈现从集中走向分散的特征。其次,畜禽业生产布局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猪、肉羊和蛋鸡等。王欢和乔娟运[11]用生产集中度和区域重心分析法发现中国生猪生产向东向北移动明显,并分析其生产变迁背后的经济学原因。曹光乔等[12]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研究认为中国蛋鸡的产业布局由南向北集中,受非农就业机会、技术进步等因素影响明显。
总结已有文献可知:首先,农业生产布局理论、重心理论已运用比较成熟,可为以后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其次,研究范围看,异质性分区研究学者主要采用地理分区或者经济分区,鲜有学者按照农业分区研究农作物生产布局变迁问题,忽视了农业生产对区域环境的独特性要求。甘薯是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很少有学者关注其生产布局变迁问题。因此,借鉴已有研究成果,文章按照九大农业分区,采用种植面积、产量、生产集中度、比较优势和区域重心等分析方法探讨甘薯生产布局变迁特征和重心转移规律,并运用面板数据和Tobit模型探析其变迁动因,希望能为中国甘薯产业布局规划提供参考。
1 中国甘薯生产布局变迁
1.1 甘薯生产区域变动
1.1.1 甘薯种植面积布局演变
甘薯种植面积不仅决定甘薯供给量,更可反映出甘薯生产布局的演变规律。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在1985—2017 年考察期间,采用等距法,以1985 年为基期,每间隔10 年抽取年份,并将2017 年纳入分析,最终获得1985年、1995年、2005年、2015年和2017年5个年份的甘薯种植面积时空格局演变图①该文所用地图采用1:4800 万中国地图,审图号:GS(2019)1825 号,自然资源部监制,底图无修改,来源于标准地图服务网http:∕∕bzdt.ch.mnr.gov.cn∕browse.html?picId=%224o28b0625501ad13015501ad2bfc0260%22。据图1可知,中国甘薯种植面积在区域和省级(直辖市)都有明显变化。从区域②该文区域分析以中国九大农业区作为农业区划研究的依据。资料来源: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网站(http:∕∕www.resdc.cn∕data.aspx?DATAID=2759)。大农业区划包含东北平原区、黄淮海平原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南区、黄土高原区、四川盆地区(四川和重庆)、云贵高原区、青藏高原区和北方干旱半干旱区。(该次研究,华南区不包括中国台湾、澳门和香港地区。)看,1985年甘薯种植面积排前三依次是黄淮海平原区(占比31.81%)、长江中下游地区(占比25.31%)和四川盆地区(占比20.44%),到了2017 年,甘薯种植面积排前三依次是四川盆地区(占比40%)、云贵高原区(占比16.62%)和长江中下游地区(16.61%)。
从省级看,1985 年甘薯种植面积超过400 千hm2的省份依次排序是四川、山东、河南、安徽和广东,其中四川高达1072.72 千hm2(占比17.36%),远超山东251.59 千hm2,位居第一。1995 年种植面积超过400千hm2的省份依次排序是四川、河南、山东、安徽、广东和重庆,与1985年比,四川下降了117.54千hm2。2005 年中国甘薯种植面积超过400 千hm2的省份依次排序是四川、河南和重庆,与1985 年相比,四川下降了239.52千hm2。2015和2017年中国甘薯种植面积超过400千hm2的省份仅有四川省,分别是476.5(占比14.35%)和581.8(占比25.15%)千hm2,与1985 年相比,缩小2 倍左右。因此,从上述分析得知,中国甘薯种植面积总体呈现递减趋势,甘薯种植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区和云贵高原区,其中四川历年占主导地位。
1.1.2 甘薯产量的布局演变
图2 描述了中国甘薯产量的空间布局变迁。从省级看,1985 年和1995 年甘薯产量超过200 万t的皆是四川、安徽、河南和山东;2005年则有两省,即四川和河南;2015年和2017年有且仅有四川一省。从区域看,东北平原区、黄淮海平原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南区、黄土高原区、四川盆地区、云贵高原区、青藏高原区和北方干旱半干旱区的甘薯产量占全国比重分别由1985 年的0.57%、37.21%、27.75%、11.31%、1.97%、18.97%、2.21%、0%、0%变为2017 年的1.08%、19.65%、15.56%、13.18%、1.7%、40.81%、7.8%、0%、0.21%,其中东北平原区、华南区、四川盆地区、云贵高原区和北方干旱半干旱区的甘薯产量占比分别增加了0.51%、1.87%、21.84%、5.59%和0.21%,黄淮海平原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分别下降了17.56%、12.18%,黄土高原区较为平稳,青藏高原区稳居0%。
1.1.3 甘薯生产集中度系数空间变动
甘薯生产集中度(即某地区甘薯产量占同期全国甘薯产量的比重)能够衡量甘薯生产对全国的贡献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甘薯生产布局变迁特征。由表1可知,从区域看,1985—2017年甘薯生产集中度排在前四依次是四川盆地区、黄淮海平原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华南区,并已形成“一主导三均衡”格局。1985年黄淮海平原区(37.21%)占主导地位,与另外三区共占全国甘薯产量的95.24%,到了2017年四川盆地区占主导地位(40.81%),与另外三区共占全国甘薯产量的89.21%;黄淮海平原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逐年在下降,分别减少了17.56%和12.18%,四川盆地区和华南区则逐年在上升,分别增加了21.84%和1.87%。
从地区看,2017 年甘薯生产集中度排在前十的地区依次是四川、重庆、河南、山东、广东、湖南、福建、贵州、广西、河北,共占全国甘薯产量的84.26%。与1985年相比,四川从第二名升至第一名,增长了9.28%,甘薯生产集中度仍保持在15%以上,占主导地位,福建、湖南、广东、重庆4地皆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重庆增速最快12.55%,甘薯生产集中度处于15%以上,仅次于四川,位居第二,其余3省增速在2%以下;而河北、河南、山东3省皆有下降趋势,其中以山东最为突出,下降了13.13%,降至第四名;贵州、广西取代安徽、江苏进入前十。
1.1.4 甘薯生产比较优势空间变动
生产比较优势是衡量甘薯生产优劣程度的直接指标,是农业区域布局调整的常用方法之一,经常选用农作物单产水平(即效率比较优势,EAI)和生产规模(即规模比较优势,SAI)综合作用衡量区域农作物比较优势(即综合比较优势,AAI)。借鉴周喜新等研究方法[13],测算甘薯比较优势可以全面反映某一地区甘薯生产的比较优势水平,映射出甘薯生产布局变迁规律,对优化甘薯生产布局具有重要意义。表2可知,从省级行政区域看,中国甘薯生产规模优势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且种植地区逐渐集中,主要在浙江、湖南、福建、广东、海南、四川、重庆、贵州、广西;甘薯生产效率优势呈现上升趋势,主要是黑龙江、吉林、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江苏、浙江、湖南、福建、广东、海南、山西、陕西、重庆;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的地区主要是山东、浙江、湖南、福建、广东、海南、四川、重庆、贵州、广西,且这种优势差异逐渐拉大,主要源于生产规模优势所致。从区域看,具有规模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的区域主要在华南区、四川盆地区、云贵高原区;具有效率优势的区域主要在东北平原区、黄淮海平原区、华南区、黄土高原区。
从比较优势的发展趋势看,1985—2017年考察期间,综合比较优势具有上升趋势的地区主要有北京、天津、浙江、湖南、湖北、福建、山西、陕西、四川、重庆、广西,这些地方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南区、黄土高原区、四川盆地及周边区;综合比较优势具有下降趋势的地区主要是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上海、江西,这些地方主要集中在东北平原区、黄淮海平原区、长江中下游地区。
1.2 甘薯生产重心演变轨迹
在地理研究中,空间重心分析法可反映某种产品生产重心转移的时空变迁。甘薯生产重心是指某个时期甘薯生产布局在某个区域空间上达到均衡点。具体含义是:在既定不变条件下,某个区域甘薯生产迅速增长,重心则会向该区域方向偏移,若移动距离越长,意味着该区域甘薯生产贡献力度越大。
甘薯生产空间重心计算公式为:
式(1)中,Xt和Yt分别表示第t年甘薯生产重心所在地理位置的经度和纬度;Xi、Yi分别表示第i个省份的中心坐标(经纬度);Mit表示第i个省份在第t年的甘薯某种属性的数量值,如甘薯种植面积、产量、单产等;N表示省份数量。
甘薯生产空间重心移动距离公式为:
式(2)中,D表示甘薯生产重心之间的移动距离;R为地表球面经纬度坐标换算为平面距离的值,取常数111.13;(Xi—Xj)与(Yi—Yj)分别表示第i年和第j年甘薯生产重心经纬坐标。
1985—2017 年中国甘薯种植面积和产量的重心都发生明显变化,整体向西向南移动,且“西扩”速度大于“南扩”(图3、4)。首先,从种植面积重心转移看,移动范围是109.26oE~112.40oE、29.39oN~31.28oN,重心向西南方向移动了367.54km,东西移动距离大于南北移动距离,说明种植面积“西扩”速度大于“南扩”。根据重心移动趋势,可大致划分3 个阶段:第一阶段(1985—2008 年)整体向西南方向移动,移动距离是293.93km,移动速度是12.78km∕年,说明西南方向农业区甘薯种植面积增大较快;第二阶段(2008—2014年)向东南方向快速移动,移动距离是89.85km,移动速度是14.98km∕年,说明华南区甘薯种植面积增长迅速,拉动作用显著,导致种植重心向东南方向快速转移;第三阶段(2014—2017年)种植重心快速向西南方向转移,移动距离是156.16km,移动速度是52.05km∕年,说明四川盆地区和云贵高原区的甘薯种植面积增长迅速,拉动重心快速向西南移动。
图3 1985—2017年中国甘薯种植面积重心移动轨迹
图4 1985—2017年中国甘薯产量重心移动轨迹
其次,从甘薯产量重心转移看,移动范围是110.10oE~113.35oE、30.10oN~32.13oN,重心向西南方向移动了374.68km,东西移动距离大于南北移动距离,说明产量“西扩”速度大于“南扩”。此外,甘薯产量重心在不同时期其移动距离和方向具有显著差别。1988—1989 年、1990—1991 年、1996—1997 年和2001—2002 年向西南方向转移速度较快,分别移动了65.12km、61.27km、64.55km 和45.64km,表明西南方向的四川盆地区和云贵高原区产量增幅较大,拉动作用显著。1989—1990 年向东北移动速度最快(51.79km),表明黄淮海平原区和东北平原区增幅较大。2015—2016 年向西北方向移动距离最大(142.96km),表明西北方向的四川盆地区增速最快,对全国甘薯贡献度最大。
2 中国甘薯生产布局变迁的动因理论分析
2.1 理论假说
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结合的过程[14],同时综合产业布局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该文将甘薯生产布局变迁的动因归纳为自然条件、农业基础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农业技术进步和政策环境五个方面。
(1)自然条件。农业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受自然环境约束,甘薯的育苗期和生长期与温度、降雨量和日照时数等气候因素密切相关。俗话说:“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可为甘薯生长提供温度和日照。据相关研究表明,薯芽萌动最低温度为16℃才能开启甘薯的生命之旅,因此该文将选择大于等于16℃的活动积温①《辞海》中解释,活动积温是指植物某一发育期或全部生长期中活动温度的总和。常用于农业气象预报和农业气候分析来表示甘薯生长温度。日照是反映气候变化的主要气象要素之一,常用日照时数表示,为甘薯生产提供光能资源。
(2)农业基础条件。农业的生产活动离不开农业基础实施,良好的农业基础条件则会促进农业生产活动,降低农业成本,提高自然风险的抵御能力。该文主要选取有效灌溉面积和交通运输水平来衡量。首先,甘薯生长虽然较耐旱,但是水分不足,同样影响其生长。我国甘薯种植主要分布在西南和华南的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地区,灌溉设施条件在一定程上影响甘薯种植格局。其次,主产区和主销区分化,需要交通运输作为流通纽带。便利的交通运输不仅可以帮助产区快速地将甘薯输送到市场销售,也可以为产区带来技术、信息等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助其生产。最后,甘薯不耐寒,窖藏成本高且容易冻坏。便捷的交通运输环境则会加速甘薯对外流通,降低甘薯窖藏成本和冻坏风险,提高甘薯生产积极性。
(3)经济因素。主要选取农村非农就业水平指标,其原因是甘薯生产程序复杂,需要大量劳动力劳作,而在城镇化和工业化大背景下,对于农村中青年劳动力而言,从事农业就业的机会成本提高,在农村出现了“打工潮”“农民工”现象,即劳动力外溢现象。农村强壮劳动力大量流出,势必导致农户权衡利弊得失,适当调整甘薯种植面积,从而影响甘薯种植格局。
(4)农业技术进步。通过文献阅读,学者们衡量技术进步的方法很多,如索洛剩余、研发经费、专利数、时间序列(虚拟变量)等等。出于数据可获得性和各种衡量技术进步方法的优缺点考虑,该文参考学者马轶群[15]做法,选取农业人均产出来衡量技术进步,即农业产值除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来表示。鉴于农业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各地区的农业技术进步水平稍有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则会影响甘薯生产布局。
(5)政策环境。从2004年开始,国家各项粮食补贴政策陆续出台,目前已形成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为主的四大补贴政策,因此,该文选取良种补贴政策作为时间节点,并设为政策虚拟变量。政策具有导向作用,良种补贴可以提高农民收入,降低生产成本和抵御市场风险,补贴品种范围不同,将会影响粮食种植结构,从而影响非良种补贴的甘薯生产布局。
2.2 计量模型
该文选取各地方甘薯种植面积占全国甘薯种植面积的比重作为因变量,由于因变量存在大量零值,属于截断数据,存在切割值特征,因变量受限,符合Tobit模型使用条件,其数学表达式为:
为了进一步探讨影响甘薯种植面积的驱动因素,结合上述理论分析,故提出五个方面因素9个指标来构建Tobit模型,基准回归模型设定为:
式(4)中:Ygsa为甘薯种植面积比重;it为第t时期第i省(市)的值;β为变量系数;ε为随机干扰项;变量含义见表3。
2.3 数据来源及说明
鉴于数据的可得性与可比性考虑,选取了1985—2017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不含港澳台)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农业统计资料》和各省统计年鉴,其中气象数据来源于1985—2017 年中国气象局的《中国地面气候资料日值数据集(V3.0)》。另外,该文还控制了各地和年份虚拟变量,为了降低异方差影响,对所有变量取自然对数。各变量统计性描述详见表3。
表3 变量统计性描述
3 实证结果分析
运用Stata15.0 分析软件对全国、黄淮海平原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南区、四川盆地区和云贵高原区分别进行Tobit 模型回归分析,其结果见表4。模型中不存在严重的共线性问题,方差膨胀因子(VIF)皆小于4.1,均值为3.04。此外,调整R2显示,模型拟合度较高,具有较好的解释力度。
表4 不同农业区样本实证结果
(1)自然条件对甘薯生产布局变迁的影响。从活动积温看,在黄淮海平原区和云贵高原区,活动积温在5%以上的水平下显著且系数为负,说明活动积温对这两个农业区域内甘薯生产布局为负向影响;四川盆地区,活动积温在1%水平下显著且系数为正,说明活动积温对该农业区的甘薯生产布局为正向影响。从降雨量看,全国及各区域都不显著,这与甘薯耐旱性相关。从日照时数看,全国日照时数在5%的水平下显著且系数为正,但从不同区域看,在黄淮海平原区和四川盆地区日照时数在5%的水平下显著且系数为负,可能原因是黄淮海平原区日照充裕,地表蒸发强烈,春季干旱少雨,不利于春薯育苗与生长;四川盆地区以盆地和山地为主导致该区域多雾和阴雨天气,日照偏少,削弱了光温生产的潜能。
(2)农业基础条件对甘薯生产布局变迁的影响。从甘薯有效灌溉面积看,全国产区、黄淮海平原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南区、四川盆地及周边区和云贵高原区的系数在2.50~9.50,在1%水平下显著,说明灌溉条件是影响甘薯生产布局变迁的重要动因。从陆路交通水平看,华南区的系数为正且在1%水平下显著,说明交通便利性是该农业区甘薯生产布局变迁的重要因素。而黄淮海平原区的系数为-1.160,在1%水平下显著,说明交通便利性对该农业区甘薯生产为负向影响,与理论预期相悖,结合农村非农就业水平和农业技术进步两个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可能原因是该农业区交通便利性提高甘薯对外流通率的同时,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的机会成本提高了,非农就业劳动力数量增加;其次,该农业区为平原区,地形平坦,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较高,替代了大量劳动力,从而加速了农村劳动力外流。
(3)经济因素对甘薯生产布局变迁的影响。从农村非农就业水平看,黄淮海平原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云贵高原区的系数都为负,在10%以上的水平下显著,说明农村非农就业水平对甘薯生产布局变迁具有负影响。而华南区农村非农就业水平在10%的水平下显著且系数为正,与理论预期相悖,可能原因是华南地区位于沿海,改革开放的前沿,经济发达,非农就业机会大,甘薯生产逐渐地从低效率农户流转到高效率农户,集中化生产日益提高;其次,非农收入和汇款能缓解农户的资金约束,使农户能及时购置农资和雇佣劳动力,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16]。这与上述研究发现华南区甘薯生产具有显著的规模优势、效率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结论相符。
(4)农业技术进步对甘薯生产布局变迁的影响。从农业技术进步看,全国产地、黄淮海平原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四川盆地区的都在1%的水平下显著且系数为正,说明农业技术进步可促进这些不同农业区甘薯种植面积占全国甘薯种植比重,是甘薯生产布局变迁的重要动因。从回归系数的数值看,农业技术进步对不同农业区甘薯生产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表4显示:全国产地、黄淮海平原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四川盆地区每提高1单位农业技术进步水平,将会使这些农业区甘薯种植面积占全国甘薯种植面积的比重分别增加1.098%、1.239%、1.648%和30.95%,四川盆地区甘薯生产受农业技术进步水平的影响明显高于其他农业区。
(5)政策环境对甘薯生产布局变迁的影响。从良种补贴政策看,全国产地、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四川盆地区在5%以上的水平下显著且系数为负,说明对于非良种补贴的甘薯而言,良种补贴政策对这些农业区甘薯生产的布局变迁具有负影响,尤其是四川盆地区其影响系数高达-105.1,对该农业区甘薯种植面积占全国甘薯种植面积比重影响极大;而黄淮海平原区和云贵高原区在1%以上的水平下显著且系数为正,与理论预期相悖,可能原因是这些农业区良种补贴政策在鼓励种植补贴作物的时候,农户为了充分利用土地和空间资源,与甘薯间作套种,间接提高了甘薯种植面积,如玉米甘薯间作套种、花生甘薯间作套种、大豆甘薯间作套种等等。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4.1 结论
该文运用了重心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GIS 技术分析了1985—2017 年甘薯种植面积、产量、生产集中度和生产比较优势的区域变迁规律及移动轨迹,并采用Tobit 模型探析了甘薯生产布局变迁的动因,得出以下结论。
(1)中国甘薯生产已形成四川盆地区、黄淮海平原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华南区为主的四大农业区生产格局,其中四川盆地区是中国甘薯第一大农业产区,四川省是中国甘薯生产的第一大省。
(2)中国甘薯生产集中度已形成“一主导三均衡”格局,即四川盆地区占主导,黄淮海平原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华南区较为均衡发展。
(3)甘薯生产的规模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的区域集中在华南区、四川盆地区和云贵高原区,且这种综合优势差异逐渐拉大,源于生产规模优势所致;效率优势的区域集中在东北平原区、黄淮海平原区、华南区和黄土高原区,其中华南区发展潜力大。
(4)从生产重心演变轨迹看,中国甘薯种植面积和产量的重心都具有明显的向西向南移动趋势,且“西扩”速度大于“南扩”。
(5)甘薯生产农业区的变迁是自然条件、农业基础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农业技术进步和政策环境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甘薯有效灌溉面积、农村非农就业水平、农业技术进步和良种补贴政策对中国甘薯生产布局变迁的强度及方向起决定性作用。
4.2 建议
(1)把握甘薯生产变迁规律,优化甘薯生产布局规划。根据甘薯生产重心向西向南的移动规律,因地制宜,加强政策倾斜,推动西南地区甘薯产业进一步发展,激发华南区甘薯生产潜能,稳定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黄淮海平原地区的甘薯发展。
(2)甘薯有效灌溉面积与农业技术进步对甘薯生产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因此,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灌溉条件,另一方面践行“科技兴农”战略,加强农业科技研发投入,鼓励农业科技创新,提高甘薯生产的技术水平。
(3)交通水平和农村非农就业水平在不同农业区呈现不同影响强度和方向。在发达的华南区,二者对甘薯生产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在其他农业区二者对甘薯生产具有负向作用,因此,一方面各农业区需要依托地方政府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通达度,为甘薯生产和销售提供便捷,另一方面通过大力发展农业技术,提高甘薯生产的技术水平,替代传统的甘薯生产劳动力,削弱农村非农就业对甘薯生产的抑制作用,华南区是一个很好例证。
(4)加快制定甘薯良种补贴政策,提高薯农种植甘薯的积极性,尤其是四川盆地区、华南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