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与手术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效果对比
2022-04-13黄坤李晔
黄坤,李晔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人民医院骨科 (江苏南通 226100)
桡骨远端骨折属于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在急诊骨折中占10%~17%,50岁以上人群为高发群体。目前针对老年桡骨骨折患者,临床通常采用保守外固定治疗或手术内固定治疗,但在治疗效果方面仍存在一定争议[1]。近年来,随着内固定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内固定材料学科的发展,手术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价值进一步得到突显[2]。相关临床研究[3]指出,手术内固定治疗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损伤较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不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与手术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试验组(30例)。对照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60~74岁,平均(67.51±3.28)岁;损伤原因:坠落伤10例,跌倒伤8例,交通事故伤12例。试验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60~75岁,平均(67.68±3.15)岁;损伤原因:坠落伤9例,跌倒伤7例,交通事故伤1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符合桡骨远端骨折的诊断标准,并经X线检查确诊;闭合性新鲜骨折;年龄在60岁以上;临床资料完整,且能够积极配合研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多发骨折、陈旧骨折、开放性骨折者;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或肝、肾疾病者;患有全身性急慢性感染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首先评估患者的骨折类型及严重程度,判定是否存在位移,若无位移直接行外固定即可,若存在骨折位移,需先行局部麻醉,局部麻醉药物选择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四川国瑞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0055047,规格 5 ml︰0.1 g),待浸润麻醉后,开展轴向牵引,纠正骨折块的位移,后以LM-ARMES 35型C型臂X线机(莱福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注册证号 赣械注准20172300043)辅助开展对骨折位移的手法复位,复位成功并经X线透视效果满意后,行外固定治疗;外固定材料可选择小夹板、石膏等;在治疗2周后,拍摄X线片,评估骨折是否存在位移或是否存在外固定材料松动现象,如发生移位或松动,应及时重新固定。
试验组采用手术内固定治疗:患者取仰卧位,给予臂丛神经阻滞,护士调整患者前臂,使其呈旋后状态,常规消毒、铺巾后,手术医师从桡骨远端掌侧作一6 cm左右的切口作为入路,注意保护骨折邻近的滑膜、骨膜,暴露桡骨远端,对骨折位置存在缺损者先用JXBK40300型克氏针(珠海维尔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辅助固定,而后在桡骨正中位置置入腕关节镜及手术器械,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对伤口进行冲洗,清除血肿,再探查骨折情况,并用探针辅助推压骨折块,再通过牵引使桡骨的长度恢复至正常水平,而后利用关节外复位的方法促使掌倾角、尺偏角等恢复满意,再以T型锁定钢板对桡骨远端进行固定,钻孔,拧入螺钉,最后充分冲洗切口,并常规缝合。
1.3 评价指标
(1)比较两组的腕关节功能与疼痛情况:腕关节功能以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进行评估,分别从疼痛、屈曲伸展活动度、功能、握力、活动范围5个维度评价,每个维度均为0~25分,总分125分,评分越高提示关节功能越好[4];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分值0~10分,评分越高疼痛程度越严重[5];评价时间,治疗前时间节点为入院时,治疗后时间节点为骨折愈合时。(2)统计在住院期间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正中神经损伤、感染、骨折移位等。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腕关节功能与疼痛程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Cooney腕关节功能、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oone腕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腕关节功能与疼痛程度比较(分,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近年来,由于交通意外等发生率的增加,桡骨骨折的发生率也不断上升。老年人群由于骨质疏松,步态不稳易跌倒,故发生桡骨骨折的风险较高。桡骨骨折可致使患者腕关节疼痛,握力降低,导致患者的生命质量显著下降。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主要通过恢复生理解剖位置后进行外固定的方法促使患者骨折愈合,该方法操作简单,经济性高;但固定时间较长,易影响腕关节的生理功能,且固定牢靠性不强,难以实现坚强固定的目的,尤其在肿胀消退后,不少患者会出现复位失效或者骨折块移位等问题,不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6]。随着临床医学以及材料学的发展,手术内固定方案在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已有较多应用,且逐渐朝着微创的方向发展。在内固定治疗过程中,通过关节镜辅助利于实现对软骨韧带、三角纤维软骨盘损伤情况等的有效判定,并可在内镜下实现经皮微创内固定的目的,对减少关节内损伤有较显著的效果[7];以锁定T型钢板进行固定,固定牢靠性好,无需剥离骨膜,对神经及微循环的影响小,利于骨折断端的快速愈合。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试验组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手术内固定治疗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更好,疼痛更轻。分析原因在于,利用关节镜辅助治疗具有微创的优势,对组织损伤小,且钢板固定牢靠,利于促进骨折断端的愈合;在坚强固定后,患者开展康复训练的时间能够提前,这对促进腕关节功能的恢复有明显的价值;此外,内固定利于减少对组织的压迫,避免骨折块的位移,能够减轻疼痛。此外,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手术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预后良好,可减少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
综上所述,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手术内固定治疗的效果优于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利于促进腕关节功能的恢复,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