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外传播与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融合路径
2022-04-13曾贞
【摘要】本文从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外传播的问题及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外传播与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耦合关联出发,探讨促进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外传播与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可行路径:系统挖掘本地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非遗海外传播创设可能性和可行性;加快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外传播拓宽渠道;发挥“互联网+”技术应用优势,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外传播的覆盖面,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外传播的时效性;创新国际文化交流方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外传播打造优质平台和品牌。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海外传播 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03-0019-04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人类在长期历史社会中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形态的精神文化和传统技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精神价值和思维方式,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坚定文化自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发展理念的提出,包含非遗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海外传播被赋予了新的意义,非遗的海外传播由此成为服务国家改革发展和对外战略、促进中外民心相通和文明互鉴、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命题中值得关注的一个研究课题。
一、研究背景
国内学界对非遗海外传播的研究从翻译学和传播学的视角出发。研究者普遍认同准确的非遗外宣翻译能够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刘宁(2018)、赵丽丽和王文雅(2020)等在“走出去”战略背景下讨论并提出非遗的成功译介需要实施主体、方法策略、技术手段、传播媒介等多层面的共同作用。近年来更多的研究者如李锦云(2015)、孟志军(2016)等关注了信息时代为非遗的传播带来的变化,并提出海外传播已经与大众媒体传播渠道一起,成为非遗传播的渠道之一。对广西非遗的研究,赵巧艳(2014)、蒋卫平(2017)等研究者从传统技艺的传承与保护角度进行了探讨,潘晶、唐琳(2020)等提出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保护与传播、传承的策略,阮红波(2019)、梁燕玲(2020)等则以不同的翻译理论为原点,探讨了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性文本的英译策略和方法。
2013年5月,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联合发布《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大幅提升职业教育服务民族文化传承能力的工作思路和具体举措。2017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要重点支持非遗代表性项目“走出去”,为非遗的海外传播指明了方向。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逐步推进,我国教育、文化等领域“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在职业教育领域开展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更加具有国际性色彩,非遗海外传播与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融合逐渐成为历史的必然。然而,从现有中国知网可查文献来看,广西非遗海外传播的系统研究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对其与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融合研究更在萌芽状态。
二、现阶段广西非遗海外传播面临的问题
广西拥有壮锦、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盘王节等独具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广西非遗的海外传播是丰富国际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的内涵、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渠道之一。但现阶段广西非遗的海外传播尚存在若干问题。
首先,针对非遗项目的外宣文本阐述流于零碎、不够系统。由于对非遗传承与海外传播的重视和投入不够、非遗传承人老龄化趋势严重、非遗外宣翻译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等客观原因,广西非遗项目的外宣文本往往趋向于一事一译、见子打子式的操作,忽略了对非遗项目进行完整的信息收集和整理,因而流于零碎、缺乏系统性。
其次,开展非遗海外传播交流的渠道尚显单一、不够畅通。当前广西非遗的海外传播大多依靠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的一些节庆活动、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旅游推广项目,以及少数非遗爱好者或研究者的自发传播,其传播渠道主要是主流媒体和行业媒体。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利用新媒体、短视频、直播等新渠道传播非遗仍有待不断探索。
再次,开展非遗海外传播的技术手段效率不高、互动性不强。传统的纸媒、电视节目、活动推广等形式往往耗时长、更倾向于单向传送信息,与受众的互动受时间、空间限制,其传播力和影响力日渐式微,不易于吸引年轻一代海外受众。如何增强非遗海外传播的互动性和体验性也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最后,促进非遗海外传播的平台和人文交流品牌建设有待推进。近年来,国家及各省、自治区大多从宏观层面采取了一些措施推动非遗海外传播,如北京市开展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非遗海外传播活动,江苏省开设了非遗对外传播论坛,天津市举办了双十“非遗”项目海外推介活动等。与这些地区相比,广西对非遗海外传播的重视尚显不足,对创建促进非遗海外传播的平台认识不足,尚需研究如何借助现代商业、旅游业、文化产业打造人文交流品牌,推动非遗保护、传承、传播的长远发展。
三、广西非遗海外传播与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耦合关联
面向海外推广、宣传广西非遗,用非遗凝聚海外广西籍华侨华人,有助于促进海内外文化认同、增进中外文化理解、培育对我国友好的力量,同时为职业院校丰富育人工作的内涵、创建差异化发展特色提供新的实践场域。
(一)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为广西非遗海外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
在新的历史阶段,发展非遗教育、促进非遗传播,增进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社会凝聚力,是高職院校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国家在积极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形势下,提出了建设“当地离不开、业内都认同、国际可交流”高水平高职院校、提升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等发展目标,对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方向和路径进一步予以明确。随着“一带一路”“南南合作”等的深入实施,高职院校伴随企业“走出去”,既是满足国际化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也能为增进相互理解,传播中华文化,推动文化交流和促进民心相通,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国家对外战略创造新的发展机遇。
(二)职业教育“走出去”为广西非遗海外传播提供了新的传播语境
近年来,广西一批龙头企业成功“走出去”,拓展了国际市场。如上汽通用五菱有限公司在印度尼西亚设厂生产汽车;柳工集团在境外建成3个海外生产基地、10余家海外子公司;广西建工集团在泰国推进“泰国正大—广西建工科技产业园项目”建设等。职业院校在伴随这些企业“走出去”培养培训人才、提供技术服务支持的同时,也将国际交流合作的触角伸向了海外的国家和地区,使非遗海外传播具备了另一种落地实现的可能,为广西非遗海外传播提供了另一条路径。
(三)职业院校的资源优势为广西非遗海外传播提供了可行性保障
有效的非遗传播需要具备政策、渠道、资金、技术等多方面的保障,向海外传播非遗更是不能回避这些因素。一些职业院校具有深厚的国际交流历史积淀,在多语种教育和跨文化交流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推介和传播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以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为例,该学院具备先进的信息化技术设备和优势的团队资源,对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侗绣、侗族大歌等广西非遗开展了多年田野调查,进行了系统的信息收集、数字化整理,并结合创新创业教育、乡村振兴战略需求开展了相应的非遗保护、传承、创新和传播教育,使非遗的海外传播具备了可行性。
四、促进广西非遗海外传播与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融合的可行路径
进入“十四五”新发展阶段,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国家级重大开放平台推进建设大力助推了广西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全方位深化开放合作。此外,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更加重视支持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发展,为广西的非遗海外传播和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客观条件。
(一)系统挖掘本地特色非遗,为非遗海外传播创设可能性和可行性
对非遗进行系统发掘是促进非遗海外传播的基础环节。在“职教20条”出台以来,创建特色、提升国际化水平成为高职院校发展提质提速、增值賦能的重要命题。系统加强对地方非遗的发掘,则为这一问题的解答提供了新的选项。高职院校可从服务区域经济文化发展需求出发,立足地方民族特色,利用教学创新团队的专业及技术优势,在本地开展持续、深入的田野调查,系统采集和发掘非遗数据和信息,了解和掌握非遗保护和传承状态,协助政府相关管理机构对本地非遗项目进行调查、认定、保护。此外,高职院校可将本地区非遗保护、传承及活化等内容融入人才培养过程,在课程体系改革、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基地建设、科研和社会服务、校园文化创建、国际交流合作等各环节融入非遗技艺,打造“非遗+旅游”“非遗+文创”“非遗+教育”等办学品牌,促进院校自身特色发展,并由此为非遗海外传播创设可能性和可行性。
(二)加快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非遗海外传播拓宽渠道
对广西非遗的海外传播工作来说,社会资源与传递渠道是两个必不可少的要素。作为一种类型的教育,职业教育依托产教融合实现与行业企业发展的同频共振,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更是形成了“伴随企业走出去”的格局,高职院校国际交流合作的触角不断对外延伸。在发掘本地区非遗的基础上,高职院校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打造协同创新中心、产业学院、职教集团等校企合作的渠道和平台,形成有利于保护和传承广西非遗的机制。
(三)发挥“互联网+”技术应用优势,扩大非遗海外传播的覆盖面,增强非遗海外传播的时效性
随着互联网、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线性的报纸、书籍、电视节目、宣传手册等非遗海外传播形式或多或少表现出技术落后、内容枯燥、互动性不强等问题,覆盖面和影响力有限,对海外年轻一代群体的吸引力不强。推动非遗对外传播还需要充分借助互联网等新媒介和新平台,高职院校在“互联网+”技术上的应用优势正好可以弥补上述短板。高职院校的数字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移动应用开发等专业可围绕创新非遗海外传播途径主题,通过建设数字化非遗信息平台,采用数字化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换、再现、复原成可共享、再生的数字形态,还能够呼应社交媒体平台在精准推送、同好集聚等方面的分众传播优势,设计、开发和推广应用大众媒体和新兴媒介形式,使非遗海外传播可通过移动媒体终端进行,可借助动漫、VR技术等进行互动,从而有效扩大非遗海外传播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四)创新国际文化交流方式,为非遗海外传播打造优质平台和品牌
站在服务国家战略的高度,新时代高职院校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肩负着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化交流互鉴等任务。高职院校将国际化发展作为提升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内驱力,不断创新国际人文交流方式,丰富文化交流内容。除了充分运用职教联展、文化节展、博览会、体育活动、旅游推介等活动助推广西非遗海外传播,高职院校还可以结合自身专业建设的特色,创新国际文化交流方式,增加非遗传播的途径,将非遗传承和传播理念融入国际交往的各个可能领域。如: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支持和鼓励对非遗项目形式特色和文化内涵元素进行活化和系统设计,实现非遗文化创意产品的产业化开发,让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特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走向国际市场。
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们迫切需要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在不断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国家对外战略能力的同时,将非遗保护和传承融入高职院校特色创建、提质发展的工作范畴,为广西非遗海外传播与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融合探索可行策略和有效途径,提高海外受众对广西非遗的关注度,为促进以文化人、增强文化自信和增进文化认同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梁燕玲.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方法探析:以桂林彩调《五子图》为例[J].海外英语,2021(2).
[2]赵丽丽,王文雅.“走出去”战略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研究: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译介为例[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0(3).
[3]侯彦霞,赵黎.衡水非遗的数字化国际传播实践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0(22).
[4]唐琳.双循环中的非遗产业数字化转型研究[J].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6).
[5]杨红荃,肖渝琪.“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研究[J].职教论坛,2019(10).
[6]阮红波.从翻译伦理看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性文本的英译[J].河池学院学报,2019(3).
[7]李锦云.新时期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海外传播形态[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5).
[8]陈芳蓉.文化多样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译介[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注:本文系2019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研究——以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为例”(编号:2019ky1602)和2021年柳州城市职业学院科研课题“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外传播与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融合研究”(编号:2021KYB29)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曾贞(1974— ),广西柳州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非遗英译、国际交流。
(责编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