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供给”视域下提升辅导员思政工作实效性研究

2022-04-13蔡晓霞李悦铭

广西教育·C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爱国教育思政工作辅导员

蔡晓霞 李悦铭

【摘要】本文对高校辅导员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实效性内涵进行分析,认为精准供给是辅导员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重点,辅导员作为思政教育工作者需遵循精准原则,精准识别爱国主义教育的难点,对准青年学生思想、情感、行为上的教育难点施教,做到思想精准引领、内容精准供给、载体精准搭建、方式精准有效,以提高辅导员思政工作实效性。

【关键词】辅导员 思政工作 爱国教育 精准供给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03-0007-04

精准思维意识,就是要对准焦距、找准穴位,精准解决改革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政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时要遵循精准原则,精准识别学生群体需求以精准施策,提高思政工作的实效性。爱国主义教育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修课,辅导员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过程中,面临着教育目标的高要求及学生群体的多样化需求。因此,辅导员以精准供给为导向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结合思政工作的特点选择符合当前学生群体发展需要的教育方式至关重要。

一、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实效性内涵

(一)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契机

厚植爱国情怀,离不开科学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辅导员要抓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契机。

首先,国家的发展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精神保障。当前,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强大,我国在各个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带来的是国家自信、民族自强。在国家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不忘初心、勇于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这些对学生群体的影响非常大,学生的爱国热情空前高涨,辅导员可因势利导地开展教育工作。

其次,高校为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开展创造了良好条件。高校有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能影响青年一代对历史使命、时代责任的认知。当前,高校非常重视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开展,在体制机制等各方面创造了条件保障,如学校爱国氛围的营造、专项基金的支持、针对辅导员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培训等。

最后,现代网络新媒体为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开展创新了路径。随着微博、微信以及各类新媒体平台的普及,受众能更加便利地关注爱国主义教育热点新闻,网络新媒体已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新途径。网络育人模式也已成为辅导员开展思政工作的重要方式之一。网络影响着青年学生的思维方式,也为辅导员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学生通过网络进行情感、思想的交流,辅导员可利用网络潜移默化、循序渐进地开展教育和引导。

(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方式与内容

辅导员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主要是通过特定的方式,对青年学生进行有计划的爱国思想的灌输,使其胸怀爱国之心。当前,辅导员主要是通过以下载体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主题班会、专题讲座、实践活动、实地走访、征文比赛等。多以讲述历史、歌颂先进、营造氛围、举行仪式等方式激发学生群体的爱国情感,活动内容涵盖《新时代愛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提出的中华民族历史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国梦教育、国情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等。

在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指引和支持下,各高校围绕立德树人的重要目标,对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对辅导员教育工作的开展进行了多方面的指导,工作机制逐渐完善。从当前许多高校思政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活动情况看,不管是内容、形式上,还是实践上,都非常丰富和充实,效果显著。辅导员不断创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模式和方法,以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获得学生好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显著增强。高校学生普遍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坚定的理想信念、较强的爱国认同感,他们对国家伟大复兴充满信心;辅导员思政工作专业性得到提高,三全育人理念也得到了较好的贯彻和落实,爱国主义教育方向和目标明确,对青年学生产生积极影响;高校意识形态积极向上,爱国主义教育落到实处成效突出,校园氛围良好。

二、精准供给是提升辅导员思政工作质量的要求

近年来,精准思维已被灵活运用到教育领域,“精准思政”成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关键词,更加强调教育工作中的目标导向和问题意识。对辅导员而言,以精准思维为指导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工作精准有效、持续发展的前提是要做到精准供给。本文中的精准供给,对象针对高校学生,指的是准确把握高校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在教育内容、方式、场域等多方面下功夫,选择有效的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达到辅导员思政工作有效的教育、管理和服务,以产生目标明确、投入到位、成效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效果。

精准供给对解决当前辅导员思政工作中的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教育效果更加明显。在学生个体成长过程中,其内心的需要和成长中的问题是多层次、多方位的,精准供给恰好能解决这个问题。辅导员了解和掌握学生情况,能更好地对所需要开展的思政工作做出判断。在教育内容上尊重学生个性特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被关注和支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生的参与感。同时,结合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灵活地选择适合班级、学生的教育方式,创新教育方法,使教育事半功倍。

第二,教育目的更具针对性。高校思政工作必须贯穿学生的成长全过程,精准供给可以结合学生成长的不同阶段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教育,从而达到思想政治工作“术业有专攻”的效果。同时,精准供给可以调动辅导员发挥“大思政”的作用,与其他教育队伍协同形成合力,更好地找到育人的切入点。精准供给使得辅导员更多地带着问题去思考教育,及时研判效果,更好地达到教育目的。

第三,教育手段更加多样化。因材施教要求辅导员不仅要了解学生的普遍性要求,更要尊重其特殊性,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精准供给对辅导员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辅导员必须结合当下社会的发展,以更有效的手段、更立体的方法使得教育入脑入心,寻找与学生同频共振的教育方式,如利用新媒体技术、采用情景化教学、开展实践教育等。

三、“精准识别”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难点

在新时代背景下,青年学生的个性特点、需求以及教育活动的要求、形式等都会给辅导员思政工作带来挑战,做到精准识别,才能使思政工作实现精准滴灌。精准识别是精准供给的前提,辅导员应该掌握当前思政教育工作中的难点,抓准存在的问题,才能有效施策。当前,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存在以下难点:

(一)思想:部分学生爱国信念不够坚定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受世界多元文化与价值观念、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等影响,不少青年学生的思想意识一定程度地受到冲击。首先,部分学生盲目崇信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念,如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等,这些思想冲击着我国传统的集体主义道德意识,容易使学生的思想产生混乱,在思想政治上和意识形态上走偏,滋生利己主义,使得学生缺乏奉献精神,理念信念不够坚定。其次,一些不良信息否定我国传统文化精神,别有用心地质疑革命精神、建党精神,对我国的领土统一进行挑衅,误导学生的认知,致使部分学生立场不够坚定,不能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弱化对国家的认同、对民族的认同,进而动摇其爱国主义信念。最后,青年学生虽然有较丰富的知识储备,但正处在价值观和品性形成的关键阶段,思考问题还不够成熟和理性,部分学生信仰缺失,对马克思主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仰淡漠,國家观念淡薄,只关心自己的发展,造成了道德滑坡的不良现象。

(二)情感:部分学生爱国情怀不够深厚

爱国主义作为情感和理性的统一体,首先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对祖国的深厚感情。青年学生的三观还处于成长期和塑造期,难以客观公正地理解和把握事物的本质,无法真正把控自己的情感,爱国情怀容易被弱化,难以形成情感共鸣。一是爱国情感容易受负面信息的影响。某些西方国家散播负面信息,捏造不实言论诋毁我国的文化,给成长中的学生带来负面影响,直接影响到学生群体的爱国情感。爱国情怀应该是朴素而真实的,但在面临选择时,部分学生表现出的是关心国家政治经济却把握不准当前局势,知道国家方针政策却不能深刻领悟,维护集体利益但更追求自身利益,还有的学生用一些非理性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无法坚定自身立场。如在他国侵犯我国利益时,学生群体往往会选择较为激进的抵制他国商品货物的形式,然而此举恰恰体现他们并没有领会国家最根本的文化精神,未能真正做到脚踏实地、发愤图强、强大祖国。二是对国家发展历史的本质把握不够准确。当前,学生树立爱国意识多数源于学校和课堂,通过相关课程、活动了解党和国家的发展理论,这也直接造成部分学生对党和国家的政策的了解较为片面,不能真正从本质上去理解,对国家的发展历史、文化精神尚未形成感同身受的情感体会,容易造成情感的偏激,忽视主观事实。

(三)行为:部分学生对爱国不能做到知行合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辅导员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要学生对爱国主义入脑入心,更要学生能将爱国主义理论转化为爱国实践。当前高校辅导员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较多是以理论类教育为主,局限于爱国情感和思想教育,给学生提供的实践机会较少,学生的爱国情怀多数停留在认知上。对国家强大的背后的发展史,青年学生很难一下全部读懂读透、入脑入心,更难体现在实际的行动上。对青年学生而言,当前最好的行动是学习。大数据显示,大学生在校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但在课外实践中或假期中,部分学生的主动性较差,用于学习的时间较少,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具体的学习计划,未将自己的人生规划和价值追求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紧密结合。如我国在2021年取得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学生会感受到国家的强大,意识到脱贫攻坚会缩小社会贫富差距,但是很多学生并不能真正理解“贫”,不能真正理解“脱贫”的本质,没有真正地在实践中感受和领悟,这容易导致学生对脱贫攻坚的快速遗忘,使其无法真正领悟脱贫攻坚的精神,很难真正做到努力学习、报效祖国。所以,真正让学生将爱国情怀转化为学习动力,转化为实践行动,是辅导员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难点之一。

四、提升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实效性的途径

高校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所以辅导员要正确认识其本质特征,解决爱国主义教育的“难点”,把学生最需要、最关注的内容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给学生,才能更好地实施精准育人。

(一)思想精准引领,坚定爱国信念

爱国主义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党中央高度重视弘扬爱国主义、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思政工作者的辅导员,使爱国精神真正落地,关键是要发挥思想引领的作用,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夯实理论知识基础,不断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感召力和渗透力。

首先,辅导员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帮助学生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坚定爱国信念。树立坚定信念应当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辅导员要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自觉将个人理想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紧密结合起来,让爱国主义成为广大青年大学生的精神动力。

其次,辅导员要培育学生的爱国思想,广泛凝聚共识,凝心铸魂。辅导员可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带动党性政治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民族、国家、民众及国际、国内环境,树立理性爱国意识,同时以清晰正确的理论回应学生的疑惑,消解外来信息的消极影响,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最后,辅导员要不断进行理论教育,对新思想、新理论要宣传教育到位。我国在革命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精神,同时当前中华民族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也持续产出新的理论,辅导员要结合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教育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引导学生在树立个人志向时主动与国家的发展相融合,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

(二)内容精准供给,厚植爱国情怀

爱国情怀是需要培育和滋养的,要使学生厚植爱国情怀,辅导员要做到对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精准供给,着眼固本培元,争取教育效果达到最佳。新时代的思政教育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创新,主要涵盖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意义;二是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教育;三是弘扬民族精神,加强党史国史教育,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内容。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因此党史教育是非常必要的,爱国主义教育不能缺少对国家的理解和认知,这是建立国家认同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也是厚植爱国情怀的基本条件。

在教育的过程中,辅导员要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成功、国家发展强大的原因,也要客观地指出历史上的错误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全面且精准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供给,引导学生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引导学生将理论成果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增强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

(三)载体精准搭建,引导知行合一

爱国主义教育的最终落脚点是将爱国精神转化为报国之志,做到知行合一。辅导员在教育载体上要充分挖掘资源,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做到知行合一。

首先,辅导员要推动爱国主義教育与专业课程“第一课堂”相结合,发挥好思政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辅导员可联合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在专业课教育中渗透爱国思想,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升思想理论水平。

其次,辅导员要充分调动资源,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丰富教育载体。辅导员可灵活运用校内外资源,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思政教育的各个环节中,结合学生成长的不同阶段,为学生创建实践舞台。如入学之初,辅导员可鼓励学生把学习、科研任务完成好,告知其模范遵守法律法规、校纪校规也是爱国的行动;又如,辅导员可组织高年级学生开展爱国教育基地调研、爱国故事采风等实践活动。很多学校建立了校内外的合作教育基地,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辅导员可借力学校及党委、团委等,落实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尤为明显,学生感同身受后收获更大。辅导员可充分利用寒暑假的契机,结合党团活动“第二课堂”,鼓励学生参与学校或团委组织的实践活动,诸如志愿者服务、三下乡、支教等,让学生用实践“说”中国故事,明确责任担当,在实践中迸发爱国伟力。

(四)方式精准有效,营造爱国氛围

辅导员在工作中既要“教育”,还要“会教育”,采取有效的教育方式会使教育事半功倍。辅导员要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掌握多种教育方式,抓住学生触动点,善于把丰富的教育内容传授给学生。

首先,辅导员要因材施教开展个性化的爱国主义教育,使爱国主义教育真正深入每一名大学生的内心。辅导员要善于把握学生受教育的特点,结合学生的个性、兴趣点,以贴合的方式开展教育。如针对学生党员,辅导员可以采用高质量的展演、汇报等方式,为其搭建展示的平台;针对学习兴趣不浓的学生,可采用更加“接地气”的短视频或讲故事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针对理论基础薄弱的学生,可采用情景化教育模式,让内容更加生动、深入人心。

其次,辅导员要关注学生的获得感和满足感,采用感染力强、方向明确、形式多样的教育方式。例如,在重要纪念日节点开展活动、利用视频进行内容创新、对时政热点进行研讨、开展竞赛类或艺术类展演活动等。

最后,辅导员要善于借助网络媒体,占领网络新阵地,营造爱国主义教育氛围。辅导员要关注学生喜欢用的新媒体平台,可以借助平台针对性地开展碎片化的宣传教育和学习活动;可以通过学生在校园网络平台上发表的言论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加以引导教育;可以借助新媒体拓宽教育空间和渠道,创新传播模式,或通过线上合作,让学生针对在线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不断拓宽爱国主义教育的广度,营造爱国氛围。

实践证明,爱国思想不仅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共同精神支柱,还是全体公民应有的品行素养、人格底线和道德原则。辅导员要将更多时间放在精准教育和深度服务上,了解学生需求,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的精准度,提高思政工作的时效性。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1).

[2]中共教育部党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学生成长成才重要思想大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光明日报,2017-09-08(2).

[3]成亚慧.“精准供给”视域下提升高校思政课实效性研究:以重大疫情下爱国主义教育为例[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4).

[4]徐士元.高校精准思政论[J].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9(1).

注:本文系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课题“‘精准供给视域下辅导员思政工作的实效性研究”(编号:2021-SKC13)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蔡晓霞(1991— ),广西钦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研究;李悦铭(1992— ),广西柳州人,大学本科学历,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研究。

(责编 雷 靖)

猜你喜欢

爱国教育思政工作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国企企业文化和思政工作实现融合的有效方法与途径探究
心理健康教育对思政工作的影响分析
创新思政工作,提高人才素质
大学军事教育中的理性爱国教育
大学军事教育中的理性爱国教育
宣传工作对事业单位思政工作的探讨
面古怀今 展望未来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