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劳动思想视域下新时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重塑路径

2022-04-13曾扬阳李冬冬

广西教育·C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新时代

曾扬阳 李冬冬

【摘要】本文论述马克思劳动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马克思劳动思想的内涵与劳动教育的目的,基于党中央高度重视劳动教育的背景及青年大学生接受劳动教育的需求,从理念、空间、实践、教育四个层面提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重塑路径:强化劳动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劳动态度;重构劳动教育空间,营造生活化的劳动环境;树立劳动创造自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劳动审美教育,培育和谐的审美人格。

【关键词】马克思劳动思想 新时代 劳动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03-0004-04

劳动教育是持续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继承发展马克思劳动思想的客观需要,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要求。马克思劳动思想以人的本质发展为根源,富含精神意蕴,具有整体性、发展性和创新性等特性。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劳动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大力弘扬劳动精神,要通过劳动教育增强青年大学生的劳动素养和劳动技能,切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基于此,高校应充分发挥马克思劳动思想对大学生劳动价值观重塑的作用,拓展劳动教育载体,丰富劳动教育内涵,深化劳动教育对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和培育时代新人作用的认识,探索大学生劳动价值观重塑的逻辑起点,构建以人为核心的特色劳动教育模式,以扎实推进马克思劳动思想的中国化发展,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全面个性化发展,助推劳动教育有效开展。

一、马克思劳动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任何一种思想都是在时代土壤中孕育而生的。因此,要准确把握马克思劳动思想,首先要把握其产生的时代背景。马克思劳动思想产生于十九世纪的资本主义时代。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兴起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得整个工业体系基本实现了大机器生产,这为资产阶级的统治奠定了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随着生产力迅速发展,劳动的作用愈加凸显,同时社会阶级分化日益加剧,社会化生产和生产资料私有化之间的矛盾冲突愈加尖锐。此外,通过生产积累的各类科学知识和技术经验,极大地推进了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劳动者自身的经验和技艺已经无法满足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须通过教育进行系统的学习,才能掌握现代的科学知识技能,才能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要求必须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念贯彻于无产阶级的教育之中。马克思劳动思想正是立足于资本主义社会物质生产和劳动的过程,从社会发展与人类进步相制衡的现实社会状态入手,以劳动与人的主体性、自由性关系为视角,通过对资本主义教育虚伪性和异化劳动的批判,揭示劳动者主体地位的丧失和主体能力的弱化,并通过对生产、科技和教育三者关系的综合分析,揭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劳动教育思想存在的必要性和价值,为解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问题开辟了一条现实道路。

二、马克思劳动思想的内涵与劳动教育的目的

(一)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的内涵

马克思站在劳动实践的角度提出了劳动教育存在的必要性,并建构起以人的本质发展为根源的劳动教育思想。马克思劳动思想是马克思理论主义最基本的思想,它深刻揭示了劳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确证自己存在的根本方式,其内涵包括核心内涵和精神内涵,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两个维度。马克思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从形式深入实质,强调教育同劳动结合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培育人全面发展的强有力手段,充分反映了现代社会生产的客观规律。马克思指出:“思想、观念、思维的交往和精神境界提升内蕴于劳动之中,必须通过现实劳动才能形成和发展,且受到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与之发展相适应的交往制约。”这表明只有在合理的社会制度下开展自由的、自觉的、有尊严的劳动,才能使劳动者的个体生命和个性特点得到尊重和自由发挥,才能实现自身劳动价值以及感受劳动成果带来的乐趣和满足感,进而使人的精神境界得到提升。

(二)劳动教育的目的

马克思从获得人的身心解放和实现人的自由个性全面发展两个方面,论述了劳动教育的目的。首先,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下资本家的私有财产是导致人的自我异化的根源,对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实现劳动自由解放,是向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该观点强调在共产主义的条件下,通过对象化的劳动教育,能够真正解决人与人、人与自然界、自由与必然等的矛盾与斗争,人才能真正占有劳动对象和自由时间,实现人的感觉和特性自由发展,从而使人的身心获得彻底解放。其次,实现人的自由个性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劳动思想的最终目的,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高旨归,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劳动者很难超越资本逻辑,获得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提到,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旧式分工,导致人的个性异化和人的能力片面发展,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这种强制性的旧式分工才会消灭,才能造就个人实践活动的丰富性和完整性,才能实现劳动者自身充分发展,才能维护和实现劳动者自身的价值。正如《共产党宣言》里所说,“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前提,劳动者只有参与到社会劳动之中,才能获得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和可能性”。

三、马克思劳动思想视域下新时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重塑路径

经济全球化时代,科技知识的价值日益凸显,给劳动教育和人的关系探索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为此,高校十分有必要深入研究马克思劳动思想,并与时俱进,解读新的社会现实,认真吸纳各类新思想、新理念,最终将形成的劳动价值理念运用于大学生劳动教育,找到大学生劳动价值观重塑的逻辑起点,构建以人为核心的特色劳动教育模式,培养自由个性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

(一)理念层面:强化劳动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劳动态度

强化劳动价值理念是实现劳动教育育人目标的基本保证。马克思劳动思想强调劳动是人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动力,劳动教育的本质目标是树立正確的劳动价值观和劳动态度。因此,在任何时代,青年学生都应该对劳动有清晰准确的认识和合理的定位。一是马克思劳动思想强调“劳动幸福”的核心价值,认为劳动是一种内生的幸福行为,通过劳动教育可以更好地实现人自身的价值,使人获得真正的幸福感和满足感。由此出发,高校宣传、行政等职能部门要主动宣传劳动文化,在校园内积极营造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氛围,如通过校内宣传栏张贴劳动教育宣传标语,在学校网络平台上刊登劳动教育文章,或者灵活运用新媒体推出更多较具时代感与欣赏性、感染性的新时代劳动题材宣传作品,让学生在劳动文化氛围的熏陶下,逐渐增强“劳动创造幸福”的观念,为其积极参与劳动学习奠定思想基础。二是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的基本品格。尊重劳动就要正确认识劳动对实现民族复兴大任与个人奋斗目标的价值与意义,不断强化学生对劳动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引导学生尊重和珍惜劳动人民创造的劳动成果,并通过开展劳动实践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当前高校普遍重视劳动教育的开展,在此契机下,各院系要抓住一切时机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如利用新生入学、毕业典礼、五一国际劳动节、创新创业讲座等机会,挑选古今较具劳动教育意义的典型事例,引导学生深入认识、理解劳动的价值和内涵,进而培养其尊重劳动的品格。三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劳动态度。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树立依靠辛勤劳动创造美好未来的观念”。在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高校可以通过思政课堂,指导学生深入研究马克思劳动思想,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学习与其他劳动的关系,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脑力劳动方法、技能,形成自主学习习惯。另外,可以播放一些弘扬劳动光荣传统、倡导劳动精神的影视作品,让影视作品中的“劳动模范”逐渐影响学生,形成爱岗敬业、脚踏实地的劳动价值观和劳动态度,由此促进新时代大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劳动。

(二)空间层面:重构劳动教育空间,营造生活化的劳动环境

重构劳动教育空间是营造劳动教育生活化环境的有效路径。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劳动教育与生活教育的内涵具有高度一致性,新时代大学生面对的劳动教育,最基础的应是生活化的实践教育。因此,当代劳动教育必须采取整合性的实践路径,重视劳动教育各方面资源的有机结合,强化马克思劳动思想教育学习,加深新时代大学生对马克思劳动思想的理解和把握,设计开发参与式和交流式的劳动教育实践方案,重构多元劳动教育空间,因地制宜开展劳动教育实践,创设生活化的劳动教育环境,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养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确保劳动教育符合实际、落到实处、起到实效,成为可以托起中国梦的劳动教育。

具体的实践策略,一是在课堂实践教学活动中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等显性课程,以及通过校纪校规教育、校园文明建设等隐性课程渗透马克思劳动思想,帮助学生体悟劳动承载的社会意识、审美意识、责任意识等;二是围绕“马克思劳动思想的当代价值”“劳动与新时代大学生全面发展”“劳动美,梦想真”等主题,开展专题性劳动教育研究性学习,由此拓展劳动教育的空间,同时增加劳动学习的深度。三是使劳动教育课程化,按照劳动教育的目标要求,开设相应的劳动类选择性必修课程,配套建立完善的授课、实训、考核评价等保障体系,促进劳动教育切实展开。四是在课堂外的实践教学活动中,通过组织学生实地走访校企合作基地、研究院所、商品零售批发市场等劳动场所,组织学生参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家庭义务劳动、职业体验劳动等活动,将学生对劳动本质、生活态度的认识转化为“懂生活、会生活、爱生活”的劳动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领会尊重劳动者和他人劳动成果的真理性,进而产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形成热爱劳动的优良品格。

(三)实践层面:树立劳动创造自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劳动创造自信是培养学生創新能力的坚实基础。马克思强调:“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历史和劳动创造人本身。”劳动是创造和创新的基础,高校劳动教育从创新层面出发,应坚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创新,通过创新树立劳动创造自信。同时,劳动实践的“生疑─质疑─析疑”过程以及所弘扬的敢于冒险的探究精神,能够培养学生聚合思维品质和创新品格,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在社会劳动实践革命性变化的背景下,利用时代机遇锻炼青年一代的创新能力,是当代劳动教育的重要使命。高校开展创造性劳动,是促进大学生手脑相长的理想途径。一要立足于新时代对劳动者提出的新要求,引导大学生认识“劳动幸福”的核心理念,端正劳动态度,掌握劳动技能,及形成正确的劳动习惯、劳动思维、劳动情感,构建青年一代的核心劳动素养。二要整合多领域知识与技能,将人工智能、劳动标准规范、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等相关内容纳入劳动课程,引导大学生掌握现代化劳动知识、了解和理解生产技术原理、掌握生活和劳动技能、提升劳动创造能力,成为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四)教育层面:创新劳动审美教育,培育和谐的审美人格

创新审美劳动教育是培育和谐审美人格的有效途径。马克思认为人的审美情感来源于劳动,劳动是一种按照目的和规律进行的审美活动,劳动实践创造了美的品格,提供了审美情感的源泉,是体现人的本质和审美精神的实践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最美丽”的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劳动美学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劳动最美丽”的内涵,既指劳动行为美丽,也指在劳动过程中塑造的美丽心灵、高尚道德和品格。基于这一马克思劳动思想,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主要目标之一是培育学生和谐的审美人格。

当前应试教育考试体系没有涵盖劳动教育,学校和家庭将劳动教育日趋边缘化,导致部分青年学生形成错误的劳动观念。对此,高校要依据马克思劳动思想有效渗透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大学生和谐的审美人格。一应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支点作用,并将审美教育融入劳动教育,通过劳动实践揭示美的本质规律;创新新时代劳动价值评估机制,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文化艺术传承等劳动实践教育活动不断拓宽劳动美学的审视角度,让大学生通过劳动教育实践发现劳动之美,体验劳动乐趣,形成“劳动光荣”“劳动无高低贵贱之分”的理念,培养对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情感,最终形成感性、丰富、全面、和谐的审美人格。二是将劳动教育作为创造美的客观基础和开展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衣、食、住、行等具体劳动内容,引导大学生在改造自身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感受劳动成果带来的幸福、成功、喜悦等,由此发现劳动内蕴的和谐之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应在大学生劳动教育中发挥主阵地作用,高度重视劳动教育的作用和价值,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劳动思想为指导,深刻把握马克思劳动思想的深层内涵,着力应对劳动意识淡薄、劳动价值取向功利化等问题,构建劳动课程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的劳动教育新体系,促进马克思劳动思想的丰富与发展,引导大学生树立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和尊重劳动人民的时代理念,成长为有创新、有道德、有理想、有社会责任感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刘黎明.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的现代阐释[J].中国教育科学,2018(1).

[2]朱丹.用马克思劳动理论指导青年学生校园公益劳动[J].青年学报,2019(1).

[3]郭长义.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下的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

[4]顾明远,滕珺.《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与全球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实现[J].比较教育研究,2019(5).

[5]刘玉方,徐彦泽.加强实习实训劳动教育[J].北京教育(德育),2019(4).

[6]赵长林.新中国成立70年我国劳动教育思想的演进与劳动课程的变迁[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9(6).

注:本文系2021年度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新时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研究”(编号:2021LSZ015)的阶段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曾扬阳(1984— ),广西宾阳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李冬冬(1987— ),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民办高等教育。

(责编 黄健清)

猜你喜欢

新时代
新时代下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新时代网络新闻采访特点研究
新时代小学教育管理的发展方向及思路创新
基于人才成长的乡镇成人教育研究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德育管理研究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台出镜记者如何做好新闻报道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媒体时代下的编辑工作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