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域文化视角下北京市怀柔浅山区绿道选线

2022-04-12蒋晓彤马晓燕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选线怀柔绿道

蒋晓彤,马晓燕,冯 丽*

(1.北京农学院 园林学院,北京102206;2.城乡生态环境北京实验室,北京100083)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深入,北京浅山地区的城镇建设与自然、人文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绿道为北京浅山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视角、战略和途径,土地利用综合、高效、可持续性强[1-2]。怀柔区位于北京东北方向,是燕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农业经济和少数民族游牧业的交界地[3-4],地域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且多分布于浅山区。

2004年提出浅山区的概念[5],将北京高程系100~300 m的山体及周边地区定义为浅山区。但是浅山作为自然地理概念,难以与管理行政单元相匹配,为了更好适应城乡治理需要和浅山区保护要求的精准落实,在此次研究中浅山是指坡度较缓、高程100~300 m范围的地区。

目前绿道的选线与设计,往往忽略了对传统乡村文化的挖掘,缺少文化表达。以浅山区绿道为研究对象,从乡村地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视角出发,运用最小累计阻力法对怀柔浅山区绿道选线进行分析,建立基于地域文化保护的浅山区绿道选线模式,并提出绿道文化表达策略,以期实现绿道特色与文化内涵的提升,对实现北京美丽乡村“乡风文明”的目标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 分析方法

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法(MCR)。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概念最早由荷兰的生态学家Knappen于1992年提出,其中关键词为“源”、“景观阻力系数”及“运动距离”。MCR模型最开始应用于对生物迁徙过程的研究[6-7]。采用GIS分析法与MCR模型相结合的方式,选出最优线路。

1.1 “源”的确定

结合《怀柔区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等[8-10],筛选出58个具有较高价值的人文景观资源点与自然景观资源点,见表1。

1.2 因子的选取及权重的确定

结合国内外绿道规划选线的相关文献[11-13],针对怀柔浅山区区域特点,选取地类、文化、坡度、可达性、产业、高程、可视度七项因子。

从突出地域文化的角度出发,采用AHP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对各因子的重要度进行评分,分别用 1、3、5、7、9 分别来代表重要度的高低。经过归一化处理后,得到7项因子的比较矩阵。对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比例进行判断,得到各因子权重分别为:地类0.48、文化0.2、坡度 0.13、可达性0.09、产业0.05、高程0.03、可视度0.02。

1.3 因子分析

1.3.1 地类因子 将怀柔浅山区分为县乡道、草地、水域、林地、耕地、建设用地、国道、省道、高速公路铁路等用地(表2),分别赋予相对阻力值6、12、20、30、50、55、60、100并按照阻力值进行重分类。

表2 怀柔浅山区土地类型统计Tab.2 Statistics of land types in Huairou shallow mountain area

1.3.2 文化因子 选取怀柔浅山区的自然文化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58个作为文化资源点,其中包括民俗文化、特色饮食文化、红色文化、古树名木文化、

古村落古建筑文化等。专家对不同的景观资源进行评价打分。将文化资源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分别代表一般、重要和特别重要。以三类文化景观资源点为中心,分别向外辐射不同范围的缓冲区,并分别赋予阻力值1,2,3,4,5。运用AHP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级文化因子权重占比分别为与一级资源点距离0.2、与二级资源点距离0.3、与三级资源点距离0.5,按照阻力值和相应的权重进行重分类。

1.3.3 坡度因子 坡度不但反映地形要素对绿道建设的影响,而且对绿道使用者的游览方式具有重要得影响[14]。根据坡度一般分类标准和《北京市级绿道系统规划》关于坡度的说明,结合地形地貌,将坡度划分为五个等级<3°、3°~5°、5°~15°、15°~25°、>25°,分别赋予阻力值1,2,3,4,5,并按照阻力值进行重分类。

1.3.4 可达性因子 绿道的可达性影响绿道的有效使用,可达性越高则绿道的使用率也就越高,游客在绿道内水平游憩的阻力越小[15]。选取绿道与村镇的距离、与资源点的距离、与县乡道路的距离三个方面作为可达性的判定,运用AHP层次分析法确定三个方面在可达性分析中所占权重分别为与村镇的距离0.25、与资源点的距离0.4、与县乡道路的距离0.35。对其进行分级<500 m、500~1 000 m、1000~1 500 m、1 500~2 000 m、>2 000 m并进行相应的阻力值赋值1,2,3,4,5,进行重分类。

1.3.5 产业因子 选取60个能够提供旅游服务功能并能体现地域文化的代表性产业作为产业因子。根据其分布范围外50 m、150 m、250 m、350 m、400 m、550 m,分别赋予阻力值为1,2,3,4,5,6,7,并按照阻力值进行重分类。

1.3.6 高程因子 高程是表示区域内地形特征的因子之一,能够影响绿道建设难度。根据研究区域的现场调查的结果可知,景质资源点多集中在高程65~300 m处,故将高程分为<43 m、43~273 m、273~503 m、503~733 m、733~963 m、>963 m六个等级,赋值为1,2,3,4,5,6并按照阻力值进行重分类。

1.3.7 可视度因子 选择55个资源点为观测点,基于高程每个观测点可以观赏到一定范围内其他资源点。将这些节点按照可观测到的观测点数量来进行划分五个等级0~4、4~8、8~12、12~20、>20,对其进行赋值5,4,3,2,1并重分类。

2 研究结果

将怀柔浅山区地类、文化、坡度、可达性、产业、高程、可视度7项因子的累计得分结果结合七个因子的权重值通过GIS进行加权求和,得出绿道选线的累计得分图,见图1。应用GIS分析,基于绿道选线的连通性原则、沟域最优原则、地域性文化传承原则,结合研究区域现状,对绿道选线路线进行优化,最终得到怀柔浅山区绿道综合选线结果图,见图2。由图1可知,由浅色至深色区域阻力逐渐变大,作为怀柔区绿道规划的主线,以达到利用最小阻力实现穿越的目标。因红螺寺—慕田峪、平义分村—九渡河石板房、九渡河石板房—沙峪灯场阻力较大,不适宜穿行,故在绿道选线过程中未将其考虑在内。绿道多沿沟域成树枝状分布,局部地区绿道串联成环。考虑到怀柔文化资源丰富,尽可能在绿道选线的道路规划中串联区域内相关的分散的景观资源,将地域文化特色景观与自然形态肌理相融合,使绿道在被人们使用游览的过程中传承地域文化的价值,故在绿道选线过程中着重将长城文化带与红螺文化片区考虑在内。

图1 怀柔浅山区绿道选线的累计得分图Fig.1 Cumulative score of Greenway route selection in Huairou shallow mountain area

图2 怀柔浅山区绿道选线结果图Fig.2 Greenway route selection results in Huairou shallow mountain area

根据现状调查结果和文化资源评价结果,怀柔浅山区大部分自然资源多集中在一定范围的区域内,人文资源多以乡村聚落为载体。其中怀柔镇红螺寺周围资源点分布密集,人流量大,建议增加绿道,进一步提高绿道与各个文化资源点之间的联系,优化各个文化资源点的可达性。由于西北、东北区域由于景点过于分散,应在绿道规划过程中增密路网,通过游览绿道的过程增加游客的多重感官体验,感受怀柔浅山区多重地域文化。

3 怀柔浅山区绿道文化表达策略

3.1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绿道基础设施设计应注重汲取当地乡土材料以及传统纹样,采取融合周围环境的色彩,展现地方独特的气质。绿道应当重视绿道标识系统的设计。标识系统应采用当地乡土材料,用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设计元素,以提高文化特色与辨识度。路面铺装设计可结合当地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对该地区独有的地域文化进行展示。如路面铺装可用当地石板房收集的特殊石材,形成独具地域特色的景观。

3.2 增加文化空间

浅山区绿道可利用的文化空间较少,应当对周围民俗建筑加以改造,增加文化驿站、民俗博物馆、文化展览室、文化长廊等文化建筑或景观建筑,对扩大地域文化宣传,加强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作用。结合当地民俗文化,利用旧农家院改造成历史民俗博物馆,增加其历史文化底蕴,并将驿站、民俗博物馆和绿道串联,为游人提供一条蕴涵丰富文化内容的游线。

3.3 挖掘古树名木资源

具有历史价值的古树名木、美好寓意的乡土树种,是増强绿道地域文化氛围的重要景观元素,甚至可成为绿道标志性的文化景观。在绿道选线中应将规划范围内的古树名木与绿道中的景观节点相结合,充分发挥其历史价值,增加绿道的地域文化底蕴。

例如怀柔慕田峪的迎宾松,树冠大,顶偏平,靠近长城公路边,凡来慕田峪旅游的游客必从此松跟前路过,每年迎来成千上万的宾客,故称之为“迎宾松”。清朝孙学诗来慕田峪关时曾写下“借问谷中何所有,千树桃花万木柳”的诗句。位于怀柔区大水峪村的天宫童子银杏和孔雀仙子银杏来源于一个神话故事“白果恋”。诗人将产自这片地区的油松、银杏赞颂进成诗句里,将更富有村民独特的情感与回忆融入到生活之中。

3.4 完善解说系统

解说系统能够系统地向游人展示历史的绵延,将独特的景观以及地域文化有机的结合。怀柔浅山区绿道应设计特色解说系统。解说系统内容上将红螺文化、长城文化片区串联起来,有利于增强人们对文化的认知和感受,形式上能够给游客在游览过程中连贯的感受。通过特色标识、语音播报等形式对红螺寺悠久的历史进行解说和表现,加深对景观名称的由来、历史典故的了解,增强文化传播的动态性与参与性。

3.5 策划民俗特色活动

绿道景观与周边村民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基础环境较好的地区要充分发掘其文化潜力和地方特色,依托当地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民俗事件再现性的方式进行表达。例如以口头村的舞狮和天贶文化为核心,发展出民俗风情街和舞狮台,为游客提供民俗表演和地域风情体验。

从浅山区绿道选线入手,基于最小累计阻力模型原理通过GIS的成本距离加权建模对怀柔浅山区进行绿道选线规划,根据绿道节点的分布情况以及地类、文化、坡度、可达性、产业、高程、可视度七项因子的权重关系,结合连通性、沟域最优、地域文化传承原则,对绿道网络进行优化,得到怀柔浅山区绿道综合选线结果。浅山区绿道由怀柔中心城区区延伸至整体绿道网络各节点处,分为主线与支线两部分,主线由中心区延伸至怀柔的郊区及各节点处。特此提出浅山区绿道地域文化表达策略,强化绿道文化内涵,以期对中国浅山区绿道在地域文化保护与传承中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选线怀柔绿道
提升组织工作整体效能 助力怀柔展翅腾飞
“三河一山”绿道成为新的“打卡地”
怀柔科学城公司竞得陈各庄共有产权房地块
诚诚&嘟嘟的成都生活
绿道 享受城市“慢生活”
浅谈10 kV电力系统接地系统接地方式
怀柔新城08街区A地块土地一级开发项目
浅谈如何提高中低压不接地系统小电流接地选线的正确率
基于遥感与GIS空间分析的电力优化选线研究
徐弘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