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创新思维培育
2022-04-12王小玲
王小玲
在新课标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新课程理念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因此,在相关的语文知识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模式,不断优化和改进自身的语文教学策略。在语文知识的教学活动中,要找出既适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又符合小学语文教学要点的教学模式,通过查找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突破当前创新思维模式的语文教學方法,进而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而语文课程看似是理论性课程,但是应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一个人的谈吐、语言、写作、思维等方面都可以了解到其语文素养的高低,而语文的思维创新性恰好体现在这几个方面。小学是学习语文的关键阶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思维,注重对学生思维创新意识的培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升创新思维教育水平。
一、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创新思维培育的作用
(一)提升语文教学效果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可帮助教师取得更为良好的教学效果。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好奇心、求知欲强烈,同时思维也十分活跃,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可引领学生从更为纵深、更为发散、更具创意的角度,阅读课文、思考语文知识,提出一些创新性观点,延展教学内容,创造富有生机的语文课堂,增强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喜爱,提升教学效率;也可在引导学生撰写作文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合理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写出具有创意的作文,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首先,创新思维是探究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新事物、新知识的学习能力,进而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其次,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利于健全学生的人格。这是因为创新思维本就是健全人格的基本要素之一,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必然拥有以批判、审视的眼光看待事物的能力,拥有独立思考、不轻易随波逐流的品质,能不断发现事物的新特点与新内容,这与创新思维不无关系。最后,知识经济时代下,社会竞争本就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归根究底就是创新性人才的竞争。创新是民族进步的重要途径,学生在走入更高学府学习,直至进入社会,无处不需要用到创新思维,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利于促进学生成才,让学生更早成为符合时代形势的新时代青少年,为学生终身的成长与发展打下良好的铺垫。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
(一)引入生活元素,鼓励学生大胆联想
大量研究表明,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必然是建立在已有的认知经验之上,因此,生活经历以及过去学过的知识是学生进行创新的不竭源泉,同时,与学生已有经验联系更为紧密的事物,也更容易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为创新思维的形成打好铺垫。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生活中的语文世界是灵动的、多样的、多变的,且具有生命力,创新的源泉来自一定载体。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以生活为元素,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对学生的想法予以肯定,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形成源源不断的新想法,获得新知识,实现创新。小学语文世界多姿多彩,以生活万物为描述对象,因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以生活化元素为基本载体,展开对教材中万事万物的联想,从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在教学《白桦》一课后,教师可将“白桦”这一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视作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载体,引导学生围绕白桦进行联想。教师可先引导学生想象平时所见的白桦的样子,它生长在什么地方,它的身姿如何,之后鼓励学生大胆调动创新思维,想想如果让自己写以“白桦”为题的作文,自己会写什么?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大多数学生会将写作重点放在歌颂白桦的挺拔、美丽上,写出写景类的作文,此时教师应活用“头脑风暴法”,引导学生从更具创意、更新颖的角度看待白桦,如可启发学生从“白桦是人类的好朋友”的角度思考:白桦的木材可以用来制造建筑物、器具,白桦的树皮可以提桦油……因此以白桦作为主题写介绍事物类的作文,或以白桦为主角写故事类作文也未尝不可。经上述教学活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基本都能得到一定的发展,同时在写作方面,也形成一定的创新立意能力。教师可鼓励语文基础比较扎实的学生,在阅读文章、写作的过程中,积极调动创新思维,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形成对文章的深入理解,写出不落窠臼的作文,培育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语文素养。
(二)合理利用多媒体,创建和谐师生关系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合理利用多媒体,和学生创建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和学生展开高效的互动。在开放式的课堂环境中,学生会放下戒备,发散自我思维和能动性,可以在教师的指导进行自主性的探索和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建一个更加多样的语文课堂,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的探索性和创新性。教师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资源,可以为学生呈现一个可以想象的语文课堂,从而拓展学生的语文见识,激发学生的语文创新思维,并能在合理的引导和适当的鼓励下和学生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例如,在学习《海上日出》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可以提问:“大家有没有看过海上的日出?”通过问题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并鼓励学生描述自己所见日出的景象,或教师说说自己看到的日出景象,以此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接着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海上日出的视频,让学生真切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同时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适当的互动,激发学生的思维。在学完本课后,教师可以说:“看到这么多不同的海上日出景象,不知道大家会怎样描述自己心中的海上日出,大家可以用笔写下来,老师十分期待你们笔下的海上日出景象。”通过语言引导和写作任务,为学生提供了可以思考的机会,能够激发学生创新写作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在想象和联想中培养自身的创新思维意识。
(三)在挖掘文章意义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就是通过“听、说、读、写”挖掘文章的主旨意义,体会文章思想情感的过程,就是训练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语言启示、收集语文信息、分析语文情境、理解词句等多个环节,可以让学生体会文中所含的思想情感,并且对一些混淆的或者偏离的思想情感进行纠正,引导学生的思想理解无限接近原文中所表达的情感,最终升华情感,让学生的思想和文章的主旨产生共鸣。在这种训练过程中,感悟、理解、归纳、总结和升华是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综合表现。
例如,在学习《桂林山水》一课时,教师在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思想情感时,可以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理解,从基本的词句理解,到语境分析,再到文中的信息的采集和总结,指导学生经过一步步的理解和感悟,情感重塑,理论更新,让学生体会和感悟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语文教学是注重过程的教学,在教学過程中,让学生逐步感悟,体会情感十分重要。在语文教学中,书中所表达的观点、事物、情感价值是否值得推敲,是否一定就只有一种观点,需要学生思考,因此,要带着思考感悟文章,升华文章的内涵,了解书中的世界,进而逐渐培养创新思维。
(四)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突破教材原有的内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要采用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探索性,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小学生渴望交流,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和探索,在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在思维交流中可以突破课程内容,完成拓展性学习。
例如,在学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进行组内探索,如“你怎样看待文中作者父母的教育方法”,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意见,促使学生在思考中创新。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以自由讨论的形式展开教学。经过3到5分钟的交流讨论,教师可以验收交流成果,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其中一名学生说:“我不喜欢这样的教育方法,父母对我的打击往往令我很受伤。”另一名学生则表示,他比较认同这样的教育方法,就如同文中所说,“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源泉。但是仅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母亲鼓励的爱,父亲严肃理性的爱才让主人公得到成长。通过一番交流和探讨,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创新,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
小组合作探究在实践教学展开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思维培养和能力培养起到的作用和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这是因为不同学生对同一篇文章、同一个问题的理解必然是不同的,因此在小组合作中,学生能不断聆听其他同学提供的与自己的截然不同的观点,学会从另一个角度看待问题,很多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都会在这一过程中涌现。在这种集思广益、取长补短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思维会得到明显的活跃,为创新思维的育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五)重视故事续写,鼓励学生创新
创造一个变化的、优质的故事学习情境,指导学生带入自己的切身经历,认知到自己所感受的,可以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有效发展。这要求教师加强对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利用多媒体设备从视觉等角度,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努力思考相关的线索,再对故事进行续写与创新,进而有意识地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学习《鸟的天堂》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为清晰地感受到作者两次来鸟的天堂的切身体验,认知到大自然的馈赠,教师可要求学生对故事进行联想与创新,首先让学生思考“如果你也在这座岛上,你会怎么做?”其次可以展示国内外的大好河山和自然空间,如苏州园林、夏威夷岛、南北极等地区的图片,让学生思考如何在故事中写出大自然的一年四季的变化。通过要求学生围绕这一元素进行思考,感受生活万物的变化规律,可让学生明白如何在文中加入自己的感想和新颖的线索、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等。最后,教师可鼓励学生阐明自己想象之下的魅力岛屿,在文章的基础上续写出优质的故事内容,让学生在续写训练的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和语文素养。
(六)创建翻转课堂,激活学生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还可以利用微课创建翻转课堂,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创新。借助信息技术创建翻转课堂,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学生会在主动思考、探究中积极创新,进而提升课堂活力。现阶段的教学中,微课的应用十分广泛,教师可以将微课应用在不同教学环节,如预习、导入、复习等教学环节。在预习和导入环节应用微课可以助力学生思考,在复习环节应用微课可以帮助学生知识构架,查漏补缺,巩固基础语文知识。以预习为例,在预习环节应用微课,可以让教学事半功倍。教师可结合“思维导图”等工具,在微课视频中为学生提供一个基本的学习框架,以及一些具有创新性、实践性的问题,让学生以此为基准,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展开创新性探索,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形成。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允许学生从互联网、图书馆等渠道查找资料,将一些新颖的、与课文内容息息相关的新知识、新观点汇总起来,在第二天的预习反馈环节中,分享给其他同学,如此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学会创新性学习。
例如,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教师可设计一个介绍圆明园的小视频,为学生提供一个基础的学习框架,包括课文的生字词、重点学习内容等,让学生以此为基准进行自主探究。教师可为学生提供一些具有探索性、创新性的问题,供学生在学完课文后,进行自主思考,如圆明园的毁灭为我们当代人带来了什么启示?作为当代青少年的我们,能为遗迹保护做出什么贡献?显然,这些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小学生独立学习、独立回答,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鼓励学生联同伙伴,围绕这些课题进行创新性学习,编制实践探究报告,在翻转课堂中选派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小组的学习成果。教师可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与引导者,为学生的创新性学习提出一些建议,也可提问学生一些问题,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发挥学生课堂主体性、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同时,保证课堂教学效果。
三、结语
结合以上研究可以发现,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新课程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求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仅可以促使学生感受到更加深刻的语文知识内涵,而且能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的激情,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邱瑞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