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教学法何以融入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2022-04-12孙德彪

天津教育·下 2022年3期
关键词:幻灯片分层教学法

孙德彪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育领域,由于个体家庭条件、知识经验、兴趣爱好的差异,导致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参差不齐,为使全体学生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需要利用分层教学法制定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计划。在分层教学融入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实际操作中,应强调在学生、教学目标、课堂教学、评价等四个维度的分层,以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一、核心概念界定

在研究分层教学法何以融入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对分层教学、教学设计的解释、分析与界定是不可或缺的。

(一)分层教学

关于分层教学的概念,目前尚无统一的定论,不同学者基于不同視角提出了不同的概念,总体而言,可以分为以下几类:①分层教学是为实现预期的课堂教学目标,将班级内的同学根据不同标准划分为不同类别,进行针对性教学的教学方式;②分层教学是相对“一刀切”(传统大班授课)的教学,更加注重全体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不是对少数学生的培优;③分层教学以因材施教为基础,强调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学习规律等差异对学生进行分类分层,让所有学生都能更好地掌握教学基础知识,实现能力与素养的同步提升。纵观上述三种解释,不难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将学生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分层。因此,本文中的分层教学指的是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学生为本位,基于学生现有认知水平、性格特点、学习基础来制定不同教学策略、选用不同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模式。不难看出,这一模式契合孔子“因材施教”的理念,也符合现代教育对“以生为本”的要求,能照顾到每一位学生,包括基础薄弱的学困生,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二)教学设计

在初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中,教学设计是不可或缺的。教学设计也叫教学系统设计,对此,国外学者有多方位、多角度的阐释。学者史密斯和雷根认为教学设计是在系统方法指引下,对教学过程中涉及的教学活动、教学资源进行详细规划的整体性过程。学者加涅在《教学设计原理》中直接指出,教学设计是对教学系统进行的具体化、针对性的过程。国内学者何克抗则认为,教师设计是基于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对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策略、评价等进行具体计划的过程,并提出了以教为主、以学为主、“教与学”并重的三种教学设计模式。综上,本文的教学设计指的是运用系统化方法确定教学目标,并对教学内容、方法、策略、评价等进行规划与设计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益。本文中的教学设计主要是“教与学”并重的教学设计模式。

二、分层教学融入初中信息技术的必要性与意义

(一)分层教学融入初中信息技术的必要性

21世纪是信息技术的时代,熟练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正成为时代对初中生的要求。实际上,由于家庭条件、知识经验、兴趣爱好的差异,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在课堂上早早做完了练习,有的学生却迟迟不能完成课堂任务;有的学生因为信息技术不参与中考而不重视这门课,有的学生想要提升信息技术素养却不知所措。加之现有的班级容量较大,信息技术教师在一堂课上必须面对40~50名学生,要在有限的时间和教学内容中顾及各层次的学生,并提高全体学生的潜能,这绝非易事。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较为单调,缺乏有变化的教学方式和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难以在兼顾学生方方面面差异的同时建立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为了完成对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让每个学生得到较好的发展,并避免教育低效性,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针对各层学生采取相应的教学计划。

(二)分层教学融入初中信息技术的意义

相比初中语文、数学、英语,初中信息技术课不列入中考的范畴,实践操作性较强,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因此,对很多初中生而言,他们十分愿意、也乐于参与信息技术的学习。而分层教学能给予不同层次学生相应的教学目标、内容及方式,为每个人创造进步的机会、享受学习的快乐,这使得分层教学法融入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具有很大的可行性、价值性。具体而言,这种价值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利于全体学生的进步。分层教学是基于学生实际的,教师有针对性地教、学生有针对性地学,每个学生都能获得进步的机会,获得努力的果实,真正体现了教育平等。二是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分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布置分层任务和小组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推动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还能催生“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分层教学融入初中信息技术的路径探索

(一)学生分层

要想推动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首先要确定每个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水平,要求教师对学生有较多的了解。然而,信息技术教师在一堂课上往往要面对许多学生,而信息技术课每周往往仅有1个课时,给教师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对此,笔者通常会采取调查问卷法,在开学的第一节课上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内容涉及:家中是否有电脑、父母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关注程度、电脑的使用时长和主要用途、已经掌握了哪些操作和软件、对信息技术课和老师的建议等。在有了这一摸底后,笔者会用后面几节课的实践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做细致观察和具体了解。最后,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将学生暂时分为A、B、C三个层级,A层学生有较高的信息技术素养,对课堂有浓厚兴趣;B层学生基础较为扎实,也有一定的进取心,但自控能力、操作能力有待提升;C层学生的基础较弱,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不高。日后,再根据学生的表现和情况不断优化、调整。

(二)教学目标分层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不是让每个学生都达到同一规定水平,而是让每个学生在既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进步,这就需要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笔者会根据前文所述的学生的A、B、C三个层次制定对应的A、B、C三级教学目标。其中,A层目标是能熟练掌握所学技能,并不断拓展知识面、创造性和操作技能;B层目标是能很好地理解知识,在操作能力上有较大提升,重点放在培养自主学习和实践性上;C层目标是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巩固其基础知识和技能,将重点放在激发其上进心和自信心上。

(三)课堂教学分层

课堂教学是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重心,是教学计划落实、教学目标实现的重点环节。为了让各个层次的学生达成相应的教学目标,需要对课堂教学做好分层。在任务分层上,笔者会围绕上文所述的A、B、C三级教学目标将任务分成A、B、C三类。其中C类即基础任务,以模仿性学习为多,主要针对C层学生,A、B层学生也要借此巩固基础知识和技能;B类即提高任务,有一定的挑战性,主要面向B层学生,要求A层学生也要完成,而C层学生选做;A类任务以拔高、拓展为主,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只要求A层学生完成。在练习分层上,针对A层学生布置一些竞赛类、创新类内容,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激发其深度学习的欲望;對B层学生布置一些考验自主性和操作能力的内容,让学生去思考、去实践;对C层学生布置一些模仿性的学习任务,使其从反复模仿中总结规律、强化基本操作技能。在辅导分层上,笔者首先会将主要内容在班级里统一讲一遍,然后布置任务与练习,在提供辅导时,对A层学生只需要点出思路和方向,对B层学生则会讲解重点操作步骤,对C层学生则采用视频或动画形式为其提供详细的操作示范。

(四)评价分层

教学评价是为了回顾、反思教学中的问题,并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效果,推动其进一步提升。同时,教师需要给学生一定的积极反馈,以对学生带来激励、形成引导,激发其学习信息技术的信心与兴趣。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对各层学生的评价标准也是不同的:对A层学生,以激励为主,然后提出更高的要求,激发其向更高一层次买进;对B层学生,以褒奖为主,但也不吝指出他们的缺点,为其巩固基础、优化自身提供方向;对C层学生,以表扬为主,挖掘和赞美他们身上的优点,对他们的一点点进步作出肯定,助力其树立信心、培养兴趣。同时,笔者也会在每学完一个章节后,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如在学生自评时站起来发言,也可以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自我认知能力和学习效果,从而作出综合评价,并建立相关文件夹对此进行记录,从而增强评价的实效性。

四、分层教学法融入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实施

(一)分层教学法融入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实施前测

2021年,笔者在本校担任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师,并进行了分层教学实践。本校七年级一班学生共45人,在分层教学实施前,笔者先调查了班级学生既有信息基础和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情况。在学生层面,笔者主要设计了如下问题:①你认为你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怎么样?②你对信息技术课程感兴趣吗?发现七年级一班学生中,42%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合格,42%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良好,16%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优秀;85%的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很感兴趣,15%的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没什么感觉。为了更好地提升信息技术分层教学案例的有效性,笔者还对学生进行了模拟测试,以体现学生的真实水平。不难看出,七年级一班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呈现中等偏上的水平,全班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良好以上,且对信息技术课程很感兴趣。同时,学生信息技术基础分布并不平均,相互之间的差异较大。

在教师层面,笔者主要设计了如下问题:①你能灵活运用分层教学法吗?②如果开展信息技术分层教学,你认为它的效率如何?发现本校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师中,80%能够灵活运用分层教学法,20%表示还缺乏一定的经验和能力;80%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分层教学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率,20%的教师则持怀疑态度。不难发现,大部分的教师能够认识到分层教学法的价值,能够有效开展分层教学,教师的认可与支持成为笔者实施分层教学的一个重要基础。

(二)分层教学法融入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案例

一是教学目标的分层设计。在分层教学之前,笔者先对教学对象即学生进行分层,此次分层的依据主要是入学测试和模拟测试所得到的信息技术成绩,从而将45名学生划分为A、B、C三类,A类即具有良好信息技术基础的学生,分数在85~100分,有17人;B类即具备一定信息技术基础的学生,有22人,分数在60~85分;C类即信息技术课的学困生,分数在60分以下,有6人。然后,据此进行教学目标的分层设计,要求A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力,能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要求B类学生必须达到课程目标,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要求C类学生达到课标的最低要求,能够跟上节奏、打牢基础。如在教授幻灯片时,给A类学生的任务是在幻灯片中插入声音文件;给B类学生的人物是掌握在幻灯片中切换动画的方法;给C类学生的任务是掌握新增、删除幻灯片的方法。

二是教学过程的分层设计。由于A类学生有较好的知识与技能基础,教师只需要稍加点拨,引导其自主学习与开拓,就能使其再上一个新台阶;针对B类学生,由于他们的基础还不够扎实,需要教师辅助提高他们的理论基础和实操能力,引导他们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思考;C类学生基础较为薄弱,需要教师予以耐心的指导,带领他们增加练习的次数,在不断练习、应用的过程中实现能力的逐渐成长。

三是操作练习的分层设计。以幻灯片为例,刻意要求A类学生在幻灯片中插入声音文件,待其完成后要求其思考和操作如何插入视频文件,激发其探索欲;对B类学生,当其完成了幻灯片动画设置的学习,教师可以要求其在一个幻灯片中设置两种及以上的动画效果,增加学习的挑战性;对C类学生,当他们掌握了新增、删除幻灯片的方法后,要求他们及时复习巩固,提升操作熟练度。

(三)分层教学法融入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实施后测

在分层教学之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后测,依然设计了如下问题:①你认为你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怎么样?②你对信息技术课程感兴趣吗?发现七年级一班学生中,68%的学生都达到了有效,27%的学生达到了良好,仅有5% 的学生还停留在合格;同时,对信息技术课感兴趣的学生也从80%增加到了97%,可见分层教学收效明显,既提高了学生的上机能力,也让学生喜欢上了信息技术课。

五、结语

总之,分层教学法能有效应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落实“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因此受到了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日益重视。本文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引出,分析了分层教学融入初中信息技术的必要性与意义,并从学生、教学目标、课堂教学、评价等四个维度入手,探究了分层教学融入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实际操作,以期对今后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所助益。

(吴淑媛)

猜你喜欢

幻灯片分层教学法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美化保护二合一制作PPT连续背景图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学为中心”的分层作业的设计与思考
实现幻灯片的缩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