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以养正:“童真语文”之魂

2022-04-12周一贯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2年2期
关键词:养正童真儿童

周一贯

一个教育理念,一门课程设计,关键在于它的“魂”在哪里,这是因为“魂”即“本”也。《论语·学而》有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宋代的邵雍说的更明白:“道为天地之本,天地为万物之本。”“本立而后道生”,足可“一言以蔽之”。

特级教师季科平奉行“童真语文”已有多年,其追求真理、改革语文教学,不仅精神可嘉,而且卓有成效。她的“童真语文”探求的是一种怎样的语文?童真语文的“魂”又在哪里?这正是本文所希望探讨的话题。

“蒙以养正,圣功也”是《周易·蒙卦》中的《彖传》。蒙卦是易卦的第四卦,处在乾卦、坤卦和屯卦之后。秉“天地之大德而生”的万物,在初生之时,正是“天造草昧”之际。儿童的身心亦如是,因物欲未染而纯净无垢。所以,儿童的心智自然也就蒙昧懵懂,一片混沌。解释卦辞的《彖传》说的这句话,意思就是说对于童蒙固有的淳朴心性,要予以正确启蒙,培养其走上正道,这是神圣而重要的事业。以此解读“童真语文”,是为了给小学语文教学以明确定位:它是追求童真的语文。“童真”的本义应是指“童身”。傅亮在《文殊师利菩萨赞》中有言:“在昔龙种,今见童真。”(参见《辞海》)但在“童真语文”中的,其蕴意应该是更为广泛的,也可以指儿童的真实、儿童的纯真、儿童的真情和真爱。而语文,作为只有人类才有的第一生命符号系统,既是思维的存在与表现,又是社会交际表达和交流的必要工具,还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载体,这在儿童生命阶段的学习,自然不可忽视了学习主体——儿童的生命特点。把此视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所在,不仅必要,而且应是第一要义。失去了童真的小学语文教学,只能是忘“本”失“魂”的语文教学。

现在问题的严重性正在于:受长期“学而优则仕”的影响和应试教育的利益驱动,童年的这块“绿洲”正在日益地“沙化”,童年的边缘也在日益地缩小,这绝非危言耸听,而是对当前儿童生活状况的一种担忧。2021年7月,中央发出“双减”指示,并雷厉风行地实施,正是出于改善儿童教育的这种生存现状。它促使我们全面思考教育与儿童生活的复杂关系,帮助我们走出由来已久并且相沿成习的成人中心主义,设身处地地从儿童的立场去看待教育问题。教育应承担的责任也是小学语文教学应承担的责任。一方面是要像儿童那样生活,享受他们这一段生命历程所特有的快乐, 拥有一个健康成长、幸福发展的童年生活;一方面是逐步促进儿童的社会化,把儿童培养成不仅能适应社会生存,而且能推动社会前进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那么,作为小学的“童真语文”又应当如何以“蒙以养正”为魂呢?从季科平团队多年来对“童真语文”的理论探求和实践躬行中,我们不难归结出一些本质认识。

一、重视“蒙”的生命特征

在九年义务教育的立法背景里,小学生便是6~12周岁的孩子。上小學正是接受启蒙教育的开始。《辞海》在这方面的解释是“蒙者,物之稚也”,引申为“蒙昧无知”。这正是生命起始阶段的重要特征。正是因为生命的这种“天造草昧”的状态,才有了各种发展的可能性。正如一张白纸,可以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可以画最新最美的图画。也正是因为“天造草昧”的状态,人类的生命得以不断进步,给世界带来了“一代更比一代强”的美好前景。所以,“蒙”作为人类生命在起始阶段的一种状态是弥足珍贵的,它蕴含了无限发展的可能性。也正因为如此,教育就要十分珍惜人类生命起始阶段的这种天性,不仅要细心呵护,更要准确施导,来不得半点儿马虎。儿童是指一个人从出生到青年初期,而小学阶段正是这个时期心理发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一个人接受启蒙和影响的最佳时期。为了向儿童实施有的放矢的启蒙,为一生的发展奠基,“童真语文”以“童”为本,是大有深意的,它包含了“蒙”的全部可爱和可贵。在这方面,虽然遗传和生理成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但是我们更要重视环境和教育才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这是因为客观环境和教育不仅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提供了内容和源泉,而且提供了客观条件。这里,虽然自然环境能为人的生存、成长和发育解决一切必需要素,但对正在成长的儿童来说,“启蒙”主要得仰仗于社会环境和教育。特别是教育,更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过程。这就要求教育必须针对儿童“蒙”的特征,在“启”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毫无疑问,季科平之所以要把小学语文打造成“童真语文”,以“童”为本,指向的重点无异在于必须关注启“童”之“蒙”。童真的本质要义首先在此应是毫无异议的。

二、认清“正”的教育方向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决定了教育的性质和方向。启蒙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当然也就决定了“启蒙”这一行动的本质意义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蒙以养正”之说的精锐,全在于明确地指出了“启蒙”的唯一目的是“养正”。“启蒙”完全是为了“养正”,舍此别无其他。

那么,教育的“正”是什么?是“育人”。“教书”是为了“育人”。育什么人?怎么育人?是“立德树人”。在北大,在民族小学,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在上海考察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国无德不信,人无德不立。”为人需要品德,每个人都应内化于心、外现于行的是核心价值观。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我们教育的“立德”之“德”与“树人”之“人”的标准所在,自然也是“蒙以养正”的“正”之所指。这是教育的根本问题、首要问题,也是“蒙”以“养”的根本问题、首要问题。

“童真语文”的“真”也就是“蒙以养正”的“正”,其内涵是十分广泛的。这首先是“真实”,小学语文教育应当面对的是儿童的真实,真实的儿童。儿童就是儿童,他们在成人眼里也许是所知不多,但却没有虚伪和夸饰,浑身体现出了属于天性的淳朴和率真。这是难能可贵的品性,在教育中我们必须细心呵护这份真实。“童真”之“真”,还指“真理”,“立德树人”就是教育要追求的“真理”。“童真”的“真”,又指向着“真诚”,孩子的天真无瑕,不仅表现在生活中,也表现在教育上,但往往容易被成人视为“不懂事”“不知规矩”而遭到歧视乃至训斥。成人应当正确认识儿童的“真诚”,并报以友好的“真诚”。当然,“童真”的“真”还应当体现在“真知”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儿童的“无知”和“少知”是“上帝”给他们的权利,作为教师必须耐心对待,循循善诱,来不得半点儿急躁和埋怨。

从“童真”的“真”到“养正”的“正”,有着一脉相通的内涵。当然,“求真”和“养正”都非易事。教育就要有足够的耐心。“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只要锲而不舍,自然可以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三、把握“养”的科学策略

由“蒙”到“正”的距离是遥远的,任务是艰难的,但使命是神圣的。作为教师,自当全心投入、尽力而为。但有这样的用心固然重要,只是远远不够,还得明白“蒙以养正”的“养”的科学方略。“童真语文”的实现途径,也就是“蒙以养正”的“养”的艺术手段。

首先,成人必须摒弃“孩子难教”的错误思想。须知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这是因为善于学习,以求得生存和发展是人类的天性。而童年时期是保留天性最多的时期,之后在转化为成人的过程中,这种天性才渐渐被磨损。也许我们对儿童的不好印象之一是他们的“好玩”“好奇”和“好问”,其实这正是孩子天生的学习素质。严格地讲,之所以有些孩子会成绩不好乃至产生厌学情绪,其实这大多是不合理的教育制度和不合适的教学方法造成的。当然,我们也不排除有些孩子是因为带有某些生理缺陷,但那只是极少数。

我们欣喜地看到,“童真语文”十分注重从儿童出发,到儿童中去,在儿童中做,属儿童所有的许多“蒙以养正”的“养”的“认识”“经验”和“艺术”。如他们提出的“每一个儿童都是生命的奇迹”“每一个生命都是不可复制的,都具有自己的丰富性和生动性”“每一个人都可以做最好的自己”“课堂是允许出错的地方”“和学习伙伴说说悄悄话”“用不同的举手方式表达想说的话”“让每一双耳朵都学会倾听”“谁的问题多,谁就最会动脑子”“把家长请到童真课堂来”……这些看似大白话的表达,都是儿童能懂的语言,但其内涵却是深刻的。这里有的是教育理念,有的是教学艺术,有的是学法指导,有的是课堂改革……一句话,都是“童真语文”的求“真”策略,也是“蒙以养正”的“养”的艺术。

四、理解“以”的整体融合

在“蒙以养正”中,“以”是“用”的意思,即用“正”来养“蒙”,或童蒙时期要用来“养正”,而“养正”之“正”所指很多,用一个“以”字统之,体现了“整体融合”的意思。这也是“童真语文”丰富内涵必须整体融合的体现。语文虽然只是在小学阶段多种学科中的一门学科,但它有自己的特殊性。一是语文与人类生命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人类生命的存在与表现。人类之所以能够雄踞“万物之灵”的宝座,是因为唯人类才有思维活动,而思维赖以存在与展开,这完全是因为语文符号系统的存在。有了语文这一符号系统,才有了人与人之间的表达与交流,从而有了社会生活的协同与和谐。语文还是人类文明历史传承的载体,是学习各种学科知识的媒介。正因为如此,有专家称语文为“生命语文”“天地语文”,乃至周汝昌先生认为“语文水平是衡量一个人的‘第一标准’”。语文本身所具有的这种基础性、整体性和跨学科性,我们就不难理解“童真语文”也一样具有丰富的包蕴性,而必须实现整体融合,不只是“识字断文”,而同样体现了“蒙以养正”的立德树人、养性育才的整体效应。

我和季科平同志相识有年。记得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我去嵊州长乐镇讲课,她是长乐镇绿溪乡校的一名新教师,也在听课。之后,她调来绍兴县平水镇小学任教。一次我去平水讲课又碰上了她,她要求参加我在绍兴县举办的“名优教师研修班”学习。我同意她中途插班。不料结业后,她要求“留级”,继续在第二届名优教师研修班在读,说是为了弥补上一届中途插班的遗憾。这样,感念于她对教育的执着和好学,在第三届名优教师研修班上,我聘请她为“导师助理”。

近年来,她一直是我从事语文教学研究和实践的助手,对我帮助不小,是容膝斋的常客,帮我管理电脑及和外界联络。2020年,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拟组织6位当代中国语文教育家出版“口述史”,需整理者,我也请她擔任整理。正因为如此,我对她的“童真语文”自然也就多有关切。但限于篇幅,本文只是从一个角度发表一点浅见,谈不上全面研究和论述,所持观点仅供参考而已。

“蒙以养正,圣功也”,此言善矣!其实,切切实实地探究“童真语文”的学理依据和切实有效的实施方略,又何尝不是“圣功”至伟!

(作者单位:浙江绍兴市鲁迅小学教育集团)

责任编辑 杨壮琴

猜你喜欢

养正童真儿童
沐阳光雨露 养天地正气
弘学以深根 养正以致道——福州第七中学“弘学养正·立德树人”办学实践探索
华丽追梦者
弘学以深根 养正以致道——福州第七中学“弘学养正·立德树人”办学实践探索
育德养正:幼儿园教育的理性回归
萌趣圣诞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回归童真季
童心童乐童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