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教学的文化策略
2022-04-12张钱江
张钱江
统编本教材的施行对以古诗词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增量提质的要求。如果作为“诗教”主力军的教师仍然以“解诗意、诗改文”等方式为主进行固态化解构式教学,增量提质将举步维艰,教学也难以有品质化的提升与发展。统编本教材主编温儒敏教授在讲到“诗教”时,特别提出教学要少一些任务驱动,要重视诵读、会意、感悟,要多些沉浸式领悟,多些整体感知。这是对诗词文化生命的观照,也与“童真语文”所提倡的童真课堂生命态建构相契合。下面,以《鸟鸣涧》教学为例,具体谈谈童真课堂生命态建构的四个文化策略。
策略一:生命是个“整体”
童真课堂生命态的第一个关键词是“整体”。一节40分钟的语文课堂是个整体,一首诗的学习是个整体,每一个教学环节同样具有相对的完整性,它们都像是一个小小的生命整体。所以,诗词教学首先要有一个整体全貌,大可不必纠缠于摘句捻字的解剖。古诗词具有统一整齐的格式美、规范节律的音韵美,非常适合诵读,在“诗教”中,尤其要注重让学生通过完整的诵读感受诗中的音韵之美,乃至汉语言之美。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诵读环节的。
1.变换腔调,自由诵读
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运用停顿、拖音,用不同方式自由诵读全诗。
2.根据诗意,控制音量
根据刚才的诵读,可以知道诗中写的是夜晚,那就读出夜的静,感受“夜静春山空”。先请个别学生读,再分组比较“哪座山”更静,最后全班读,仍要读出静。
3.京韵念法,体会古味
我将戏曲元素带入语文课堂。先前已将京剧韵白的简易变调方法教给学生:“一声仍是平,二声向下沉,三声往上扬,四声像三声,每个字都可以拉长。”让学生用这些方法自由练习,体会古诗古味,继续强调“静”。之后,选择一句进行韵白吟诵。
在学生学龄前和低年级的古诗词读背中,往往已形成固定的节奏,如七言诗一般是“二二三”或“四三”的节奏。但到了高年级,如果还是这样机械化地读背,则无法使学生更好地品咂到诗词在形式上的韵味精髓。教学中,我以学生真实学情为基础,将古诗词诵读分成四个等级,请学生进行梯级练习。一级是读,要熟练至背诵,注意停顿与拖音。二级是诵,注重根据诗意控制音量、放慢节奏,读出个别字词的轻重。三级是吟,练习京剧定场诗的韵白念法。四级是唱,可以用适合的儿童歌曲、流行乐、民歌、戏曲选段伴奏(因地处绍兴,多以越剧为主)。四级诵读法并不是要在每一首诗的教学中全部都展开,选择哪几项,只是为了更好地使学生整体感知诗的意境,使他们体会诗词的读还可以“花样翻新”,从而感受古诗词完整的音韵生命之美。
策略二:文化需要“浸润”
童真课堂生命态的第二个关键词是“浸润”。生命的成长需要在一定的环境中以独特的养料沉浸、滋润,课堂成长也是如此,这与诗词文化的传承、发展方式是一致的。这首诗以花落、月出、鸟鸣、涧流等活动着的景物,映衬出月夜春山空静之境,好似一幅淡然水墨写意画。这种意境之美的体会不应以“言传”找出零散之“声”,说出以动衬静为学习终点。那么,如何使学生沉浸其间,慢慢领会这种意境呢?
师:是的,这些“声音”都写出了“静”。南朝诗人王籍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唐朝诗人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宋朝辛弃疾的“明月别枝惊鹊”,同样以动衬静。可这首诗中,花在落,月在升,鸟在鸣,涧在响,声音是不是太多了?并不静啊。
生:我觉得听到的声音越多,说明越静。不安静是听不到声音的。
生:应该是诗人在认真地静静地听,所以才听到了许多种声音。
师:当我们静下心来,就会听到许多,感受到许多。诗中有动态的花、月、鸟、涧,有静态的山,这些事物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写出了“静”,我们把它们称为——
生:(齐)意象。
师:在这些意象营造的“静”中,你最喜欢哪一个?
生:我喜欢花落。我在和爸爸妈妈去湖塘香林花雨玩的时候,听过许多许多桂花落在树叶上时发出的声音,就像是下雨时雨点落在雨伞上的声音。
生:我喜欢鸟鸣,很清脆,很动听。
……
这一教学片段中,从一开始请学生散乱地说各种声音,到把声音归整到“静”的主题下;再设置疑问,以“动”来反观“静”,从“山静”引出“人静”;最后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再次体会静。可以说是三进三出诗中的“静”,潜移默化地感受“静”。而结合诗句引用的其他古诗词句子也巩固了对这种意境的体会。
古诗词教学,以往我们常请学生想象画面、改写诗句,但这总是局限于诗句本身。教学中,更应激发学生去思辨,去唤醒他们的阅读经验,在诗句中,甚至在个别字词上浮沉,更好地体会诗中情意。这样,才能既读出诗的生命与诗人的生命,又能读到一点儿自己的生命。
策略三:課堂容许“模糊”
“模糊”作为童真课堂生命态的第三个关键词,似乎有些于理不合,其实不然。语文学科是温柔的,它不同于工科理科的生硬,甚至死板。正因为教与学的达成可以“弹性”化,所以使语文课堂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一定的模糊与朦胧。诗词本身也有这种特点。诗是为表达生命情感应运而生的,而人的情感之丰富性间接导致了诗的语言之跳跃性。就像《鸟鸣涧》中,众多意象跳跃转换不可谓不快,从桂花落地上升到静谧夜空,再放宽视野观空旷春山,而后抬头见月出,侧耳闻鸟鸣,最后俯身赏涧流。诗人在传达一种怎样的情志呢?
师:我们已经知道意象都是承载了作者的情感的,那么,这首诗作者通过这么多的意象在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呢?
生:对春天夜晚美景的喜爱。
生:我认为是表达自己很想静下来的情感。
生:诗的第一句讲到“人闲”,我认为作者想表现自己很悠闲。
师:在这样一个无人打扰的夜晚,作者很悠闲自在,所以才看到了这么多,听到了这么多。请你展开想象,作者还可能看到、听到、闻到、触摸到、想到什么,动笔写一写。
诗人往往比常人有着更为饱满丰富的情感,而在所谓的阅读检测中,诗人丰富多彩的情感总是被定格为某一种,固化为一个“标准答案”,使得学生对诗的理解,对诗情的感悟过于单一,也影响了“诗教”的生命色彩。其实,诗的生命总是言简而情厚,随着阅读资历加深,学生的感悟会不断叠加。所以,无论是爱景,还是爱静,抑或是爱闲,都可以,不应定性为某一个。这样的模糊化处理不是不负责任,而是为了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锻炼学生的思维发散力。
策略四:品质源于“渗透”
“渗透”是童真课堂生命态的第四个关键词。渗透是慢慢改变,以初始的量变促成最后的质变。要提升诗词文化教学品质,就需要在日常教学中慢慢渗透。我们知道,古诗词是押韵的,这是一种外显的韵,而它内在还有一种无形之韵,逐渐积淀成了一种文化生命,进而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气质基因,就像我们看到月亮,就会自然而然引发思乡念人之情。我们的“诗教”就承载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我们应该在每一节“诗教”的课上引导学生亲近这样的文化生命之根。比如《鸟鸣涧》一诗中对“空”之韵味的初步认识。
师:刚才,我们感受了“静”“惊”“闲”这些字的独特韵味。诗中,还有一个字也特别有韵味。你觉得是——
生:空。
师:王维很喜欢在诗中写“空”,之前,我们还学过一些呢。
生: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生: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师:是的,写的还都是“空山”。可明明有那么多景物,为什么却是“空”呢?
生:没有其他人。
生:山中大得很,显得很空旷。
师:花落之后什么会空?
生:树枝。
师:夜静之后,春山为什么就空了?
生:人和动物都不再吵闹,空荡荡的了。
师:月亮是空的,鸟被惊醒后叫了又睡了,还是会空。
师:我们知道,王维被人们称为诗——
生:(齐)佛。
师:对,佛,讲的是四大皆——
生:(齐)空。
师:我们回到诗中,仔细品读一下,与“空”意味相近的字还有——
生:我觉得是“静”。
生:我认为是“闲”。
师:嗯,这是一种空静舒适的感觉。王维晚年,归隐山林,喜欢佛经,这样写“空”的诗句还有很多,你可以以“空”为主题去收集,更好地认识“空”这种味道。
在对这首诗的教学进行备课时,我曾纠结过要不要讲“空”。但我想到了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人文导语是王维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这是过去的教材中从未出现过的诗句。诗中的“天地外”“有无中”渗透着诗的生命,更渗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可以说,诗韵即是它若有似无但根脉强健的生命所在。我们学习一首诗,尤其到了高年级,难道不应对诗韵、对诗的生命、对我们文化的生命的认识进行一种潜移默化的渗透吗?所以,空旷也好,空荡也罢,及至空禅、空静、空闲,不需要去“结结实实”地认识,但需要对它有所感知。
古典诗词中“韵”并不高深莫測,只要我们去接触它,在教学时慢慢渗透,引导学生平时注重感悟积累,也就会最终转化为他们对古典文化的喜爱、认可,最终成为他们诗词学习的“神韵”基因。
古典诗词是我国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作为语文教师,要不断提升教学品质,以便使古典诗词的文化生命焕发新的光彩。在童真课堂生命态的教学理念支撑下,改变了过去以“解诗意”为主的教学方式,通过引导学生对诗进行整体式感知、沉浸式会意、模糊性悟情、渗透性识韵,既观照了诗词文化生命,提高了“童真语文”的“诗教”课堂品质,也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重塑民族古典气质作出了贡献,是可以一试的诗词教学文化策略。
(作者单位:浙江绍兴市柯桥区秋瑾小学赵家坂校区)
责任编辑 田 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