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
2022-04-12汤华凤梁义平
汤华凤 梁义平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是教育中的关键环节,通过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里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培养出小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基于此,教师要充分地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同时还要掌握关于心理健康教学的方式方法,然后结合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内容让二者相融合,才能让语文阅读教学能够快速地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实现教育的目的。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推动学生身心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以及构建健全的人格与积极的心理体系,促使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心理健康教育;两小儿辩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2)04-076-03
【本文著录格式】汤华凤,梁义平.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以《两小儿辩日》为例[J].课外语文,2022,21(04):76-78.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社会上对教育领域的关注越来越多,关注点也从学生学习成绩上转移到学生身心健康方面,当前的社会所需的综合性人才对心理健康提出了较为严峻的要求。因此,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保证学生身体健康,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科教育。在小学阶段中,语文阅读教学是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认知和心理认知等方面的重要启蒙教学,基于此,语文教师要充分地认识到语文阅读教育对学生健康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语文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拥有健康心态的同时,促进阅读教学的改革。
一、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小学生中开展心理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发展具有深远的作用,能够为学生有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起到正面积极的作用,最终形成健康健全的人格与优质的心理素质。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丰富的心理健康资源众多,由此可见,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育的过程中,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之相融合是非常容易的。情感色彩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着鲜明的特征,并在小学语文学科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语文学科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而这也决定了小学语文学科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小学语文教材绝大多数都是有着形象生动的特点,其中蕴含诸多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能够保障培育学生身心健康的同时,还能将语文阅读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使小学语文阅读教育与心理健康紧密地连接在一起。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整体综合素质的提升,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完善学生的知识储备、开阔眼界,助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而将小学语文中的阅读内容作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能够帮助学生在阅读中正确地认识自己,培养出正面且积极的人生态度,促进学生养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纵观小学语文阅读教育发展的特征,阅读素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色彩,能给学生的思想与感性认识带来一定的影响。
二、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状态
一个人的健康不仅包含着生理上的健康,心理上的健康也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阶段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因为现阶段学校并没有正确认识到心理健康所具有的重要性,因此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较低,并没有充分将心理健康融入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使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没有发挥出自身所具有的作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效果并不理想,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其一,教师没有正确地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忽略了心情健康教育的内容,过于重视在教学中的内容、技巧以及语言知识等。其二,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达不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标准,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方式上仍旧采用了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此种教学方式过于枯燥乏味,限制了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下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较坏的影响。其三,不同的语文教师,教学能力不一致,是影响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因素。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和语文阅读具有密切相连的关系,但是因为教学中的独立性较强,所以如果教师并不具备融合与组织教学的能力,则会导致心理健康教育难以渗透,从中妨碍了语文阅读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三、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促进学生全身心地健康发展,语文教师要充分地认识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发展的整体影响,还要尽可能地渗透到语文阅读中,达到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一)借助閱读内容,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阅读教学环节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缺一不可的作用。在学习层面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语文教学的内容能够帮助学生不断地拓展自身的知识,从而转化传统的思维模式,在心理学上,能够让学生的心理得到进化,有效地提升学生对生活的认知,达到丰富学生情感和精神世界的效果,从而让学生能够更理性地面对生活。基于此,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阅读中的渗透,以多样化的手段来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让学生能够在此环境下获得全面健康的成长。例如,在教授《两小儿辩日》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教学课堂中展开情境模拟的教学,让学生分别扮演两个小孩以及其与孔子对话,进行情境再现。同时,学生还可以在原文上结合自己的辩论观点及看法,通过此种鲜活的教学形式,让学生能够在扮演的过程中明白宇宙之大和知识之广,进而促进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扮演结束后,对表演比较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对表演较为一般的学生则要进行鼓励,并引导学生说说对课文宗旨的理解,教师再结合学生的扮演进行纠正及总结,让学生能够明白课文所要表达的宗旨。而学生在合作表演的过程中,也达到了培养人际交往的目的,让学生能够更快地适应校园生活,为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二)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内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语文中学生所进行阅读的课文资源,绝大多数都是出自文学大家,而在内容上通常讲述了作者内心的真实情感及经历,这些都为心理健康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师在进行日常教学时,要结合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教学,并在教材中充分地挖掘与此相关的点,通过灵活的教学方式来展开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在学习《两小儿辩日》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到“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时,可以运用信息技术的特点通过网络查找的功能,搜寻与太阳知识有关的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为学生展示更直观和形象生动的太阳知识,加深学生对太阳知识的理解。并且在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要留够充足的时间给学生思考,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让学生阐述对太阳的理解,绝大多数均回答了会发光和发热。教师此时可以紧接着提问:“太阳在一天中离我们最近时是什么时候?”让课文内容和实际生活相联系,引发学生的想象,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与此同时,运用文中的视频让学生结合在实际中的经历进行描述,从而在课内和课外的联系中让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三)通过阅读内容的拓展延伸,促进学生心理发展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要让学生更能深刻地理解阅读文章中的本质规律,仅仅依靠感觉是不可能实现的。语文教师要有效地引导学生站在阅读文章的作者角度上来进行思考,并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及情感发挥想象,将自身的情感体验作为基础,联想作者可能会产生的情感,将自己置身于作者所描绘的情境下,以此来获得更真实的情感,从而才能在朗读的过程中,实现情感的升华。例如,教师在讲解《两小儿辩日》中“盘盂”“探汤”时,这两个词语理解起来都是不太容易的,教师要对其进行解说,对学生诉说:从古至今古代文明虽然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但是仍然有一些用法会出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像洗澡池称为汤池,圆盘中的盘就和其意相近。这些在我们生活之中也会比较常见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从生活中所常见的事例进行剖析,让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其中的内容,通过此种教学方式,不断地拓展学生的思维。
(四)组织实践活动,深化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单一地依靠阅读教学的课堂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想让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更加渗透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可以将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相对应的实践教学活动,以此来加深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助力学生培养优质的健康心理。比如,对《两小儿辩日》进行学习后,教师可以组织相应主题的课外活动,指导学生踊跃地参与事件活动。教师可以以“不要片面地看待问题”为主题,为学生推荐与该主题相关的阅读素材,或者是让学生自主阅读相关素材。并将教师所推荐的素材和学生所推荐的素材相结合,重新进行整理和编译后再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并在阅读后展开相应班级主题的活动。通过各类活动相结合,学生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用课内外结合的实践方式来感染学生,让学生能够更清楚地认识自我,了解《两小儿辩日》的主题活动内容,让实践活动在潜移默化之间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能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从而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正确的人格与良好的人品,辅助学生进行优良人格的培育,促进学生身心综合素质教育的发展。
(五)巧妙运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能够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对知识的探索中,从而达到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记忆力以及创新力的效果。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进度及基础、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并以此为依据,并设计形式多样化且内容较为丰富的情境教学模式,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方式,引导学生能够真正地走进阅读教学描绘的情境里。例如,在教学《两小儿辩日》时,因为文言文比较晦涩难懂,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此时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技术结合课件进行讲解,在课件中结合动画、图片以及视频音频等内容,将两小儿辩日的过程生动地展示出来,从而将晦涩难懂的内容变得更加直观化和具体化,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从而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敢于探究的健康心理得以形成。
(六)解读人物形象,传递更多的正能量
小学语文阅读教材中的内容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在阅读教材中具有许多正能量的事例,教师要学会用真善美的事物去净化学生的心灵,从本质上对心理健康进行培育,最终实现学生正确人生观、人生品格的培养。小学语文阅读教材中有着丰富的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去品读教材中最积极、正面的知识点,并通过解读和展示人物中的正能量形象,引导学生不断地发展。例如,以课文《两小儿辩日》为例,课文中讲述了一个极具中国式智慧的故事,两个孩童就“太阳是早晨离人近还是中午离人近”这一问题展开的辩论,而在辩论的最后孔子出现了,但是就这一问却不知何解,因而沦为连小儿都讥笑的“孰为汝多知乎”的角色。《两小儿辩日》中的内容具有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教师要充分利用这节课的内容,展开多样式的教学,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同时,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还要结合社会生活中的正能量事例,让学生能够知道更多正能量的事例,以此来获得积极正面的力量。并让学生通过课文能够充分地认识到,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不能盲目自信和刚愎自用,应该要学会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見。而学生在学习课程的过程中,也达到了培养人际交往的效果,让学生能够更快地适应校园生活,为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的发展,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语文阅读教学中,并通过挖掘语文阅读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合理地进行运用,同时还要从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逐步完善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综合素质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海娜.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三途径”[J]. 中外交流,2021(2).
[2]李妍.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策略[J]. 中外交流,2021(1).
[3]杨文忠.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究[J]. 考试周刊,2021(3).
[4]周一贯. 以“辩”促“辨”,领跑思维力训练——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读解[J].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20(5).
[5]苏兆坤. 以《两小儿辩日》为例谈小学古文教学策略[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8).
作者简介:汤华凤,女,1986年生,广西临桂人,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语文;梁义平,1981年生,广西荔浦人,本科,助理讲师,研究方向为学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