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卓越大学生主体视角下高校实践育人模式探究
2022-04-11安利利李希涓吕欣姗
安利利,李希涓,吕欣姗
(北京师范大学 1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2教育学部,北京 10087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是成长进步的阶梯,实践是提高本领的途径”。[1]这一论述深刻阐述了实践锻炼是夯实专业学习、促进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基石。实践育人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及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路径,是第一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和重要补充。实践活动既包括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的社会调查、公益服务、生产劳动、科技创新和勤工助学等,也涵盖实践教学、科研训练、专业竞赛等与课程学习密切相关的实践内容。[2]以往研究多从宏观角度分析高校实践育人的发展历程与趋势[3]、问题与策略[4]、成就与经验[5]、内涵作用[6]与功能[7]等。实践育人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与构建正确的成才成长路径,但学界从高校大学生主体视角研究实践育人工作的研究成果却很少。实践活动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参与行为,学生的参与动机与效果受多种因素制约。以大学生主体视角探究其参与实践活动的初衷、过程及收获,对促进高校实践育人体系的建设与改革、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依从解释性研究范式,运用质性研究中的扎根理论,聚焦新时代背景下卓越大学生群体,以他们在公共媒体上的个人事迹或专访材料为分析对象,围绕他们的实践认知和实践经历展开研究,探究实践经历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发挥的作用,揭示大学生与实践活动的相互建构关系,同时对位高校构建的实践体系与目标,对比分析大学生实践所获的“实然”与高校实践育人的“应然”之间存在哪些重合与错位,以进一步对高校实践育人成效、存在不足进行全面检视并力求对高校实践育人以行动启示。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利用扎根理论自下而上的研究模式,其宗旨是从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理论。扎根理论是格拉泽(B.Glaser)和斯特劳斯(A.Strauss)于1967年提出的向下对质性材料进行系统分析、向上建构“实质理论”的研究方法。研究借助Nvivo12质性分析软件对访谈资料按照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式编码的程序来分析文本并最终形成理论框架。
(二)研究对象
“十佳大学生”是目前各高校为树立先进典型、发挥榜样引领作用而设立的荣誉称号。该称号获得者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卓越学生,这类学生多具有丰富的实践锻炼经历,是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行动者和获益者。因此,“十佳大学生”是卓越大学生的重要代表群体,是研究高校实践育人现状、成效和模式探究的典型样本。
(三)数据获取
通过检索网络媒体文本,选取新时代以来各高校“十佳大学生”等优秀大学生(研究生)的公开事迹宣传稿件或专题访谈,重点筛选实践经历较为丰富的研究对象。研究者边收集网络文本资料,边进行数据编码并为后续抽样提供方向,直至数据分析达到理论类属饱和,在平衡性别、高校层次和专业类型等差异化因素后,最终确定12位研究对象。
表1 研究对象信息
(四)研究问题
研究聚焦新时代卓越大学生即“十佳大学生”的实践经历,提出以下问题。
1.“十佳大学生”参与的实践活动有哪些?
2.影响“十佳大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因素是什么?
3.“十佳大学生”从实践活动中收获了什么?与学校的实践育人目标有哪些异同?
二、扎根理论过程分析
在进行编码的过程中,通过优秀大学生的真实实践经历系统地收集资料,结合研究问题创建节点和分组,利用编码发现关键概念之间的联系。采用扎根理论三级编码体系,最终构建形成实践育人模型。
(一)一级开放式编码
通过研究分析选取的高校“十佳大学生”的网络宣传媒体文本,提取初始概念与类属。首先逐字逐句提取文本中的重要语句进行开放编码,形成原始编码,随后对不同的原始编码进行多次比较与归纳,提炼出关联性最强、出现次数最频繁、最重要的编码,进一步进行整合概括。在这一阶段,围绕高校实践育人与“十佳大学生”实践经历,共形成196个由原始编码组成的初始概念,最终整合为16个初级类属。开放式编码过程如表2所示。
表2 开放式编码过程
(二)二级主轴式编码
在这一阶段,研究者通过不断分析初始概念和初级类属之间的联系,对16个初级类属进行比较与归纳,将资料进行重新组合,围绕“十佳大学生”实践经历,共获得4个主题类属。分别是“实践经历的表现”“实践经历的育人功能”“学生个体内部动机”“外部促发因素与机制”。主轴编码过程如表3所示。
表3 主轴编码过程
(三)三级核心式编码
在形成4个主题类属后,需要进一步分析主题类属之间的关系,在已有概念类属的基础上确定核心类属。核心类属在所有类属中具有统领作用,能把所有类属进行关联,具有解释性和概括性。最终,将“实践育人”作为核心类属,关联其余主题类属,形成高校实践育人模型。实现自己的专业理想抱负、锤炼自身品质、开拓视野、发挥榜样作用等是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内部动机,高校及学生的社交网络为学生实现个人价值和行动参与提供外部机会与平台;学生在实践行为的参与过程中充分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根据个人需求选择性地参与学科专业、社会服务或学生干部等实践类别,在实践行动中最终收获个人所期望达成的目标。具体模型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高校实践育人模型
三、高校实践育人模型分析
(一)学生个体内部动机:参与实践活动的最大动能
明确且强烈的动机需求是大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重要动能。进入大学教育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较为成熟与稳定的人格特质,实现专业理想、培养良好品质、发扬奉献精神、拓展自我边界、树立榜样表率是他们参与实践锻炼的初衷与目标。
首先,实现专业价值是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重要愿景,辅助专业学习,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感,增强专业自信心,增强学生主动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在实践中建功立业的意识和能力,助力学生增强就业竞争力,也是高校人才培养专业化的重要目标。其次,对于学生干部、党员这类先进群体来说,他们非常重视个人的表率榜样作用,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有着高要求、高目标,具备不怕吃苦、勤劳踏实、勇于克服困难等优秀品质,并且具有较高的实践热情和创新精神。最后,学生实践的内部动机还来自于家国情怀和使命感。当代青年大学生是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主力军,发扬中华民族光荣传统的使命感,推动具有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学生投入到社会实践中。
(二)外部促发机制与因素: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重要引擎
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外部因素来源于社会亲友网络的支持、学校实践平台的搭建以及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首先,优秀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受到重要他人影响。S11出身于教师家庭,母亲从事幼教行业30余年的经历,给了她潜移默化的影响,鼓励她打破社会偏见,围绕幼教领域进行境外研学交流、组建创业团队。其次,除了社会网络关系对大学生实践活动的直接作用,高校为学生提供的实践机会同样重要。学校实践平台主要包括专业实践平台和能力提升平台。高校凭借充足的社会资源,可以整合学校内外部资源,设置学生科研基金、宣传学科专业竞赛、联络企事业单位组织实习、支持校内社团与学生组织、举办实践活动交流会等。此外,融合院系资源与校友资源,有助于形成全方位协同实践育人机制。S09有许多接待外宾、校友的经历,锻炼了她的表达能力。高校通过集中优质实践资源、多渠道开展实践活动,可以营造出良好的校园实践氛围和育人环境,以外部支持促内生动力,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实践。
(三)实践经历的类型:提升专业与综合素质训练
大学生参加的实践活动主要可分为学科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专项实践活动三种类型。学科实践活动主要指与专业学习相关的学科竞赛、科研项目等;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指走出校园,进入社会的公益性质的志愿服务、专业实习、“三下乡”、创新创业活动等;专项实践主要指学生干部经历、大学生入伍、勤工助学等。在诸多实践类型中,学生提及最多也是参与最多的主要是学科实践,这表明专业学习与具体实践活动之间的强联系激发学生更强的参与意愿,他们希望将自己的专业所学与实践活动相联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锤炼专业本领是学生的重要实践目标。获评为“十佳大学生”的同学往往参与不止一种实践活动,他们多主持或参与多项实践活动并能持续较长时间,是深入的而非尝试或体验性的实践活动。实践育人功能与效果的达成必须依托相对较长时间、多样形式与内容。看似不相干的学科实践、社会实践、专项实践在这些学生身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多种实践形式共同发挥着重要的联合育人作用,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助力护航。
(四)目标与效果:实践育人的应然与实然
应然取向主要是指高校作为实践育人的发起和组织者认为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应该获取的知识与能力;实然取向是指学生作为实践活动的具体实施和参与者实际获得的知识与能力。根据《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实践育人重要性的论述,可概括得出高校视角下的实践育人的应然目标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必备品格和能力,即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二是树立学生的政治自信,即坚定学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自觉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三是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三个方面。扎根结果显示大学生视角下的实践育人的实然结果包括促进专业发展、提升综合素质、强化理想信念、磨炼个人意志、增加自我效能等。
四、启示与建议
(一)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
在顶层设计层面,高校应将实践活动与学生自身发展需求统筹结合;在实施层面,高校应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实践活动的意义和价值,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是实践参与的最大受益者,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主观能动性。以往研究尤其重视从学校本位思考实践体系与模式的构建,往往忽略学生自身的内发动力机制的激活,高校的实践活动设计应该突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在实践开展前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求。同时,实践活动的设计应结合学生所在专业的特色,以需求为导向设置实践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优化路径与机制、明确并细化各类实践活动的目标,从而增强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此外,促进学生对实践活动内容和目标的认知,提升大学生参与活动认同感和获得感。高校应让学生清晰地了解每种实践活动的内容,以及清晰地了解自己可以在活动中收获什么,在面对实践活动之初便能有效激发其行动动力,在主观能动性的驱动下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结束之后还应注重对学生实践收获与感想的收集,了解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在全过程关注学生的基础上,不断地完善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开展,才能更好地实现高校实践育人的目的。
(二)加强社会支持系统与文化氛围的建设营造
高校可通过搭建实践平台、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形成校园实践文化氛围三种方式,吸引大学生参与实践活动。高校往往较为注重对实践活动形式的探索,能够做到主动设置多种实践形态供学生选择和参与(如寒暑假社会实践、支教、志愿服务、征兵、创新创业、社团与学生组织、企业实习、联合国实习、国际交流等),对社会支持系统建设与校园文化氛围营造重视不足。“十佳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对社会支持系统的倚仗和认可,一方面验证了家校合作共创实践育人的必要性,如家风、父母对专业选择的态度等都对学生的实践经历有重要影响;另一方面也启示了高校在形成实践育人机制的过程中要强化社会网络的搭建与维护,如促进和谐的师生关系、开展实践经验朋辈分享、树立优秀实践者榜样形象、发挥辐射带动效应、构建专业领域实践活动指导教师资源库、加强校内外联动式协同育人、配备企业导师等。校园实践文化氛围的营造对实践育人功能的发挥能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在校园文化力量的支持下,大学生能够激发自身原动力,形成群体实践氛围,有意识地向各类实践活动靠拢,使实践活动成为自己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构建以学生专业发展为中心的实践育人模式
以往研究多以学校为核心构建实践育人格局。结合分析可得,首先,实践育人的模式应做出积极调整,应以学生为中心,搭建以大学生学科专业发展为中心的实践育人体系,满足学生提升专业素养、强化专业能力的核心诉求,政府、企业等校外机构为学生实践创造优质资源,成为实践拓展场所。其次,应强化实践反馈机制,学生与学校、企业等机构、单位间应建立起沟通反馈渠道,使得学校掌握学生实践的动态、效果与不足,进而不断调整与完善机制体制。最后,注重实践成果的宣传与维护,充分发掘优秀的大学生实践者,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营造良好的实践氛围。
图2 高校实践育人模式图
综上,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增强实践主体对实践重要作用的认同感、重视社会支持系统与文化氛围的作用、构建以学生专业发展为中心的实践育人模式等策略为高校扎实推进实践育人、聚焦实践主体精准施策、完善实践育人质量提升体系提供了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