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研究生党建育人何以可能

2022-02-26洺,樊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研究生育人党员

赵 洺,樊 磊

(东北师范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吉林 长春 130024)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在重要会议、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中强调要坚决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教育领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抓手,事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研究生党支部作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其建设质量和党建育人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加强与改进研究生党建工作,不断提升研究生思想观念、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引导研究生领悟“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形势紧迫、意义重大。研究生党建工作创新不仅要遵循教育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又要结合时代要求,切合研究生群体特征和发展需要。然而,由于受到多方因素影响,研究生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有待加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尚未完全彰显、党建育人效果亟待提升。探讨研究生党建育人问题,需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党建基本要求和基本规律、结合研究生教育实际,剖析病症、找准病因、对症下药,切实提升党建质量和党建育人实效。

一、研究生党建育人何以必然

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是高等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集中体现。高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方向。研究生党支部建设作为高校办学育人的重要环节,在坚定学生正确政治立场、坚持先进思想观念、塑造高尚道德情操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强化研究生党建育人极具紧迫性和重要性。

(一)发挥研究生党建育人功能的紧迫之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1]4这种紧迫性更要求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真正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严峻挑战。“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培养迎来危机挑战,其中最主要就是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2]随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和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逐渐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在国际地位日益突出、获得更多机遇的同时,不仅承担更多的国际义务,也成为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强国的主要竞争对象。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时刻要面临来自敌对势力的攻击,而研究生群体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自然就会成为各种敌对势力分化和渗透的重点群体。因此,加强研究生党支部建设,可以引导广大研究生党员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使他们在思想上和组织上都真正统一起来;可以帮助研究生党员始终坚定理想信念、积极践行初心使命,并带动普通研究生同学自觉抵御各类错误思想和观念的入侵。这是研究生党支部发挥育人功能的内在使然。

从当前研究生党员群体来看,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党员队伍进一步扩大,研究生党员无论是在研究生群体还是在全校师生中的占比均在继续上升,成为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作为国家未来建设的中坚力量,是否能将其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使其不仅仅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同时也要具备较强的党性修养和理论素养,事关党的兴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因此,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党支部建设、增强活力、促进创新、有效发挥研究生党员辐射作用,充分发挥研究生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促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研究生党支部育人工作开展的内在要求。

(二)发挥研究生党建育人功能的重要所在

发挥研究生党建育人功能是高等教育育人理念的必然要求。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3]研究生教育处于国民教育体系的顶端,始终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是研究生教育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本质要求,是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研究生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党组织必须承担的政治责任。要把研究生党建工作融入立德树人过程中,真正实现研究生党建同育人育才有机统一。

发挥研究生党建育人功能也是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形成的关键环节。一方面,研究生党支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思想引领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1]在立德树人视域下,发挥党建育人功能就是要把思想建设摆在突出位置,通过主题党团日、专题党课、朋辈宣讲等方式,组织广大研究生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不断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党支部要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理论研习、社会实践、职业规划等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各环节,引导研究生明确“四个正确认识”,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问题,补足精神之钙,砥砺责任担当,努力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中,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另一方面,研究生党支部肩负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重大责任。研究生党员是党支部的主体,是研究生群体中的引领者和带头人,也是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促进者和积极贡献者。研究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效果,深刻影响着广大研究生的价值追求、道德素养和行为方式,深刻影响着立德树人工作的成效。因此,加强研究生党支部的建设有利于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鼓励广大研究生党员时时做表率、处处争先锋,用优异表现感染人、用先进事迹鼓舞人,实现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矛盾转化与辩证统一。研究生党支部具有在服务中引领学生、在奉献中团结学生的重要责任,肩负厚植党的群众基础、厚植千万研究生青年跟党走的青春信仰的历史使命。唯有如此,方能彰显研究生党支部建设的重大价值,才能体现研究生党建育人对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研究生党建育人难在何处

研究生党支部建设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到多方原因的综合作用,当前研究生党支部建设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比如,组织涣散、思想引领作用发挥不足、党建活动形式单一、党建队伍管理弱化、“三会一课”等教育活动效果不佳。又如,研究生党员思想懈怠、政治学习意识淡薄、党员参加支部活动积极性不高、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突出等问题。这些问题均阻碍了研究生党支部育人功能的发挥,究其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研究生党员培养存在结构性矛盾

党的理论修养和个人政治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连续不断、螺旋上升的过程。但是,在研究生培养期间,部分高校没有高度重视对“老党员”的继续教育,呈现不同程度的“重党前培养,轻党后教育”,使得研究生党员在研究生培养期间摆脱了“高压线”,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忽视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性,从而缺乏对政治理论学习的热情,不可避免地产生思想懈怠,不能有效地发挥研究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难以带动身边普通研究生加强思想建设、提升政治意识与理论道德素养,错失了研究生党支部应有的育人机会、弱化了研究生党支部应有的育人功能。

研究生党员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性。我们知道,研究生群体构成复杂,来源广泛。首先,在年龄方面呈现多年龄层次的结构,从二十多岁到四十多岁不等。其次,来源背景不同,既有博士生和硕士生,也有在职学生和非在职学生,既有定向生和非定向生,也有本专业学生和跨专业学生,既有本科毕业后直接攻读,也有从业多年后返校继续深造。再者,学习动机差异。不同研究生的学习动机也不尽相同,有的学生读研是为了继续深造,有的则是为了提高学历,甚至有些研究生是为了解决夫妻两地分居的问题。加之目前我国研究生选拔机制主要以全国研究生统一招生选拔考试以及推荐免试为主,大部分研究生培养是跨校再教育(即本科高校与研究生高校并非同一所学校),对攻读研究生学位所在学校的历史、文化、环境较为陌生,影响研究生有效融合,制约研究生培养质量。基于个体年龄差距、个人经历差别、教育背景迥异、入学动机不同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再加上每个学校发展党员的标准与要求的不一致,导致研究生党员的思想认知水平、理想信念与价值取向等方面呈现出较大差异。这种差异性将致使研究生党员教育难以衔接,出现党员培养教育的“断链”现象,使得研究生党支部的党建育人体系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

与此同时,研究生期间发展党员还存在时间紧、难度大等问题。目前高校研究生主要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学制一般为3年,专业型研究生培养学制为2年,而且部分专业应用特色显著的学科,研究生实际在校学习时间甚至不到一学年,其余时间大多是外出实习实训、调研考察等。但是从党员发展流程来看,研究生从递交入党申请书到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至少需要3个月,从入党积极分子再到确定为发展对象至少需要12个月。同时,由于“德”的维度难以量化考察,许多高校主要考察发展对象的“才”,更加关注其科学研究、论文产出、学术影响。这种不正确导向又导致大部分研究生更加关注才识的成长,仅仅重视于科研水平的提高、专业技能的提升,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相对狭小的具体研究领域之中,往往忽略了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科学思维方式的训练,导致新发展党员质量难以保证。

(二)研究生党支部组织设置相对离散

《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高等学校院(系)以下单位设立党支部,要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机构相对应”。[4]在实际工作中,高校仍然主要按年级、班级、专业等固有组织来设置研究生党支部。但是由于研究生群体的学习培养形式的特殊性,研究生更多地通过导师的课题组、实验室的形式展开学习,导致研究生个体在空间和时间分配上存在显著差异,导致即使同一班级的研究生,在课程选择、上课安排上往往也是差异明显。研究生同学共同参与的集体活动数量较少,研究生党员则更加分散,使得传统的、固有的年级或班级概念在研究生群体中更为弱化。因此,研究生党支部在建设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新问题。比如,研究生党支部作为思想引领的重要阵地和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有效载体,党支部活动通常对党支部成员的时间要求、人数要求有具体规定,但是研究生群体学习生活分散性强,支部会议、组织生活、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的时间往往难以协调,容易出现党支部活动形式单一、频率不足、效果不佳,从而降低党员的组织归属感;又如,按照年级、专业横向模式设置研究生党支部,经常会导致一个导师的多个研究生归属于不同的研究生党支部,因此使得导师没有办法有足够的精力顾及每个学生所属的党支部建设,同时也难以将导师自身坚定的理想信念、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高尚的人格魅力等潜移默化地辐射到学生党员以及普通研究生群体,严重影响了研究生党建育人同导师思政育人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制约协同育人实效。而且依照传统的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建立党支部,容易造成党支部之间的党员规模差异较大。较为火热的专业则会导致党支部组织体系庞大,导致党支部的活动效果难以保证;而较为偏冷的专业人数过少,使得党支部活动无法正常开展。因此,将研究生的党支部建立在班级、年级上,则党支部在研究生中的“火车头”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就难以充分发挥,使得研究生党建育人效果不佳。

(三)研究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流于形式

研究生作为国家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组成,对于党和国家的繁荣富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研究生党建育人功能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有效的党组织生活。但事实上,高校研究生党支部的组织生活质量不容乐观,亟待加强。

一方面,研究生群体相对分散的学习生活状况影响党支部组织生活的有序开展。研究生党支部的组织活动作为基层党支部发挥“育人”的重要载体,对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但是对于大部分高校的研究生而言,由于学业压力等因素,使得部分研究生根本无法正常参加党支部活动,最终党支部的组织活动只能流于形式,教育作用大打折扣。这一现象尤其以理工科的研究生党支部更为明显。例如医学专业的研究生党支部,支部成员作为具有高度专业性要求的研究生,为了保证拥有临床经验、保证研究生毕业课题的顺利完成,他们必须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到正规医疗机构接受规培。而且由于研究方向不同、指导教师不同,使得他们必须分散在不同城市、不同医院、不同科室。因此,研究生党员工作时间、休息时间不尽相同,研究生党员往往难以协调个人学业与党组织活动在时间、空间上的矛盾。地域分散难集中、时间零散难统一等问题,致使党员组织生活出勤率下降、参与度不高、覆盖面不广,甚至导致正常的党支部活动都难以开展,党员组织生活普遍存在走过场的现象,导致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另一方面,传统的党支部活动缺乏创新,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导致研究生党员在主观意识上参与度不高。传统的研究生党支部的活动主要以读文件、念报纸、会议学习和思想汇报等活动形式为主。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基层组织活动的开展也应当遵循时代的变化而不断革新,时刻保持先进性。然而部分党支部依旧采用“满堂灌”式报告、“机械式”座谈学习等传统的党员教育管理方法,使得研究生党支部的组织活动最后变成了“花架子”“假把式”“走过场”,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浮于表面、流于形式,无法达到“入脑”“入心”“入行”的教育效果,最终致使党组织的活动吸引力降低、党支部的凝聚力不足、党支部的战斗力不强。

三、研究生党建育人有何良策

研究生党建育人质量提升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和学生等多维主体的协同努力,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工程。破解研究生党建育人的关键瓶颈,提升研究生党建质量,需找准关键点位,以点带面促进整体提升,可优先突破以下环节。

(一)切实提升研究生党员主观能动性

研究生党建育人功能的发挥,既靠组织力量,更依赖个体作用发挥。因此,研究生党员个体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育人实效。为激发研究生党员的主观能动和主体自觉,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高校党委进一步重视研究生党建和党员教育工作。研究生党支部作为党在高校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战斗堡垒和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肩负着立德树人、塑造灵魂的重任,发挥着对研究生党员教育引导的核心作用。各校党委应高度重视并积极支持研究生党建工作,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因“研究生的主业是科研”而忽视党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持续的组织讨论学习,使研究生党员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使命担当,促使其深刻认识到党员身份的重大责任和艰巨任务,防止其放松自身的思想理论建设。

加强研究生党员入校教育,缩小党员质量差异。在研究生入学之后,为了有效缩小因入校前不同高校、不同培养形式而造成的党员质量差距,提升研究生党员质量,研究生党支部可以在开展党组织集体活动教育之前,通过党员考核的方式,提前了解新入学研究生党员质量,为明确研究生党员教育侧重点提供支持,进而对处于相对弱势的党员进行点对点教育,缩小彼此之间的差距,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素养。通过对话、座谈、专题讨论等方式宣传党的理论思想、组织政策等,有效提升研究生党员的主观能动性,提升研究生党支部思想引领及育人实效。

完善党员发展制度。在研究生党员发展方面,研究生党支部应肩历史重任、主动出击。在研究生新生入后,就应积极地鼓励和支持非党员研究生同学递交入党申请书,在培养过程中及时将符合党员条件的优秀学生吸收到党内来。同时,要严把党员发展入口关,制定入党申请人学习制度,严格党员发展流程,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深入考察和培养,尤其要在端正入党动机方面加强教育引导,强化研究生党员的政治信仰,坚定其政治立场;在推选和确定发展对象时,应综合政治觉悟、思想观念、学业成绩、民主评议多方意见,尤其要充分对接研究生导师意见,以全面考核研究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示范引领作用,真正将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理想信念坚定的优秀研究生纳入党组织。真正做到“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不断壮大研究生党员队伍。

(二)持续完善研究生党支部组织设置

为了进一步增强研究生党建育人实效,有效发挥其“育人育才”作用,研究生党支部组织设置应着力从以下方面寻求突破。

创新党支部设置方式。各高校应根据研究生培养模式、培养特点,科学建设研究生党支部。可以考虑基于年级划分的横向党支部和基于研究方向划分的纵向党支部相结合的建设模式。同时,可根据党员组织生活现状建立师生混合党支部,比如,可以将隶属于同一导师的研究生划分为同一党支部,有效地发挥导师思政育人的作用,同时师门的上下衔接传承,能够有效避免研究生党支部因部分党员毕业后作用消散的弊病,有利于长久有效地发挥研究生党支部的立德树人作用。此外,还可根据教育实际设立临时党支部。如在社会实践支队、科研项目团队以及研究生实习基地设立临时党支部,保证党建工作全覆盖、不遗漏,着力提高组织生活质量,杜绝因为研究生社会学习、科研实验等原因降低党支部组织活动失效,最大限度地保障党组织先锋育人作用的充分发挥。

改进研究生党员管理模式。将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学生事务、研究生党支部业务有机融合,持续促进各系统之间协同育人,做到全面、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探索以党建为引领的研究生综合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及示范引领功能。

进一步强化研究生导师参与党建工作。通过引导导师充分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和研究生培养首要责任人职责,确保研究生导师注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高度认同并自觉参与研究生党建工作,自主发挥师德引领、才识引路、道德示范的榜样作用,坚持育人育才同研究生党建工作的系统发展,促进研究生党员增强党员意识、增强组织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提升研究生党建工作质量。

(三)不断创新研究生党支部组织活动形式

研究生党员是组成研究生党支部的“独立单元”,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育人功能的前提是每个“独立单元”充分发挥作用,并以科学的组织形式增强育人合力。研究生群体的特殊性使得研究生群体具有不同本科生的独特性,在研究生党支部建设的过程中应切实关注研究生党员的基本特点以及成长需求,不断提升研究生党支部组织建设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增强研究生党员主动性与获得感。

创新党建活动形式。由于研究生的年龄普遍处于20岁以上,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思维方式、相对成熟的价值观念、相对固定的生活圈子,单纯的外部监督和被动教育模式并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对党员的教育要以体验式和启发式的教育方式为主,激发和调动党员的主体意识和先锋意识,避免流于形式和完成任务。可以将支部民主生活与党员的自我教育相结合,发扬民主精神,相互沟通交流,发挥自我教育和同伴群体教育的作用。在强化支部活动的时代感、使命感、亲切感、激发党员兴趣的同时,提升研究生党员的自觉性、主动性。也可以改变在活动室、会议室等集中学习传统组织生活模式,鼓励和引导研究生党员走出实验室、走出学校、走进企业和社区。还可以充分结合研究生党员的专业特长,突出党组织生活的实践性,让他们用专业知识为国计民生贡献力量,为经济社会发展献言献策,让研究生党员在实践中学习、在感悟中成长。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有目的地组织研究生深入社会、接触群众,广泛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国情和社会,增加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帮助他们克服思想上的盲目性、片面性,从而增强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加强网络资源的建设与利用,打造“互联网+研究生党建”。在信息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传递思想、交流信息的重要媒介。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研究生党支部建设也应该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资源,创新支部工作模式与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丰富工作内容、提升育人效果。比如,研究生党支部可以利用网络召开支部会议,这样可以极大地节省场地和时间,降低了因时空问题对研究生党建带来的限制和冲击,有效避免研究生因为社会实践以及科研活动等缺席党支部的日常党日教育活动。又如,各级党组织可以着力开辟研究生党支部活动的网络阵地,由各支部委员会共同建设,各支部可以在网络阵地中有效实现资源共享,进行政策宣传、理论测试、情感交流、时事点评等,通过网站及时了解研究生的所思所想,把握其思想动态。还可通过网络展示研究生党员的风貌,带动和感召所有研究生。再如,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抢占党员教育网络阵地,利用微博、微信、QQ群等平台,发挥现代信息网络平台的优势,拓宽学习和交流渠道。开展网络党组织生活,既丰富了组织生活的形式,又增强了支部活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猜你喜欢

研究生育人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他们用“五招”育人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
军事科学院招收1995年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