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融入环境工程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新思路*

2022-04-11唐建设潘法康

广州化工 2022年6期
关键词:环境工程工科专业课程

唐建设,项 丽,潘法康

(安徽建筑大学,安徽 合肥 230601)

育人为本是教育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是教育的“根”和“魂“,也是教育的根本价值所在,然而我们所贯彻的教书育人,需得德育为先[1]。我国的高等教育,要坚决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这也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进行综合改革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举措。“立德树人”对培育适应当代社会形式下的优秀大学生,提升国家战略性人才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前提下,既要坚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也要深化优秀的名族传统文化传播,这就对高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课程思政在全员、全程和全方位的全面育人格局下,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水乳交融、融会贯通,为新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的“立德树人”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手段。然而工科专业因技术性强、“工”和“文”相距甚远的技术特点,通常在理解专业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理念、挖掘工科专业相一致的课思政元素、工科专业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技术方法等方面,疑惑颇多。尤其是环境工程专业,因其专业内容广泛、专业交叉融合复杂、工程技术特点突出等特点,在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相互交融方面,有着独特的技术特点。

1 新工科内涵与特征

科技发展的加速推进过程,技术的更新与进步,迫使我们对科技创新的探索和需求与日俱增。信息网络、生物技术、核技术等多类型的新兴技术的诞生,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的新工业形态日益凸显[3]。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开展新工科教学研究和实践势在必行,新工科教育模式的复旦共识[4]、天大行动[5]、和北京指南[6]建设改革三部曲亦应运而生。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构思-设计-实现-运作(CDIO)以及基于学习产出(OBE)等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理念基础上,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体制机制的新工科本科生培养模式,环境工程专业发展将面临着适应工程教育认证,以目标产出为专业教育着力点的巨大挑战[3]。

地方工科院校作为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区局部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新工科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和主力军,肩负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层次创新型应用技术型人才的责任[7]。安徽建筑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成立于2001年,在新工科教育教学建设与地方生态环保工程相适应,体现“立足安徽,辐射全国,依托‘大土建’优势学科,突出城镇化发展与区域环境保护协同理念,服务环保行业及安徽省社会经济发展;以“新工科”建设为背景,以基于学习产出教育模式为途径,结合卓越工程师教育、专业认证与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教育,培养基础理论扎实、专业技能强、团队协作好、创新思维新,能够解决复杂环境问题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专业发展定位。在关注环境工程工科特征的同时,厘清新工科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目标,深化环境工程专业课程教育的内涵,依托环境工程和环境生态工程两个专业的大力发展,以环境-生态学科交叉融合为突破口,在服务安徽省地方乡村振兴战略,聚焦村镇生态等环境问题工程教育教学方面,促成工科教育体系系统性变革。

2 课程思政融入新工科的重要性

课程思政解决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性问题,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好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越是高级人才的培养,越离不开课程思政的方向性把舵。

然而当前的本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是停留在一种单纯依靠思政课程的模式,难以适应目前人才培养教育方向的把控和立德树人的教育需求。尤其是一些工科理论较强、工程实践特色明显的课程,很容易忽视思想政治的教育。因此,新功课专业教育,如何推动课程思政建设,从教师的思想理念为出发点,让专业课程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向而行,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觉悟,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学生培养与国家同发展共前行,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8]。

3 课程思政融入环境工程专业发展新举措

3.1 提升做好课程思政教育工作的认识

我校环境工程系全体教师在认真学习教育部下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前提下,践行教育初心,狠抓课程思政落实,全面推进环境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升思政育人实效。

环境工程系在发挥党支部先锋作用下,依托教学团队共建,本系教师积极申请了省级和校级思政课程教研项目3项,并遴选了16名教师参加了校2020年度课程思政教学比赛。通过多层次和多形式参与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我系教师在弄清楚什么是课程思政、课程思政的目的与意义及其重要性等方面有着较高的认识和积极的态度。初步实现了环境工程专业课程思政的“站在新时代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和“从教育者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出发”的担当和义务,为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等方面的正确引导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2 专业培养方案改革新思路

在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基础上,制定了结合安徽建筑大学教育教学特点和定位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与市政、能源、电气、化工、自动化、经济等专业交叉融合,创建多元化、多维度人才培养体系(图1)。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在2019年所全面修订了专业培养方案,培养方案的修订遵从了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规范,具体与细化了专业培养目标,梳理了通识、专业、理论、实践、人文等方向的课程,同时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紧跟时代步伐,将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结合工程教育认证,强化学生专业实践技能、提升学生工程创新能力、以及促进学生知识更新能力培养。2019年所修订的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在专业培养的内容和课程限定的同时,大力加强课程思政的融入力度,充分理解并引导了课程思政所包含的爱国主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思想品德、创新精神、责任担当、以及名族自豪感等多种元素在专业培养里的主要作用和实施途径环境工程专业新修培养方案重点体现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融入,体现出了“育人为本、以德为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专业课程思政理念价值,强调了专业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强化了教师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感,明确了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的岗位责任,形成专业课程思政与其他各类课程的协同育人效应,把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于教学。

图1 环境工程课程思政网络体系

3.3 创新专业课程思政价值体系

在顶层设计上坚决贯彻国家、地方相关政策引导的基础上,通过基层创新,推进每一门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拔高专业课程思政的内容,充分挖掘和提炼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专业文化基因、生态文明价值,上出专业课的水平,上升课程思政温度,充分体现教师教学感染力和教学艺术魅力,传递正能量。

通过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工程伦理、科技伦理等思政元素的体现与传播,环境工程专业课渐渐做到了教学专业课程知识的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情怀、传统文化、科学精神等价值体系的课程载体。环境工程专业课程思政,重点在于培养拥有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群众的伟大情怀,崇尚探索科学真理、勇于科技创新的毕业生。专业课程思政为培养“红”、“专”、“能”、“优”兼具的环境工程专业高级人才奠定了坚实的思想课程基础[9]。

3.4 深挖课程思政元素

深挖专业课程思政元素,通过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应用事例、人物故事、哲学原理等,阐明做人的道理和做事的原则,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怀、规矩与底线、工匠精神、创新思维以及责任与担当精神。本专业教学课程融入思政元素举例见表1。

表1 环境工程课程思政元素列举

4 结 语

适应于产业发展、更新专业知识、迭代工程技能的新工科本科教育教学,需要构建工科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实现多学科交叉、促进教学过程的产教融合。在此专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将政治认同、大局意识、家国情怀、文化素养、道德修养等课程思政元素,以“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潜移默化地融入到新工科本科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是值得深思熟虑的教学重点。要实现新时代下新工科专业发展教育教学工作中课程思政的质量提升,首先要从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也要理解课程思政的本质内涵,同时要充分学习坚强课程思政内容融入,更要掌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要将难以适应思想政治工作现实发展需要的单纯“孤岛式”思政课,转变为科学设计教学体系的课程思政内容。

猜你喜欢

环境工程工科专业课程
中粮工科机械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新工科”和OBE模式下的车辆工程实践课改革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装备环境工程》杂志第四届理事会
装备环境工程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探讨环境工程工业污水治理中常见问题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