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伤椎与跨伤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比较

2022-04-11

医药前沿 2022年5期
关键词:经伤椎伤椎椎弓

张 涛

(商洛疗养院外科 陕西 商洛 726000)

胸腰椎(T10 ~L2)是脊柱结构、功能发生变化的关键位点,胸腰椎骨折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骨折类型,发生率相对较高,该疾病主要病变特征包括椎体后凸畸形、脊髓神经损伤、脊柱不稳等,在胸腰椎骨折患者治疗中,内固定治疗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1-2]。后路短节段在治疗胸腰椎骨折较为常见,但远期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如伤椎前缘高度降低、内固定器松动等。因此,临床上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选择相应的内固定治疗方式,通过有效的内固定来帮助患者更快的恢复骨折情况,提高生活质量[3-4]。经伤椎和跨伤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均属于常见的内固定治疗方式,两种治疗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患者固定骨折部位[5-6]。为了更好的选择内固定方式,本文探究分析了在胸腰椎骨折患者中采取经伤椎和跨伤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 年1 月—2019 年9 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86 例。纳入标准:患者对本研究均知情并同意参与、临床资料可完整收集;排除标准:排除严重脏器损伤者、存在精神类疾病或者认知障碍者。依据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试验组43 例,男性25 例,女性18 例;年龄26 ~71 岁,平均年龄(40.28±2.75)岁;损伤节段分布情况:T11 9 例,T12 20 例,L1 7 例,L2 7 例;患者受伤原因分布情况:高处坠落损伤24 例,交通事故7 例,其他12 例。对照组43 例,男性24 例,女性19 例,年龄27 ~70 岁,平均年龄(40.21±2.82)岁,损伤节段分布情况:T11 11 例,T12 17 例,L1 8 例,L2 7 例;患者受伤原因分布情况:高处坠落损伤29 例,交通事故9 例,其他5 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切口位置选择在脊柱后正中位置,完成切口后,将以伤椎为中心的上下各1 个节段充分暴露出来,然后剥离椎板骨膜,方向向着两侧剥离骶脊肌到横突的位置,对照组接受跨伤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确定伤椎位置,然后根据椎弓根解剖关系确定螺钉的具体置入点,再将准备好的两枚螺钉置入到患者椎弓根处,深度大约在45 mm左右。

试验组患者接受经伤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要求找到伤椎上下各1 个椎体,然后将2 枚准备好的椎弓根螺钉置入到伤椎的当中,深度控制在45 mm 左右,完成后,再选择短钉置入患者伤椎双侧弓根位置,深度为35 mm 左右,完成后将伤椎充分撑开,然后进行畸形矫正。如果患者存在神经症状,则需要在进行内固定之前,先进行椎管探查减压和椎板开窗,确保内固定治疗效果。两组患者均在完成内固定治疗后,进行椎板上植骨或者外侧植骨手术治疗,帮助更好的促进术后康复[7]。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主要以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伤椎椎体高度丢失率、伤椎前缘高度、伤椎后凸Cobb 角、术后畸形复发率、二次手术发生率、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等作为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伤椎椎体高度丢失率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伤椎椎体高度丢失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末次随访试验组伤椎椎体高度丢失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伤椎椎体高度丢失率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伤椎椎体高度丢失率比较(± s,%)

组别例数术前术后末次随访试验组4360.16±8.85 12.87±4.21 13.69±3.63对照组4359.98±8.76 17.02±5.44 19.11±5.12 t 0.0953.9565.663 P 0.9250.0000.000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伤椎前缘高度、伤椎后凸Cobb 角比较

术前,试验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伤椎后凸Cobb 角分别为(16.52±2.59)mm、(13.65±3.77)%,对照组患者分别为(16.41±2.57)mm、(13.76±3.8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试验组患者术后伤椎前缘高度、伤椎后凸Cobb 角分别为(32.58±4.88)mm、(2.98±0.63)%, 对照组患者分别为(31.96±4.13)mm、(2.78±0.61)%,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试验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31.67±3.48)mm 大于对照组(29.11±3.07)mm,伤椎后凸Cobb 角(4.24±1.28)%小于对照组(8.11±2.5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伤椎前缘高度、伤椎后凸Cobb 角比较(± 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伤椎前缘高度、伤椎后凸Cobb 角比较(± s)

伤椎前缘高度/mm术前术后末次随访试验组 4316.52±2.5932.58±4.8831.67±3.48对照组 4316.41±2.5731.96±4.1329.11±3.07 t 0.1980.6363.617 P 0.8440.5270.001组别 例数伤椎后凸Cobb 角/%术前术后末次随访试验组 4313.65±3.772.98±0.634.24±1.28对照组 4313.76±3.822.78±0.618.11±2.56 t 0.1341.5008.866 P 0.8940.1390.000组别 例数

2.3 两组患者术后畸形复发率、二次手术发生率比较

术后,试验组患者畸形复发率、二次手术发生率(2.33%、4.65%)低于对照组(16.28%、20.93%),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畸形复发率、二次手术发生率比较[n(%)]

2.4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的比较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375.43±13.26)mL、141.38±6.83)min均明显少于/短于对照组患者(381.67±12.77)mL、147.38±5.97)min, 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的比较(± s)

表4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的比较(± s)

组别例数术中出血量/mL手术时间/min试验组43375.43±13.26141.38±6.83对照组43381.67±12.77147.38±5.97 t 2.2232.891 P 0.0290.005

3.讨论

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胸腰椎骨折患者数量越来越多,由于生理位置的特殊性,当患者出现胸腰椎骨折之后,需要及时进行骨折复位和固定,否则后续的治疗和恢复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8]。因此,临床上还需要更加重视固定方式的选择,目前内固定治疗是很多骨折患者比较常见的治疗手段,各种内固定治疗方式层出不穷,其中经伤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跨伤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为两种比较常见的治疗手段,在这两种治疗方式当中,医生选择椎弓根螺钉为患者进行内固定[9-10]。但是由于固定方式的不同,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也会有所不同,其中经伤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在椎弓根置入螺钉之后,分别在伤椎的两端加以选择螺钉进行固定,能够更好的保证骨的稳定性,固定效果也会更好[11]。因此,针对胸腰椎骨折患者来说,经伤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临床应用价值更高[12]。本次研究选择86 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术前,两组患者伤椎椎体高度丢失率[(60.16±8.85)%、(59.98±8.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末次随访试验组伤椎椎体高度丢失率[(12.87±4.21)%、(13.69±3.6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7.02±5.44)%、(19.11±5.12)%],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前伤椎前缘高度、伤椎后凸Cobb 角分别为(16.52±2.59)mm、(13.65±3.77)%,对照组患者分别为(16.41±2.57)mm、(13.76±3.8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伤椎前缘高度、伤椎后凸Cobb角分别为(32.58±4.88)mm、(2.98±0.63)%,对照组患者分别为(31.96±4.13)mm、(2.78±0.6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试验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31.67±3.48)mm 大于对照组(29.11±3.07)mm,伤椎后凸Cobb 角(4.24±1.28)%小于对照组(8.11±2.56)%,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畸形复发率、二次手术发生率(2.33%、4.65%)低于对照组(16.28%、20.93%),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 间[(375.43±13.26)mL、141.38±6.83)min] 均明显少于/短于对照组患者[(381.67±12.77)mL、147.38±5.97)min],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经伤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效果更好,该研究结果与唐灿锐等[13]在微创伤椎植骨,伤椎置钉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型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中相关研究结果相似度高。

综上所述,在胸腰椎骨折患者中采取经伤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能够更好的矫正患者后凸症状,增加脊柱稳定性,减少伤椎高度,且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较短,治疗效果相较于跨伤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效果更好,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经伤椎伤椎椎弓
经皮伤椎强化联合经皮骨水泥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固定治疗Ⅲ期Kümmell病的效果观察
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观察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跨伤椎与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比较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及短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
椎旁肌间隙入路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浅议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护理
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联合活血祛瘀汤治疗胸腰椎骨折134例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手术固定加中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5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