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2022-04-11刘永彦
刘永彦
关键词:人性化管理模式;护理管理;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06--02
前言
在临床工作中,人们对于护理工作质量以及护理管理模式之间关系一直积极进行探寻,在提高护理工作效率、辅助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在院治疗体验与感受上从未停止努力的步伐,而当把护理与患者个体相结合进行探讨时,人性化概念是时常被提及的,对于患者以及护理工作者个体来说,如需提高治疗住院感受、工作感受,人性化管理也是最为直接的改善方式之一。在此次调研中,主要希望通过对比常规管理了解人性化管理模式下的护理管理对于患者及护理工作者的应用价值,具体研究过程见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住院患者以及同期护理工作人员30名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观察与分析,将于2020年1月至11月期间收治的60例患者设置为对照组,2021年1月至11月期间收治的60例患者设置为观察组,在对照组中患者男女比例33:27,年龄范围中最低龄患者11岁,最高龄患者72岁,平均(45.85±15.72)岁,其中普外科15例,康复科17例,骨伤科9例,血栓病科8例,呼吸内科11例;在观察组中患者男女比例32:28,年龄范围中最低龄患者10岁,最高龄患者75岁,平均(45.93±15.88)岁,其中普外科14例,康复科18例,骨伤科7例,血栓病科9例,呼吸内科12例;30名护理工作人员中有男性3名,女性27名,年龄最低者21岁,最高龄者37岁,平均(28.53±2.51)岁,其中护士18名,护师6名,主管护师6名,文化程度以及学历情况中,中专2名,大专5名,本科23名,30名护理工作人员在整体临床研究过程中(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均常规按排班制度在岗工作,未出现调岗、离职者;其他以及具体基线资料、前置临床资料对比见表1,可见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研究内容,并签字确认,研究内容经由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监督。
患者纳入标准:意识与认知功能良好的患者,具有语言沟通能力的患者,护理依从性较好的患者。
患者排除标准:合并严重传染疾病的患者,预期存活时间短于1年的患者,考虑或确诊为恶性肿瘤的患者,精神疾病(史)患者,资料完善度欠缺的患者。
1.2方法
在2020年1月至11月期间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下的护理干预,遵医嘱对症治疗护理与操作、体征监测、基础护理、健康教育;于2020年12月对涉及7个科室的30名护理工作人员进行人性化护理培训,所有护理工作者通过培训以及考核后,于2021年1月至2021年11月期间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下的护理干预,具体实施内容区别于常规模式护理干预之处涉及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基础护理三个方面[1]。
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患者在院期间的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护理内容一般分为三个时间段,入院时、治疗中、出院前;在接收患者资料后分析患者案例,根据患者疾病类型、年龄等基础资料大致构建患者心理以及沟通难易度画像,接受患者本人时,根据提前构建的患者特点进行病区环境以及人员介绍,在大体上一般分为儿童、青年、老年以及含蓄性格、开朗性格,入院介绍过程中通过与患者的沟通不断完善了解患者个体特点以及动态评估患者大致心理状态,之后对患者进行系统量表心理状态评估确认,并通过对患者病情以及心理状态的结合分析,制定后续的心理護理干预计划[2];在后续的整体治疗住院过程中的前期,主要心理干预要点在于培养护患关系以及信任程度,通过日常护理治疗操作中的关心表达、语言沟通潜移默化地紧密护患关系,当具备一定信任基础后,再根据患者负面情绪、心理表现进行护理干预,对于寡言少语等具有明显抑郁倾向的患者,通过增加沟通中的询问提高患者开口说话频率,了解患者兴趣爱好后在沟通过程中将话题引向其兴趣点[3];对于情绪、心理出现明显焦虑状态的患者,通过科普讲解疾病以及治疗知识,提高其相关认知程度,以缓解其不安焦虑感,期间可适当引用以往治疗案例降低理解难度,注意沟通中减少专业词汇的使用,多使用日常生活中的用词[4];在患者出院前的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在于预后以及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用药方式、用药剂量、复诊等,可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以纸质便签或手机短信等方式给患者进行备忘,对于文化程度受限的患者可以文字告知叮嘱患者家属以及语音备忘录两种形式进行;基础护理[5]:在日常基础护理中的人性化体现主要以患者个体差异进行展现,具体体现在一些细微操作之处,如口腔护理时将患者口腔溃疡情况进行记录,在下一次口腔护理时注意对溃疡处的轻柔操作以及保护。
同时在护理工作人员的管理同样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具体内容在于对护理工作者工作量的评价以及分配、护理工作者工作心理引导与重视、以及护理知识学习平台的构建三个方面,通过全面人性化管理改善护理工作者以及患者在院区内的工作、治疗体验。
1.3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以及两时期内护理工作人员工作能力情况,工作能力分为事件处理能力、护患沟通能力以及专业考核成绩三项进行统计,每个项目满分100分,达到60分以上者为合格,以合格率作为判定统计。
对比两时期内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主要包括护患纠纷、护理差错、文书记录差错三项;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SAS/抑郁SDS评分,使用量表为SAS/SDS-焦虑/抑郁评估量表,满分80分,各20个问题项目,根据个体情况计1-4分,分数越高负面状态越严重;对比两时期内30名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情况,使用压力知觉量表(Perceived Stress Scale)进行评估判定,共有14个问题项目,根据个体情况计1-5分,最高分70分,得分越高自我感知压力越大。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使用SPSS 26.0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处理,%作为数据体现形式时x2进行检验,(x±s)最为数据体现形式是t进行检验,P<0.05表示对比项目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接受人性化护理管理下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接受常规护理管理下的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2。
3.讨论
通过对本院120例患者以及30名护理工作者的观察与分析,发现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具有其实际意义。在研究过程中,分别对控制变量后的两组患者及其对应护理工作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管理以及人性化护理管理,在后续结果中发现,接受人性化护理管理下的患者以及护理工作人员,在护理满意度、护理工作能力、护理相關不良事件、患者心理情绪状态以及工作人员工作压力情况表现中均优于接受常规护理管理下的患者与护理工作者。在忙碌与疲惫的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由于社会、经济、家庭等压力因素影响,心理状态往往处于相对负面的状态,而在医院环境中,对于患者来说,这些负面情绪不利于疾病恢复与治疗,对于医疗工作者来说,也是影响工作高效以及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所以在管理层面,将人性化概念进行贯彻与实施,重视患者个体以及工作者个体的心理与感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负面状况,从整体上来说,对于医院工作运转亦有正面意义。而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经过本次调研发现仍有可改善空间,其中包括护理工作者的绩效考核改善、工作人员之间的竞争关系调整,奖惩制度的优化等方面可以进行调整,或许可以进一步改善护理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效率[6]。护理工作本身与患者、护理人员两者息息相关,需要提高护理质量,不仅仅应就患者接受的护理操作中进行调整,深究底层因素,其实与护理工作者密切相关,当工作人员能够在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中获得或感知到人性化的存在,那么也能够间接影响其面对患者时的护理操作,整体上能够形成一个积极的正面循环,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所以在护理管理方面应深挖这一核心因素,以其作为基点,丰富和完善护理工作流程、制度,才能够达到有效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院内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提高护理工作者工作效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马宇菲.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小儿内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16):234-235.
[2]林晓燕.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15):53+55.
[3]邹晓玲.分析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2):230+232.
[4]王朝霞.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8,31(24):74-75.
[5]陈改杰,陈龙.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02):345-346.
[6]吴辉燕,吴显卿.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03):164-166.